(共36张PPT)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牡丹江市第十四中学
姜坤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第14课
——文学、史学和艺术
的成就
司马光(北宋)和《资治通鉴》
司马光
( 1019 ~1086 )
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人,世
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历任馆阁校勘、同
知礼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御史
中丞、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专事著史15
年,主编《资治通鉴》。身后追赠太师,封
温国公,谥文正。
《资治通鉴》
资治:帮助统治;
鉴:镜子,引申为警戒和教训。
《通鉴》
宋神宗: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书中所记载的历史,好像一面镜子,可以常常对照借鉴,检查自己的得失。
1、体例:
编年体通史
2、内容:
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3、特点:
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
4、意义:
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史学著作 作者 生活朝代 起止
年代 体例
史学价值
司马迁
司马光
黄帝—汉武帝
纪传体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战国—五代
编年体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我国古代史书的典范
西汉
北宋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史记》
《资治通鉴》
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宋词(含义)
唐 朝
苏 轼
李清照
辛弃疾
苏 轼
1、生活时代:
北宋
2、作品风格:
气势豪迈,雄健奔放,开豪放派之先河。
3、代表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辛弃疾
1、生活时代:
南宋
2、作品风格:
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
3、代表作: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
李清照
1、生活时代:
两宋之交
2、作品风格:
委婉清新
感情真挚
3、代表作: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声声慢·寻寻觅觅》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1、含义:
由杂剧和元曲组成,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的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2、代表人物:
关汉卿
《窦娥冤》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不过,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窦娥冤
元杂剧的结构
楔子——交待人物和剧情背景
第一折——开端
第二折——发展
第三折——高潮
第四折——结局
元代杂剧人物
元杂剧的角色
旦——女主角 末——男主角
净——大多是权贵、富豪、恶霸、贪官、无赖等形象 丑——刁钻、滑稽的人物
1、特点:
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2、题材:
山水画、花鸟画、风俗画
3、代表:
北宋张泽端——《清明上河图》
元代赵孟頫——《秋郊饮马图》
宋徽宗
芙蓉锦鸡图
腊梅山禽图
1、宋代四大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2、赵孟頫:
劲秀雄健、功力深厚
苏轼作品
黄庭坚作品
米芾作品
蔡襄作品
赵孟頫的作品
类别 名家 名作 体裁、风格
史学 司马光
宋词 苏 轼
辛弃疾
李清照
元曲 关汉卿
绘画 张择端
赵孟頫
书法 “宋四家”
《资治通鉴》
《念奴娇 赤壁怀古》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 壮词以寄之》
《如梦令》
《窦娥冤》
《清明上河图》
“神 品”
编年体通史
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慷慨激昂
豪迈悲凉
委婉清新、感情真挚
《秋郊饮马图》
体例
特点
优点
缺点
纪传体
编年体
以时间
为中心
以人物
为中心
便于记载
人物活动
明白事情的
先后顺序
前后联系
无法照顾
时间顺序、
事件联系
人物生
平事情
不完整
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色。这幅画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
——北宋 张择端
书 画 家 赵 孟 頫
赵孟頫,中国元代文学家、画家、书法家。传世画迹有《秋郊饮马图》《重江叠嶂图》《鹊华秋色图》,他的作品被列为“神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