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原子核衰变
授课教师 孙光荣
教 材 高中物理选修2-3(人教版)
单 位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
一、原子核衰变
1.铀238发生α衰变
α衰变的实质
铀238α衰变的方程
铀238α衰变的方程
2.钍234发生β衰变
钍234发生β衰变的方程:
β衰变的实质:
1.α衰变和β衰变过程中遵循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不是质量守恒)。
2.衰变现象不是化学反应。
强调
3. 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和β衰变后,常常处在不稳定的高能级状态,它向低能级状态跃迁,会向外辐射出γ射线,所以γ射线通常是伴随α射线和β射线而产生,原子核不会单独释放出γ射线。
4.一种元素只能发生一种衰变,但在一块放射性物质中可以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
例1:写出放射性同位素 2511Na经过β衰变和γ辐射,衰变成镁同位素Mg的衰变方程
练习1:将下列衰变方程补充完整
二、半衰期
m0为放射性元素的初始质量,m为经过一段时间后剩余的该元素质量.
思考 这些放射性元素半衰期都非常短,为什么?
(1)半衰期的长短是由原子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的,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2)单个的微观事件是不可预测的;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只对大量的原子核才适用,对少数原子核是不适用的.
(3)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不同
强调:
例题2:已知钍234的半衰期是24天,1g钍经过120天后还剩多少?
练习2 下列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放射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半衰期比在单质中长
B.把放射性元素放在低温处,可以减缓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元素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它是一个统计规律,只对大量的原子核才适用
D.氡的半衰期是3.8天,若有4个氡原子核,则经过7.6天后只剩下一个氡原子核
三、碳14鉴年技术
自然界中的碳元素主要是碳12C ,还有少量的碳14C ,它是太阳中的高能粒子与高层大气中的其他原子核作用产生的。
14C是具有放射性的碳的同位素,能够自发的进行β衰变,变成氮。 14C这样不断产生,又不断衰变而减少,最终达到动态平衡,使12C和14C的比值保持不变。
动植物一生中都从二氧化碳中吸收碳元素,它们体内的14C与碳12C比值同空气中12C和14C的比值相同,保持恒定。
应用质谱仪测量样品中残留的14C含量,就可以知道有机物死亡的年龄
当它们死亡后,立即停止与生物圈的碳交换,其14C由于自发的进行β衰变含量开始减少,减少的速度由放射性衰变决定,应用质谱仪测量样品中残留的14C含量,就可以知道有机物死亡的年龄
练习3 (多选)放射性同位素14C被考古学家称为“碳钟”,它可用来判定古生物体的年代,此项研究获得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 14C发生放射性衰变为14N,半衰期约5700年. 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 700年
B.12C、13C、14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
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的衰变
练习4 经过一系列?衰变和?衰变后,可以变成稳定的元素铅206 ,问这一过程?衰变和?衰变次数?
例题3 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由于放出一个α粒子,结果得到一张两个相切圆的径迹照片(如图所示),今测得两个相切圆半径之比r1∶r2=1∶44.求
(1)这个原子核原来所含的质子数是多少?
(2)图中哪一个圆是α粒子
的径迹?(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