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以史为镜可以知古今
故 宫
明 长 城(八达岭)
天 坛
明 十 三 陵
军 机 处 (清)
朱
元
璋
郑
和
康熙 乾隆
慈禧太后
明永乐大典
明清
四大名著
乾 清 宫
乾清宫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朱元璋,男,汉族 别名:朱重八、朱国瑞。
学历:无文凭,曾自学
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生卒:1328-1398
社会关系:父亲——朱五四 农民
母亲——陈氏 农民
主要工作经历:
1328年—1344年 放牛
1344年—1347年 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
1347年—1352年 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
1352年—1368年 造反
1368年—1398年 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朱元璋档案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1368年初
南京
朱元璋
年号:洪武
明朝建立
明朝君权的加强
________的 朱元璋
中书省:丞相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皇帝
材料一:胡惟庸由右丞相升任左丞相。胡门生故吏遍于朝野,形成一个势力集团。一天,胡惟庸的儿子骑马跌落马下,被一辆过路的马车压了,胡惟庸将马夫抓住,随即杀死。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材料二: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元朝行省制度有什么弊端?
地方:行中书省
(行省)
明初
中央
皇帝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监察、司法
按察司
军政
都指挥使司
民政、财政
布政司
改革前
改革后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皇帝
地方:行中书省
(行省)
地方
结果:加强了君权
中书省:丞相
中央
按察司街 高都司巷
1、废行省,设三司
2、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明朝君权的加强
________的 朱元璋
锦衣卫岗位职责
侍卫亲军——传递皇帝的命令,保卫皇帝
对臣民的监督、侦查——情报机构,为皇帝侦察各种情报、处理皇帝交付的案件
锦衣卫
法理之内,执行国法;
法理之外,排除异己。
1、废行省,设三司
2、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明朝君权的加强
________的 朱元璋
3、设立锦衣卫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说明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Ⅱ、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
Ⅲ、命题指导思想
以能力测试为主,考察学生所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形式 闭卷 笔答
2、题型 一般为选择题和综合题等题型
明朝科举考试说明
Ⅰ、考试性质
Ⅱ、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二、考试范围
……
Ⅲ、命题指导思想
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形式
选拔性考试,为了选拔官吏
四书五经
“为圣贤立言”,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答卷的文体只能分成八个部分,即“八股文”
加强思想控制,培养忠实于皇帝的人,以加强君权。
明朝科举简表
科别/内容/项目 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主考人 各省学政 中央政府特派官员 钦差大臣 皇帝
参加者 童生
(儒生) 生员及监生 举人 贡士
中者名称 生员
(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他们对待科举的态度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1、废行省,设三司
2、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明朝君权的加强
________的 朱元璋
3、设立锦衣卫
4、八股取士
煞费苦心
5、分封诸王
明成祖朱棣
年号:永乐
1、迁都北京
2、继续削藩
明朝君权的加强
________的 朱棣
3、增设东厂
1、迁都北京
2、继续削藩
明朝君权的加强
________的 朱棣
3、增设东厂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标志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处心积虑
煞费苦心的朱元璋
2、继续削藩
3、增设东厂
1、迁都北京
1、废行省,设三司
2、废丞相,撤中书省,
由六部分理朝政
3、设立锦衣卫
4、八股取士
5、分封诸王
处心积虑的朱棣
明朝君权的加强
我眼中的朱元璋……
1、济南城区有一条街名叫按察司街,从历史角度推断这条街获此名最早是在( )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2、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主要表现是( )
A、废中书省,设三司 B、废丞相,设六部
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八股取士
3、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
A、废除丞相 B、设立东厂
C、分封藩王 D、迁都北京
B
C
C
考考你
列举题:
请你列举出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1、废行省,设三司
2、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3、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4、八股取士
5、迁都北京
6、削藩
1.1368年,______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定都在______。1421年_______将都城迁都到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朝科举考试命题范围________,答卷文体被称为________。
3.为加强君权,明太祖设立特务机构________,明成祖设立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设立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
朱元璋
南京
朱棣
北京
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四书五经
八股文
锦衣卫
东厂
厂卫特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