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1 总课时数 6
课型 新授课 编订人 审核人 执教时间 2011.3.12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笔下的春天,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引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提出适合自己表现春天的艺术形式或表现方法。
能力目标 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地想象和联想,感受艺术家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同时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提高鉴赏能力和绘画创作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美的发现与追求,对生命与自然的亲近,加深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体会。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意识,感受成功的体验。
学习重点 感受艺术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的作品赞美春天。
学习难点 用恰当的形式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学习方法 鼓励法 合作探究法 实践法
教学过程导入阶段燕子报喜,青蛙鸣春,不经意间,当我们看到一簇新绿,春天已经悄然而至。春天是自然界万物复苏、生命萌动的季节,更是人们辛勤耕耘、播种希望的季节。浩浩的春风,濛濛的春雨,融融的春水,一起掀开了春天的帷幕,无限的春色一起涌向大地。在春风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荒芜苍凉的土地因春风的吹拂而有了绿意,无数弱小的生命在春风中破土而出,百草吐绿,百花争艳,百鸟欢鸣。春为岁首,它孕育着生机,萌生着希望。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春光、了解春天吧!自学阶段1.回忆关于“春”的文学作品(诗词诗句)。2.欣赏课本中的几幅作品,谈自己的感受。探究提升(一)阐述春天的特点与美感问:自然界中哪些现象向我们传达了春天的信息? 春天到了,我们可以组织哪些课外活动?学生答。结合课件和学过的表现春的各类作品,谈谈春天给人一种怎么样的美感。(二)欣赏美术作品中的春天1.欣赏感受自然美与艺术美及其相互关系A.摄影作品《梅花》国画《梅花》剪纸《梅花》,《卜算子 咏梅》朗诵录音问:谈谈画家为什么用梅花来表现春天、传递春的信息?是怎样把自然美和生命活动联系起来的?学生答。自然美──客观世界中自然物、自然现象的美。B.漓江的风景照片 白雪石的国画《漓江春》问:同样是表现漓江的题材,自然美与艺术美有何不同?什么是艺术美?自然美与艺术美又具有哪些共同的美感?二者关系:自然美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美是人化的自然美。艺术美来源于自然美又高于自然美。2.造型艺术作品与文学作品表现春天的不同特色和特点A.春柳的摄影作品 吴冠中的国画《溪》欣赏《溪》B.雨的摄影作品 李可染的国画《春雨江南图》分析欣赏《春雨江南图》C.欣赏雕塑《春风》问:造型艺术作品与文学作品表现春天有哪些不同特色和特点?造型艺术表现手法多样,具有视觉感受,文学作品只是用语言、文字来表现,但两者都具有意境,能够抒发作者的情感和表现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 3.中国传统山水画与欧美风景画表现春天的相同之处和不同特点波提切利《春》 毕沙罗《花开的果园》 郭熙《早春图》 展子虔《游春图》欣赏中外表现春天的美术作品。问:中国传统山水画与欧美风景画在表现春天时,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特点?当堂达标如果让你表现春天,你选择什么表现方法?五、课堂小结春天是生命的象征,春天是活力的象征,春天是希望的象征 个性化设计伴随着朱自清先生的《春》和一组表现春的图片,进行自主学习。问:你知道表现春天的艺术作品有哪些吗?音乐作品、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等。学生答。再欣赏一组其他花卉照片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几轮以“春”为主题的“赛诗会”,抒发一下自己对春天的感受!第一轮,主题为“春柳”。第二轮,主题为“春雨”。第三轮,主题为“春风”。欣赏一组表现春天的美术作品,有绘画、剪纸、雕塑、装饰画等。学生进行简单的构思,比如写作、绘画、剪纸等,下节课进行实践。请同学们聆听《春江花月夜》,用心来感受春光!
作业设计
继续收集有关春天的图片、成语、散文、歌曲等素材,并结合自身感受和收集的素材进行创作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