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02 18:00:48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20六上·新会月考)小华近期玩手机眼睛近视,这种情况下的近视眼是遗传的结果。(  )
【答案】(1)错误
【解析】【分析】遗传,也称为继承或生物遗传,是指亲代表达相应性状的基因通过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后代获得其父母遗传信息的现象。题目中是后天形成的,不属于遗传。
2.(2020六上·新会月考)不能找出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说明植物存在变异现象。(  )
【答案】(1)正确
【解析】【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世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句话是说不同的叶子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体现了变异的普遍性。
3.(2020六上·新会月考)我们常用推断的方法,认识一些未知的现象。(  )
【答案】(1)正确
【解析】【分析】在科学学习中,我们常用推断的方法,认识一些未知的现象。
4.(2020六上·新会月考)猕猴、蝙蝠和鲸有着共同的祖先。(  )
【答案】(1)正确
【解析】【分析】经科学家证实,大猩猩、猕猴和蝙蝠和鲸具有基因遗传上的“同宗”性。1亿年前正值恐龙的全盛时期,当时的哺乳类动物小心翼翼地生活在地球上。在这一时期,蝙蝠和马、狗从类似老鼠的哺乳类祖先动物开始分别走向进化之路。6500万年前,在恐龙灭绝之前的新时代,他们开始改变了样子,分别进化成不同的形象。
5.(2020六上·新会月考)生物死后埋入地下,年代久了都能变成化石。(  )
【答案】(1)错误
【解析】【分析】化石的这种形成过程使得生物死后万不存一,形成几率只有1/10万左右。地球历史上生存过的物种种类可能有数千万种,数量更是庞大无比,但是至今人类发现的生物化石数量却远远达不到那个数字,一是因为化石形成的艰难,另一小部分原因是由于化石多处于地下。
6.(2018六上·新会期中)亚洲象的耳朵小,非洲象的耳朵大是因为非洲气候炎热,非洲象大耳朵比亚洲象的小耳朵更容易吸热。(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解答】亚洲象和非洲象最大的区别是耳朵的大小非洲象的耳朵大,容易吸热,也有利于散热。
【分析】生物的身体形态特征都与环境息息相关。
7.(2020六上·新会月考)总鳍鱼已经具有原始肺的构造,适合在水中游泳。(  )
【答案】(1)正确
【解析】【分析】在晚泥盆世时期,作为陆生脊椎动物的最早类型,总鳍鱼开始登陆。总鳍鱼已经具有原始肺的构造,它的肉质偶鳍可以使身体在陆地上爬行。进入到石炭一二叠纪时,从两栖动物迷齿类深化出来的蜥螈形类,坚定的保持着陆生的方向,它们很可能就是爬行动物的祖先。
8.使用斜面都能省力。(  )
【答案】(1)正确
【解析】【解答】实验证明,斜面可以省力。
【分析】本题考查斜面的作用。
9.(2020六上·新会月考)月亮和太阳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两大光源。(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月亮不是光源,光源是本身能发光,月亮的光是反射太阳光,本身不发光。
10.(2020六上·新会月考)除了大脑,人的意志不能控制我们的行为。(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人是由自我意识控制的,而人的意识又分成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即当下自我思想的统称,包括认知,意志,情绪等等,其控制着人的行为;潜意识是指被埋藏的意识,一般情况下我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在做梦或催眠时,才会唤醒它。潜意识要比意识大的多。日常情况下,控制我们行为的,都是意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2020六上·新会月考)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  )现象。
A.遗传现象 B.变异现象 C.环境现象
【答案】A
【解析】【分析】遗传,也称为继承或生物遗传,是指亲代表达相应性状的基因通过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后代获得其父母遗传信息的现象。
12.(2020六上·新会月考)长颈鹿的脖子之所以越来越长,是因为(  )
A.适应环境、生存和繁衍
B.防止攻击
C.适合远望
【答案】A
【解析】【分析】长颈鹿脖子之所以这么长这是它们经过长时间的进化所得来的结果,为了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它们的脖子也就变得越来越长了,随着大自然的不断发展,我们都在不断地进化,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而进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生活,长颈鹿也是如此,在很久以前的时候,长颈鹿的脖子其实并没有这么长,它们也跟我们人类一样,长相各异,脖子也有长有短。我们都知道长颈鹿是食草动物,以前它们是吃地上的草,但是有一年旱灾,很多草都枯萎了,它们的食物变得非常有限,所以基本上短脖子的长颈鹿都被饿死了,剩下的长颈鹿都是脖子比较长的,因为它们可以吃到树上的叶子,而且长颈鹿打架也是用脖子,它们打架的时候是脖子互相碰撞,久而久之它们的脖子就越来越发达,变得越来越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长脖子就逐渐演变成遗传基因,这也让它们的后代都是具有长脖子的,脖子越长、脑袋越重,肌肉组织也就更发达,这样的长颈鹿也就更强壮,脖子比较长的长颈鹿一般在家族中也更有地位,这样的它们也更吸引异性,我们人类是有审美标准的,动物也是有的,而长颈鹿的审美标准就是看脖子,在它们眼中脖子越长就英俊,而且还很有安全感,因为脖子长的战斗力也就越强,可以更好地保护它们。
13.(2020六上·新会月考)下列现象不属于遗传的是(  )
A.子女的一些性状跟他们的父母相似
B.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C.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答案】C
【解析】【分析】遗传,也称为继承或生物遗传,是指亲代表达相应性状的基因通过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后代获得其父母遗传信息的现象。遗传是有相似性,而变异是出现差异性。橘由于生长环境不同出现差异性。
14.(2020六上·新会月考)下列哪项是光的弊端?(  )
A.太阳能热水器
B.激光手术
C.城市的玻璃幕反射太阳光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光污染正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光污染的状况多为由镜面建筑反光所导致的行人和司机的眩晕感,以及夜晚不合理灯光给人体造成的不适感。
15.(2020六上·新会月考)始祖鸟的化石说明鸟类是由古代的(  )进化来的。
A.爬行动物 B.鱼类 C.哺乳动物
【答案】A
【解析】【分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始祖鸟化石说明了古代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
16.(2020六上·新会月考)在做光会“拐弯”实验时,光源最佳的选择是(  )
A.普通手电筒 B.聚光手电筒 C.日光灯
【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聚光的手电筒,可以让实验的效果更好一点。
17.(2020六上·新会月考)扳手拧螺丝运用了(  )省力的原理。
A.滑轮 B.轮轴 C.杠杆
【答案】B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像螺丝刀、方向盘这一类,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18.(2020六上·新会月考)不利于保护大脑健康的做法是(  )
A.课间学习 B.深夜上网 C.戴头盔
【答案】B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深夜上网,不利于大脑的休息。
19.(2020六上·新会月考)大脑有很多皱褶,是因为(  )
A.增加大脑表层面积,储藏更多信息
B.增强大脑抗弯曲能力
C.减小大脑体积和重量
【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这些褶皱帮助大脑容纳了更多神经元,反过来提升了认知能力,从而让大脑具有更加高级的功能,增加大脑表层面积,储藏更多信息。不过,存在褶皱的大脑并非普遍存在,大部分动物的大脑并没有褶皱。例如,小鼠和大鼠的大脑皮层在发育阶段并未充分扩张,没有达到足以折叠的程度,因此它们的大脑表面相当光滑。
20.(2020六上·新会月考)如图所示,支点的位置表述正确的是(  )
A.手用力向上的位置
B.瓶盖的凹起处
C.靠在瓶口边缘的位置
【答案】B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五要素是:1.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1来表示。2.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2来表示。3.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4.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2表示。5.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1表示。
21.(2020六上·新会月考)缝纫机的机械传动属于(  )
A.齿轮传动 B.链传动 C.带传动
【答案】C
【解析】【分析】带传动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能缓冲吸振、可以在大的轴间距和多轴间传递动力,且其造价低廉、不需润滑、维护容易等特点。带传动是利用张紧在带轮上的柔性带进行运动或动力传递的一种机械传动。根据传动原理的不同,有靠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传动的摩擦型带传动,也有靠带与带轮上的齿相互啮合传动的同步带传动。摩擦型带传动能过载打滑、运转噪声低,但传动比不准确(滑动率在2%以下);同步带传动可保证传动同步,但对载荷变动的吸收能力稍差,高速运转有噪声。 带传动除用以传递动力外,有时也用来输送物料、进行零件的整列等。
(1)优点:传动平稳、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 有良好的挠性和弹性、过载打滑。
(2) 缺点:传动比不准确、带寿命低、轴上载荷较大、传动装置外部尺寸大、效率低。
22.(2020三下·昌黎期中)下面的例子中,没有利用镜子反射光性质的是(  )。
A.潜望镜
B.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C.皮影戏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影子;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皮影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23.(2020六上·新会月考)下列有“影”的词语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形“影”不离 B.立竿见“影” C.杯弓蛇“影”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影子是由于物体被遮挡形成的,原理是光沿着直线传播。A,B中的都是影子,而C中出现的是虚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4.(2020六上·新会月考)关于生物的进化与环境变化的密切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变化,迫使生物进化而适应环境
B.环境适应生物,环境必须提供合适的自然条件给生物生存
C.先有生物的进化,再有环境的变化
【答案】C
【解析】【分析】环境决定着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适应环境的结果。生物之所以进化,一方面原因是环境在不断地变化着,为了能够在新环境中继续生存,生物必须通过改变自己来达到适应新环境、保证生存下来。这种关系,很像是自然选择学说中的观点。 选A
25.(2020六上·新会月考)下列动物(  )不可能是恐龙的后代。
A.鸟 B.鳄鱼 C.大熊猫
【答案】A
【解析】【分析】熊猫是哺乳动物,恐龙是爬行动物,这是完全不同的类别。鳄鱼和恐龙都属于爬行纲,不过鳄鱼是鳄目,恐龙是属于蜥臀目或鸟臀目。鳄鱼不是恐龙,它们同纲不同目。 恐龙文艺复兴时代,鸟是恐龙进化来的成为主流学说,90年代辽西带羽毛恐龙大量发现,这个理论被坐实了。所以选择B、C,两者不是恐龙后代。
三、实验题:请给下面的实验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并选择正确的实验结论。(每空1分,共10分)
26.(2020六上·新会月考)实验:光的传播特点
(1)正确的实验步骤是(1)   → (2)   → (3)   → (4)   
A. 尝试移动纸板,让纸板下的地面出现光斑。
B. 观察两块纸板上的孔和地面上光斑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C. 描述光是怎样传播的。
D. 在阳光下,将两块带孔的纸板上下摆放。
(2)实验结论是(  )
A.光线是沿着一条直线传播的。
B.光线不是沿着一条直线传播的。
【答案】(1)D;A;B;C
(2)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小孔成像实验可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7.(2020六上·新会月考)实验:强风与翅膀实验
(1)正确的实验步骤是(1)   → (2)   → (3)   → (4)   
A、当风力加强时,观察哪些“昆虫”能留在“小岛”上,哪些“昆虫”被吹走。
B、将一些小纸片折叠,用回形针夹起来,模拟普通翅昆虫和无翅昆虫。
C、将这些“昆虫”随机放在“小岛”上,用电吹风模拟不同强度的风平吹“小岛”。
D、将课本堆叠起来,模拟小岛。
(2)实验结论是(  )
A.生存竞争的结果
B.自然环境决定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答案】(1)B;D;C;A
(2)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这是一个模拟实验,用纸片代替昆虫,用回形针夹住纸片代替普通翅昆虫,纸片代替无翅昆虫。用电吹风代替强风,在吹的过程中发现,无翅的昆虫被吹走。说明了适者生存的道理。
1 / 1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20六上·新会月考)小华近期玩手机眼睛近视,这种情况下的近视眼是遗传的结果。(  )
2.(2020六上·新会月考)不能找出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说明植物存在变异现象。(  )
3.(2020六上·新会月考)我们常用推断的方法,认识一些未知的现象。(  )
4.(2020六上·新会月考)猕猴、蝙蝠和鲸有着共同的祖先。(  )
5.(2020六上·新会月考)生物死后埋入地下,年代久了都能变成化石。(  )
6.(2018六上·新会期中)亚洲象的耳朵小,非洲象的耳朵大是因为非洲气候炎热,非洲象大耳朵比亚洲象的小耳朵更容易吸热。(  )
7.(2020六上·新会月考)总鳍鱼已经具有原始肺的构造,适合在水中游泳。(  )
8.使用斜面都能省力。(  )
9.(2020六上·新会月考)月亮和太阳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两大光源。(

10.(2020六上·新会月考)除了大脑,人的意志不能控制我们的行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2020六上·新会月考)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  )现象。
A.遗传现象 B.变异现象 C.环境现象
12.(2020六上·新会月考)长颈鹿的脖子之所以越来越长,是因为(  )
A.适应环境、生存和繁衍
B.防止攻击
C.适合远望
13.(2020六上·新会月考)下列现象不属于遗传的是(  )
A.子女的一些性状跟他们的父母相似
B.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C.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14.(2020六上·新会月考)下列哪项是光的弊端?(  )
A.太阳能热水器
B.激光手术
C.城市的玻璃幕反射太阳光
15.(2020六上·新会月考)始祖鸟的化石说明鸟类是由古代的(  )进化来的。
A.爬行动物 B.鱼类 C.哺乳动物
16.(2020六上·新会月考)在做光会“拐弯”实验时,光源最佳的选择是(  )
A.普通手电筒 B.聚光手电筒 C.日光灯
17.(2020六上·新会月考)扳手拧螺丝运用了(  )省力的原理。
A.滑轮 B.轮轴 C.杠杆
18.(2020六上·新会月考)不利于保护大脑健康的做法是(  )
A.课间学习 B.深夜上网 C.戴头盔
19.(2020六上·新会月考)大脑有很多皱褶,是因为(  )
A.增加大脑表层面积,储藏更多信息
B.增强大脑抗弯曲能力
C.减小大脑体积和重量
20.(2020六上·新会月考)如图所示,支点的位置表述正确的是(  )
A.手用力向上的位置
B.瓶盖的凹起处
C.靠在瓶口边缘的位置
21.(2020六上·新会月考)缝纫机的机械传动属于(  )
A.齿轮传动 B.链传动 C.带传动
22.(2020三下·昌黎期中)下面的例子中,没有利用镜子反射光性质的是(  )。
A.潜望镜
B.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C.皮影戏
23.(2020六上·新会月考)下列有“影”的词语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形“影”不离 B.立竿见“影” C.杯弓蛇“影”
24.(2020六上·新会月考)关于生物的进化与环境变化的密切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变化,迫使生物进化而适应环境
B.环境适应生物,环境必须提供合适的自然条件给生物生存
C.先有生物的进化,再有环境的变化
25.(2020六上·新会月考)下列动物(  )不可能是恐龙的后代。
A.鸟 B.鳄鱼 C.大熊猫
三、实验题:请给下面的实验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并选择正确的实验结论。(每空1分,共10分)
26.(2020六上·新会月考)实验:光的传播特点
(1)正确的实验步骤是(1)   → (2)   → (3)   → (4)   
A. 尝试移动纸板,让纸板下的地面出现光斑。
B. 观察两块纸板上的孔和地面上光斑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C. 描述光是怎样传播的。
D. 在阳光下,将两块带孔的纸板上下摆放。
(2)实验结论是(  )
A.光线是沿着一条直线传播的。
B.光线不是沿着一条直线传播的。
27.(2020六上·新会月考)实验:强风与翅膀实验
(1)正确的实验步骤是(1)   → (2)   → (3)   → (4)   
A、当风力加强时,观察哪些“昆虫”能留在“小岛”上,哪些“昆虫”被吹走。
B、将一些小纸片折叠,用回形针夹起来,模拟普通翅昆虫和无翅昆虫。
C、将这些“昆虫”随机放在“小岛”上,用电吹风模拟不同强度的风平吹“小岛”。
D、将课本堆叠起来,模拟小岛。
(2)实验结论是(  )
A.生存竞争的结果
B.自然环境决定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错误
【解析】【分析】遗传,也称为继承或生物遗传,是指亲代表达相应性状的基因通过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后代获得其父母遗传信息的现象。题目中是后天形成的,不属于遗传。
2.【答案】(1)正确
【解析】【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世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句话是说不同的叶子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体现了变异的普遍性。
3.【答案】(1)正确
【解析】【分析】在科学学习中,我们常用推断的方法,认识一些未知的现象。
4.【答案】(1)正确
【解析】【分析】经科学家证实,大猩猩、猕猴和蝙蝠和鲸具有基因遗传上的“同宗”性。1亿年前正值恐龙的全盛时期,当时的哺乳类动物小心翼翼地生活在地球上。在这一时期,蝙蝠和马、狗从类似老鼠的哺乳类祖先动物开始分别走向进化之路。6500万年前,在恐龙灭绝之前的新时代,他们开始改变了样子,分别进化成不同的形象。
5.【答案】(1)错误
【解析】【分析】化石的这种形成过程使得生物死后万不存一,形成几率只有1/10万左右。地球历史上生存过的物种种类可能有数千万种,数量更是庞大无比,但是至今人类发现的生物化石数量却远远达不到那个数字,一是因为化石形成的艰难,另一小部分原因是由于化石多处于地下。
6.【答案】(1)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解答】亚洲象和非洲象最大的区别是耳朵的大小非洲象的耳朵大,容易吸热,也有利于散热。
【分析】生物的身体形态特征都与环境息息相关。
7.【答案】(1)正确
【解析】【分析】在晚泥盆世时期,作为陆生脊椎动物的最早类型,总鳍鱼开始登陆。总鳍鱼已经具有原始肺的构造,它的肉质偶鳍可以使身体在陆地上爬行。进入到石炭一二叠纪时,从两栖动物迷齿类深化出来的蜥螈形类,坚定的保持着陆生的方向,它们很可能就是爬行动物的祖先。
8.【答案】(1)正确
【解析】【解答】实验证明,斜面可以省力。
【分析】本题考查斜面的作用。
9.【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月亮不是光源,光源是本身能发光,月亮的光是反射太阳光,本身不发光。
10.【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人是由自我意识控制的,而人的意识又分成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即当下自我思想的统称,包括认知,意志,情绪等等,其控制着人的行为;潜意识是指被埋藏的意识,一般情况下我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在做梦或催眠时,才会唤醒它。潜意识要比意识大的多。日常情况下,控制我们行为的,都是意识。
11.【答案】A
【解析】【分析】遗传,也称为继承或生物遗传,是指亲代表达相应性状的基因通过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后代获得其父母遗传信息的现象。
12.【答案】A
【解析】【分析】长颈鹿脖子之所以这么长这是它们经过长时间的进化所得来的结果,为了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它们的脖子也就变得越来越长了,随着大自然的不断发展,我们都在不断地进化,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而进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生活,长颈鹿也是如此,在很久以前的时候,长颈鹿的脖子其实并没有这么长,它们也跟我们人类一样,长相各异,脖子也有长有短。我们都知道长颈鹿是食草动物,以前它们是吃地上的草,但是有一年旱灾,很多草都枯萎了,它们的食物变得非常有限,所以基本上短脖子的长颈鹿都被饿死了,剩下的长颈鹿都是脖子比较长的,因为它们可以吃到树上的叶子,而且长颈鹿打架也是用脖子,它们打架的时候是脖子互相碰撞,久而久之它们的脖子就越来越发达,变得越来越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长脖子就逐渐演变成遗传基因,这也让它们的后代都是具有长脖子的,脖子越长、脑袋越重,肌肉组织也就更发达,这样的长颈鹿也就更强壮,脖子比较长的长颈鹿一般在家族中也更有地位,这样的它们也更吸引异性,我们人类是有审美标准的,动物也是有的,而长颈鹿的审美标准就是看脖子,在它们眼中脖子越长就英俊,而且还很有安全感,因为脖子长的战斗力也就越强,可以更好地保护它们。
13.【答案】C
【解析】【分析】遗传,也称为继承或生物遗传,是指亲代表达相应性状的基因通过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后代获得其父母遗传信息的现象。遗传是有相似性,而变异是出现差异性。橘由于生长环境不同出现差异性。
14.【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光污染正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光污染的状况多为由镜面建筑反光所导致的行人和司机的眩晕感,以及夜晚不合理灯光给人体造成的不适感。
15.【答案】A
【解析】【分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始祖鸟化石说明了古代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
16.【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聚光的手电筒,可以让实验的效果更好一点。
17.【答案】B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像螺丝刀、方向盘这一类,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18.【答案】B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深夜上网,不利于大脑的休息。
19.【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这些褶皱帮助大脑容纳了更多神经元,反过来提升了认知能力,从而让大脑具有更加高级的功能,增加大脑表层面积,储藏更多信息。不过,存在褶皱的大脑并非普遍存在,大部分动物的大脑并没有褶皱。例如,小鼠和大鼠的大脑皮层在发育阶段并未充分扩张,没有达到足以折叠的程度,因此它们的大脑表面相当光滑。
20.【答案】B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五要素是:1.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1来表示。2.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2来表示。3.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4.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2表示。5.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1表示。
21.【答案】C
【解析】【分析】带传动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能缓冲吸振、可以在大的轴间距和多轴间传递动力,且其造价低廉、不需润滑、维护容易等特点。带传动是利用张紧在带轮上的柔性带进行运动或动力传递的一种机械传动。根据传动原理的不同,有靠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传动的摩擦型带传动,也有靠带与带轮上的齿相互啮合传动的同步带传动。摩擦型带传动能过载打滑、运转噪声低,但传动比不准确(滑动率在2%以下);同步带传动可保证传动同步,但对载荷变动的吸收能力稍差,高速运转有噪声。 带传动除用以传递动力外,有时也用来输送物料、进行零件的整列等。
(1)优点:传动平稳、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 有良好的挠性和弹性、过载打滑。
(2) 缺点:传动比不准确、带寿命低、轴上载荷较大、传动装置外部尺寸大、效率低。
22.【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影子;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皮影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23.【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影子是由于物体被遮挡形成的,原理是光沿着直线传播。A,B中的都是影子,而C中出现的是虚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4.【答案】C
【解析】【分析】环境决定着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适应环境的结果。生物之所以进化,一方面原因是环境在不断地变化着,为了能够在新环境中继续生存,生物必须通过改变自己来达到适应新环境、保证生存下来。这种关系,很像是自然选择学说中的观点。 选A
25.【答案】A
【解析】【分析】熊猫是哺乳动物,恐龙是爬行动物,这是完全不同的类别。鳄鱼和恐龙都属于爬行纲,不过鳄鱼是鳄目,恐龙是属于蜥臀目或鸟臀目。鳄鱼不是恐龙,它们同纲不同目。 恐龙文艺复兴时代,鸟是恐龙进化来的成为主流学说,90年代辽西带羽毛恐龙大量发现,这个理论被坐实了。所以选择B、C,两者不是恐龙后代。
26.【答案】(1)D;A;B;C
(2)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小孔成像实验可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7.【答案】(1)B;D;C;A
(2)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这是一个模拟实验,用纸片代替昆虫,用回形针夹住纸片代替普通翅昆虫,纸片代替无翅昆虫。用电吹风代替强风,在吹的过程中发现,无翅的昆虫被吹走。说明了适者生存的道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