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含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含义》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13 17:1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除法(一)除法的含义
教学内容:
课本P13页,例4,练习三第1、2、3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手段:
PPT课件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情景图,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谈话:
同学们好!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请你帮我分一分。
师:平均是什么意思?
生1:每份一样
生2:每份分的一样多
师总结: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1)可以怎样分竹笋?
(2)每盘应放几个?请同学们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回答。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1个1个地分,也可以是2个2个地分或3个3个地分。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 )个竹笋。 像这种平均分在数学上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表示。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课题:除法(一)除法的含义)
二、除法意义的学习
(一)认识除号,读除法算式。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 )个。
生1:3个
生2:12÷4=3(个)
师:我们能把刚才分竹笋的情况和结果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生1:用除法算式
生2:可以用除法表示
师:如何列算式?
生:12÷4=3
课件出示:12÷4=3
①认识除号,并教除号的写法。
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师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叫做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在上下各点一个实心的小圆点,横线要短、平、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②除法算式的读作。
(二)除号的由来
(三)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师:12÷4表示什么?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四)改写中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 )个。除法算式: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 )个。除法算式: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里,每盘放( )个。除法算式:
三、练习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
(一)基本练习
1、读出下列除法算式,并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8÷4=2 读作:8除以4等于2
9÷3=3 读作:9除以3等于3
6÷2=3 读作:6除以2等于3
15÷5=3 读作:15除以5等于3
16÷4=4 读作:16除以4等于4
2、 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 )条。
15÷5=( )
3、分一分,填一填。
(1)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 )根。
10÷(2)=( )
(2)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 )根。
10÷(5)=( )
4、看图写算式。
5、看算式填空。
15÷5=3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24÷6=4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6、根据题目说出算式。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一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课本第15页练习三,第1~3题。
六、板书设计:
除法的含义
12÷4=3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