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情景默写
1.(2020高一上·青浦期末)课内名句默写
(1)山不厌高, 。曹操《短歌行》
(2) , ,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直抒胸臆,传达出对统治者的轻蔑以及抗争态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2.(2020高一上·青浦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①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②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③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④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天的苦心安排。”
⑤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权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些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⑥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1)作者在文中多次写到地坛,地坛有何特点?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2)第②段中用了“缘分”和“宿命”,要突出表达的意思是:
(3)第③段划线句可以改成“古殿檐头浮夸的玻璃已经剥蚀,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已经淡褪,一段段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散落了”,句子结构从动宾结构变成了主谓结构。请比较两种表达的不同效果。
原句:
改句:
(4)第⑤段对地坛园内的景物描写及其细腻传神,请列举一例作赏析。
(5)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介绍地坛中的代表性建筑和景物。
B.夕阳残照地坛的断壁颓垣,时间的伟力、岁月的无情令人无奈。
C.本文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思想深刻,情味浓郁。
D.最后写作者明白了“死”的道理:死是必然的,死没什么可怕的。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3.(2020高一上·青浦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杂交水稻之父”
①1982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报告厅里,正在举行国际水稻科技界的盛会座无虚席。会议开始,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上主席台。这时,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体英文字。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②国际同行的推崇,确实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与汗水的价值,以及来自光明正大的竞争对手的真诚友谊和温暖。
③会后,袁隆平跟斯瓦米纳森博士开玩笑说:“您今天这样‘突然袭击’,大张旗鼓地‘贩卖’我,可真叫我有点措手不及呀。”“我就是特意要给您一个惊喜呀!”“可我1980年第一次应邀来合作研究时,您竟然给我定了个每月800美元的实习研究生工资!” 袁隆平笑着说。那一次他曾向斯瓦米纳森提出严正抗议,准备拂袖而去。经斯瓦米纳森反复道歉,极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为特别研究员,每月工资提到1750美元,他才留了下来。
④“哈哈,您还记得那件事哪!说实话,那时候我们看您在国内地位也很低似的,这里给您待遇太高,反而使我们丢份。加上那时我们毕竟还没有亲眼见过成功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所以给您定工资估计为您在国内的10倍,想来您该可以接受。没想到您还很有气派!而第二年我们就看到中国政府给您颁发了科技特等发明奖,而且您的伟大成果也让我们亲眼看到了。所以我们后来一直为那件事感到惭愧。今天,也算是我们正式为您正名吧!”斯瓦米纳森爽朗地一笑,便竹子倒豆子般的把那件往事兜底揭穿了。
⑤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不仅有助于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全世界。为此,他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院长西瑟罗纳先生绍袁隆平当选的理由是:“袁隆平先生发明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说“邓小平送来了好政策,袁隆平送来了好种子”,他专门花钱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
⑥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国攻读博士学位。有人便跟袁隆平开玩笑说:您老人家送出的人才都飞了,您可是白费心血了!”袁隆平则认真地回答说:“你们不要见识短浅。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来,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无法给他们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时都会回来的。”
(摘编自庄志霞《袁隆平传》)
(1)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既有其科技成果的卓著,也有其人格品质的可贵之处。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概括出三条袁隆平的重要信息。
(2)以下有关本文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描写了国际水稻科技界盛会的场面突出了国际同行对袁隆平的推崇。
B.第③段运用插叙,详写了第一次与斯瓦米纳森合作的不愉快经历,说明不打不相识。
C.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把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说明他是从内心深处感激袁隆平的。
D.文中运用了不少数字比较,通过比较凸显了前后的差异,也更增强了说服力。
(3)必修教材上第二单元第4课也是写袁隆平的,主标题是“喜看稻菽千重浪”。请分别分析两个标题运用的手法及效果。
“杂交水稻之父”:
“喜看稻菽千重浪”:
(4)请结合本文内容及你的已有积累和认识阐释“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
四、其他
4.(2020高一上·青浦期末)《乡土中国》知识填空: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写的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 著作。这类著作的主要特点是 、系统性和逻辑性。
五、论述类文本阅读
5.(2020高一上·青浦期末)阅读下面“乡土本色”中的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乡土本色(节选)
①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②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1)第①段作者是如何为“土气”正名的?
(2)这两段文字之间的逻辑联系非常紧密,请作简要分析。
六、文言文阅读
6.(2020高一上·青浦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劝学
荀子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写出本文中的两个成语: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其曲中规( )②而绝江河(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终日而思矣/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B.青,取之于蓝/则群聚而笑之
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犹且从师而问焉
D.故木受绳则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5)分析第①段的结构、思路。
七、古代诗歌阅读
7.(2020高一上·青浦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①
王安石
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②,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
【注释】①这是作者受旧党打击,晚年被迫隐居金陵半山而作。②月偃:即偃月,半弦月。
登高①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①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四年后的秋天,56岁的老诗人处境极端困窘。当时在夔州,独自登上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
(1)下列对《菩萨蛮》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描写自己隐居的优美环境和休闲的装束打扮。
B.三、四句写经过一夜风吹之后百花开放,不过没有去年那样红。
C.五、六两句写自己昔日的官宦生涯:天天醉生梦死,辜负了良辰美景。
D.最后两句写隐居后,黄鹂的婉转鸣叫最牵动情怀,让作者得到抚慰。
(2)下列对《菩萨蛮》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描绘春景时,语言清新、自然,数笔就勾勒出一幅鲜明秀丽、清俊娴静的画面。
B.写景绘声绘色:风声鸟声,这是绘声;青山绿水、花红柳绿,这是绘色。
C.首句的“屋闲”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屋之“闲”寄托了作者隐居的心境之“闲”。
D.“何物”两句,采用反问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悲哀和愤慨。
(3)从诗歌体裁看,《菩萨蛮》是 ,《登高》是
(4)从情感表达方式上比较两首诗歌的不同及效果。
八、材料作文
8.(2020高一上·青浦期末)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家,都有家乡——无论乡村还是城市。家乡的人、事、景、物等总有让人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的。有些可能会令人感慨,引人深思。
请根据上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约700字文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海不厌深
(2)大江东去;浪淘尽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厌、淘、摧、事、心。
故答案为:⑴ 海不厌深 ⑵ 大江东去 浪淘尽 ⑶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2.【答案】(1)①古老沧桑;②宁静;③荒凉破败;④虽荒芜却不衰败;富于生机。
(2)“缘分”和“宿命”强调了作者的个体生命和地坛紧紧相联。
(3)原句用动宾结构,把地坛拟人化了,也让地坛变成了生命的主宰,/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地坛虽然外观衰败,内在却在经历了风雨的剥蚀之后格外深沉又活力,让人精神为之振奋;改句用主谓结构,突出描写的是饱受风雨剥蚀后的地坛的衰败景象,让人为之喟叹。
(4)示例:“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运用比喻手法,把小蜜蜂比作小雾,比喻形象精准又新颖奇特。用“小雾”比喻,突出了小蜜蜂的轻盈灵动、生命活力。小蜜蜂让荒芜的园子生意盎然,也让作者荒芜的心灵变得轻松惬意。
(5)C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对文本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判断;散文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本所描写的地坛的特点:①古老沧桑。园子“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历尽沧桑,建筑剥蚀坍圮甚至散落。②宁静。“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无人看管”“一个宁静的去处”,更因“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以动衬静,表现地坛的静。③荒芜但并不衰败,充满生机。“荒芜”体现在:园子历尽了四百多年的沧桑:琉璃剥蚀,朱红淡褪,高墙坍圮,雕栏散落,古柏苍幽,野草荒藤茂盛;“不衰败”体现在:如一朵小雾停在半空的蜂儿,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的蚂蚁,支开翅膀升空的飘虫,脱蜕而去的蝉,摔开万道金光的露水,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的生机盎然画面。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缘分”本指一种人与人之间无形的连结;是某种必然存在相遇的机会和可能。从文中“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可知,我的生活总是和地坛相连,历经几十年非但没有远离,反而越来越近,不得不让人感觉地坛和我缘分之深。“宿命”本指人生中早已注定的遭遇,包括生死祸福、贫富贵贱等。在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地坛一直存在于我的生活和生命中,仿佛四百年前就已注定,它在那里好像就是为了等我,我必然能与它相遇。作者用这两个词想突出表达的是地坛和自己有着紧密的关联,它见证着我个人的命运和生活,是我的精神家园。
(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原句“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的主语是“它”(地坛),使用了四个动宾短语,把地坛拟人化,赋予它人特有的动作和力量,主宰着园中的一切。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园子里建筑、景物虽看去荒芜沧桑,生机却无处不在。改句“古殿檐头浮夸的玻璃已经剥蚀,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已经淡褪,一段段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散落了”,句式变成主谓句,主语分别为“玻璃”“朱红”“高墙”“玉砌雕栏”,突出描写的是历经沧桑岁月后的荒芜破败景象。相比原句,改句失去了“蕴藏无限生机”的内涵,不如原文更生动,更能贴近主题思想。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能力。如“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运用拟人手法,将蚂蚁和瓢虫人格化,说它们“想透了什么”“不耐烦了”“累了祈祷”,形象写出了小昆虫的突然掉头离开的动作形态,灵动轻盈,富有情趣,生动可爱。也传达出作者感受到小生命的活泼而发自内心的愉悦之情。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A.“作者在本文中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错误,文中有不少细节描写,如对园中景物的描写“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B.“令人无奈”错误。时间岁月虽无情,古园荒芜却不衰败。从无处不在的生命景致中作者看到了生机,感悟到了生命的力量,古园让他战胜了突如其来的不幸带来的恐惧与颓废,实现了人生的突围。D.“明白了‘死’的道理”错误。最后是写作者明白了“活”(或者叫“出生”)的道理:“一个人,出生了”“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而且“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每个人都得面对由生到死的过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所以“死”没什么可怕的,顺其自然,让自己活出精彩才是最重要的。C.文中叙述了自己和地坛的不解缘分,细致描写了地坛的荒芜却不衰败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对古园的精神依恋,更谈及生命的力量等哲理话题。所以“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思想深刻,情味浓郁”。故选C。
故答案为:⑴ ①古老沧桑;②宁静;③荒凉破败;④虽荒芜却不衰败;富于生机。
⑵ “缘分”和“宿命”强调了作者的个体生命和地坛紧紧相联。
⑶1、原句用动宾结构,把地坛拟人化了,也让地坛变成了生命的主宰,/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地坛虽然外观衰败,内在却在经历了风雨的剥蚀之后格外深沉又活力,让人精神为之振奋2、改句用主谓结构,突出描写的是饱受风雨剥蚀后的地坛的衰败景象,让人为之喟叹。
⑷ 示例:“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运用比喻手法,把小蜜蜂比作小雾,比喻形象精准又新颖奇特。用“小雾”比喻,突出了小蜜蜂的轻盈灵动、生命活力。小蜜蜂让荒芜的园子生意盎然,也让作者荒芜的心灵变得轻松惬意。
⑸C;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⑵此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有几种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词语。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⑷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能力。鉴赏作品语言是高考阅读题中常见的考点。鉴赏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在基本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始终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要解答好此类题,首先要弄清命题的角度,其次要掌握基本答题步骤。
⑸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3.【答案】(1)①杂交水稻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惠及中国乃至世界(科学研究贡献)②为了争取中国科学家的价值认同与斯瓦米纳森为增加工资而斗争。(爱国爱科学)③送自己的研究生去国外学习。(具有全球视野和远见卓识)
(2)B
(3)“杂交水稻之父”:运用比拟或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具有创新引领的杰出成就。充满自豪和自信。;“喜看稻菽千重浪”:引用毛泽东的(《七律· 到韶山》)诗句,形象地展现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的杰出成果——稻浪翻滚,丰收在望(产量大增)。同时传达了人们看到丰收景象的无法抑制的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
(4)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它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是真的知识体系。因此就具有超越性和国际性,可以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阶级服务。这说明,科学的确是无国界的。但是,作为创造科学知识的主体的科学家,则是社会人,他们总是出生和生活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同时,他们的科学工作,也不能脱离具体的国家或地区,或者说,总是要依托某个国家或地区才能进行。他们为自己的祖国服务,这个祖国可能是他出生成长的地方,也可能是他后来自己选择的结果。所以说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知识点】传记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通读文章可知,从文章可以读出袁隆平的信息有“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不仅有助于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全世界”,这体现了他在科研上的卓越贡献;从“袁隆平笑着说。那一次他曾向斯瓦米纳森提出严正抗议,准备拂袖而去。经斯瓦米纳森反复道歉,极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为特别研究员,每月工资提到1750美元,他才留了下来”体现了他有自尊,为争人格、国格敢于斗争;从“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国攻读博士学位”可看出袁隆平具有全球视野和远见卓识,不只看眼前利益。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理解能力。B.“第③段运用插叙”错误。第三段是在袁隆平与斯瓦米纳森在谈话中回忆过去的事情,不属于插叙。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标题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杂交水稻之父”这一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简单明了,非常形象的写出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其在该领域的崇高地位,充满着自豪和自信。而“喜看稻菽千重浪”这一标题则是引用了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诗句,这一引用使这一标题富有文学性,更加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一标题形象地展现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的杰出成果——稻浪翻滚,一片丰收的景象,既体现了袁隆平的卓越贡献,又传达了人们看到丰收景象的无法抑制的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对相关问题发表观点的能力。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它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是真的知识体系。作为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本身,是没有阶级性和民族性的。科学本身既然没有阶级性和民族性,因此就具有超越性和国际性,可以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阶级服务。这说明,科学的确是无国界的。但是,作为创造科学知识的主体的科学家,则是社会人,他们总是出生和生活在某个国家或地区;而且现在世界上仍然存在阶级,在阶级社会中,他们属于特定的阶级;同时,他们的科学工作,也不能脱离具体的国家或地区,或者说,总是要依托某个国家或地区才能进行。科学家在社会中生活,就会受到他所在社会的教育、风俗、宗教、舆论等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不打上社会和阶级的烙印。如果单从效果上讲,科学家所掌握的知识是能够为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或阶级服务的,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或影响着他们更愿意为某个国家或阶级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家是有祖国的,这个祖国可能是他出生成长的地方,也可能是他后来自己选择的结果。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他志愿为其服务的祖国,是他愿意为之贡献自己才智的国家。
故答案为:⑴ ①杂交水稻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惠及中国乃至世界(科学研究贡献)②为了争取中国科学家的价值认同与斯瓦米纳森为增加工资而斗争。(爱国爱科学)③送自己的研究生去国外学习。(具有全球视野和远见卓识)
⑵B;
⑶1、“杂交水稻之父”:运用比拟或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具有创新引领的杰出成就。充满自豪和自信。
2、“喜看稻菽千重浪”:引用毛泽东的(《七律· 到韶山》)诗句,形象地展现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的杰出成果——稻浪翻滚,丰收在望(产量大增)。同时传达了人们看到丰收景象的无法抑制的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
⑷ 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它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是真的知识体系。因此就具有超越性和国际性,可以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阶级服务。这说明,科学的确是无国界的。但是,作为创造科学知识的主体的科学家,则是社会人,他们总是出生和生活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同时,他们的科学工作,也不能脱离具体的国家或地区,或者说,总是要依托某个国家或地区才能进行。他们为自己的祖国服务,这个祖国可能是他出生成长的地方,也可能是他后来自己选择的结果。所以说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⑵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⑶此题考查标题手法、作用的鉴赏能力。手法类的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第一步,指明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
⑷此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的能力。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点。
4.【答案】学术;科学性
【知识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名著阅读的文学知识常识的能力。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这类著作的主要特点是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由此可知,本题第一空的答案是“学术”,第二空的答案是“科学性”。
故答案为:学术;科学性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5.【答案】(1)“土气”通常被作为贬义用的,但作者笔下的“土气”意思却截然相反。他的理由有三个:①在乡下住离不开泥土;②靠种地谋生离不开泥土;③土地以及长在上面的庄稼不流动所以离不开泥土。
(2)主要通过“不流动”承接前后段,自然引出因为“不流动”而导致的村落之间的孤立和隔膜这个乡土社会的另一个特点。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好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中的“土气”表明“土气”通常被作为贬义用的,但是作者说“这个土字用得很好”,表明作者笔下的“土气”意思却截然相反。他的理由是“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由此可以概括出作者认为“这个土字用得很好”的理由,一是在乡下住离不开泥土,二是靠种地谋生离不开泥土,三是土地以及长在上面的庄稼不流动所以离不开泥土。这也正是作者为“土气”正名的三个方面。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段落间逻辑联系的能力。第一节是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最后一句说“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这是抓住土地的“不流动”的特性分析出的。第二段开头就说“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然后说“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即第二段从“不流动”,自然引出因为“不流动”而导致的村落之间的孤立和隔膜这个乡土社会的另一个特点。所以,这两段文字主要通过“不流动”,承接前后段内容,由土地的“不流动”自然写到“不流动”导致村落间的孤立和隔膜,而村落间的孤立和隔膜是乡土社会的另一个特点。
故答案为:⑴ “土气”通常被作为贬义用的,但作者笔下的“土气”意思却截然相反。他的理由有三个:①在乡下住离不开泥土;②靠种地谋生离不开泥土;③土地以及长在上面的庄稼不流动所以离不开泥土。
⑵ 主要通过“不流动”承接前后段,自然引出因为“不流动”而导致的村落之间的孤立和隔膜这个乡土社会的另一个特点。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⑵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段落间逻辑联系的能力。 逻辑联系主要包括条件关系,因果关系,顺承关系和目的关系四种。 逻辑关系即“依赖关系”,是指在人类活动中和思维活动中,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时间之间和空间之间的逻辑关系。指表示两个活动(前导活动和后续活动)中一个活动的变更将会影响到另一个活动的关系。
6.【答案】(1)青出于蓝胜于蓝;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符合、契合;横渡、渡过
(3)蚯蚓(虽然)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劲的筋骨(“但是能够”或“却能)在地上吃泥土,在地下饮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4)B
(5)先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用两个比喻论证不断学习的好处:可以提高自己甚至超越前人超越老师;可以改变自己重新塑造自己。最后得出结论:只要广泛学习和不断反思就能让自己“知明而行无过”。(或意译为:聪明、智慧/和道德高尚或行为正确、行为无过错等。)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成语含义的能力。①由句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可得出成语“青出于蓝胜于蓝”,意思是: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②“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意思是: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引申为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畏艰难,不怕曲折,坚忍不拔地干下去,才能最终达到目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意思是: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引申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①“其曲中规”的意思是: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所以“中”的意思是“符合、契合”。②“而绝江河”的意思是:却可以横渡江河。所以“绝”的意思是“横渡、渡过”。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赋分点:“爪牙”,古义异义,爪子和牙齿。“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用”,因为。“一”,专一。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第一个“而”,表修饰关系的连词;第二个“而”,表顺承关系的连词。B.两个“之”,都是代词。C.第一个“之”,兼词,“于之”,在这里;第二个“之”,代词,指老师。D.第一个“则”,就;第二个“则”,转折关系的连词,却。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先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然后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和“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两个比喻论证不断学习的好处。“青,青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有所发展和提高自己,甚至超越前人超越老师;輮木为轮,说明后天的影响能过改变事物的本质,可以改变自己重新塑造自己,比喻学习对于后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最后得出结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只要广泛学习和不断反思就能让自己“知明而行无过”。
故答案为:⑴ 青出于蓝胜于蓝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⑵ 符合、契合 横渡、渡过
⑶ 蚯蚓(虽然)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劲的筋骨(“但是能够”或“却能)在地上吃泥土,在地下饮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⑷B;
⑸ 先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用两个比喻论证不断学习的好处:可以提高自己甚至超越前人超越老师;可以改变自己重新塑造自己。最后得出结论:只要广泛学习和不断反思就能让自己“知明而行无过”。(或意译为:聪明、智慧/和道德高尚或行为正确、行为无过错等。)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成语含义的能力。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⑵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这些实词全部出自已学过的内容,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
⑶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⑷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⑸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时应先对文章进行切块分析总结,归纳层意;再结合题干与文本内容相结合。注意抓中心句,概括段意,依据线索,分层概括。
【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7.【答案】(1)C
(2)D
(3)词/宋词;律诗或七言律诗/近体诗
(4)①《菩萨蛮》抒情含蓄。表面上写隐居的“闲适”,内心的失意乃至悲凉隐含在文字中。(如“花是去年红”、“午醉”、“何物最关情?)
②《登高》抒情直接。文中直接用了“悲秋”、“多病”、“艰难苦恨”等词表达自己贫病老的苦痛和悲凉之情。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诗歌常识;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内容的能力。C.“自己昔日的官宦生涯:天天醉生梦死,辜负了良辰美景”说法有误。五、六两句的意思是“可是今夜的新月在那树梢上仰卧着,我中午喝酒一喝也就醉倒了,直到醒来便是这夜晚”。这两句写诗人醉洒昼寝,再不必随班上朝参预政事,生活情景闲逸,充满闲情逸趣。所以,这两句并不是写自己昔日的官宦生涯,更不是写自己天天醉生梦死,辜负了良辰美景。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的内容、手法和情感的能力。D.“采用反问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悲哀和愤慨”说法错误。“何物”两句采用设问修辞手法,作者自问自答,一个“闲”字自然地归结到闲情上,渲染出淡泊宁静的生活环境,也点出了作者摆脱宦海远离风尘的村野情趣。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判定诗词的体裁的能力。《菩萨蛮》是唐教坊曲名,后成为词调名,属小令。作为词牌,“菩萨蛮”最早出现在唐代。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下片后二句与上片后二句字数格式相同。上下片末句多用五言拗句“仄平平仄平”,亦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王安石的这首《菩萨蛮》,就是双调,共四十四字,上片“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是四句,下片“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也是四句。下片后二句“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与上片后二句“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字数格式相同。末句“黄鹂一两声”采用的就是“平平仄仄平”。所以,王安石的这首《菩萨蛮》从诗歌体裁看,是一首词,因作者王安石是北宋人,所以这首词也可叫宋词。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律诗要求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步到底的平声韵。律诗根据每句字数是五字还是七字,又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登高》意动四联八句,每句七个字,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都押“ei”平声韵。颔联和颈联对仗,即颔联中的“无边”对“不尽”,“落木”对“长江”,“萧萧”对“滚滚”,“下”对“来”;颈联中的“万里”对“百年”,“悲秋”对“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且这两联中相对的词语词性相同。综上,杜甫的这首《登高》符合律诗的要求。所以,从诗歌体裁看,是律诗或七言律诗或近体诗。
(4)本题考查学生比较欣赏诗歌的情感表达的方式及效果的能力。回答时,首先指出其不同的抒情手法,然后结合两首诗的内容,分析其不同的情感。①《菩萨蛮》采用含蓄抒情的方式这首词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湖光山色,营造出清隽秀丽、悠闲恬静的意境,以此来抒发洒脱放达之情,以求得精神上的慰安和解脱。词人在描绘春景时,无典故,不雕琢,语言清新、自然,数笔就勾出一幅鲜明秀丽、清俊娴静的画面,其中有日景、夜景,有青山绿水、花红柳翠的明丽色彩,也有流水潺潺、黄鹂鸣啭的声响。最后两句“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作者自问自答,写得含蓄而余韵悠长。全词表面上写隐居的安逸恬淡的生活情景,内心的失意乃至悲凉隐含在文字中,体现了王安石词含蓄深沉的词风。所以,这首词是含蓄抒情。②《登高》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杜甫的《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国伤时的惆怅表现得富有层次性:一悲漂泊憔悴,离乡万里;二悲深秋萧瑟,苍凉恢廓;三悲人生苦短,喜怒无常;四悲羁旅他乡,作客异地;五悲暮年登高,力不从心;六悲体弱多病,处境艰难;七悲孤苦伶仃,愁苦难遣……“悲秋”“多病”不仅饱含了诗人排遣不尽的羁旅愁,驱赶不尽的孤独恨。“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写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已经使诗人白发日多,苦不堪言,本欲借酒遣愁,但由于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以排遣,给诗人增添了一层深深的惆怅和无奈的慨叹。这里诗人将潦倒不堪归结于时世艰难,其忧国伤时的情操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歌“悲”字是核心,是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而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遣悲,由借酒遣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这“悲”字是诗人感时伤怀思想的直接流露,是诗人忧国忧民感情的充分体现。所以,这首诗是直接抒情。
故答案为:⑴ C;
⑵D;
⑶ 词/宋词 律诗或七言律诗/近体诗
⑷ ①《菩萨蛮》抒情含蓄。表面上写隐居的“闲适”,内心的失意乃至悲凉隐含在文字中。(如“花是去年红”、“午醉”、“何物最关情?)②《登高》抒情直接。文中直接用了“悲秋”、“多病”、“艰难苦恨”等词表达自己贫病老的苦痛和悲凉之情。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要注意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逐个排除选项,筛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⑵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⑶本题考查诗歌的体裁特点,重在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还有很少见的六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⑷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8.【答案】【参考例文】
神秘故乡
伴着长长的车鸣,汽车钻进了一片浓雾。
故乡的晨曦躲在一片远山中,从密密的山路一直飘到了沉睡的荒地上。它唤起了石桥上的尘埃,它驱散了一夜的静谧,它的云雾弥漫在隐约的纱衣下,绽放出了羞涩的微笑。
在这片微笑下,我看不到闪烁的霓虹灯,听不到车水马龙的喧哗。这里是那么清宁、清静与恬静。井台上的辘轳咯吱咯吱地呻吟,牛羊脖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上学孩子的笑闹清脆欢乐,田野沟壑梯梯坎坎纵横交错,如家乡老人饱经风霜的脸。
土豆、红薯和自家腌制的咸萝卜处处飘香。金黄的玉米、火红的辣椒、白中沁紫的蒜辫家家高挂。一条朴实的泥土路上,滚动的铁环下偶尔溅起的泥土扑在农家小孩灿烂的笑脸上,这一切是那么和谐。既柔弱但又坚硬得容不下丝毫的破坏。
石阶的尽头延伸到树林的深处。这是一条多么幽深的石阶,上面总是斑驳着深深浅浅的青苔,在家乡人走过的无数亲切的脚印下退却,又在一个个雨季卷土重来。人和动植物,都为生存付出了无数艰辛的汗水。
涓涓的流水似乎永不干涸。细流冲刷着河底坚硬的河石,但河石仿佛蕴育大山的雄伟沉默,永远地沉思在细流的撞击中,年复一年。
林中的那棵黄桷树从我的记忆中浮现出来,还是一样的挺拔,不一样的是多了道道历史的沟纹,多了少许时间的沧桑。儿时的我总想爬上它的树顶,但惧怕大众的责骂。现在我已经放弃了这种想法。我想,让它成为我心中对故乡敬仰的化身吧!
故乡普通得如同饮食中的小白菜,它既没有桃花满山的艳丽,也没有远飘万里的果香。但它在我的心中却有说不出的神秘,为什么井中的水总是那么甘甜 为什么那位哑巴老奶奶绣的花衣总是那么漂亮?为什么这里的小米饭总是那样香甜?为什么故乡人总是那么纯朴与亲切?
我不明白大山下孕育着怎样坚挺的脊梁,但我明白地底下涌动着无比热情的土壤。我不明白天空下隐藏着多么善良的愿望,但我明白溪流中流淌着永不言败的精神!
无数次地站在那离别的树下,汽车疾驶而过的声音时时萦绕在耳旁,但浓浓的乡音已掩埋了这聒噪的繁华。这种神秘的感觉笼罩着我,说不清也道不明。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属于材料作文。1.命题的教材依据:①教材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中有“记录家乡的人和物”的要求,作文命题对范围适当作了拓展,还可以写“事”和“景”。②教材第二单元学习任务中有写熟悉的劳动者的写作要求。③教材第七单元的学习任务中有写写景散文的要求。④教材第六单元的学习任务中有议论文写作要求,侧重议论的针对性。2.命题的现实基础和导向:每个人都有家,有家乡,关注家乡,关心家乡,记住家乡,不忘来路应该成为一种自觉。作文命题一方面要考虑内容让学生可写、能写,另一方面要进行价值引导。3.“家乡”的内涵和外延:家就是居住的地方,乡就是一个地方的统称。家乡,是指自己小时候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又被称为“故乡”“老家”“故园”等。家乡也可以是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地方。总之,家乡的范围很广。随着社会的开放,家乡的范围也在越来越大。比如新上海人,原来的他乡现在也是故乡,特别是从小出生在上海的新上海人更是如此。移民国外的也如此。当然,家乡的范围也可大可小。比如上海本土人,由于所处不同区县、不同乡镇,不同的村,他的家乡可以小到具体的镇、村。对中国而言,中国的某省、某市就是家乡,对世界而言,某国就是家乡。4.文体选择:文体不限但不是不要文体。一般还是要有所侧重,有所体现。当然,写景散文的写法中有写景、抒情、议论另当别论。另外,也要考虑学生在初中可能习惯的先叙事后议论的写法。不管怎样,在判断评价时可侧重一个角度,如写景关注描写的精准、细腻;叙事关注叙事的完整、清晰、生动;写人关注人物描写的精准与生动形象。议论文侧重议论文的针对性以及议论文三要素的基本要求,看上去要像议论文。
【立意】
①难忘我的家乡。
②我与家乡共成长。
③愿倾一己之力,助家乡摆脱落后命运。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1 / 1上海市青浦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情景默写
1.(2020高一上·青浦期末)课内名句默写
(1)山不厌高, 。曹操《短歌行》
(2) , ,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直抒胸臆,传达出对统治者的轻蔑以及抗争态度。
【答案】(1)海不厌深
(2)大江东去;浪淘尽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厌、淘、摧、事、心。
故答案为:⑴ 海不厌深 ⑵ 大江东去 浪淘尽 ⑶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2.(2020高一上·青浦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①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②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③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④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天的苦心安排。”
⑤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权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些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⑥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1)作者在文中多次写到地坛,地坛有何特点?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2)第②段中用了“缘分”和“宿命”,要突出表达的意思是:
(3)第③段划线句可以改成“古殿檐头浮夸的玻璃已经剥蚀,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已经淡褪,一段段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散落了”,句子结构从动宾结构变成了主谓结构。请比较两种表达的不同效果。
原句:
改句:
(4)第⑤段对地坛园内的景物描写及其细腻传神,请列举一例作赏析。
(5)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介绍地坛中的代表性建筑和景物。
B.夕阳残照地坛的断壁颓垣,时间的伟力、岁月的无情令人无奈。
C.本文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思想深刻,情味浓郁。
D.最后写作者明白了“死”的道理:死是必然的,死没什么可怕的。
【答案】(1)①古老沧桑;②宁静;③荒凉破败;④虽荒芜却不衰败;富于生机。
(2)“缘分”和“宿命”强调了作者的个体生命和地坛紧紧相联。
(3)原句用动宾结构,把地坛拟人化了,也让地坛变成了生命的主宰,/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地坛虽然外观衰败,内在却在经历了风雨的剥蚀之后格外深沉又活力,让人精神为之振奋;改句用主谓结构,突出描写的是饱受风雨剥蚀后的地坛的衰败景象,让人为之喟叹。
(4)示例:“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运用比喻手法,把小蜜蜂比作小雾,比喻形象精准又新颖奇特。用“小雾”比喻,突出了小蜜蜂的轻盈灵动、生命活力。小蜜蜂让荒芜的园子生意盎然,也让作者荒芜的心灵变得轻松惬意。
(5)C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对文本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判断;散文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本所描写的地坛的特点:①古老沧桑。园子“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历尽沧桑,建筑剥蚀坍圮甚至散落。②宁静。“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无人看管”“一个宁静的去处”,更因“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以动衬静,表现地坛的静。③荒芜但并不衰败,充满生机。“荒芜”体现在:园子历尽了四百多年的沧桑:琉璃剥蚀,朱红淡褪,高墙坍圮,雕栏散落,古柏苍幽,野草荒藤茂盛;“不衰败”体现在:如一朵小雾停在半空的蜂儿,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的蚂蚁,支开翅膀升空的飘虫,脱蜕而去的蝉,摔开万道金光的露水,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的生机盎然画面。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缘分”本指一种人与人之间无形的连结;是某种必然存在相遇的机会和可能。从文中“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可知,我的生活总是和地坛相连,历经几十年非但没有远离,反而越来越近,不得不让人感觉地坛和我缘分之深。“宿命”本指人生中早已注定的遭遇,包括生死祸福、贫富贵贱等。在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地坛一直存在于我的生活和生命中,仿佛四百年前就已注定,它在那里好像就是为了等我,我必然能与它相遇。作者用这两个词想突出表达的是地坛和自己有着紧密的关联,它见证着我个人的命运和生活,是我的精神家园。
(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原句“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的主语是“它”(地坛),使用了四个动宾短语,把地坛拟人化,赋予它人特有的动作和力量,主宰着园中的一切。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园子里建筑、景物虽看去荒芜沧桑,生机却无处不在。改句“古殿檐头浮夸的玻璃已经剥蚀,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已经淡褪,一段段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散落了”,句式变成主谓句,主语分别为“玻璃”“朱红”“高墙”“玉砌雕栏”,突出描写的是历经沧桑岁月后的荒芜破败景象。相比原句,改句失去了“蕴藏无限生机”的内涵,不如原文更生动,更能贴近主题思想。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能力。如“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运用拟人手法,将蚂蚁和瓢虫人格化,说它们“想透了什么”“不耐烦了”“累了祈祷”,形象写出了小昆虫的突然掉头离开的动作形态,灵动轻盈,富有情趣,生动可爱。也传达出作者感受到小生命的活泼而发自内心的愉悦之情。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A.“作者在本文中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错误,文中有不少细节描写,如对园中景物的描写“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B.“令人无奈”错误。时间岁月虽无情,古园荒芜却不衰败。从无处不在的生命景致中作者看到了生机,感悟到了生命的力量,古园让他战胜了突如其来的不幸带来的恐惧与颓废,实现了人生的突围。D.“明白了‘死’的道理”错误。最后是写作者明白了“活”(或者叫“出生”)的道理:“一个人,出生了”“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而且“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每个人都得面对由生到死的过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所以“死”没什么可怕的,顺其自然,让自己活出精彩才是最重要的。C.文中叙述了自己和地坛的不解缘分,细致描写了地坛的荒芜却不衰败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对古园的精神依恋,更谈及生命的力量等哲理话题。所以“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思想深刻,情味浓郁”。故选C。
故答案为:⑴ ①古老沧桑;②宁静;③荒凉破败;④虽荒芜却不衰败;富于生机。
⑵ “缘分”和“宿命”强调了作者的个体生命和地坛紧紧相联。
⑶1、原句用动宾结构,把地坛拟人化了,也让地坛变成了生命的主宰,/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地坛虽然外观衰败,内在却在经历了风雨的剥蚀之后格外深沉又活力,让人精神为之振奋2、改句用主谓结构,突出描写的是饱受风雨剥蚀后的地坛的衰败景象,让人为之喟叹。
⑷ 示例:“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运用比喻手法,把小蜜蜂比作小雾,比喻形象精准又新颖奇特。用“小雾”比喻,突出了小蜜蜂的轻盈灵动、生命活力。小蜜蜂让荒芜的园子生意盎然,也让作者荒芜的心灵变得轻松惬意。
⑸C;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⑵此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有几种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词语。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⑷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能力。鉴赏作品语言是高考阅读题中常见的考点。鉴赏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在基本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始终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要解答好此类题,首先要弄清命题的角度,其次要掌握基本答题步骤。
⑸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3.(2020高一上·青浦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杂交水稻之父”
①1982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报告厅里,正在举行国际水稻科技界的盛会座无虚席。会议开始,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上主席台。这时,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体英文字。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②国际同行的推崇,确实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与汗水的价值,以及来自光明正大的竞争对手的真诚友谊和温暖。
③会后,袁隆平跟斯瓦米纳森博士开玩笑说:“您今天这样‘突然袭击’,大张旗鼓地‘贩卖’我,可真叫我有点措手不及呀。”“我就是特意要给您一个惊喜呀!”“可我1980年第一次应邀来合作研究时,您竟然给我定了个每月800美元的实习研究生工资!” 袁隆平笑着说。那一次他曾向斯瓦米纳森提出严正抗议,准备拂袖而去。经斯瓦米纳森反复道歉,极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为特别研究员,每月工资提到1750美元,他才留了下来。
④“哈哈,您还记得那件事哪!说实话,那时候我们看您在国内地位也很低似的,这里给您待遇太高,反而使我们丢份。加上那时我们毕竟还没有亲眼见过成功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所以给您定工资估计为您在国内的10倍,想来您该可以接受。没想到您还很有气派!而第二年我们就看到中国政府给您颁发了科技特等发明奖,而且您的伟大成果也让我们亲眼看到了。所以我们后来一直为那件事感到惭愧。今天,也算是我们正式为您正名吧!”斯瓦米纳森爽朗地一笑,便竹子倒豆子般的把那件往事兜底揭穿了。
⑤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不仅有助于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全世界。为此,他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院长西瑟罗纳先生绍袁隆平当选的理由是:“袁隆平先生发明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说“邓小平送来了好政策,袁隆平送来了好种子”,他专门花钱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
⑥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国攻读博士学位。有人便跟袁隆平开玩笑说:您老人家送出的人才都飞了,您可是白费心血了!”袁隆平则认真地回答说:“你们不要见识短浅。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来,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无法给他们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时都会回来的。”
(摘编自庄志霞《袁隆平传》)
(1)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既有其科技成果的卓著,也有其人格品质的可贵之处。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概括出三条袁隆平的重要信息。
(2)以下有关本文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描写了国际水稻科技界盛会的场面突出了国际同行对袁隆平的推崇。
B.第③段运用插叙,详写了第一次与斯瓦米纳森合作的不愉快经历,说明不打不相识。
C.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把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说明他是从内心深处感激袁隆平的。
D.文中运用了不少数字比较,通过比较凸显了前后的差异,也更增强了说服力。
(3)必修教材上第二单元第4课也是写袁隆平的,主标题是“喜看稻菽千重浪”。请分别分析两个标题运用的手法及效果。
“杂交水稻之父”:
“喜看稻菽千重浪”:
(4)请结合本文内容及你的已有积累和认识阐释“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
【答案】(1)①杂交水稻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惠及中国乃至世界(科学研究贡献)②为了争取中国科学家的价值认同与斯瓦米纳森为增加工资而斗争。(爱国爱科学)③送自己的研究生去国外学习。(具有全球视野和远见卓识)
(2)B
(3)“杂交水稻之父”:运用比拟或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具有创新引领的杰出成就。充满自豪和自信。;“喜看稻菽千重浪”:引用毛泽东的(《七律· 到韶山》)诗句,形象地展现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的杰出成果——稻浪翻滚,丰收在望(产量大增)。同时传达了人们看到丰收景象的无法抑制的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
(4)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它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是真的知识体系。因此就具有超越性和国际性,可以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阶级服务。这说明,科学的确是无国界的。但是,作为创造科学知识的主体的科学家,则是社会人,他们总是出生和生活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同时,他们的科学工作,也不能脱离具体的国家或地区,或者说,总是要依托某个国家或地区才能进行。他们为自己的祖国服务,这个祖国可能是他出生成长的地方,也可能是他后来自己选择的结果。所以说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知识点】传记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通读文章可知,从文章可以读出袁隆平的信息有“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不仅有助于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全世界”,这体现了他在科研上的卓越贡献;从“袁隆平笑着说。那一次他曾向斯瓦米纳森提出严正抗议,准备拂袖而去。经斯瓦米纳森反复道歉,极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为特别研究员,每月工资提到1750美元,他才留了下来”体现了他有自尊,为争人格、国格敢于斗争;从“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国攻读博士学位”可看出袁隆平具有全球视野和远见卓识,不只看眼前利益。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理解能力。B.“第③段运用插叙”错误。第三段是在袁隆平与斯瓦米纳森在谈话中回忆过去的事情,不属于插叙。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标题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杂交水稻之父”这一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简单明了,非常形象的写出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其在该领域的崇高地位,充满着自豪和自信。而“喜看稻菽千重浪”这一标题则是引用了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诗句,这一引用使这一标题富有文学性,更加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一标题形象地展现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的杰出成果——稻浪翻滚,一片丰收的景象,既体现了袁隆平的卓越贡献,又传达了人们看到丰收景象的无法抑制的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对相关问题发表观点的能力。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它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是真的知识体系。作为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本身,是没有阶级性和民族性的。科学本身既然没有阶级性和民族性,因此就具有超越性和国际性,可以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阶级服务。这说明,科学的确是无国界的。但是,作为创造科学知识的主体的科学家,则是社会人,他们总是出生和生活在某个国家或地区;而且现在世界上仍然存在阶级,在阶级社会中,他们属于特定的阶级;同时,他们的科学工作,也不能脱离具体的国家或地区,或者说,总是要依托某个国家或地区才能进行。科学家在社会中生活,就会受到他所在社会的教育、风俗、宗教、舆论等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不打上社会和阶级的烙印。如果单从效果上讲,科学家所掌握的知识是能够为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或阶级服务的,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或影响着他们更愿意为某个国家或阶级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家是有祖国的,这个祖国可能是他出生成长的地方,也可能是他后来自己选择的结果。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他志愿为其服务的祖国,是他愿意为之贡献自己才智的国家。
故答案为:⑴ ①杂交水稻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惠及中国乃至世界(科学研究贡献)②为了争取中国科学家的价值认同与斯瓦米纳森为增加工资而斗争。(爱国爱科学)③送自己的研究生去国外学习。(具有全球视野和远见卓识)
⑵B;
⑶1、“杂交水稻之父”:运用比拟或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具有创新引领的杰出成就。充满自豪和自信。
2、“喜看稻菽千重浪”:引用毛泽东的(《七律· 到韶山》)诗句,形象地展现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的杰出成果——稻浪翻滚,丰收在望(产量大增)。同时传达了人们看到丰收景象的无法抑制的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
⑷ 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它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是真的知识体系。因此就具有超越性和国际性,可以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阶级服务。这说明,科学的确是无国界的。但是,作为创造科学知识的主体的科学家,则是社会人,他们总是出生和生活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同时,他们的科学工作,也不能脱离具体的国家或地区,或者说,总是要依托某个国家或地区才能进行。他们为自己的祖国服务,这个祖国可能是他出生成长的地方,也可能是他后来自己选择的结果。所以说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⑵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⑶此题考查标题手法、作用的鉴赏能力。手法类的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第一步,指明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
⑷此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的能力。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点。
四、其他
4.(2020高一上·青浦期末)《乡土中国》知识填空: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写的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 著作。这类著作的主要特点是 、系统性和逻辑性。
【答案】学术;科学性
【知识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名著阅读的文学知识常识的能力。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这类著作的主要特点是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由此可知,本题第一空的答案是“学术”,第二空的答案是“科学性”。
故答案为:学术;科学性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五、论述类文本阅读
5.(2020高一上·青浦期末)阅读下面“乡土本色”中的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乡土本色(节选)
①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②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1)第①段作者是如何为“土气”正名的?
(2)这两段文字之间的逻辑联系非常紧密,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土气”通常被作为贬义用的,但作者笔下的“土气”意思却截然相反。他的理由有三个:①在乡下住离不开泥土;②靠种地谋生离不开泥土;③土地以及长在上面的庄稼不流动所以离不开泥土。
(2)主要通过“不流动”承接前后段,自然引出因为“不流动”而导致的村落之间的孤立和隔膜这个乡土社会的另一个特点。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好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中的“土气”表明“土气”通常被作为贬义用的,但是作者说“这个土字用得很好”,表明作者笔下的“土气”意思却截然相反。他的理由是“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由此可以概括出作者认为“这个土字用得很好”的理由,一是在乡下住离不开泥土,二是靠种地谋生离不开泥土,三是土地以及长在上面的庄稼不流动所以离不开泥土。这也正是作者为“土气”正名的三个方面。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段落间逻辑联系的能力。第一节是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最后一句说“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这是抓住土地的“不流动”的特性分析出的。第二段开头就说“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然后说“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即第二段从“不流动”,自然引出因为“不流动”而导致的村落之间的孤立和隔膜这个乡土社会的另一个特点。所以,这两段文字主要通过“不流动”,承接前后段内容,由土地的“不流动”自然写到“不流动”导致村落间的孤立和隔膜,而村落间的孤立和隔膜是乡土社会的另一个特点。
故答案为:⑴ “土气”通常被作为贬义用的,但作者笔下的“土气”意思却截然相反。他的理由有三个:①在乡下住离不开泥土;②靠种地谋生离不开泥土;③土地以及长在上面的庄稼不流动所以离不开泥土。
⑵ 主要通过“不流动”承接前后段,自然引出因为“不流动”而导致的村落之间的孤立和隔膜这个乡土社会的另一个特点。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⑵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段落间逻辑联系的能力。 逻辑联系主要包括条件关系,因果关系,顺承关系和目的关系四种。 逻辑关系即“依赖关系”,是指在人类活动中和思维活动中,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时间之间和空间之间的逻辑关系。指表示两个活动(前导活动和后续活动)中一个活动的变更将会影响到另一个活动的关系。
六、文言文阅读
6.(2020高一上·青浦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劝学
荀子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写出本文中的两个成语: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其曲中规( )②而绝江河(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终日而思矣/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B.青,取之于蓝/则群聚而笑之
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犹且从师而问焉
D.故木受绳则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5)分析第①段的结构、思路。
【答案】(1)青出于蓝胜于蓝;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符合、契合;横渡、渡过
(3)蚯蚓(虽然)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劲的筋骨(“但是能够”或“却能)在地上吃泥土,在地下饮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4)B
(5)先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用两个比喻论证不断学习的好处:可以提高自己甚至超越前人超越老师;可以改变自己重新塑造自己。最后得出结论:只要广泛学习和不断反思就能让自己“知明而行无过”。(或意译为:聪明、智慧/和道德高尚或行为正确、行为无过错等。)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成语含义的能力。①由句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可得出成语“青出于蓝胜于蓝”,意思是: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②“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意思是: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引申为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畏艰难,不怕曲折,坚忍不拔地干下去,才能最终达到目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意思是: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引申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①“其曲中规”的意思是: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所以“中”的意思是“符合、契合”。②“而绝江河”的意思是:却可以横渡江河。所以“绝”的意思是“横渡、渡过”。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赋分点:“爪牙”,古义异义,爪子和牙齿。“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用”,因为。“一”,专一。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第一个“而”,表修饰关系的连词;第二个“而”,表顺承关系的连词。B.两个“之”,都是代词。C.第一个“之”,兼词,“于之”,在这里;第二个“之”,代词,指老师。D.第一个“则”,就;第二个“则”,转折关系的连词,却。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先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然后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和“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两个比喻论证不断学习的好处。“青,青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有所发展和提高自己,甚至超越前人超越老师;輮木为轮,说明后天的影响能过改变事物的本质,可以改变自己重新塑造自己,比喻学习对于后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最后得出结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只要广泛学习和不断反思就能让自己“知明而行无过”。
故答案为:⑴ 青出于蓝胜于蓝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⑵ 符合、契合 横渡、渡过
⑶ 蚯蚓(虽然)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劲的筋骨(“但是能够”或“却能)在地上吃泥土,在地下饮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⑷B;
⑸ 先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用两个比喻论证不断学习的好处:可以提高自己甚至超越前人超越老师;可以改变自己重新塑造自己。最后得出结论:只要广泛学习和不断反思就能让自己“知明而行无过”。(或意译为:聪明、智慧/和道德高尚或行为正确、行为无过错等。)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成语含义的能力。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⑵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这些实词全部出自已学过的内容,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
⑶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⑷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⑸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时应先对文章进行切块分析总结,归纳层意;再结合题干与文本内容相结合。注意抓中心句,概括段意,依据线索,分层概括。
【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七、古代诗歌阅读
7.(2020高一上·青浦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①
王安石
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②,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
【注释】①这是作者受旧党打击,晚年被迫隐居金陵半山而作。②月偃:即偃月,半弦月。
登高①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①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四年后的秋天,56岁的老诗人处境极端困窘。当时在夔州,独自登上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
(1)下列对《菩萨蛮》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描写自己隐居的优美环境和休闲的装束打扮。
B.三、四句写经过一夜风吹之后百花开放,不过没有去年那样红。
C.五、六两句写自己昔日的官宦生涯:天天醉生梦死,辜负了良辰美景。
D.最后两句写隐居后,黄鹂的婉转鸣叫最牵动情怀,让作者得到抚慰。
(2)下列对《菩萨蛮》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描绘春景时,语言清新、自然,数笔就勾勒出一幅鲜明秀丽、清俊娴静的画面。
B.写景绘声绘色:风声鸟声,这是绘声;青山绿水、花红柳绿,这是绘色。
C.首句的“屋闲”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屋之“闲”寄托了作者隐居的心境之“闲”。
D.“何物”两句,采用反问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悲哀和愤慨。
(3)从诗歌体裁看,《菩萨蛮》是 ,《登高》是
(4)从情感表达方式上比较两首诗歌的不同及效果。
【答案】(1)C
(2)D
(3)词/宋词;律诗或七言律诗/近体诗
(4)①《菩萨蛮》抒情含蓄。表面上写隐居的“闲适”,内心的失意乃至悲凉隐含在文字中。(如“花是去年红”、“午醉”、“何物最关情?)
②《登高》抒情直接。文中直接用了“悲秋”、“多病”、“艰难苦恨”等词表达自己贫病老的苦痛和悲凉之情。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诗歌常识;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内容的能力。C.“自己昔日的官宦生涯:天天醉生梦死,辜负了良辰美景”说法有误。五、六两句的意思是“可是今夜的新月在那树梢上仰卧着,我中午喝酒一喝也就醉倒了,直到醒来便是这夜晚”。这两句写诗人醉洒昼寝,再不必随班上朝参预政事,生活情景闲逸,充满闲情逸趣。所以,这两句并不是写自己昔日的官宦生涯,更不是写自己天天醉生梦死,辜负了良辰美景。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的内容、手法和情感的能力。D.“采用反问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悲哀和愤慨”说法错误。“何物”两句采用设问修辞手法,作者自问自答,一个“闲”字自然地归结到闲情上,渲染出淡泊宁静的生活环境,也点出了作者摆脱宦海远离风尘的村野情趣。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判定诗词的体裁的能力。《菩萨蛮》是唐教坊曲名,后成为词调名,属小令。作为词牌,“菩萨蛮”最早出现在唐代。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下片后二句与上片后二句字数格式相同。上下片末句多用五言拗句“仄平平仄平”,亦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王安石的这首《菩萨蛮》,就是双调,共四十四字,上片“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是四句,下片“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也是四句。下片后二句“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与上片后二句“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字数格式相同。末句“黄鹂一两声”采用的就是“平平仄仄平”。所以,王安石的这首《菩萨蛮》从诗歌体裁看,是一首词,因作者王安石是北宋人,所以这首词也可叫宋词。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律诗要求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步到底的平声韵。律诗根据每句字数是五字还是七字,又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登高》意动四联八句,每句七个字,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都押“ei”平声韵。颔联和颈联对仗,即颔联中的“无边”对“不尽”,“落木”对“长江”,“萧萧”对“滚滚”,“下”对“来”;颈联中的“万里”对“百年”,“悲秋”对“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且这两联中相对的词语词性相同。综上,杜甫的这首《登高》符合律诗的要求。所以,从诗歌体裁看,是律诗或七言律诗或近体诗。
(4)本题考查学生比较欣赏诗歌的情感表达的方式及效果的能力。回答时,首先指出其不同的抒情手法,然后结合两首诗的内容,分析其不同的情感。①《菩萨蛮》采用含蓄抒情的方式这首词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湖光山色,营造出清隽秀丽、悠闲恬静的意境,以此来抒发洒脱放达之情,以求得精神上的慰安和解脱。词人在描绘春景时,无典故,不雕琢,语言清新、自然,数笔就勾出一幅鲜明秀丽、清俊娴静的画面,其中有日景、夜景,有青山绿水、花红柳翠的明丽色彩,也有流水潺潺、黄鹂鸣啭的声响。最后两句“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作者自问自答,写得含蓄而余韵悠长。全词表面上写隐居的安逸恬淡的生活情景,内心的失意乃至悲凉隐含在文字中,体现了王安石词含蓄深沉的词风。所以,这首词是含蓄抒情。②《登高》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杜甫的《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国伤时的惆怅表现得富有层次性:一悲漂泊憔悴,离乡万里;二悲深秋萧瑟,苍凉恢廓;三悲人生苦短,喜怒无常;四悲羁旅他乡,作客异地;五悲暮年登高,力不从心;六悲体弱多病,处境艰难;七悲孤苦伶仃,愁苦难遣……“悲秋”“多病”不仅饱含了诗人排遣不尽的羁旅愁,驱赶不尽的孤独恨。“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写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已经使诗人白发日多,苦不堪言,本欲借酒遣愁,但由于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以排遣,给诗人增添了一层深深的惆怅和无奈的慨叹。这里诗人将潦倒不堪归结于时世艰难,其忧国伤时的情操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歌“悲”字是核心,是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而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遣悲,由借酒遣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这“悲”字是诗人感时伤怀思想的直接流露,是诗人忧国忧民感情的充分体现。所以,这首诗是直接抒情。
故答案为:⑴ C;
⑵D;
⑶ 词/宋词 律诗或七言律诗/近体诗
⑷ ①《菩萨蛮》抒情含蓄。表面上写隐居的“闲适”,内心的失意乃至悲凉隐含在文字中。(如“花是去年红”、“午醉”、“何物最关情?)②《登高》抒情直接。文中直接用了“悲秋”、“多病”、“艰难苦恨”等词表达自己贫病老的苦痛和悲凉之情。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要注意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逐个排除选项,筛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⑵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⑶本题考查诗歌的体裁特点,重在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还有很少见的六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⑷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八、材料作文
8.(2020高一上·青浦期末)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家,都有家乡——无论乡村还是城市。家乡的人、事、景、物等总有让人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的。有些可能会令人感慨,引人深思。
请根据上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约700字文章。
【答案】【参考例文】
神秘故乡
伴着长长的车鸣,汽车钻进了一片浓雾。
故乡的晨曦躲在一片远山中,从密密的山路一直飘到了沉睡的荒地上。它唤起了石桥上的尘埃,它驱散了一夜的静谧,它的云雾弥漫在隐约的纱衣下,绽放出了羞涩的微笑。
在这片微笑下,我看不到闪烁的霓虹灯,听不到车水马龙的喧哗。这里是那么清宁、清静与恬静。井台上的辘轳咯吱咯吱地呻吟,牛羊脖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上学孩子的笑闹清脆欢乐,田野沟壑梯梯坎坎纵横交错,如家乡老人饱经风霜的脸。
土豆、红薯和自家腌制的咸萝卜处处飘香。金黄的玉米、火红的辣椒、白中沁紫的蒜辫家家高挂。一条朴实的泥土路上,滚动的铁环下偶尔溅起的泥土扑在农家小孩灿烂的笑脸上,这一切是那么和谐。既柔弱但又坚硬得容不下丝毫的破坏。
石阶的尽头延伸到树林的深处。这是一条多么幽深的石阶,上面总是斑驳着深深浅浅的青苔,在家乡人走过的无数亲切的脚印下退却,又在一个个雨季卷土重来。人和动植物,都为生存付出了无数艰辛的汗水。
涓涓的流水似乎永不干涸。细流冲刷着河底坚硬的河石,但河石仿佛蕴育大山的雄伟沉默,永远地沉思在细流的撞击中,年复一年。
林中的那棵黄桷树从我的记忆中浮现出来,还是一样的挺拔,不一样的是多了道道历史的沟纹,多了少许时间的沧桑。儿时的我总想爬上它的树顶,但惧怕大众的责骂。现在我已经放弃了这种想法。我想,让它成为我心中对故乡敬仰的化身吧!
故乡普通得如同饮食中的小白菜,它既没有桃花满山的艳丽,也没有远飘万里的果香。但它在我的心中却有说不出的神秘,为什么井中的水总是那么甘甜 为什么那位哑巴老奶奶绣的花衣总是那么漂亮?为什么这里的小米饭总是那样香甜?为什么故乡人总是那么纯朴与亲切?
我不明白大山下孕育着怎样坚挺的脊梁,但我明白地底下涌动着无比热情的土壤。我不明白天空下隐藏着多么善良的愿望,但我明白溪流中流淌着永不言败的精神!
无数次地站在那离别的树下,汽车疾驶而过的声音时时萦绕在耳旁,但浓浓的乡音已掩埋了这聒噪的繁华。这种神秘的感觉笼罩着我,说不清也道不明。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属于材料作文。1.命题的教材依据:①教材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中有“记录家乡的人和物”的要求,作文命题对范围适当作了拓展,还可以写“事”和“景”。②教材第二单元学习任务中有写熟悉的劳动者的写作要求。③教材第七单元的学习任务中有写写景散文的要求。④教材第六单元的学习任务中有议论文写作要求,侧重议论的针对性。2.命题的现实基础和导向:每个人都有家,有家乡,关注家乡,关心家乡,记住家乡,不忘来路应该成为一种自觉。作文命题一方面要考虑内容让学生可写、能写,另一方面要进行价值引导。3.“家乡”的内涵和外延:家就是居住的地方,乡就是一个地方的统称。家乡,是指自己小时候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又被称为“故乡”“老家”“故园”等。家乡也可以是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地方。总之,家乡的范围很广。随着社会的开放,家乡的范围也在越来越大。比如新上海人,原来的他乡现在也是故乡,特别是从小出生在上海的新上海人更是如此。移民国外的也如此。当然,家乡的范围也可大可小。比如上海本土人,由于所处不同区县、不同乡镇,不同的村,他的家乡可以小到具体的镇、村。对中国而言,中国的某省、某市就是家乡,对世界而言,某国就是家乡。4.文体选择:文体不限但不是不要文体。一般还是要有所侧重,有所体现。当然,写景散文的写法中有写景、抒情、议论另当别论。另外,也要考虑学生在初中可能习惯的先叙事后议论的写法。不管怎样,在判断评价时可侧重一个角度,如写景关注描写的精准、细腻;叙事关注叙事的完整、清晰、生动;写人关注人物描写的精准与生动形象。议论文侧重议论文的针对性以及议论文三要素的基本要求,看上去要像议论文。
【立意】
①难忘我的家乡。
②我与家乡共成长。
③愿倾一己之力,助家乡摆脱落后命运。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