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专题二:近代中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专题二:近代中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11 15:2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新旧高中历史教材的对比
二、本专题教学备课的思路
目 录
一、新旧高中历史教材的对比
2、结构更加清晰
3、时代现实性更加突出
1、内容大为缩减
1、内容大为缩减
一、新旧高中历史教材的对比
(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课,把旧教材分布于两章六节内容整和为一课。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内容大为缩减。
(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把旧教材分布于两章四节内容设置为一课。三元里抗英斗争内容展开更详细,地位更突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描述更加全面。
(3)“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把旧教材六节内容的篇幅浓缩为一课,涵盖了日本十四年的侵华史和中国军民十四年的抵抗史。
2、结构更加清晰
一、新旧高中历史教材的对比
(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课,把1840年至1900年的列强侵华整合成一节,从军事和政治两个不同的侧面描述列强入侵带来的近代中华民族危机。
(2)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从政府官兵和人民大众两方面概述了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典型事例。
(3) “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从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的抗日这两方面来整体把握抗日战争的过程。
军事侵略
政治侵略
国门洞开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近代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列强入侵
瓜分狂潮
日 本 侵 华
中国人民英勇抗争
关内关外的抗 日救亡运动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
侵华日军的罪行
3、时代现实性更加突出
一、新旧高中历史教材的对比
“伟大的抗日战争”一目,一是补充了日本细菌分布地图,反映了日军研制的各种细菌和化学武器,并在20个省实行的细菌战和毒气战,列入了2003年的齐齐哈尔遗弃化武事件。二是列举了国军在华北长城沿线抗战史实和选取了二战中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 ,突出了国民党的正面抗战和英美同盟在抗战中的作用。
二、本专题教学备课的思路
1、从总体上把握本专题的两条主线:
遭受侵略,被迫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史
抵抗侵略,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抗争史
2、进入“时空隧道”,按时间顺序知道相应屈辱史和抗争史的主要历史事件。既可以回忆初中相关知识,又可以大概了解本专题的内容。
二、本专题教学备课的思路
(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教学方式:由于本课内容学生相对熟悉和本专题问题相对集中,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了“设问式教学法”。设定好问题情景,调动好学生气氛。
2、教学流程:(原因)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中国为什么会被侵略 (过程)列强如何严重践踏中国国家的主权 中国如何逐步丧失独立的主权,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结果)列强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什么危害 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说明了什么
二、本专题教学备课的思路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教学方式:本课列举了近代几个典型的抗争的史例,所以易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多援引一些相关的图片和历史影视资料片段来再现历史场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收集些本地的或其他相关的近代抗敌御侮事例。
2、教学流程:首先让学生可将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分为两类:政府官兵的斗争和人民大众的斗争。其次通过历史图片和影视资料让学生了解各个典型斗争简单的背景和经过。最后通过每次斗争结果和影响的分析,让学生得出这些正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二、本专题教学备课的思路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1、教学方式:本课内容由于与现在中日关系等重要的国际关系联系较密切,更在于本课教学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历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因此采用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的方式。
2、教学流程:(1)把日军在侵华时期犯下的滔天罪行与今天日本右翼不承认其侵华罪行联系起来,让学生深刻理解“落后就挨打”这个道理。(2)在列举关内外人民如何进行抗日救亡斗争的事例时,把当时爱国青年学生与今天青年学生爱国行为进行假设,让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本专题教学备课的思路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3)通过对全民族团结抗战对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性的理解,让学生深刻理解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4)通过对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理解,以及对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让学生知道我们作为一个胜利者,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