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开学测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青白江月考)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春回大地,万物生长 B.夏日的骄阳炙烤着大地
C.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 D.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
2.(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我国新型复兴号动车行驶非常平稳,一枚立着的一元硬币可保持数分钟静立不动,其中硬币静立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铁轨 B.路边的树林
C.座位 D.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3.(2018八上·惠民期末)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4.(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 眼睛被放大镜放大
B. 屏幕上的手影
C. 平面镜中的像
D. 水中的笔向上翘起
5.(2018八下·庆云月考)班级大扫除时,小天发现许多现象与摩擦有关,其中减小摩擦的措施是( )
A.擦玻璃时把抹布压紧在玻璃上去擦
B.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
C.黑板刷的刷面选用更粗糙的材料制成
D.水桶的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6.(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B.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C.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7.(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一只闹钟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
B.桌面受到的支持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
C.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
8.(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吊线突然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
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 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
C.保持原来静止状态 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二、填空题
9.(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当我们坐在沿直线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看到一辆与我们并列同向行驶的自行车正在向后“退去”,这是我们以 作为参照物的缘故。相对路旁的树,两车行驶速度大的是 。
10.(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 发出的;为了不影响周围的居民,剧院一般都安装隔音墙,这是在 减弱噪声。
11.(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如图,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 ;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的纸板,我们在光屏上能看到 颜色的光带。
12.(2020八下·四川期中)我校足球队训练时,运动员用力踢球的同时,运动员的脚也会感到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守门员把迎面而来的足球牢牢抓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3.(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某医院急救室的氧气罐容积为40 L,里面装有密度为 5 kg/m3 的氧气,则氧气的质量为 g。某次为抢救病人用了 的氧气,则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kg/m3。
三、简答题
14.(2019八上·临渭期末)如图,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什么?由此现象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15.(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行驶途中遇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司机和乘客身体会向前倾。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四、作图题
16.(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在图中,一束光射向平面镜MN,画出法线和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i。
17.(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18.(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如图所示,画出物体在斜面上匀速向下滑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五、实验题
19.(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左移动蜡烛时,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填选项序号)
A.只看到上半部分
B.只看到下半部分
C.看到完整的像,但亮度减弱
20.(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小明同学捡来几个大小不一、相同材质的小石块来实验室测定其密度。
(1)这几个小石块都能放入量筒,质量也都在天平的称量范围之内,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程度,他应该选用 (选填大或小)一些小石头。
(2)首先拿出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上后,发现如甲图所示情况。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3)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请写出他犯的两个错误:① ,② 。
(4)他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块的质量为m= 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V1(如图丁所示),再将石块放入量筒中,待液面不再变化后,记录下刻度 V2(如图戊所示),则测得石块的体积是V= mL,石块的密度ρ= kg/m3。
(5)小红采用“先测体积后测质量”的方案,测得的密度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差别”)。
21.(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时,应使木块做 运动,此时,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是利用 知识。
(2)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在 不变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4)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当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为了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对这个物理量的影响,就要保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研究方法叫 。
六、计算题
22.(2019八上·连江期中)为了安全,高速公路严禁超速行驶,某一高速公路路段限速100km/h。一辆小轿车在这个路段用30min行驶了60km,则:
(1)小轿车在该路段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小轿车在该路段行驶时候是否超速。
23.(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小明的父亲外出时买了一个用铝材料制造的球形艺术品,用天平测得此球的质量是594g,体积为300cm3。
(1)请通过计算说明此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
(2)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质量为658g,求液体密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机械运动
【解析】【解答】A.春回大地,万物生长是植物的生长变化,但是位置没有改变,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A不符合题意;
B.夏日的骄阳炙烤着大地是温度的变化,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B不符合题意;
C.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运动员的位置相对于地面发生了位置变化,因此属于机械运动,C符合题意;
D.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是声音的传播,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机械运动。
2.【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A、硬币和铁轨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铁轨为参照物,硬币是运动的,A不符合题意;
B、硬币和路边的树林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路边的树林为参照物,硬币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
C、硬币和座位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座位为参照物,硬币是静止的,C符合题意;
D、硬币和流动服务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流动服务车为参照物,硬币是运动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物体是静止的。
3.【答案】B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解:气球升空过程中,只是位置的改变,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气球升空过程中,气球外的气压减小,为保证内外压强相等,所以球的体积增大来减小球内压强,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密度变小。
故选B。
【分析】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②气体的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③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4.【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眼睛被放大镜放大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屏幕上手影的形成,是光照射到不透明的手上,因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黑暗区域,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B符合题意;
C.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
D.水中的笔向上翘起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可以形成影子、小孔成像、日食等。
5.【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 擦玻璃时把抹布压紧在玻璃上去擦,增大压力将增大摩擦力,A不符合题意;
B. 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是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B符合题意;
CD.均为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将增大摩擦,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 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6.【答案】D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色
【解析】【解答】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A不符合题意;
B.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B不符合题意;
C.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不符合题意;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笛声是由笛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大小指响度,声音的高低指音调。
7.【答案】A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A.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A符合题意;
B.桌面受到的支持力等于闹铃和桌子的重力之和,大于闹钟对桌面的压力,二力大小不相等,C不符合题意;
C.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二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不是一对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
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二力方向相同且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受到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8.【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因为物体的运动必须用力来改变,若所有的力都消失了,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不做任何改变,即仍保持静止状态.
故答案为:C
【分析】静止的物体若不受任何外力时,保持静止状态。
9.【答案】公共汽车;公共汽车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由于我们随公共汽车一起向前运动,所以自行车相对于公共汽车是向后运动,因此是以公共汽车为参照物的。相对于路旁的树,相同时间内公共汽车的位置变化比自行车的大,所以公共汽车的速度大于自行车的速度。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物体是运动的,没有位置变化,物体是静止的。
10.【答案】振动;传播过程中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通过空气传入人们的耳中的。为了不影响周围的居民,剧院一般都安装隔音墙,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阻止声音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1.【答案】色散;绿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由于绿色纸板只能反射绿光,吸收其他各色光,所以在绿色的纸板上只能看到绿色光。
【分析】白光经过三棱镜分解为多种色光,是色散现象;光是三原色是红绿蓝。
12.【答案】相互的;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运动员用力把球踢了出去,感到脚上有点痛,这是因为脚受到足球的作用力,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守门员把迎面而来的足球牢牢抓住,使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3.【答案】200;3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知V=40L=40 =4×10 2m3,ρ1=5kg/m3
根据m= V得氧气的质量m=ρ1V=5kg/m3×4×10 2m3=0.2kg=200g用去一部分后,剩余的质量m1=(1 )m= ×0.2kg=0.12kg
所以剩余氧气的密度是ρ= = =3kg/m3
【分析】根据物体的密度和体积的乘积计算质量;质量减少,体积不变时,密度改变。
14.【答案】答: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
扬声器的纸盆由于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声音具有能量。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与能量
【解析】【分析】扬声器的纸盆由于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15.【答案】解:紧急刹车时,人由于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司机和乘客身体会向前倾。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汽车行驶时,司机和乘客随车一起向前运动,当遇突发情况,紧急刹车,人由于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司机和乘客的下半身会与座椅产生摩擦,会因摩擦随车停止运动,而司机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司机和乘客身体会向前倾。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使物体保持原有状态。
16.【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首先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做出法线,法线用虚线,然后根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标明反射角i。如下图所示:
【分析】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以画出反射光线。
17.【答案】解:如图所示:
。
【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解答】对于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传播反向不变,如图所示。
【分析】光线平行于凹透镜的主光轴,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光线过光心,沿直线传播。
18.【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摩擦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过物体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物体在斜面上匀速向下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平行于斜面向上,过物体的重心画出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f表示,如图所示:
【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受到的摩擦力和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19.【答案】(1)10.0
(2)放大;投影仪
(3)左
(4)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60.0cm 50.0cm=10.0cm(2)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u=50.0cm 35.0cm=15.0cm
物体位于一倍焦距10.0cm和二倍焦距20.0cm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左移动蜡烛时,物距变大,像距应减小,故应该向左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4)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凸透镜折射的光线减少,光屏上所成的像为亮度减弱的完整的像,故答案为:C。
【分析】(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2)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实际应用有投影仪;(3)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像靠近凸透镜;(4)若挡住部分凸透镜,像仍完整,但变暗。
20.【答案】(1)大
(2)右
(3)物体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用手拿取砝码,未用镊子
(4)38.4;15;2.56×103
(5)偏大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尽管这几个小石块都能放入量筒,质量也都在天平的称量范围之内,但由于但石块和石块之间存在空隙,使得测量体积偏大,因此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程度,他应该选用大一些的小石头。(2)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左盘低右盘高,故平衡螺母应向右调节,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3)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物体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 在加减砝码时,用手拿取砝码,未用镊子。(4)图甲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物体的质量m=20g+10g+5g+3.4g=38.4g由图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水的体积V1=30mL
水和石块的体积V2=45mL
则石块体积V=V2 V1=45mL 30mL=15mL=15cm3
石块的密度ρ= = =2.56g/cm3=2.56×103kg/m3(5)由于测完体积将石块从水中捞出时,上面会沾有水,再测质量,质量会偏大,根据 = 可知,测得的密度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大。
【分析】(1)探究物体的密度时,选择较大的体积,便于测量体积;(2)调节图片平衡时,平衡螺母向偏高的一侧调节;(3)使用天平时,左物右码;取砝码利用镊子;(4)根据砝码或额游码的位置测量质量;根据量筒中液面高度测量体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5)物体沾水后测量质量偏大,密度偏大。
21.【答案】(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
(2)压力
(3)压力;接触面越粗糙
(4)控制变量法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要测滑动摩擦力,需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2)甲、乙两次实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的压力较大,而测力计的示数较大,说明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可得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甲、丙两图的压力大小相同,丙的接触面较粗糙,摩擦力较大,可知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4)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当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为了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对这个量的影响,就要保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测量滑动摩擦力,实验时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2)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摩擦力越大;(4)探究物理量影响因素时,改变被研究的量,其它保持不变,是控制变量法。
22.【答案】(1)解:小轿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v= =120km/h
答:小轿车在该路段行驶的平均速度为120km/h
(2)解:因为120km/h>100km/h,所以小汽车超速了
答:小轿车在该路段行驶时超速了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结合动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动车的速度即可;
(2)结合第一问求解的汽车速度,与限速作比较进行判断即可。
23.【答案】(1)解:铝的密度 ,由 得: ,
因为 ,
所以此球是空心的。
答:此球是空心的;
(2)解:空心部分的体积 ;
答:空心部分的体积为80cm3
(3)解:由题可得球中液体的质量: ,
铝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液体的体积 ,
所以液体的密度: 。
答: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质量为658g,液体密度0.8g/cm3。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利用质量和密度的比值计算体积;(2)根据物体体积和物质体积差计算空心体积;(3)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
1 / 1贵州省贵阳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开学测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青白江月考)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春回大地,万物生长 B.夏日的骄阳炙烤着大地
C.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 D.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
【答案】C
【知识点】机械运动
【解析】【解答】A.春回大地,万物生长是植物的生长变化,但是位置没有改变,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A不符合题意;
B.夏日的骄阳炙烤着大地是温度的变化,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B不符合题意;
C.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运动员的位置相对于地面发生了位置变化,因此属于机械运动,C符合题意;
D.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是声音的传播,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机械运动。
2.(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我国新型复兴号动车行驶非常平稳,一枚立着的一元硬币可保持数分钟静立不动,其中硬币静立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铁轨 B.路边的树林
C.座位 D.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A、硬币和铁轨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铁轨为参照物,硬币是运动的,A不符合题意;
B、硬币和路边的树林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路边的树林为参照物,硬币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
C、硬币和座位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座位为参照物,硬币是静止的,C符合题意;
D、硬币和流动服务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流动服务车为参照物,硬币是运动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物体是静止的。
3.(2018八上·惠民期末)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解:气球升空过程中,只是位置的改变,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气球升空过程中,气球外的气压减小,为保证内外压强相等,所以球的体积增大来减小球内压强,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密度变小。
故选B。
【分析】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②气体的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③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4.(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 眼睛被放大镜放大
B. 屏幕上的手影
C. 平面镜中的像
D. 水中的笔向上翘起
【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眼睛被放大镜放大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屏幕上手影的形成,是光照射到不透明的手上,因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黑暗区域,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B符合题意;
C.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
D.水中的笔向上翘起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可以形成影子、小孔成像、日食等。
5.(2018八下·庆云月考)班级大扫除时,小天发现许多现象与摩擦有关,其中减小摩擦的措施是( )
A.擦玻璃时把抹布压紧在玻璃上去擦
B.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
C.黑板刷的刷面选用更粗糙的材料制成
D.水桶的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 擦玻璃时把抹布压紧在玻璃上去擦,增大压力将增大摩擦力,A不符合题意;
B. 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是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B符合题意;
CD.均为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将增大摩擦,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 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6.(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B.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C.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答案】D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色
【解析】【解答】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A不符合题意;
B.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B不符合题意;
C.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不符合题意;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笛声是由笛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大小指响度,声音的高低指音调。
7.(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一只闹钟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
B.桌面受到的支持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
C.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
【答案】A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A.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A符合题意;
B.桌面受到的支持力等于闹铃和桌子的重力之和,大于闹钟对桌面的压力,二力大小不相等,C不符合题意;
C.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二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不是一对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
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二力方向相同且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受到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8.(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吊线突然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
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 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
C.保持原来静止状态 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因为物体的运动必须用力来改变,若所有的力都消失了,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不做任何改变,即仍保持静止状态.
故答案为:C
【分析】静止的物体若不受任何外力时,保持静止状态。
二、填空题
9.(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当我们坐在沿直线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看到一辆与我们并列同向行驶的自行车正在向后“退去”,这是我们以 作为参照物的缘故。相对路旁的树,两车行驶速度大的是 。
【答案】公共汽车;公共汽车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由于我们随公共汽车一起向前运动,所以自行车相对于公共汽车是向后运动,因此是以公共汽车为参照物的。相对于路旁的树,相同时间内公共汽车的位置变化比自行车的大,所以公共汽车的速度大于自行车的速度。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物体是运动的,没有位置变化,物体是静止的。
10.(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 发出的;为了不影响周围的居民,剧院一般都安装隔音墙,这是在 减弱噪声。
【答案】振动;传播过程中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通过空气传入人们的耳中的。为了不影响周围的居民,剧院一般都安装隔音墙,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阻止声音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1.(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如图,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 ;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的纸板,我们在光屏上能看到 颜色的光带。
【答案】色散;绿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由于绿色纸板只能反射绿光,吸收其他各色光,所以在绿色的纸板上只能看到绿色光。
【分析】白光经过三棱镜分解为多种色光,是色散现象;光是三原色是红绿蓝。
12.(2020八下·四川期中)我校足球队训练时,运动员用力踢球的同时,运动员的脚也会感到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守门员把迎面而来的足球牢牢抓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答案】相互的;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运动员用力把球踢了出去,感到脚上有点痛,这是因为脚受到足球的作用力,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守门员把迎面而来的足球牢牢抓住,使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3.(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某医院急救室的氧气罐容积为40 L,里面装有密度为 5 kg/m3 的氧气,则氧气的质量为 g。某次为抢救病人用了 的氧气,则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kg/m3。
【答案】200;3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知V=40L=40 =4×10 2m3,ρ1=5kg/m3
根据m= V得氧气的质量m=ρ1V=5kg/m3×4×10 2m3=0.2kg=200g用去一部分后,剩余的质量m1=(1 )m= ×0.2kg=0.12kg
所以剩余氧气的密度是ρ= = =3kg/m3
【分析】根据物体的密度和体积的乘积计算质量;质量减少,体积不变时,密度改变。
三、简答题
14.(2019八上·临渭期末)如图,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什么?由此现象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案】答: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
扬声器的纸盆由于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声音具有能量。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与能量
【解析】【分析】扬声器的纸盆由于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15.(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行驶途中遇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司机和乘客身体会向前倾。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答案】解:紧急刹车时,人由于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司机和乘客身体会向前倾。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汽车行驶时,司机和乘客随车一起向前运动,当遇突发情况,紧急刹车,人由于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司机和乘客的下半身会与座椅产生摩擦,会因摩擦随车停止运动,而司机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司机和乘客身体会向前倾。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使物体保持原有状态。
四、作图题
16.(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在图中,一束光射向平面镜MN,画出法线和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i。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首先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做出法线,法线用虚线,然后根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标明反射角i。如下图所示:
【分析】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以画出反射光线。
17.(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答案】解:如图所示:
。
【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解答】对于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传播反向不变,如图所示。
【分析】光线平行于凹透镜的主光轴,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光线过光心,沿直线传播。
18.(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如图所示,画出物体在斜面上匀速向下滑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摩擦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过物体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物体在斜面上匀速向下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平行于斜面向上,过物体的重心画出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f表示,如图所示:
【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受到的摩擦力和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五、实验题
19.(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左移动蜡烛时,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填选项序号)
A.只看到上半部分
B.只看到下半部分
C.看到完整的像,但亮度减弱
【答案】(1)10.0
(2)放大;投影仪
(3)左
(4)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60.0cm 50.0cm=10.0cm(2)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u=50.0cm 35.0cm=15.0cm
物体位于一倍焦距10.0cm和二倍焦距20.0cm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左移动蜡烛时,物距变大,像距应减小,故应该向左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4)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凸透镜折射的光线减少,光屏上所成的像为亮度减弱的完整的像,故答案为:C。
【分析】(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2)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实际应用有投影仪;(3)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像靠近凸透镜;(4)若挡住部分凸透镜,像仍完整,但变暗。
20.(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小明同学捡来几个大小不一、相同材质的小石块来实验室测定其密度。
(1)这几个小石块都能放入量筒,质量也都在天平的称量范围之内,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程度,他应该选用 (选填大或小)一些小石头。
(2)首先拿出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上后,发现如甲图所示情况。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3)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请写出他犯的两个错误:① ,② 。
(4)他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块的质量为m= 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V1(如图丁所示),再将石块放入量筒中,待液面不再变化后,记录下刻度 V2(如图戊所示),则测得石块的体积是V= mL,石块的密度ρ= kg/m3。
(5)小红采用“先测体积后测质量”的方案,测得的密度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差别”)。
【答案】(1)大
(2)右
(3)物体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用手拿取砝码,未用镊子
(4)38.4;15;2.56×103
(5)偏大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尽管这几个小石块都能放入量筒,质量也都在天平的称量范围之内,但由于但石块和石块之间存在空隙,使得测量体积偏大,因此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程度,他应该选用大一些的小石头。(2)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左盘低右盘高,故平衡螺母应向右调节,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3)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物体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 在加减砝码时,用手拿取砝码,未用镊子。(4)图甲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物体的质量m=20g+10g+5g+3.4g=38.4g由图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水的体积V1=30mL
水和石块的体积V2=45mL
则石块体积V=V2 V1=45mL 30mL=15mL=15cm3
石块的密度ρ= = =2.56g/cm3=2.56×103kg/m3(5)由于测完体积将石块从水中捞出时,上面会沾有水,再测质量,质量会偏大,根据 = 可知,测得的密度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大。
【分析】(1)探究物体的密度时,选择较大的体积,便于测量体积;(2)调节图片平衡时,平衡螺母向偏高的一侧调节;(3)使用天平时,左物右码;取砝码利用镊子;(4)根据砝码或额游码的位置测量质量;根据量筒中液面高度测量体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5)物体沾水后测量质量偏大,密度偏大。
21.(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时,应使木块做 运动,此时,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是利用 知识。
(2)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在 不变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4)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当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为了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对这个物理量的影响,就要保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研究方法叫 。
【答案】(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
(2)压力
(3)压力;接触面越粗糙
(4)控制变量法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要测滑动摩擦力,需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2)甲、乙两次实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的压力较大,而测力计的示数较大,说明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可得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甲、丙两图的压力大小相同,丙的接触面较粗糙,摩擦力较大,可知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4)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当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为了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对这个量的影响,就要保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测量滑动摩擦力,实验时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2)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摩擦力越大;(4)探究物理量影响因素时,改变被研究的量,其它保持不变,是控制变量法。
六、计算题
22.(2019八上·连江期中)为了安全,高速公路严禁超速行驶,某一高速公路路段限速100km/h。一辆小轿车在这个路段用30min行驶了60km,则:
(1)小轿车在该路段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小轿车在该路段行驶时候是否超速。
【答案】(1)解:小轿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v= =120km/h
答:小轿车在该路段行驶的平均速度为120km/h
(2)解:因为120km/h>100km/h,所以小汽车超速了
答:小轿车在该路段行驶时超速了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结合动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动车的速度即可;
(2)结合第一问求解的汽车速度,与限速作比较进行判断即可。
23.(2020八下·贵阳开学考)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小明的父亲外出时买了一个用铝材料制造的球形艺术品,用天平测得此球的质量是594g,体积为300cm3。
(1)请通过计算说明此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
(2)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质量为658g,求液体密度?
【答案】(1)解:铝的密度 ,由 得: ,
因为 ,
所以此球是空心的。
答:此球是空心的;
(2)解:空心部分的体积 ;
答:空心部分的体积为80cm3
(3)解:由题可得球中液体的质量: ,
铝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液体的体积 ,
所以液体的密度: 。
答: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质量为658g,液体密度0.8g/cm3。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利用质量和密度的比值计算体积;(2)根据物体体积和物质体积差计算空心体积;(3)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