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康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开学检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康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开学检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2-25 17:25:19

文档简介

江苏省泰州市康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开学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八下·兴化月考)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在电子、质子和中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
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C.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D.固体的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所以凝聚在一起,有固定的外形和体积
2.(2018八下·兴化月考)把青菜腌成咸菜通常需要几天,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青菜分子间存在空隙,易扩散
B.炒菜时青菜是运动的,盐分子更容易进入青菜中
C.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
D.盐分子与青菜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3.(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C.玻璃杯打破后,形状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
D.一杯水凝固成冰以后,质量变大
4.(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下列关于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B.kg/m3、g/cm3和kg/dm3都是密度的单位
C.从公式 不能得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的结论
D.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质量不断减小,密度也减小
5.(2016八上·平南月考)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6.(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如图所示是 A、B、C 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由图可知,A、B、C 三种物质密度大小的关系是(  )
A.ρA > ρB > ρC B.ρB > ρA> ρC
C.ρC >ρB > ρA D.ρB >ρC > ρA
7.(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 g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g的下列哪种物质(  )
A.煤油 B.酒精 C.浓硫酸 D.汽油
8.(2017八下·苏州期中)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液体密度为2g/cm3 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量杯质量为40g D.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9.(2018八上·九江期末)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⑥ B.⑤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⑤①②④③⑥
10.(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
A.密度小 B.弹性小 C.体积小 D.硬度小
1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C.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12.(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判断下列现象不能产生弹力的是(  )
A.压弯锯条 B.拉长橡皮筋
C.被挤压的皮球 D.捏扁的橡皮泥
二、填空题
13.(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水的密度是 ,表示物理意义是   。将一铁丝钳断后,剩余部分的密度   ;氧气瓶中的气体用掉一半后,剩余氧气的密度   ;水凝固成冰后密度   ,体积将   。(以上四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观察“从粒子到宇宙”中的五幅图,将下列表述填写完整。图甲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这是   现象;图乙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这个现象证实了分子间存在   ;图丙是发现   的汤姆生;图丁为卢瑟福建立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   组成,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   和   组成;图戊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有   (同种/异种)电荷而相互   (吸引/排斥)的结果。
15.(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水、盐水、酒精的三个相同容器中液面的高低如图所示.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则甲液体是   ,乙液体是   .
16.(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为95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间有   。此时混合液的密度   (大于、小于、等于)水的密度,且混合均匀后,分子   (选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17.(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小明在超市推着购物车前进时,推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因此只要力的作用发生一定涉及到   个物体;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有压力的作用,该压力是由于   的形变产生的。
18.(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图中的示数为   N。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   ,这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三、计算题
19.(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一只空瓶质量是100g,装满水后,瓶与水的总质量是600g;现改装某种液体,装满后,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500g。求:
(1)瓶子的容积;
(2)这种液体的密度。
20.(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体积为20cm3的铜球,质量为89g,(ρ水=1.0×103kg/m3、ρ铜=8.9×103kg/m3)求:
(1)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3)若空心部分装满水,这个球的总质量是多大?
四、实验题
21.(2020九上·枣庄月考)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荷。进一步实验发现,此时橡胶棒带的是负电,根据你所学习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_____:
A.失去了一些质子 B.得到了一些电子
C.失去了一些电子 D.创造了负电荷
(2)根据你的分析,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丝绸   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
(3)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
(4)用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   带正电。
22.(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蜡块 干松木
体积V/cm3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m/g
⑴ 10 9 10 5
⑵ 20 18 20 10
⑶ 30 27 30 15
⑷ 40 36 40 20
(1)在图示的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以上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
(3)在物理学上,通常用   来表示物质的这种属性;
(4)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
23.(2013·宿迁)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小矿石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天平应置于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移到   ,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天平调平后,将小矿石放在左盘,右盘中所加砝码以及游码位置如图乙,由此可知,小矿石的质量为    g;
(3)先在量筒中倒入20mL的水,然后将小矿石浸没在水中,此时水面如图丙所示眼睛应该在   (选填“A”“B”或“C”)位置再次读取水的体积,根据观测结果可知该小矿石的体积为    cm3,密度为    g/cm3.
24.(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   处。然后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g,酱油的密度为   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偏大/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原子结构;宇宙
【解析】【解答】A. 在电子、质子和中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A不符合题意;
B.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导致了后来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符合题意;
C.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但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C不符合题意;
D. 固体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依靠这些作用力凝聚在一起,有固定的外形和体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2.【答案】C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造成这种差别应使用分子热运动的知识来解释。
A. 青菜分子和炒熟之后的青菜分子间都存在空隙,所以不是变咸快的原因;
B. 炒菜时青菜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与盐分子的分子运动是没有关系的,B也不是变咸快的原因;
C. 温度由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决定,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所以扩散更快,变咸快,而青菜温度低,分子运动慢,变咸慢,C符合题意;
D. 盐分子与青菜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3.【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基本属性
【解析】【解答】解: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位置发生改变,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
B、1g铁与1g棉花的质量相等.此选项错误.
C、玻璃打碎后,形态发生了变化,但玻璃的量不变,即质量不变.此选项正确.
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状态改变,体积变大,但质量不变,由公式ρ=知:密度变小.此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没有关系,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2)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
4.【答案】D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kg/m3、g/cm3和kg/dm3都是密度的单位,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从公式 不能得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的结论,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质量不断减小,但密度不变,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利用质量与体积的比计算。
5.【答案】D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AC、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AC不合题意;
B、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砝码,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指针会更偏右.B不合题意;
D、取出最小的砝码,此时天平的横梁右端上翘,左端沉,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相当于往右盘增加更小的砝码,能使天平的横梁平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天平的平衡螺母只能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移动,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当天平的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时,右盘中再放砝码会下沉,取出砝码会上翘时,需要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砝码 .
6.【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到,A、B、C 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它们质量相等时,例如质量都是30g时,它们的体积关系是
根据 可知,三种物质密度大小的关系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
7.【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公式m= 可知,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密度越大,质量也越大.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而酒精,汽油和煤油的密度比水小,因此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g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的浓硫酸质量大于500g,能装下的汽油,煤油或酒精的质量小于500g,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大,质量越大。
8.【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40g
可得:ρ×20cm3+m杯=40g,---①
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2+m杯=100g
可得:ρ×80cm3+m杯=100g,---②
①-②得:
液体的密度ρ=1g/cm3,故AB错;
代入①得m杯=20g,故C错;(2)当液体的体积V3=60cm3,液体质量:
m3=ρ×V3=1g/cm3×60cm3=60g,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当液体体积为V1=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列方程组求出液体密度和量杯质量;
(2)当液体的体积V3=60cm3,利用m=ρV求液体质量.
9.【答案】A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先测空烧杯质量,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液体烧杯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测体积,这种做法因烧杯壁粘液体,测出的体积偏小,算出的密度偏大.因此测盐水等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故选A.
【分析】先测烧杯和盐水的质量,再测烧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这样算出的质量便是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从而避免因烧杯中盐水倒不干净而使盐水的体积偏小. 
10.【答案】A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极轻”表示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非常小,也就是密度很小.所以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密度小.
故答案为:A.
【分析】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非常小,是密度很小。
11.【答案】B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力不能脱离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B说法错误,B符合题意;
C、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如磁体间不直接接触也可以发生力的作用,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发生作用的物体间可能直接接触,也可能不直接接触.
12.【答案】D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A.压弯的锯条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B.拉开的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C.被挤压的皮球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D.捏扁的橡皮泥不具有弹性,故不会产生弹力。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产生弹力时,发生的是弹性形变,可以恢复原状。
13.【答案】1m3水的质量是 ;不变;变小;变小;变大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水的密度是 ,表示物理意义是1m3水的质量是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质量、体积无关;所以将一铁丝钳断后,剩余部分的密度不变。氧气瓶中的气体用掉一半后,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而体积还是不变,那么根据 ,剩余氧气的密度变小。水凝固成冰后密度变小,质量不变,根据 可知,体积变大。
【分析】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体的特性;在体积不变时,质量减小,密度减小;物态变化时,密度改变。
14.【答案】扩散;引力;电子;电子;质子;中子;同种;排斥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子热运动;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图甲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图乙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这个现象证实了分子间存在引力。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这种粒子是电子。图丁为卢瑟福建立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这是由于头发丝带有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的结果。
【分析】分子运动形成扩散现象;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电体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15.【答案】水;酒精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知,水、盐水、酒精的质量相同,
∵ ,ρ盐水>ρ水>ρ酒精,
∴V盐水<V水<V酒精,
∴甲液体是水,乙液体是酒精,丙液体是盐水.
【分析】质量相同时,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16.【答案】间隙;小于;继续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小于水、酒精没混合前的体积之和,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由题意可知水的质量是
酒精的质量是
那么混合后液体的密度是
这个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水和酒精混合均匀后,分子继续运动。
【分析】 分子间存在间隙;利用总质量和总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分子在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17.【答案】小明;购物车;两;水杯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小明在超市推着购物车前进时,推力的施力物体是小明,受力物体是购物车。有力存在,必有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也就是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因此只要力的作用发生一定涉及到两个物体。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有压力的作用,该压力是由于水杯的形变产生的。
【分析】发出力的物体是施力物体;承受力的物体是受力物体;压力是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
18.【答案】0~5;2.4;长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其分度值是0.2N,指针指在刻度2下面的第2个刻度,它的示数是2.4N。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分析】测力计所测量的最大值是量程;根据指针位置测量力的大小;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19.【答案】(1)解:水的质量为m水=m总1-m瓶=600g-100g=500g
瓶子的容积为
答:瓶子的容积是50cm3;
(2)解:液体的质量m液=m总2-m瓶=500g-100g=400g
液体的密度为
答:另一种液体密度是0.8g/cm3。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利用质量和密度的比值计算体积;(2)利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
20.【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铜球的质量是 ,根据 可得到铜球的体积是
这个体积大小小于20cm3,所以此球是空心的。
答:此球是空心的
(2)解:由上述可知,这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
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
答: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3)解:水的密度 ,若空心部分装满水,这些水的质量是
那么这个球的总质量是
这个球的总质量是 。
答:若空心部分装满水,这个球的总质量是 。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利用质量和密度的比值计算体积;(2)根据物体体积和物质体积差计算空心体积;(3)利用密度和体积的乘积计算质量。
21.【答案】(1)B
(2)一定
(3)互相排斥;互相吸引
(4)B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得到了一些电子,质子不会转移,电荷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所以不会是创造了负电荷。故答案为:B。(2)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玻璃棒会带正电,那么由上述可知,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了丝绸,丝绸会带负电。(3)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会带上正电,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时,B被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可知,B带正电;靠近C时,C被吸引,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可知,C带负电;所以可知带正电的是B。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
22.【答案】(1)
(2)相同;不同
(3)密度
(4)得出普遍规律,防止偶然性
【知识点】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解析】【解答】(1)图象的横轴是体积,纵轴是质量。在图上先做出蜡块的四个坐标点,然后将它们连起来;再在图上做出干松木的四个坐标点,将它们连起来。如图所示:
;(2)由蜡块的四组数据我们发现,每一组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相同;由干松木的四组数据也可以发现干松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相同,则可得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蜡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0.9g/cm3,干松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0.5g/cm3,则可得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3)在物理学上,通常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属性。(4)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减小误差;二是为了寻找规律,本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规律。
【分析】(1)根据测量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在坐标图像中描点作图;(2)相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固定值;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3)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物体的密度;(4)探究规律时,多次实验可以探究普遍性。
23.【答案】(1)左端零刻度线;左
(2)16.4
(3)B;10;1.64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1)调解天平时,先要将游码移动左端零刻度线,当指针偏向右端,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矿石的质量m=10g+5g+1.4g=16.4g;(3)观察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应该视线与凹液底部相齐平,正确的位置为B,可以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为30mL,矿石的体积V=30mL﹣20mL=10mL=10cm3,
矿石ρ= = =1.64g/cm3.
故答案为:(1)左端零刻度线;左;(2)16.4;(3)B;10;1.64.
【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3)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没水前后水面对应刻度值的差;利用密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
24.【答案】(1)标尺的零刻度线
(2)45;
(3)偏大
(4)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2)从图甲可以看到,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
空烧杯的质量为17g,那么烧杯中酱油的质量是
从图乙可知道酱油的体积是
那么酱油的密度是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偏大,因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会有一些酱油成分留在烧杯中,那么测出来的体积是偏小的,根据 可知,测出的酱油密度会偏大。(4)由上述实验步骤可知,烧杯水的质量是
这些水的体积是
烧杯的容积是
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这些酱油的质量是
酱油的密度是
酱油的密度表达式 。
【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移动到零刻度线处;(2)根据砝码或额游码的位置测量质量;利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 (3)测量的体积偏小时,计算密度偏大;(4)根据质量和密度的比值计算体积,利用体积相同,结合质量和体积计算密度。
1 / 1江苏省泰州市康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开学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八下·兴化月考)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在电子、质子和中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
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C.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D.固体的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所以凝聚在一起,有固定的外形和体积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结构;宇宙
【解析】【解答】A. 在电子、质子和中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A不符合题意;
B.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导致了后来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符合题意;
C.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但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C不符合题意;
D. 固体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依靠这些作用力凝聚在一起,有固定的外形和体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2.(2018八下·兴化月考)把青菜腌成咸菜通常需要几天,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青菜分子间存在空隙,易扩散
B.炒菜时青菜是运动的,盐分子更容易进入青菜中
C.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
D.盐分子与青菜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答案】C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造成这种差别应使用分子热运动的知识来解释。
A. 青菜分子和炒熟之后的青菜分子间都存在空隙,所以不是变咸快的原因;
B. 炒菜时青菜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与盐分子的分子运动是没有关系的,B也不是变咸快的原因;
C. 温度由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决定,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所以扩散更快,变咸快,而青菜温度低,分子运动慢,变咸慢,C符合题意;
D. 盐分子与青菜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3.(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C.玻璃杯打破后,形状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
D.一杯水凝固成冰以后,质量变大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基本属性
【解析】【解答】解: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位置发生改变,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
B、1g铁与1g棉花的质量相等.此选项错误.
C、玻璃打碎后,形态发生了变化,但玻璃的量不变,即质量不变.此选项正确.
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状态改变,体积变大,但质量不变,由公式ρ=知:密度变小.此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没有关系,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2)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
4.(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下列关于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B.kg/m3、g/cm3和kg/dm3都是密度的单位
C.从公式 不能得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的结论
D.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质量不断减小,密度也减小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kg/m3、g/cm3和kg/dm3都是密度的单位,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从公式 不能得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的结论,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质量不断减小,但密度不变,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利用质量与体积的比计算。
5.(2016八上·平南月考)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答案】D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AC、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AC不合题意;
B、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砝码,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指针会更偏右.B不合题意;
D、取出最小的砝码,此时天平的横梁右端上翘,左端沉,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相当于往右盘增加更小的砝码,能使天平的横梁平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天平的平衡螺母只能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移动,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当天平的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时,右盘中再放砝码会下沉,取出砝码会上翘时,需要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砝码 .
6.(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如图所示是 A、B、C 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由图可知,A、B、C 三种物质密度大小的关系是(  )
A.ρA > ρB > ρC B.ρB > ρA> ρC
C.ρC >ρB > ρA D.ρB >ρC > ρA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到,A、B、C 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它们质量相等时,例如质量都是30g时,它们的体积关系是
根据 可知,三种物质密度大小的关系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
7.(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 g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g的下列哪种物质(  )
A.煤油 B.酒精 C.浓硫酸 D.汽油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公式m= 可知,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密度越大,质量也越大.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而酒精,汽油和煤油的密度比水小,因此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g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的浓硫酸质量大于500g,能装下的汽油,煤油或酒精的质量小于500g,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大,质量越大。
8.(2017八下·苏州期中)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液体密度为2g/cm3 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量杯质量为40g D.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40g
可得:ρ×20cm3+m杯=40g,---①
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2+m杯=100g
可得:ρ×80cm3+m杯=100g,---②
①-②得:
液体的密度ρ=1g/cm3,故AB错;
代入①得m杯=20g,故C错;(2)当液体的体积V3=60cm3,液体质量:
m3=ρ×V3=1g/cm3×60cm3=60g,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当液体体积为V1=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列方程组求出液体密度和量杯质量;
(2)当液体的体积V3=60cm3,利用m=ρV求液体质量.
9.(2018八上·九江期末)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⑥ B.⑤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⑤①②④③⑥
【答案】A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先测空烧杯质量,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液体烧杯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测体积,这种做法因烧杯壁粘液体,测出的体积偏小,算出的密度偏大.因此测盐水等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故选A.
【分析】先测烧杯和盐水的质量,再测烧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这样算出的质量便是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从而避免因烧杯中盐水倒不干净而使盐水的体积偏小. 
10.(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
A.密度小 B.弹性小 C.体积小 D.硬度小
【答案】A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极轻”表示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非常小,也就是密度很小.所以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密度小.
故答案为:A.
【分析】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非常小,是密度很小。
1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C.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答案】B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力不能脱离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B说法错误,B符合题意;
C、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如磁体间不直接接触也可以发生力的作用,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发生作用的物体间可能直接接触,也可能不直接接触.
12.(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判断下列现象不能产生弹力的是(  )
A.压弯锯条 B.拉长橡皮筋
C.被挤压的皮球 D.捏扁的橡皮泥
【答案】D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A.压弯的锯条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B.拉开的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C.被挤压的皮球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D.捏扁的橡皮泥不具有弹性,故不会产生弹力。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产生弹力时,发生的是弹性形变,可以恢复原状。
二、填空题
13.(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水的密度是 ,表示物理意义是   。将一铁丝钳断后,剩余部分的密度   ;氧气瓶中的气体用掉一半后,剩余氧气的密度   ;水凝固成冰后密度   ,体积将   。(以上四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m3水的质量是 ;不变;变小;变小;变大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水的密度是 ,表示物理意义是1m3水的质量是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质量、体积无关;所以将一铁丝钳断后,剩余部分的密度不变。氧气瓶中的气体用掉一半后,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而体积还是不变,那么根据 ,剩余氧气的密度变小。水凝固成冰后密度变小,质量不变,根据 可知,体积变大。
【分析】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体的特性;在体积不变时,质量减小,密度减小;物态变化时,密度改变。
14.(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观察“从粒子到宇宙”中的五幅图,将下列表述填写完整。图甲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这是   现象;图乙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这个现象证实了分子间存在   ;图丙是发现   的汤姆生;图丁为卢瑟福建立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   组成,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   和   组成;图戊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有   (同种/异种)电荷而相互   (吸引/排斥)的结果。
【答案】扩散;引力;电子;电子;质子;中子;同种;排斥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子热运动;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图甲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图乙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这个现象证实了分子间存在引力。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这种粒子是电子。图丁为卢瑟福建立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这是由于头发丝带有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的结果。
【分析】分子运动形成扩散现象;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电体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15.(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水、盐水、酒精的三个相同容器中液面的高低如图所示.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则甲液体是   ,乙液体是   .
【答案】水;酒精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知,水、盐水、酒精的质量相同,
∵ ,ρ盐水>ρ水>ρ酒精,
∴V盐水<V水<V酒精,
∴甲液体是水,乙液体是酒精,丙液体是盐水.
【分析】质量相同时,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16.(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为95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间有   。此时混合液的密度   (大于、小于、等于)水的密度,且混合均匀后,分子   (选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答案】间隙;小于;继续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小于水、酒精没混合前的体积之和,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由题意可知水的质量是
酒精的质量是
那么混合后液体的密度是
这个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水和酒精混合均匀后,分子继续运动。
【分析】 分子间存在间隙;利用总质量和总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分子在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17.(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小明在超市推着购物车前进时,推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因此只要力的作用发生一定涉及到   个物体;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有压力的作用,该压力是由于   的形变产生的。
【答案】小明;购物车;两;水杯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小明在超市推着购物车前进时,推力的施力物体是小明,受力物体是购物车。有力存在,必有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也就是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因此只要力的作用发生一定涉及到两个物体。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有压力的作用,该压力是由于水杯的形变产生的。
【分析】发出力的物体是施力物体;承受力的物体是受力物体;压力是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
18.(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图中的示数为   N。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   ,这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答案】0~5;2.4;长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其分度值是0.2N,指针指在刻度2下面的第2个刻度,它的示数是2.4N。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分析】测力计所测量的最大值是量程;根据指针位置测量力的大小;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三、计算题
19.(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一只空瓶质量是100g,装满水后,瓶与水的总质量是600g;现改装某种液体,装满后,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500g。求:
(1)瓶子的容积;
(2)这种液体的密度。
【答案】(1)解:水的质量为m水=m总1-m瓶=600g-100g=500g
瓶子的容积为
答:瓶子的容积是50cm3;
(2)解:液体的质量m液=m总2-m瓶=500g-100g=400g
液体的密度为
答:另一种液体密度是0.8g/cm3。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利用质量和密度的比值计算体积;(2)利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
20.(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体积为20cm3的铜球,质量为89g,(ρ水=1.0×103kg/m3、ρ铜=8.9×103kg/m3)求:
(1)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3)若空心部分装满水,这个球的总质量是多大?
【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铜球的质量是 ,根据 可得到铜球的体积是
这个体积大小小于20cm3,所以此球是空心的。
答:此球是空心的
(2)解:由上述可知,这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
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
答: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3)解:水的密度 ,若空心部分装满水,这些水的质量是
那么这个球的总质量是
这个球的总质量是 。
答:若空心部分装满水,这个球的总质量是 。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利用质量和密度的比值计算体积;(2)根据物体体积和物质体积差计算空心体积;(3)利用密度和体积的乘积计算质量。
四、实验题
21.(2020九上·枣庄月考)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荷。进一步实验发现,此时橡胶棒带的是负电,根据你所学习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_____:
A.失去了一些质子 B.得到了一些电子
C.失去了一些电子 D.创造了负电荷
(2)根据你的分析,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丝绸   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
(3)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
(4)用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   带正电。
【答案】(1)B
(2)一定
(3)互相排斥;互相吸引
(4)B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得到了一些电子,质子不会转移,电荷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所以不会是创造了负电荷。故答案为:B。(2)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玻璃棒会带正电,那么由上述可知,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了丝绸,丝绸会带负电。(3)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会带上正电,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时,B被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可知,B带正电;靠近C时,C被吸引,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可知,C带负电;所以可知带正电的是B。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
22.(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蜡块 干松木
体积V/cm3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m/g
⑴ 10 9 10 5
⑵ 20 18 20 10
⑶ 30 27 30 15
⑷ 40 36 40 20
(1)在图示的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以上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
(3)在物理学上,通常用   来表示物质的这种属性;
(4)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
【答案】(1)
(2)相同;不同
(3)密度
(4)得出普遍规律,防止偶然性
【知识点】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解析】【解答】(1)图象的横轴是体积,纵轴是质量。在图上先做出蜡块的四个坐标点,然后将它们连起来;再在图上做出干松木的四个坐标点,将它们连起来。如图所示:
;(2)由蜡块的四组数据我们发现,每一组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相同;由干松木的四组数据也可以发现干松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相同,则可得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蜡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0.9g/cm3,干松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0.5g/cm3,则可得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3)在物理学上,通常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属性。(4)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减小误差;二是为了寻找规律,本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规律。
【分析】(1)根据测量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在坐标图像中描点作图;(2)相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固定值;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3)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物体的密度;(4)探究规律时,多次实验可以探究普遍性。
23.(2013·宿迁)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小矿石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天平应置于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移到   ,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天平调平后,将小矿石放在左盘,右盘中所加砝码以及游码位置如图乙,由此可知,小矿石的质量为    g;
(3)先在量筒中倒入20mL的水,然后将小矿石浸没在水中,此时水面如图丙所示眼睛应该在   (选填“A”“B”或“C”)位置再次读取水的体积,根据观测结果可知该小矿石的体积为    cm3,密度为    g/cm3.
【答案】(1)左端零刻度线;左
(2)16.4
(3)B;10;1.64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1)调解天平时,先要将游码移动左端零刻度线,当指针偏向右端,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矿石的质量m=10g+5g+1.4g=16.4g;(3)观察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应该视线与凹液底部相齐平,正确的位置为B,可以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为30mL,矿石的体积V=30mL﹣20mL=10mL=10cm3,
矿石ρ= = =1.64g/cm3.
故答案为:(1)左端零刻度线;左;(2)16.4;(3)B;10;1.64.
【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3)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没水前后水面对应刻度值的差;利用密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
24.(2020八下·泰州开学考)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   处。然后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g,酱油的密度为   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偏大/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答案】(1)标尺的零刻度线
(2)45;
(3)偏大
(4)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2)从图甲可以看到,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
空烧杯的质量为17g,那么烧杯中酱油的质量是
从图乙可知道酱油的体积是
那么酱油的密度是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偏大,因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会有一些酱油成分留在烧杯中,那么测出来的体积是偏小的,根据 可知,测出的酱油密度会偏大。(4)由上述实验步骤可知,烧杯水的质量是
这些水的体积是
烧杯的容积是
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这些酱油的质量是
酱油的密度是
酱油的密度表达式 。
【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移动到零刻度线处;(2)根据砝码或额游码的位置测量质量;利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 (3)测量的体积偏小时,计算密度偏大;(4)根据质量和密度的比值计算体积,利用体积相同,结合质量和体积计算密度。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