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天津市六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联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蚝是我国主要海洋水产之一,古人就地取材,将生蚝壳拌上黄泥、熟糯米等堆砌成墙,某些南方地区村落,保存着为数不多的以蚝壳为墙的古建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蚝壳呈鳞状以向下约45度排列,主要是为了( )
A.美观大方 B.节约蚝壳资源
C.坚固耐用 D.方便雨水下泄
(2)蚝壳墙又被成为“凸砖遮阳墙”,它能起到隔热的效果,其原理是( )
A.蚝壳厚度较大,能有效地隔热 B.壳表凹凸不平,形成大片阴影
C.建造蚝壳墙时,使用隔热材料 D.蚝壳墙有空隙,利于通风散热
2.(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红石滩景观指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海拔一般2000~4000米。红石上的藻类依附生长于没有泥沙附着的“新鲜”、“干净”的石块表面,而有泥沙附着的石块上往往有地衣和苔藓生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适宜红石滩景观的藻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 )
A.温暖潮湿 B.低温潮湿 C.低温少雨 D.高温多雨
(2)红石滩景观中石块的来源与某一自然灾害有关,该灾害可能是( )
A.地面塌陷 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
(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位于新西兰南岛的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最高峰海拔1156米。某游客在“五一”期间前往深度体验游,下图为在公园内拍摄的一处景点照片,由一形如苹果的巨型球状花岗岩从中间分裂为两瓣而成,被称为分裂苹果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游客对分裂苹果岩的形成过程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
A.地壳抬升→剥蚀出露→球状风化→岩体断裂
B.地壳抬升→剥蚀出露→岩体断裂→球状风化
C.地壳下沉→剥蚀出露→水平挤压→岩体断裂
D.地壳下沉→剥蚀出露→水平拉张→岩体断裂
4.考虑当地的环境特征,该游客前往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体验游之前无需准备( )
A.防风帐篷 B.雨伞 C.氧气瓶 D.防寒衣物
5.(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 2019年3月31日,我国承建的巴基斯坦卡拉(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正式开始通车。由原来的7小时车程缩短为3个多小时。该公路是巴基斯坦唯一全线绿化的高速公路。下图为卡拉高速公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 )
A.气候全年炎热多雨,河流水量大
B.语言文化不同,交流沟通困难
C.当地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D.地形高大起伏,桥隧比重大
(2)卡拉高速公路两侧植树可以( )
A.缓解司机视力疲劳 B.广泛选用落叶乔木
C.消除洪涝灾害威胁 D.改变沿线干热气候
6.(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图为2019年11月某日某时的天气图。图中的城市为呼和浩特、杭州、成都、沈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最可能符合该日北京天气状况的是( )
A. B.
C. D.
(2)未来两日内:( )
A.杭州市民可前往西湖观赏“断桥残雪”
B.呼和浩特市市民出行须防大风天气
C.沈阳郊区农民冬灌防止棉花被冻伤
D.成都市民需做好抵御寒潮来袭的准备
7.(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各大手机生产商争相开发和完善“逆光也清晰”拍照功能。据此完成问题。刺激手机厂商开发“逆光也清晰”拍照功能的主要因素是( )
A.生产技术进步 B.企业竞争加剧
C.交通运输发展 D.市场需求扩大
8.(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 2020年4月,某电商平台推出的“数字粮仓”计划,是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农业数字化方案,将通过产地直供的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打响农产品品牌,让上游生产者和下游消费者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数字粮仓”的建设可以( )
①增加商品流通环节 ②建立源产地的品牌
③延长农产品保质期 ④扩大市场销售范围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数字粮仓”让上游生产者得到的好处是( )
A.减少农产品运输成本 B.缩短农产品生长周期
C.降低农产品仓储成本 D.改善农产品生产环境
9.(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 2020年来临之际,一位船员在航行过程中打开手机中某网络应用程序,来确定此时的太阳方位(下图),手机显示的时间为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刻,该船员的影子朝向(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2)此时该船大致位于右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综合题
10.(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沿海滩涂因土壤盐度高、有机质含量少,一直难以发展种植业。江苏省盐城市(下图)的滩涂占江苏省滩涂面积的65%以上。2000年以来,盐城市某公司与中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在滩涂上种植用海水浇灌的蔬菜(主要为海蓬子、碱蓬),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近年来,盐城和广西梧州加强经济合作。
(1)说明盐城市发展“海水蔬菜”的有利自然条件。
(2)2014年,南美洲智利的西梅出口量超过美国和法国,成为中国最大的供应国(其中江苏消费量最大)。
简述我国通过冷链运输进口智利西梅等水果的主要原因。
(3)梧州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有着“百年商埠”“小香港”之美誉。上世纪80年代,香港宝石加工厂落户梧州,现梧州成为“世界人工宝石之都”,全球每年70%以上的人工宝石从这里出炉。
分析梧州承接香港宝石加工的优势区位条件。
11.(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攀枝花地处川滇交界,雅砻江与安宁河的交汇处,山高谷深。下图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地貌。
附近的七百弄由海拔800~1000米的5000多座峰丛和1300多个深洼地的山弄组成,为国家级地质公园。1300多个洼地(弄)也就是1300多个"漏斗",该地区每年的降雨量都超过1500毫米,但这里缺水缺土,植被很少,是生态极其脆弱人类生存最艰难的喀斯特地貌区。
2017年中国养老城市排行榜50强,攀枝花位列四川第一,居住在武汉的退休王老师夫妇买房到攀枝花安度晚年(主要是过冬)。
(1)安宁河口的海拔范围是 。
(2)当曲,发源于唐古拉山东段山麓的高山沼泽,与沱沱河(1978年被认定为长江正源,并沿用至今)、楚玛尔河(北源)并称为“长江三源”。有攀枝花学者认为当曲才是长江的真正源头,请说明其中的理由。
(3)分析七百弄缺水缺土的原因,并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4)从热量和光照角度分析王老师夫妇迁移去攀枝花(过冬)的原因。
12.(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伊塞克湖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大湖,有“吉尔吉斯斯坦的海”之称。湖水微咸,有100多条河流注入。湖区周围是该国重要的畜牧和工业区,右下图示意伊塞克湖地区地质剖面。
(1)依据材料,推测伊塞克湖的形成原因。
(2)有人预测:未来几年,伊塞克湖湖水盐度会上升。请提出相关论据。
(3)中吉开展畜牧业合作,说明两国各自有哪些优势条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D
(2)B
【知识点】区域发展的异同
【解析】【分析】(1)南方地区多属于湿润地区,降水多。从建筑实用角度分析,耗壳呈鳞状以向下45度的方式排列的最主要原因是利于雨水下泄,避免雨水浸入内墙,保持室内干爽,D正确;美观大方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该地区蚝壳资源丰富,节约耗壳资源不是主要目的,B错误;坚固耐用与倾斜角度无关,C错误。故选D。(2)耗壳厚度不大,A错误;整堵墙都是蚝壳加黄泥浆粘合砌筑。蚝壳墙外表面不施抹灰。凹凸的蚝壳像遮阳百页,在阳光照射下,外墙面呈现大片蚝明影,既有遮阳隔热效果,又韵味无穷。这种传统自身遮阳的做法被后人发展为凸砖遮阳墙,B正确;整墙都是蚝壳加黄泥浆粘合砌筑,没有使有其它隔热材料,C错误;耗壳墙没有空隙,是耗壳阴影起到遮阳隔热效果,D错误。故选B。
【点评】珠三角一带盛产生蚝,在古代加工技术还未成熟时,生蚝吃完后遗留下的壳基本上被集中起来,分门别类当作建筑材料来出售。在建造房屋时,生蚝壳拌上黄泥、红糖、蒸熟的糯米,一层层堆砌起来,不仅具有隔音效果,而且冬暖夏凉,坚固耐用,据说能抵挡枪炮的攻击。蚝壳墙凹凸不平,阳光斜射在墙面上,极具线条感和雕塑感。
2.【答案】(1)B
(2)D
【知识点】滑坡与泥石流;区域发展的异同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红石滩景观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地区,属于湿润地区,C错。海拔一般在2000~4000米之间,说明气温较低。适宜红石滩景观的藻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低温潮湿,B对。A、D错。故选B。(2)红石滩景观中石块的来源与某一自然灾害有关,该灾害可能是泥石流,泥石流携带石块在河滩沉积,形成石滩,藻类依附生长,形成红石滩,D对。地面塌陷、地震、滑坡不能形成石滩环境,A、B、C错。故选D。
【点评】燕子沟河谷的红石滩门位于南关沟附近。南门关海拔拔有2500余米,在这里可见大片的红石滩,由于植被茂密,空气富含氧和负离子,不会有任何高原反应。红石遍布燕子沟整个山谷,蔓延二十多公里,公路边上也时不时可见散落的红石头。红石滩方圆百米左右,是燕子沟内红石最集中、数量最多的地方。这里的石头无论大小,都呈艳丽的铁锈红。阳光下,这些红石头在溪流间、山坡上、灌木丛中十分耀眼。当地干部介绍说,一旦遇上雨水冲刷,红石就会变得鲜红如血。
【答案】3.A
4.C
【知识点】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解析】【点评】新西兰又译纽西兰,是一个政治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混合英国式议会民主制的国家,现为英联邦成员国之一。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两大岛屿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 。新西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银行将新西兰列为世界上最方便营商的国家之一 ,其经济成功地从以农业为主,转型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化自由市场经济 。鹿茸、羊肉、奶制品和粗羊毛的出口值皆为世界第一 。
3.根据材料,“由一形如苹果的巨型球状花岗岩从中间分裂为两瓣而成”可以推知,分裂苹果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侵入到地壳内部,形成侵入岩花岗岩;这时花岗岩还在地壳深处,后来地壳抬升;花岗岩周围的围岩被外力剥蚀,围岩被剥蚀完毕后,花岗岩岩体出露;花岗岩岩体出露后,岩体发生球状风化,岩体形成圆球状,进而岩体断裂,如苹果的巨型球状花岗岩从中间分裂为两瓣,形成分裂苹果岩,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新西兰南岛处于西风带,四周为海洋,风力较大,需准备防风帐篷,A不符合题意。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天数多,需要准备雨伞,B不符合题意。“五一”劳动节期间新西兰即将进入冬季,需准备防寒衣物,D不符合题意。最高峰海拔1156米,不太高,空气不会太稀薄,不需要携带氧气瓶,C符合题意,故选C。
5.【答案】(1)B
(2)A
【知识点】区域发展的异同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线路沿线地区多属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河流水量较小,A错;该工程由我国承建,建设中语言文化不同,交流沟通困难,B错;沿线地区劳动力较为充足,C错;结合图中等高线信息可知,该工程大致沿印度河延伸,沿线地势起伏并不大,D错。故选B。(2)高速路线路较平直,沿线景观变化较单调,高速公路两侧植树绿化,可以缓解司机视力疲劳,保障行车安全,A错;该地区热量条件较好,可选用常绿乔木,B错;该地区降水较少,洪涝灾害少,C错;道路两侧绿化无法改变沿线干热的气候类型,D错。故选A。
【点评】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简称巴基斯坦,意为“圣洁的土地”、“清真之国”。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是一个多民族伊斯兰国家。国语为乌尔都语。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接印度,东北邻中国,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海岸线长980公里。南部属热带气候,其余属亚热带气候。首都伊斯兰堡,前首都卡拉奇是最大城市。
6.【答案】(1)A
(2)B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天气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锋面气旋结构图可知,北京受暖气团的影响,出现降水的可能性较小,结合图中等压线分布可知,北京此时吹西北风,此时为11月,是秋季,温度不会太高、也不会在0℃以下,A正确,BCD错误(注意观察选项中的风向),故选A。(2)图中冷锋向南运动,未来两日内可能过境呼和浩特,但应该未影响至杭州地区,杭州出现降雪的可能性小,但冷锋经过呼和浩特,会带来降温、大风天气,因此呼和浩特市市民出行需防大风天气,A错,B正确;城市郊区一般发展蔬菜、花卉等农作物种植,棉花种植较少(另外,东北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小,并且棉花一般在秋季收获,春季播种,冬季地里并无棉花),C错;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受北部山地的阻挡,很少遭遇寒潮的侵袭(且两日内北方冷空气影响至成都附近的可能性小),D错。故选B。
【点评】天气特征描述:主要包括气温(气压)高低、阴晴、雨雪(降水强度大小、雨区范围)、风(风向、风速)、光照,主要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归纳概括或等压线图中天气系统来判断推理。
7.【答案】D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由材料信息,“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各大手机生产商争相开发和完善“逆光也清晰”拍照功能”可知,说明客户对逆光拍照的需求越来越多,市场刺激了手机厂商的开发,D正确,与交通运输无关,C错误。客户对逆光拍照的需求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加剧企业竞争,是手机厂商开发“逆光也清晰”拍照功能的结果,不是原因,A、B错误。故选D。
【点评】工业布局应坚持的四字方针——“风”“水”“宝”“地”
(1)“风”:应注意风向条件,保证有污染的废气不吹向居民区。除了上述环境因素提到的风向与工业布局关系外,还要使有大气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2)“水”:应注意河流流向,保证有污染的废水不流向居民区。产生水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城区河流的下游;自来水厂及对水质要求高的工厂应分布在城区河流的上游。
(3)“宝”:有好的经济效益。接近原料产地、燃料产地,接近科研中心,靠近交通线,便于进行生产协作,便于工人上下班等。在动力基地附近可布局耗能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厂,同时为综合利用废气可布局硫酸厂。
(4)“地”:距离城市的远近、地形、环境、交通条件等。在城区可布局无污染、规模小的工厂,如食品厂等。
8.【答案】(1)D
(2)C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建设“数字粮仓”,通过产地直供的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打响农产品品牌,有利于建立源产地的品牌,提高知名度,进而扩大市场销售范围,②④正确;注意材料信息“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农业数字化方案”、“让上游生产者和下游消费者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建设“数字粮仓”,打通了消费者从原产地直接购货的消费渠道,减少了商品流通环节,①错;农产品保质期的延长主要与农产品品种、保鲜技术等因素有关,数字粮仓”的建设并不能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③错。故选D。(2)建设“数字粮仓”,打通了消费者从原产地直接购货的消费渠道,减少了商品流通环节,使得上游生产者生产的产品能快速地到达消费者的手中,所以上游生产者得到的好处是降低农产品仓储成本,并不会改善农产品生产环境,C正确,D错;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A错;农产品生长周期与区域热量条件有关,“数字粮仓”并不会缩短农产品生长周期,B错。故选C。
【点评】“数字粮仓”项目,是一整套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数字化农业解决方案,旨在为粮食基地装上数字化引擎,以产地直供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让农民有奔头、消费者得实惠,促进农村电商产业化。打通优质农产品原产地直供通道,农民与消费者都受益。
9.【答案】(1)C
(2)B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1)读手机屏幕截图,从手机某网络应用程序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可以看出,太阳从东南升起,目前太阳位于东北方向。影子的朝向与太阳的方位正好相反,因此图示时刻,该船员的影子朝向西南,C正确,A、B、D错误。故选C。(2)材料信息表明,此时为2020年来临之际,应在12月份。由此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从手机屏幕截图信息中的日出日落时间可以计算,该地的昼长约为14小时02分,昼长夜短,因此该船位于南半球,不可能位于甲地和丙地,排除A、C。该地的昼长约为14小时02分,由此计算出该地日出、日落的时间分别是4:59、19:01。与当地日出和日落的北京时间对比计算,该地比北京时间大约晚10小时,即该地位于东八区以西10个时区,大致在西二区。读图可知,乙位于30°W,即西二区,丁位于30°E,即东二区,因此,B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B。
【点评】区时的计算方法:
一、所在经线度数/15度=整数....余数
1.若余数小于7.5,即为整数时区.
2.若余数大于7.5,即为(整数+1)时区.
二、已知时间+/-时区差=所求时间(东加西减)
时区分布:
西(东)12区→西1区→中时区→东1区→东(西)12区
说明:东西12区是一个时区,虽然在同一时区,但相差一天.
人为规定,在日界线西侧的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总是比日界线东侧的西十二区早24小时,这样东、西十二区,虽为一个时区钟点相同,但日期总是相差一天,即东十二区任何时候都比西十二区要早一天。
所以,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反之,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为了避免日界线穿过陆地,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增加了几处曲折。
10.【答案】(1)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大规模种植(滩涂面积宽广,可开发土地资源丰富);临海,海水资源丰富,取水便利;盐田(土壤)适合海水蔬菜种植;中低纬度,热量较充足,适宜种植时间长
(2)抑制微生物的增长,保证水果品质(利于水果保鲜);冷链密闭确保食品运输安全;低温环境中可防治虫害,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3)重要的内河港口城市,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土地)丰富,价格低廉;水电丰富且价格低廉;临近珠三角和港澳,位置优越;百年商埠历史悠久(基础较好)。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由图例可知,滩涂面积宽广,可开发土地资源丰富,利于大规模种植;临近海洋,可供利用的海水资源丰富,取水便利;沿海滩涂土壤适合海水蔬菜种植;由纬度可知,该地位于中低纬度,热量较好,适宜“海水蔬菜”种植,适宜种植时间长。(2)由所学知识可知,“冷链运输”抑制微生物的增长,减少了微生物的增加,保证水果的高品质(利于水果保鲜);冷链密闭,可保证食品运输的安全性;低温环境中可抑制虫害,减少外来的入侵物种。(3)由图可知,梧州位于河流交汇处,是重要的内河航运港口城市,水陆交通便利;该地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土地租金低;临近水电站,能源丰富且价格低廉;距离珠三角和港澳近,地理位置优越;由“百年商埠”可知,该地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较好。
【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 地形:高度:平原适宜耕作业;山地适宜畜
坡度:大于25°不适合种植业。
② 气候:光照、热量(温差)、水分。
③ 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④ 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
① 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 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
③ 国家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干预手段。
④ 劳动力:价格、素质
⑤ 工业和农业协作:工业——机械化,土地价格。
⑥ 生活习惯、历史因素:类型
⑦“三废”、化肥、农药:产量及销售,如绿色生态农业
⑧ 农业技术、科技
⑨ 经过的城市与工业区:市场
11.【答案】(1)500-1000米
(2)当曲流域面积较大;流量更大;河流更长
(3)缺水:喀斯特地貌地下漏斗(多地下溶洞;石灰岩多孔,水易下渗),降水后迅速渗漏到地下。缺土:地形崎岖;植被覆盖率低,降水多,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建议:利用独特的地貌景观发展旅游业;地表建蓄水池收集雨水;农业种植耐旱作物;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生态复建(封山育林恢复植被)
(4)北部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受寒潮影响小,气温较高;当地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光照充足。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1)安宁河注入雅砻江,河谷两侧海拔均为1000米,图中等高距为500米,所以安宁河河口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2)在当曲流域内东部的山间盆地、滩地区,分布着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当曲流域面积较大,结合图示,当曲的支流多,流量更大,河流更长。所以有学者认为当曲才是长江的真正源头。(3)喀斯特地貌区独特的地质环境:多地下溶洞;石灰岩多孔,水易下渗,降水后迅速渗漏到地下,使得该地区地表水缺乏,降水丰富且强度大,易发生水土流失。地区降水丰富且强度大;地形崎呕;植被不良;遇到暴雨,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所以七百弄地区缺水缺土。解决措施要根据喀斯特地貌自身特色分析,可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旅游业,种植耐旱作物,进行生态建设等。该地区不能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易渗漏,且多地质灾害,易引发次生灾害。 可以利用独特的地貌景观发展旅游业;地表建水柜(蓄水池)收集雨水;农业种植耐旱作物;农村发展养殖业(羊、鸡、石解药材);生态复建(封山育林恢复植被)等措施。(4)从热量和光照角度分析王老师夫妇迁移去攀枝花(过冬)的原因。从热量条件看,王老师迁移到攀枝花越冬,说明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这与地形有关,读图可知,攀枝花北部为高大山地,冬季西北季风受到西北部山地阻挡,使得攀枝花冬季气温高。从光照条件看,光照充足,有利于过冬,攀枝花位于山地南侧,北部冷气流沿山坡下沉,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所以王老师迁移到攀枝花越冬。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1)气候(2)淡水(3)土壤(4)矿产(5)自然灾害
2.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2)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
3.政治因素
(1)政策(2)战争(3)政治变革
4.社会文化因素:
(1)文化教育事业(2)婚姻和家庭(3)宗教信仰的不同,种族之间、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12.【答案】(1)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岩层断裂陷落,形成较深的湖盆;地势低洼积水成湖
(2)周围工农业生产大量使用注入湖泊的河水;属内陆湖,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全球变暖),蒸发加剧;气候异常,降水减少
(3)吉国:畜牧业资源丰富;中国:市场广阔;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知识点】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伊塞克湖的形成原因主要从内力作用及地势等方面分析解决问题。结合图示可知伊塞克湖是岩层受水平挤压,南北隆起泰尔斯山、昆格山,而伊塞克湖所在中部岩层裂陷落形成凹陷较深的湖盆,四周雪山和河流众多,地势低洼的湖盆积水形成了现在的伊塞克湖。(2)未来几年,伊塞克湖湖水盐度会上升主要从农业用水,湖泊类型、气候变化、盐度等方面分析。湖水的盐分主要来自人类活动和自然注入,以及水循环过程不断积累的。结合图文信息可知该湖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大湖,是内陆湖,只有径流注入没有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气候变暖,蒸发加剧,降水减少;周围农业发展会截流入湖泊的河水,化肥农药的使用,会增加湖水盐度。(3)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合作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要结合两国的资源和市场等方面进行考虑。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的内陆国家,畜牧业资源丰富,中国人口众多,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对于畜牧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市场广阔,且中国经济相对发达,资金雄厚,中吉合作发展畜牧业,可以实现双赢。
【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 地形:高度:平原适宜耕作业;山地适宜畜
坡度:大于25°不适合种植业。
② 气候:光照、热量(温差)、水分。
③ 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④ 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
① 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 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
③ 国家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干预手段。
④ 劳动力:价格、素质
⑤ 工业和农业协作:工业——机械化,土地价格。
⑥ 生活习惯、历史因素:类型
⑦“三废”、化肥、农药:产量及销售,如绿色生态农业
⑧ 农业技术、科技
⑨ 经过的城市与工业区:市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天津市六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联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蚝是我国主要海洋水产之一,古人就地取材,将生蚝壳拌上黄泥、熟糯米等堆砌成墙,某些南方地区村落,保存着为数不多的以蚝壳为墙的古建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蚝壳呈鳞状以向下约45度排列,主要是为了( )
A.美观大方 B.节约蚝壳资源
C.坚固耐用 D.方便雨水下泄
(2)蚝壳墙又被成为“凸砖遮阳墙”,它能起到隔热的效果,其原理是( )
A.蚝壳厚度较大,能有效地隔热 B.壳表凹凸不平,形成大片阴影
C.建造蚝壳墙时,使用隔热材料 D.蚝壳墙有空隙,利于通风散热
【答案】(1)D
(2)B
【知识点】区域发展的异同
【解析】【分析】(1)南方地区多属于湿润地区,降水多。从建筑实用角度分析,耗壳呈鳞状以向下45度的方式排列的最主要原因是利于雨水下泄,避免雨水浸入内墙,保持室内干爽,D正确;美观大方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该地区蚝壳资源丰富,节约耗壳资源不是主要目的,B错误;坚固耐用与倾斜角度无关,C错误。故选D。(2)耗壳厚度不大,A错误;整堵墙都是蚝壳加黄泥浆粘合砌筑。蚝壳墙外表面不施抹灰。凹凸的蚝壳像遮阳百页,在阳光照射下,外墙面呈现大片蚝明影,既有遮阳隔热效果,又韵味无穷。这种传统自身遮阳的做法被后人发展为凸砖遮阳墙,B正确;整墙都是蚝壳加黄泥浆粘合砌筑,没有使有其它隔热材料,C错误;耗壳墙没有空隙,是耗壳阴影起到遮阳隔热效果,D错误。故选B。
【点评】珠三角一带盛产生蚝,在古代加工技术还未成熟时,生蚝吃完后遗留下的壳基本上被集中起来,分门别类当作建筑材料来出售。在建造房屋时,生蚝壳拌上黄泥、红糖、蒸熟的糯米,一层层堆砌起来,不仅具有隔音效果,而且冬暖夏凉,坚固耐用,据说能抵挡枪炮的攻击。蚝壳墙凹凸不平,阳光斜射在墙面上,极具线条感和雕塑感。
2.(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红石滩景观指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海拔一般2000~4000米。红石上的藻类依附生长于没有泥沙附着的“新鲜”、“干净”的石块表面,而有泥沙附着的石块上往往有地衣和苔藓生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适宜红石滩景观的藻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 )
A.温暖潮湿 B.低温潮湿 C.低温少雨 D.高温多雨
(2)红石滩景观中石块的来源与某一自然灾害有关,该灾害可能是( )
A.地面塌陷 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
【答案】(1)B
(2)D
【知识点】滑坡与泥石流;区域发展的异同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红石滩景观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地区,属于湿润地区,C错。海拔一般在2000~4000米之间,说明气温较低。适宜红石滩景观的藻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低温潮湿,B对。A、D错。故选B。(2)红石滩景观中石块的来源与某一自然灾害有关,该灾害可能是泥石流,泥石流携带石块在河滩沉积,形成石滩,藻类依附生长,形成红石滩,D对。地面塌陷、地震、滑坡不能形成石滩环境,A、B、C错。故选D。
【点评】燕子沟河谷的红石滩门位于南关沟附近。南门关海拔拔有2500余米,在这里可见大片的红石滩,由于植被茂密,空气富含氧和负离子,不会有任何高原反应。红石遍布燕子沟整个山谷,蔓延二十多公里,公路边上也时不时可见散落的红石头。红石滩方圆百米左右,是燕子沟内红石最集中、数量最多的地方。这里的石头无论大小,都呈艳丽的铁锈红。阳光下,这些红石头在溪流间、山坡上、灌木丛中十分耀眼。当地干部介绍说,一旦遇上雨水冲刷,红石就会变得鲜红如血。
(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位于新西兰南岛的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最高峰海拔1156米。某游客在“五一”期间前往深度体验游,下图为在公园内拍摄的一处景点照片,由一形如苹果的巨型球状花岗岩从中间分裂为两瓣而成,被称为分裂苹果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游客对分裂苹果岩的形成过程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
A.地壳抬升→剥蚀出露→球状风化→岩体断裂
B.地壳抬升→剥蚀出露→岩体断裂→球状风化
C.地壳下沉→剥蚀出露→水平挤压→岩体断裂
D.地壳下沉→剥蚀出露→水平拉张→岩体断裂
4.考虑当地的环境特征,该游客前往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体验游之前无需准备( )
A.防风帐篷 B.雨伞 C.氧气瓶 D.防寒衣物
【答案】3.A
4.C
【知识点】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解析】【点评】新西兰又译纽西兰,是一个政治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混合英国式议会民主制的国家,现为英联邦成员国之一。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两大岛屿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 。新西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银行将新西兰列为世界上最方便营商的国家之一 ,其经济成功地从以农业为主,转型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化自由市场经济 。鹿茸、羊肉、奶制品和粗羊毛的出口值皆为世界第一 。
3.根据材料,“由一形如苹果的巨型球状花岗岩从中间分裂为两瓣而成”可以推知,分裂苹果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侵入到地壳内部,形成侵入岩花岗岩;这时花岗岩还在地壳深处,后来地壳抬升;花岗岩周围的围岩被外力剥蚀,围岩被剥蚀完毕后,花岗岩岩体出露;花岗岩岩体出露后,岩体发生球状风化,岩体形成圆球状,进而岩体断裂,如苹果的巨型球状花岗岩从中间分裂为两瓣,形成分裂苹果岩,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新西兰南岛处于西风带,四周为海洋,风力较大,需准备防风帐篷,A不符合题意。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天数多,需要准备雨伞,B不符合题意。“五一”劳动节期间新西兰即将进入冬季,需准备防寒衣物,D不符合题意。最高峰海拔1156米,不太高,空气不会太稀薄,不需要携带氧气瓶,C符合题意,故选C。
5.(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 2019年3月31日,我国承建的巴基斯坦卡拉(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正式开始通车。由原来的7小时车程缩短为3个多小时。该公路是巴基斯坦唯一全线绿化的高速公路。下图为卡拉高速公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 )
A.气候全年炎热多雨,河流水量大
B.语言文化不同,交流沟通困难
C.当地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D.地形高大起伏,桥隧比重大
(2)卡拉高速公路两侧植树可以( )
A.缓解司机视力疲劳 B.广泛选用落叶乔木
C.消除洪涝灾害威胁 D.改变沿线干热气候
【答案】(1)B
(2)A
【知识点】区域发展的异同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线路沿线地区多属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河流水量较小,A错;该工程由我国承建,建设中语言文化不同,交流沟通困难,B错;沿线地区劳动力较为充足,C错;结合图中等高线信息可知,该工程大致沿印度河延伸,沿线地势起伏并不大,D错。故选B。(2)高速路线路较平直,沿线景观变化较单调,高速公路两侧植树绿化,可以缓解司机视力疲劳,保障行车安全,A错;该地区热量条件较好,可选用常绿乔木,B错;该地区降水较少,洪涝灾害少,C错;道路两侧绿化无法改变沿线干热的气候类型,D错。故选A。
【点评】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简称巴基斯坦,意为“圣洁的土地”、“清真之国”。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是一个多民族伊斯兰国家。国语为乌尔都语。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接印度,东北邻中国,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海岸线长980公里。南部属热带气候,其余属亚热带气候。首都伊斯兰堡,前首都卡拉奇是最大城市。
6.(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图为2019年11月某日某时的天气图。图中的城市为呼和浩特、杭州、成都、沈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最可能符合该日北京天气状况的是( )
A. B.
C. D.
(2)未来两日内:( )
A.杭州市民可前往西湖观赏“断桥残雪”
B.呼和浩特市市民出行须防大风天气
C.沈阳郊区农民冬灌防止棉花被冻伤
D.成都市民需做好抵御寒潮来袭的准备
【答案】(1)A
(2)B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天气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锋面气旋结构图可知,北京受暖气团的影响,出现降水的可能性较小,结合图中等压线分布可知,北京此时吹西北风,此时为11月,是秋季,温度不会太高、也不会在0℃以下,A正确,BCD错误(注意观察选项中的风向),故选A。(2)图中冷锋向南运动,未来两日内可能过境呼和浩特,但应该未影响至杭州地区,杭州出现降雪的可能性小,但冷锋经过呼和浩特,会带来降温、大风天气,因此呼和浩特市市民出行需防大风天气,A错,B正确;城市郊区一般发展蔬菜、花卉等农作物种植,棉花种植较少(另外,东北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小,并且棉花一般在秋季收获,春季播种,冬季地里并无棉花),C错;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受北部山地的阻挡,很少遭遇寒潮的侵袭(且两日内北方冷空气影响至成都附近的可能性小),D错。故选B。
【点评】天气特征描述:主要包括气温(气压)高低、阴晴、雨雪(降水强度大小、雨区范围)、风(风向、风速)、光照,主要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归纳概括或等压线图中天气系统来判断推理。
7.(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各大手机生产商争相开发和完善“逆光也清晰”拍照功能。据此完成问题。刺激手机厂商开发“逆光也清晰”拍照功能的主要因素是( )
A.生产技术进步 B.企业竞争加剧
C.交通运输发展 D.市场需求扩大
【答案】D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由材料信息,“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各大手机生产商争相开发和完善“逆光也清晰”拍照功能”可知,说明客户对逆光拍照的需求越来越多,市场刺激了手机厂商的开发,D正确,与交通运输无关,C错误。客户对逆光拍照的需求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加剧企业竞争,是手机厂商开发“逆光也清晰”拍照功能的结果,不是原因,A、B错误。故选D。
【点评】工业布局应坚持的四字方针——“风”“水”“宝”“地”
(1)“风”:应注意风向条件,保证有污染的废气不吹向居民区。除了上述环境因素提到的风向与工业布局关系外,还要使有大气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2)“水”:应注意河流流向,保证有污染的废水不流向居民区。产生水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城区河流的下游;自来水厂及对水质要求高的工厂应分布在城区河流的上游。
(3)“宝”:有好的经济效益。接近原料产地、燃料产地,接近科研中心,靠近交通线,便于进行生产协作,便于工人上下班等。在动力基地附近可布局耗能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厂,同时为综合利用废气可布局硫酸厂。
(4)“地”:距离城市的远近、地形、环境、交通条件等。在城区可布局无污染、规模小的工厂,如食品厂等。
8.(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 2020年4月,某电商平台推出的“数字粮仓”计划,是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农业数字化方案,将通过产地直供的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打响农产品品牌,让上游生产者和下游消费者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数字粮仓”的建设可以( )
①增加商品流通环节 ②建立源产地的品牌
③延长农产品保质期 ④扩大市场销售范围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数字粮仓”让上游生产者得到的好处是( )
A.减少农产品运输成本 B.缩短农产品生长周期
C.降低农产品仓储成本 D.改善农产品生产环境
【答案】(1)D
(2)C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建设“数字粮仓”,通过产地直供的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打响农产品品牌,有利于建立源产地的品牌,提高知名度,进而扩大市场销售范围,②④正确;注意材料信息“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农业数字化方案”、“让上游生产者和下游消费者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建设“数字粮仓”,打通了消费者从原产地直接购货的消费渠道,减少了商品流通环节,①错;农产品保质期的延长主要与农产品品种、保鲜技术等因素有关,数字粮仓”的建设并不能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③错。故选D。(2)建设“数字粮仓”,打通了消费者从原产地直接购货的消费渠道,减少了商品流通环节,使得上游生产者生产的产品能快速地到达消费者的手中,所以上游生产者得到的好处是降低农产品仓储成本,并不会改善农产品生产环境,C正确,D错;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A错;农产品生长周期与区域热量条件有关,“数字粮仓”并不会缩短农产品生长周期,B错。故选C。
【点评】“数字粮仓”项目,是一整套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数字化农业解决方案,旨在为粮食基地装上数字化引擎,以产地直供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让农民有奔头、消费者得实惠,促进农村电商产业化。打通优质农产品原产地直供通道,农民与消费者都受益。
9.(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 2020年来临之际,一位船员在航行过程中打开手机中某网络应用程序,来确定此时的太阳方位(下图),手机显示的时间为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刻,该船员的影子朝向(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2)此时该船大致位于右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C
(2)B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1)读手机屏幕截图,从手机某网络应用程序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可以看出,太阳从东南升起,目前太阳位于东北方向。影子的朝向与太阳的方位正好相反,因此图示时刻,该船员的影子朝向西南,C正确,A、B、D错误。故选C。(2)材料信息表明,此时为2020年来临之际,应在12月份。由此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从手机屏幕截图信息中的日出日落时间可以计算,该地的昼长约为14小时02分,昼长夜短,因此该船位于南半球,不可能位于甲地和丙地,排除A、C。该地的昼长约为14小时02分,由此计算出该地日出、日落的时间分别是4:59、19:01。与当地日出和日落的北京时间对比计算,该地比北京时间大约晚10小时,即该地位于东八区以西10个时区,大致在西二区。读图可知,乙位于30°W,即西二区,丁位于30°E,即东二区,因此,B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B。
【点评】区时的计算方法:
一、所在经线度数/15度=整数....余数
1.若余数小于7.5,即为整数时区.
2.若余数大于7.5,即为(整数+1)时区.
二、已知时间+/-时区差=所求时间(东加西减)
时区分布:
西(东)12区→西1区→中时区→东1区→东(西)12区
说明:东西12区是一个时区,虽然在同一时区,但相差一天.
人为规定,在日界线西侧的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总是比日界线东侧的西十二区早24小时,这样东、西十二区,虽为一个时区钟点相同,但日期总是相差一天,即东十二区任何时候都比西十二区要早一天。
所以,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反之,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为了避免日界线穿过陆地,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增加了几处曲折。
二、综合题
10.(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沿海滩涂因土壤盐度高、有机质含量少,一直难以发展种植业。江苏省盐城市(下图)的滩涂占江苏省滩涂面积的65%以上。2000年以来,盐城市某公司与中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在滩涂上种植用海水浇灌的蔬菜(主要为海蓬子、碱蓬),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近年来,盐城和广西梧州加强经济合作。
(1)说明盐城市发展“海水蔬菜”的有利自然条件。
(2)2014年,南美洲智利的西梅出口量超过美国和法国,成为中国最大的供应国(其中江苏消费量最大)。
简述我国通过冷链运输进口智利西梅等水果的主要原因。
(3)梧州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有着“百年商埠”“小香港”之美誉。上世纪80年代,香港宝石加工厂落户梧州,现梧州成为“世界人工宝石之都”,全球每年70%以上的人工宝石从这里出炉。
分析梧州承接香港宝石加工的优势区位条件。
【答案】(1)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大规模种植(滩涂面积宽广,可开发土地资源丰富);临海,海水资源丰富,取水便利;盐田(土壤)适合海水蔬菜种植;中低纬度,热量较充足,适宜种植时间长
(2)抑制微生物的增长,保证水果品质(利于水果保鲜);冷链密闭确保食品运输安全;低温环境中可防治虫害,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3)重要的内河港口城市,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土地)丰富,价格低廉;水电丰富且价格低廉;临近珠三角和港澳,位置优越;百年商埠历史悠久(基础较好)。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由图例可知,滩涂面积宽广,可开发土地资源丰富,利于大规模种植;临近海洋,可供利用的海水资源丰富,取水便利;沿海滩涂土壤适合海水蔬菜种植;由纬度可知,该地位于中低纬度,热量较好,适宜“海水蔬菜”种植,适宜种植时间长。(2)由所学知识可知,“冷链运输”抑制微生物的增长,减少了微生物的增加,保证水果的高品质(利于水果保鲜);冷链密闭,可保证食品运输的安全性;低温环境中可抑制虫害,减少外来的入侵物种。(3)由图可知,梧州位于河流交汇处,是重要的内河航运港口城市,水陆交通便利;该地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土地租金低;临近水电站,能源丰富且价格低廉;距离珠三角和港澳近,地理位置优越;由“百年商埠”可知,该地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较好。
【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 地形:高度:平原适宜耕作业;山地适宜畜
坡度:大于25°不适合种植业。
② 气候:光照、热量(温差)、水分。
③ 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④ 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
① 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 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
③ 国家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干预手段。
④ 劳动力:价格、素质
⑤ 工业和农业协作:工业——机械化,土地价格。
⑥ 生活习惯、历史因素:类型
⑦“三废”、化肥、农药:产量及销售,如绿色生态农业
⑧ 农业技术、科技
⑨ 经过的城市与工业区:市场
11.(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攀枝花地处川滇交界,雅砻江与安宁河的交汇处,山高谷深。下图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地貌。
附近的七百弄由海拔800~1000米的5000多座峰丛和1300多个深洼地的山弄组成,为国家级地质公园。1300多个洼地(弄)也就是1300多个"漏斗",该地区每年的降雨量都超过1500毫米,但这里缺水缺土,植被很少,是生态极其脆弱人类生存最艰难的喀斯特地貌区。
2017年中国养老城市排行榜50强,攀枝花位列四川第一,居住在武汉的退休王老师夫妇买房到攀枝花安度晚年(主要是过冬)。
(1)安宁河口的海拔范围是 。
(2)当曲,发源于唐古拉山东段山麓的高山沼泽,与沱沱河(1978年被认定为长江正源,并沿用至今)、楚玛尔河(北源)并称为“长江三源”。有攀枝花学者认为当曲才是长江的真正源头,请说明其中的理由。
(3)分析七百弄缺水缺土的原因,并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4)从热量和光照角度分析王老师夫妇迁移去攀枝花(过冬)的原因。
【答案】(1)500-1000米
(2)当曲流域面积较大;流量更大;河流更长
(3)缺水:喀斯特地貌地下漏斗(多地下溶洞;石灰岩多孔,水易下渗),降水后迅速渗漏到地下。缺土:地形崎岖;植被覆盖率低,降水多,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建议:利用独特的地貌景观发展旅游业;地表建蓄水池收集雨水;农业种植耐旱作物;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生态复建(封山育林恢复植被)
(4)北部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受寒潮影响小,气温较高;当地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光照充足。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1)安宁河注入雅砻江,河谷两侧海拔均为1000米,图中等高距为500米,所以安宁河河口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2)在当曲流域内东部的山间盆地、滩地区,分布着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当曲流域面积较大,结合图示,当曲的支流多,流量更大,河流更长。所以有学者认为当曲才是长江的真正源头。(3)喀斯特地貌区独特的地质环境:多地下溶洞;石灰岩多孔,水易下渗,降水后迅速渗漏到地下,使得该地区地表水缺乏,降水丰富且强度大,易发生水土流失。地区降水丰富且强度大;地形崎呕;植被不良;遇到暴雨,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所以七百弄地区缺水缺土。解决措施要根据喀斯特地貌自身特色分析,可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旅游业,种植耐旱作物,进行生态建设等。该地区不能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易渗漏,且多地质灾害,易引发次生灾害。 可以利用独特的地貌景观发展旅游业;地表建水柜(蓄水池)收集雨水;农业种植耐旱作物;农村发展养殖业(羊、鸡、石解药材);生态复建(封山育林恢复植被)等措施。(4)从热量和光照角度分析王老师夫妇迁移去攀枝花(过冬)的原因。从热量条件看,王老师迁移到攀枝花越冬,说明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这与地形有关,读图可知,攀枝花北部为高大山地,冬季西北季风受到西北部山地阻挡,使得攀枝花冬季气温高。从光照条件看,光照充足,有利于过冬,攀枝花位于山地南侧,北部冷气流沿山坡下沉,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所以王老师迁移到攀枝花越冬。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1)气候(2)淡水(3)土壤(4)矿产(5)自然灾害
2.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2)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
3.政治因素
(1)政策(2)战争(3)政治变革
4.社会文化因素:
(1)文化教育事业(2)婚姻和家庭(3)宗教信仰的不同,种族之间、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12.(2021高三上·天津期末)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伊塞克湖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大湖,有“吉尔吉斯斯坦的海”之称。湖水微咸,有100多条河流注入。湖区周围是该国重要的畜牧和工业区,右下图示意伊塞克湖地区地质剖面。
(1)依据材料,推测伊塞克湖的形成原因。
(2)有人预测:未来几年,伊塞克湖湖水盐度会上升。请提出相关论据。
(3)中吉开展畜牧业合作,说明两国各自有哪些优势条件。
【答案】(1)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岩层断裂陷落,形成较深的湖盆;地势低洼积水成湖
(2)周围工农业生产大量使用注入湖泊的河水;属内陆湖,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全球变暖),蒸发加剧;气候异常,降水减少
(3)吉国:畜牧业资源丰富;中国:市场广阔;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知识点】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伊塞克湖的形成原因主要从内力作用及地势等方面分析解决问题。结合图示可知伊塞克湖是岩层受水平挤压,南北隆起泰尔斯山、昆格山,而伊塞克湖所在中部岩层裂陷落形成凹陷较深的湖盆,四周雪山和河流众多,地势低洼的湖盆积水形成了现在的伊塞克湖。(2)未来几年,伊塞克湖湖水盐度会上升主要从农业用水,湖泊类型、气候变化、盐度等方面分析。湖水的盐分主要来自人类活动和自然注入,以及水循环过程不断积累的。结合图文信息可知该湖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大湖,是内陆湖,只有径流注入没有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气候变暖,蒸发加剧,降水减少;周围农业发展会截流入湖泊的河水,化肥农药的使用,会增加湖水盐度。(3)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合作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要结合两国的资源和市场等方面进行考虑。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的内陆国家,畜牧业资源丰富,中国人口众多,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对于畜牧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市场广阔,且中国经济相对发达,资金雄厚,中吉合作发展畜牧业,可以实现双赢。
【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 地形:高度:平原适宜耕作业;山地适宜畜
坡度:大于25°不适合种植业。
② 气候:光照、热量(温差)、水分。
③ 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④ 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
① 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 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
③ 国家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干预手段。
④ 劳动力:价格、素质
⑤ 工业和农业协作:工业——机械化,土地价格。
⑥ 生活习惯、历史因素:类型
⑦“三废”、化肥、农药:产量及销售,如绿色生态农业
⑧ 农业技术、科技
⑨ 经过的城市与工业区:市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