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课标要求: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
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情境导入
必备知识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对保障人类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拓展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主要包括( )
①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②医疗服务制度
③药品供应制度
④医疗保障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应用探究
考考你
D
必备知识
(一)西方国家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20世纪中期
重大传染病
得到控制
服务体系
日益完善
城乡居民都
享有一定权利
二战后推广
美国
欧洲
药品供应
基本保障
材料:
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受到环境污染和工作压力增大的影响,患病人数激增,国家开始重视疾病的防治,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建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科技尤其是电与化学工业的发展的应用促进了医药事业的发展,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形成。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促进现代医疗卫生体系走向完善。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医疗卫生体系建立的因素是什么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家政策、现实需要等
关键能力:分析概括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必备知识
(二)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
覆盖全国
计划免疫
安全监督
服务职能不断扩大
健康档案 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
20世纪60年代:城镇工作人员
改革开放后:城镇职工
新农合 城镇居民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药品体系
不断完善
收费、扶贫
1951年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血防九人小组,专门领导血防工作。预防血吸虫病的群众运动蓬勃兴起。1953年国务院下文,令各省、市、县都要建立血吸虫病防治机构。1955年底,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成立。
从省、市、县到乡镇四级,都迅即建起了血防机构。基层的各防治机构,则以印发资料、巡回放电影、有线广播、墙报、文艺演唱等形式,将宣传工作做到了田间地头和千家万户。
——摘自《万众一心送“瘟神”——新中国围歼血吸虫病纪实》
措施:国家重视传染病的防治;成立各级专门防治机构
发动群众、重视宣传等
效果:良好
阅读教材P87【历史纵横】回答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针对预防血吸虫病党中央的采取了哪些举措?效果如何?
关键能力:分析概括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被发现。为救治患者,大量人力物力火速投入到医院的改造和建设中。武汉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从方案设计到交付使用仅用了10天。由武汉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改造的16家方舱医院,以先进的设备、充足的床位和完善的功能,先后救治新冠肺炎感染者1.2万人次。这些医院的建设和改造,为武汉夺取抗疫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在防疫抗灾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关键能力:解释说明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有一个顺畅的信息传递渠道;有着充分的动员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巨大的优势,能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举国同心,共抗疫情等
合作探究:中国卫生组织系统的特点
依据上图并结合所学探讨中国卫生组织系统的特点
诊疗机构与服务机构相结合
预防与治疗相结合
中医与西医相结合
民间团体与政府组织相结合
中央与地方相结合
医疗教育科研与医疗救治相结合
体系化、制度化
关键能力:归纳概括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
关键能力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注重公共卫生建设
关键能力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
大健康
大卫生
必备知识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我国的卫生防疫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先后消灭了天花、沙眼、丝虫病和新生儿破伤风、霍乱、疟疾、鼠疫等烈性传染病;提前实现了WHO提出的乙肝阶段性控制目标;艾滋病疫情总体控制在低流行水平、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结核病控制指标在我国提前实现;成功应对了SARS、埃博拉、新冠肺炎等新发传染病。
【原因】(1)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3)医学科技的进步(青蒿素等)(4)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合作等。
【意义】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升了全民健康素养;提高了全民健康水平;促进了公共卫生体制的完善;有利于民族昌盛与国家富强。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卫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