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眉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13 16:11:42

文档简介

1.答卷前,考生务
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
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涂其他答案标
本试卷上无效
答非选择题时,将
答题
本试卷上无效
代文
成1~3题
如何真正读
度以及浸透其
华文化基
和平发展对世界未来
经成为
重要课题。而要应答这一课题,离不开对中国历
史禾
优秀
化的正确认识与深入理解
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优秀

“志于道”的文
追寻的是宇宙人生的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
为,无为而无不
先贤正是通过无为、无矢
达到
所不为、无所不知

识再丰富,但只要有
会有所不知,就不
知”的境
镜,其
镜子一般光明洁净,镜子起作用所达到的状态就是“
而其自身仍保持一尘不
染,寂而常照,照而恒寂。不仅如此,中国古人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即人人都具
成圣成贤的潜质
道都可以成为圣贤,“无所不知”并非常人不可企及的目标
求知识

先贤的智慧
为学”的方法来“为道”,在
先贤
虎形成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
万物为一体者也。”在这
体”的观念
兄与弟
友、国家之间都是和谐一体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
这种整体
虽然经
历史发展过程
然保持
社会,乃
的和谐相处
文明成为历史上
断的文明而得以延续
究其根本
在于中国人在绝大多数的历史阶段都遵从
先贤“志于道”的发展
界观,采取
体思维
民胞物与”的道德观。这种世界观
道德观渗透在国家
理和社会制
千年的历史演进中
民族

文明,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


行、天下为公的大
想,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
贱均贫
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等
中国选择中国特
主义

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决定的。中国朱
主义制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结果,具有一脉相承
历史性及独特的民
这说明,任
家的制度禾
凭空出
其历史文化的渊源。要读
必须首先读懂中华优秀传统
特别是其“志于
发展方向和“一体
的文
秀传统文化,并
现在很多
籍经典中的汉字都
典,理解其中深邃的义理
懂中华优秀传
化是一项
须认真对
正确应答,不仅决
未来
重汉字研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编自刘余莉《读懂中国制度的文化基因》
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华优秀传统文亻
的文化,这与西方的文化截然
华文明因共荣共损的
C.只要我们认得古籍经典中的汉字并理解其深邃义理,就能读懂中国制度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华优秀
年的历史积
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基于如何读
制度,文章从文化和历史两方面追本溯源,论述深刻
文章第二段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
的原因展开论述

C.文章观点明
等多种论证方法,条分缕析、鞭
文章既有宏
论,又有现实的指向,体现了


法不正确
是(3分
“知识是个圆,圆外的世界永远比圆内的大”符合传统“求道”的方法
全意为
本思想一脉相承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随着时代的变迁还会有创造性车
新性发展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
活讲好中国故事、坚定大国
基因优势
第2页眉山市高中2022级高二下期期末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代文
类文本阅读(9分,每
(3分)【解析
文并未涉及中西方文化的比较。B.中华文明得以不中断地延续

仅此一种。C.认得汉字并能理解其深邃义理是读懂中国制度的必要条
充分条
B(3分)【解析】文章第二段并没有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优秀的原因

求道”和西方“为学”方法的不同
的世界永远比圆内的大”符合的是西方“求知”的方法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

C(3分)【解析】原文中我
大航天”概
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
较少的投
短的时
条适合本国国情
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
系列重要成就”
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以及特殊的国情和特定的历史条亻
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背景
分)【解析】“同时预示着中国航天可以和国际先进的航天国家对话”错,将已然说成
参考答案:
航天人持之以恒的努力,拥有宇宙般的胸
充分发
国举国体
优势;③“大航天”概念的提出带来的技术革新
评分意见:6分,每点2分,意思相同即可

读(本题
分)【解析】两个次要人物都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但是没有起着反衬主要人物的作用
爸只位但把小边中的价图支”大②搜有包人尽的小
标题很不满意
他依然很谦逊地说“我这只是参考意见,还是你们作家定吧”,表现

尊重。③执
令最后还是扌
版社修改了小说题
评分意见:6分,每点2分,如
说法,言之有理
参考答案:答案一:我认为用“潜浮”好。①交
说围绕是否将“我
标题
的“沉”改为“潜”展开(或暗示小说
最终还是将“沉浮”改为了“潜浮”);②凸显人
物形象:如果没有舰队
我的小说最后会以“沉浮”的标题出现在读者面前,突
舰队司令对潜艇官兵的深情厚爱;③暗含小说主题:小说最后,“我”终于明白不用“沉”而用
的原
潜浮”做标题,暗含了作者对笔下舰队司令这个人物的敬佩之
案二:我认为用“沉浮”好。①交代主要故

标题中的“沉浮”是引发矛
突的原因,小说围绕是否将“沉”改为“潜”展开;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文
我”的小说标题最后换没换,设置悬念,更好地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③一语双关:“沉
既是小说中“我”的小说标题,也表
我”在更换小说标题过程
的“沉”和“浮
分意
每点2分
表明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表明
成理目
文答案第1页

(一)文言文阅
共4
B(3分)【解析】“太尉”是“引兵
的主语,不能断开
”是“走”的宾
不能断开
分)【解析】爵位等级依次为公、侯
(3分【解析】从原文“吴兵既饿
去”来看,吴兵是饥饿后主动撤
对战逃跑
)楚兵勇猛轻捷
希望先把梁国放弃,我们去断绝他们的粮道,这样
才能把他们制服
分意
分,关键词“剽
意正确2分
来吴兵向汉军军
来,太尉让人们注意防备西北,不久吴国精兵果然奔到了西
匕,但没能攻
分意
而”各1分,大意正确2分
阅读

分)【解析】“翻疑梦”没有表现牵挂,表现的是相见时的惊喜,“各问年”表现的
皮此的牵扌
参考答案: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凄清的寒夜雨景
分)寒夜里,暗淡的灯光映照着濛濛的细
竹林深处,似漂浮着烟
分)寓情于景,(1分)用意象
烟”渲染伤别的气氛,(2分)映衬出诗人悲凉暗淡
(1分
评分意
分,按照评分要点给分,意思相
(三)名句名篇
(本题共1小题,6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3)定乎内外之
分,辩乎荣辱之境
评分意
1
空中有一处错误则该空不给分
A(3分)【解析
当先”指策马走在最前头
领先
率先
垂范”指带头给下级或晚辈做
根据语境应该选“一马当先”。“众所周知”多用作独
尽人皆知”多用作谓语和
业萧条”指各行各业都
冷落、不兴旺;“萎靡
容精神不振

人的状态。根据语境

萧条”。“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
容道理很明
毋庸置喙”指不
嘴不需
多话。根据语境应该选“不言而喻
分)【解析
名度”搭配不当;B选项,语序

是递进关系,“扩大当地土特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帮助农户销售农副产品,增
农民收入”程度更深
项,“增强”和
是递进关系
大当地
收入”程度
D(3分)【解析】“不过”说明前
折关系,“积极效应
跑偏带歪”相照
排除
和C选项
句意思应保持一致,“政绩”与“功利
光环度”相照应,排除B选项
高二语文答案第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