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经济大危机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经济大危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11 19:1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Q:“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
Q:这些会议是否解决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答:没有, 但却暂时缓和了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The Great Depression
Why-What-How
一、经济大危机
1、背景:繁荣背后的危机
2、原因:
主要原因:生产相对过剩。
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3、标志:1929年10月下旬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4、特点(P21):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
5、影响:
(各国国内)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世界范围)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
影响深远。
德国应对资产阶级统治危机
日本应对资产阶级统治危机
九一八事变
美国应对资产阶级统治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经济危机引发资产阶级统治危机,社会矛盾尖锐
2、目的:
政府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3、措施(P23) :
整顿金融;
复兴工业:《国家工业复兴法》(核心)
调整农业;
兴建公共工程。
3、评价
材料: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
答:经济危机。
(2)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调整工业,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答: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中考练兵·2007汕头中考第30题
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新政是:
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
B.用提高国家垄断程度的办法来消除经济危机
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
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扩大国营经济成分
Q:请思考
这场经济危机给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留下了什么教训?
答:
①营造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防患于未然。
②负责、合作,共同解决:
经济和金融危机一旦发生,各国政府和各国组织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从而有效地遏制危机,防止危机的恶化、扩展和延续。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要从根本上摒弃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和转嫁危机的手段。在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尤显重要。
经济大危机
1929—1933
美 国
罗斯福新政
德、意、日
法西斯专政
资本主义
基本矛盾
摆脱危机
寻找出路
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
Why
What
How
总结与回顾:
阅读:P20-21第一个蓝框
Q1:从表面上看,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表面繁荣,但潜藏危机,请问危机何在
答:生产相对过剩:
产量猛增V.S.人民相对贫困
(不是卖不完,而是卖不掉)
1924~1929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
Q:“股票有什么功能 ”
答: 股票主要有融资等功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都是私有的,采用股份制经营。
企业生产停滞而其股票热卖,则多为炒作,纯属泡沫。
1929年10月29日,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出现股票抛售狂潮,经济危机爆发,它影响了金融、农、工、商业等各个部门,很快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危机。
穷困潦倒的人们住的棚屋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突然出现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一方面,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艰难度日,他们排起长队领救济面包;另一方面,资本家故意大量销毁产品,拔掉田里未长成的棉花,宰杀幼猪,把大量的牛奶倒入河中,任凭成熟的水果烂在技头,玉米和小麦被当作燃料付之一炬。英国资本家把整船的橘子倾入大海,巴西资本家则销毁了两个多万袋咖啡。
Q1: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
而不去救济贫民
答:减少产品,维持价格,保持利润。
Q2:这说明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答:唯利是图。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 罗斯福
(1882--1945)
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胡佛
罗斯福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
1575万票—2280万票
1933年,
罗斯福
当选美国总统。
农民削减产量,政府提供补贴
(罗斯福看望美国农民)
1、积极:
(1)成效显著:
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改善;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加强;
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2)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局限: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评价新政
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
b.企业破产—工业危机
c.农产品价格猛跌—农业危机
d.失业人数激增—就业危机
e.社会动荡不安,垄断资产阶级统治面临危机
经济危机
实战练习:
1.20年代末美国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20年代美国的繁荣
B.美国市场的分期付款
C.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
D.股票投机导致股价大幅度哄抬
2.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发生后,最先受其影响并受冲击最大的国家是:
A.德国
B.日本
C.意大利
D.英国
3.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运用,这种经济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 )
A.以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
B.利用政权杠杆进行宏观调控
C.国家不干涉资本家的经济事务
D.保护关税,减少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4.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
A.金融危机
B.通货膨胀
C.产品过剩
D.市场萧条
8.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相同政策是: A.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涉
C.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D.建立垄断资产阶级的独裁统治
拓展延伸:
正对当前美国的次级贷危机,结合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和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