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课时训练(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课时训练(word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7-13 19:2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知识点1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动物的行为: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2.分类:(1)按照行为的目的或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 
 行为、  
  行为、  
  行为、领域行为、  
  行为等。?
(2)按照  
  ,可以分为  
  行为和  
  行为。?
3.(1)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例如,小袋鼠吃奶、蜜蜂采蜜。?
(2)学习行为:在  
  因素的基础上,通过  
  因素的作用,由  
 而获得的行为。例如,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
4.  
  行为是  
  行为的基础。?
5.意义:动物的  
  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  
  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学习行为越  
  。?
知识点2 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6.方法: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法和  
  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7.实例: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1)“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  
  行为。?
(2)选择小鼠做实验动物的原因:①这类小动物经过训练,能  
  。②小鼠属于哺乳动物,学习能力比蚯蚓  
 ,“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要  
  些。?
基础训练
知识点1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从行为方面分析,主要是因为人类具有最复杂的(
)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学习行为
D.繁殖行为
2.如图四种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3.“孔雀开屏”这一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及功能上看分别属于(
)
A.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
B.先天性行为,繁殖行为
C.学习行为,繁殖行为
D.学习行为,领域行为
4.家蚕经过5次蜕皮之后,吐丝作茧,决定这种行为出现的因素是(
)
A.环境
B.学习
C.生活经验
D.遗传物质
知识点2 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5.“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一种行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一种学习行为
B.动物越低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
C.“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6.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
A.使用望远镜观察野生天鹅的取食和孵卵行为
B.使用监控设备来直播大熊猫的分娩过程
C.通过和黑猩猩交朋友来观察研究其行为
D.利用特定的装置来研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能力提升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下列词语所包含的动物行为与蜘蛛结网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公鸡打鸣
B.鹦鹉学舌
C.惊弓之鸟
D.老马识途
2.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猫捉老鼠属于攻击行为
B.大马哈鱼的生殖洄游是学习行为
C.大雁南飞属于节律行为
D.“蜻蜓点水”是蜻蜓的防御行为
3.动物的行为有多种,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蝉在树上鸣叫
B.家兔的心脏跳动
C.刺猬遇到敌害时蜷成球状
D.避役身体的颜色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4.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做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夜蛾可通过感受器接受声音脉冲的刺激
B.夜蛾的逃生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C.蝙蝠的捕食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D.夜蛾具有不同的逃生策略与蝙蝠捕食无关
5.杜鹃不筑巢、不孵卵也不育雏,这些工作全由小杜鹃的“义父母”代劳。如图为苇莺在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苇莺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由环境因素决定 ③学习行为
④由遗传物质决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在探究菜青虫取食行为的实验中,下列有关操作过程不正确的是(
)
A.对菜青虫从卵开始隔离饲养
B.直接使用从野外捕来的幼虫
C.实验叶片和滤纸片应当一样大
D.最好先将菜青虫饿饲一段时间
7.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它们的相同点是(
)
A.生来就有的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
D.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8.缉毒犬经过专门训练,可在各种场所对不同的行李物品进行搜索,查缉隐藏的毒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缉毒犬拥有查缉毒品的能力,是通过长期学习和训练获得的
B.缉毒犬学习查毒的行为,是建立在其先天性行为基础之上的
C.缉毒犬一旦学会了缉毒技能就会形成终身不忘的记忆
D.犬属于哺乳动物,学习能力强是选择犬协助查毒的原因之一
9.某学习小组以下表中的动物为研究对象,观察动物绕道取食的“尝试与错误”次数记录如下表:
动物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24
46
65
5
下列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学习能力:丁>甲>乙>丙
B.它们绕道取食的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C.若乙是爬行动物,则甲可能是两栖动物
D.丙适应环境的能力最强
10.一位养鸭老人,手中提着鸭食,身后跟着一群竖“一”字排列的鸭子。请分析,此过程中鸭子的行为有(
)
①取食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繁殖行为 ④迁徙行为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20年12月,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内(乌石镇舒溪村境内),数百只斑嘴鸭在水中游弋嬉戏,悠然越冬。据悉,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9850公顷,有鸟类144种,每年有上万只鹭鸟、雁鸭在湿地越冬。
资料二: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外条件下的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部分野外生存能力。
(1)资料一中斑嘴鸭、鹭鸟、雁鸭不远千里飞来太平湖越冬是动物的  
  行为,从行为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
(2)资料二中人们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后,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  
  获得的行为。?
12.某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活动,探究过程如下:选取三只一天未进食的小白鼠(A、B、C),分别走同一个迷宫(图①),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测得它们找到食物的时间并记录在表格中,小组最后将三只小鼠走迷宫的用时绘制成图②。请分析回答:
小白鼠
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9秒
B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C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5秒
(1)根据本实验,你认为该兴趣小组作出的假设是  
  
  
  
  。?
(2)请在图②中补充小白鼠B的实验数据曲线。
(3)根据图②曲线,发现三只小白鼠获取食物的三次时间的共同规律是  
  
  。?
(4)三只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不同,说明此类行为的获得是建立在  
  的基础上。?
(5)通过上述实验可知,从行为的获得方式上看,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  
  ,该行为对其具有的生物学意义是  
  
  。?
13.俗话说:“人有人言,鸟有鸟语。”不同的白冠雀群的鸣声虽然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研究员小王把某个白冠雀鸟群(
A
)的幼雏(
A
)移到另一个白冠雀鸟群(
B
)中去,等到a长成成鸟,发现a的鸣声就不同于A鸟群反而接近于B鸟群。小王又把白冠雀的幼雏(
B
)移到黄莺鸟群中生活,结果b却学不会黄莺的鸣声。请分析回答:
(1)a的鸣声,具有B鸟群的“方言”特点,这是  
  行为所起的作用;b学不会黄莺的鸣声,是因为b体内不具有控制黄莺鸣声的  
  。?
(2)上述材料说明,  
  行为是在  
  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3)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