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11 19:2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材料一:周恩来1954年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时,美国著名的冷战骑士、国务卿杜勒斯曾下令与会期间美国代表团,任何人不得和中国代表团成员握手。当新闻记者在日内瓦机场问杜勒斯:“国务卿先生,你在日内瓦期间,除了在会场上将和中共的周恩来讨论问题外,还有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的会面安排吗 ”杜勒斯耸耸肩膀回答说:“记者先生,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我的坐车和周恩来的坐车在日内瓦大街上相撞。”
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在飞往北京的航程中对工作人员说了6点,包括要他们在飞机到达北京首都机场的时候不要紧跟着他出舱门,要让美国总统独自与周恩来握手,以弥补当年杜勒斯失礼。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中美关系如何?
为什么?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发生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1969年年中,苏联洲际导弹增至1060枚赶上美国,同时苏联还开始发展和部署反弹道导弹系统,赶到了美国前面,而且苏联建成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这一切使美国日益感到苏联已成为“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
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材料四 越南战争是美国人的滑铁卢,随着越南战争的爆发和失利,美国经济指标曾画出了一道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曲线。随着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陷入困境,军费负担不断加重,美国经济又调头向下,1970年美国经济增长则完全陷于停顿。
——《环球时报》2002年10月21日
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
材料五 中国卷入朝鲜战争后, 作为报复,美国对北京实行全面的贸易禁运,同时在美国的带领下,联合国也对华实施贸易禁运。
50年代初锡兰水稻歉收,锡兰政府一再要求美国给锡兰的橡胶出口以合理价格,并以低于市场价从美国进口大米,均遭美国拒绝。所以,锡兰转而向中国要求进口大米,马上得到中国政府的同意。1952年10月,中锡两国政府签订了大米和橡胶5年贸易协定,规定中国每年出口锡兰20万吨大米,锡兰每年向中国出口5万吨橡胶,占锡兰出口橡胶的一半。这是中国与非社会主义国家签订的第一个贸易协定。美国要求锡兰停止出口,但被锡兰拒绝。
1952年4月,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经济会议。在会上,中国代表团分别与英、荷、法、瑞士、意大利、比利时、芬兰、锡兰、印尼、巴基斯坦等10个国家签订了总额为2.23亿美元的贸易协定。
这一年中国还与日本签订了民间贸易协定,其中中日民间贸易额双方各为3000万英镑。
1959年,西欧和日本实质上已放弃了贸易禁运,而急切地恢复了对华贸易。
“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经过时。”
——尼克松《不战而胜》
遏制、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个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材料六 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中国迎来了第二次建交高潮。到1969年底有50个国家同中国建交,比1955年底同中国建交的23个国家增加了一倍多。在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中,除法国外,都是亚非拉国家。在这些国家中,除了锡兰、柬埔寨、老挝和古巴外,又都是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
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
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
为什么用“恢复”而不用“加入”?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有记者问:“乔团长,你能不能讲讲你现在的心情?”满面春风的乔冠华仰头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联合国”
美国
中国
①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②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
③遏制、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70年代中美改善关系原因
材料七 1958年,苏联要求在中国建设中苏共同所有的长波电台和建立一支共同的潜艇舰队。中国为维护国家主权,严辞拒绝苏联的无理要求。
1960年,苏联撕毁经济合作协议、合同,中
苏关系急剧恶化。
1969年3月,苏军入侵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两国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冰点。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这一切使中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国更富有侵略性。
美国
中国
共同要求
①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②遏制、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③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④ 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
①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②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
③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有重要作用
70年代中美改善关系原因
契机?
那么,中美关系怎样一步步缓和的呢?
“乒乓外交”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周恩来:“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1972年2月21-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
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2年2月22日,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就中美关系正常化
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周恩来表示:台湾问题是阻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
尼克松表示: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2年2月26日,周恩来总理陪同
尼克松总统在赴杭州的飞机上。
访问杭州后,尼克松一行飞往上海
《人民日报》为中美建交印发的号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
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1.中日关系正常化
1972年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亲切接见日本国首相田中角荣
1972年9月,中日建立外交关系。图为双方签字后,互换联合声明文本。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1.中日关系正常化
2.中国迎来又一次建交高潮
1979年
1980年
1992年
1995年
1979年底,
我国建交的国家有55个
1980年底,
我国建交的国家有124个
1992年底,
我国建交的国家有151个
2005年底,
我国建交的国家有165个
中国外交事业的新发展
二十世纪初
帝国主义瓜分狂潮时期法国漫画
2009年英国泰晤士报刊载漫画。 山姆大叔扇子上写的是“I Owe You”。
一个“和”字荏苒千年,发展变化,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以和为贵”,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和谐观——历史悠久,传统优良。一个“和”字同样也适用于当今的中国外交:和平崛起,和谐世界。
新时期中国哪些外交成就能体现“和平崛起,和谐世界”?
政治
经济
文化
安全
……
全方位
多角度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实行 、包围威胁的政策;
(2)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国 的提高和 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2.发展历程:
(1)1971年7月,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2)1972年,美国总统 访华,与周恩来举行会谈,双方在 签署了《 》。
(3)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3.意义: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标志着中美两国20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 。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恢复标志: 年10月25日,第 届联合国大会
2.意义:是中国 上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影响:(1)中日建交: 年,日本首相 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外交新局面: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三、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
1. 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 提高。
中国在 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时间: 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 举行。
3.上海APEC会议的主题:
4. 意义: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 外交活动。
黄岩岛最早被中国人发现,其附近海域也是中国海南渔民的传统渔场。早在1279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时在南海的测量点就是黄岩岛。
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海军护卫舰德尔皮拉尔号在黄岩岛海域抓捕12艘中国渔船,随即登陆中国渔船试图抓捕渔民,同时拿出已经打印好的全外文文字凭证要中国渔民签字画押承认“入侵菲律宾”,不久之后,中国海监船75号和海监船84号抵达,菲律宾海军放过中国渔船和渔民回到自己的护卫舰,开始和中国渔政船对峙。
2012年4月12日,德尔皮拉尔号撤出,改由海岸警卫队巴拉望号继续对峙。
2012年4月16日,菲律宾海军埃德萨号护卫舰替换巴拉望号护卫舰,继续和中国渔政船对峙。
2012年4月20日,中国最先进的渔政船中国渔政310抵达黄岩岛进行巡查。
2012年4月22日,菲律宾海军司令亚历山大·帕玛少将命令2艘战舰和1架反潜机抵达到黄岩岛海域。
中国地图的右下角,都附有一个南海诸岛的小地图,这个被海洋工作者常常提起的“九段线”分布着南海周边国家争夺的岛屿和海域。
在南沙群岛中,属于中国控制的只有9个。其中中国大陆占8个,台湾占1个。越南派兵抢占29个,是最多的。菲律宾是8个,马来西亚是5个,文莱是2个。
中国应如何处理南海问题,才能既维护领土主权,又体现“和平崛起,和谐世界”?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