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3 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钙、铁、镁离子检验的特征反应原理及实验现象。
2.了解茶叶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成分及功效。
3.复习掌握过滤的原理及操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了解从植物叶子中获取无机物的预处理实验方法。
2.学习利用检验离子的反应探究身边物质成分元素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从植物中提取某些成分的重要价值,增强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提高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
2.通过检验茶叶中的部分金属元素的实验,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精神和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的方法。
2学情分析
《实验化学》模块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所提出的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本节课的内容属于“物质的检验”单元,通过“检验茶叶中的某些金属元素”这一课题,让学生了解溶液中某些金属离子的特征反应,复习巩固灼烧、过滤等操作技能,还要促使学生学习利用检验离子的反应从而探究身边物质成分元素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让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某些金属离子检验的特征反应及实验条件控制
难点: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园面积为世界第一,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一,茶与可可、咖啡并称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播放茶叶的起源和发展的视频。学生观看茶叶的起源及发展的视频。
活动2【活动】师生交流
1.大家平时有喝茶的习惯吗?
2.大家知道喝茶对人体的益处有哪些?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峡州山南出好茶”,陆羽所说的峡州就是宜昌。宜昌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十分适宜茶叶生长。宜昌素有“中国名茶之乡” 的美誉。宜昌茶叶以其香清、汤碧、味醇、汁浓及强身健体而著称。
【提出新问题】3.大家所知道的宜昌的茶叶品牌有哪些?
学生介绍我们家乡茶叶中的驰名品牌。
活动3【活动】了解茶叶成分
【思考】茶叶中含有最多有机成分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如何检验该成分?
学生自学学案上茶叶的成分及功效,了解茶叶的化学组成,酚是茶叶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设计实验检验茶叶中存在的酚。
【演示实验】向茶水中滴加氯化铁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活动4【活动】检验混合溶液中的Ca2+、Fe3+、Mg2+离子
【讨论】?? 根据已有知识,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混合溶液中的Ca2+、Fe3+、Mg2+离子?
活动5【讲授】茶叶中微量金属离子提取方案
茶叶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检验是存在相互干扰,同时茶叶中的金属元素含量相当低,与常规的思路和检验方法存在区别,因此,要找到这些金属离子检验的特征反应,既可以检验出含量低的离子,又不存在干扰的检验方法。
【板书】铁、钙、镁离子的特征反应如下:
Ca2+ + C2O42-→CaC2O4↓(白色沉淀)
Fe3+ +KSCN(溶液) →血红色
Mg2+ +镁试剂+OH-→天蓝色沉淀
【引导】如何从茶叶样品中获取这些金属元素的离子?
【图片展示】茶叶预处理的操作图片,鉴于灼烧茶叶产生大量烟并且耗时过长,因此这部分操作由老师实验前已经完成。
学生归纳出实验流程、实验过程、步骤,并进行完善
活动6【活动】学生分小组实验检验茶叶中的部分金属离子
根据实验方案,按步骤完成实验。强调将茶叶灰用盐酸溶解充分搅拌后过滤,分别用氯化钙、氯化铁、氯化镁溶液和茶叶浸取液做实验,明确每一操作步骤,用量。小组三位同学分工协作,注意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活动7【活动】实验结果与讨论
点评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小结从检验植物叶子中金属元素的一般步骤、思路,为其他从植物叶子中金属元素离子的检验积累经验。
【结果与讨论】
1、用钙、铁、镁离子溶液实验与用茶叶浸取液做实验时现象有何不同,该如何解释?
2、本实验在溶解茶叶灰分时加入大量盐酸(6mol/L),盐酸对本实验中三种离子检验有无影响,若有影响,试验中是如何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