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滑轮
一、选择题
如图所示,不考虑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米袋总重为 800N,而绳上吊着的静止的“绅士”重 500N,则米袋对地面的压力为( )
A.500N B.250N C.300N D.800N
1143000161631
1168400832243小汉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 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
实验次数
物重 G/N
拉力 F/N
1
1.0
0.65
2
1.5
0.90
3
2.0
1.15
A.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 B.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3.(2019 湖南郴州)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 200N 的重物,动滑轮重为 10N(不计绳重与摩擦),则拉力 F 的大小为( )
A.70N B.100N C.105N D.110N
二、填空题
如图所示,小森用同样的力把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如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则重力 G
甲 G 乙(“<”“=”、“>”)。
1143000143400
用如图装置,在 20s 内将 80N 的水桶提升 3m,拉力为 50N,则拉力的功率为 W.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的重力为 N。
1219158-14470381143000537209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 150N 的木块在 10s 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 4m,此装置是滑轮(选填“定”或“动”),该工人拉力的功率为 W(滑轮和绳的重力、摩擦均不计)
如图,工人利用滑轮组将 200N 的重物匀速向上提升到 2m 高的平台上,则他所用的拉力为 N,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的距离为 m.(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
三、作图题
1409700240043如图所示,通过滑轮组向下用力提升重物,请用笔画线组装滑轮组.
四、实验题
1219189565543如图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 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1143000185459
解决下列问题:
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 ;
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 ;
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实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 ; (4)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则应选择 ;
(5)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你还发现什么规律?(写出一个即可)
五、综合应用题
水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竖直向上提升浸没在水中的金属物.已知正方体实心金属物的体积 V=1×10﹣2m3,重力 G=790N,ρ =1×103kg/m3,动滑轮重 G0=60N,绳子重力和摩擦不计.请问:
金属物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在金属物浸没时,匀速提升需要的拉力 F 是多少 N?
要求在 1min 内将始终浸没在水中的金属物匀速提升 2m,求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上拉力F 的功率.
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如图所示,某人用绳子沿着倾斜的方向通过定滑轮拉住钩码,已知人手的拉力为 F,钩码重力为 G。
请在图中标出这只“杠杆”的支点 O,画出拉力 F、钩码重力 G 及它们的力臂(保留作图痕迹);
若不计摩擦、滑轮重和绳重,请用杠杆平衡条件推证:F=G。
1143000114427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如图所示,不考虑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米袋总重为 800N,而绳上吊着的静止的“绅士”重 500N,则米袋对地面的压力为( )
A.500N B.250N C.300N D.800N
1143000161631
【答案】C
【解析】从图判断,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绅士”通过定滑轮对米袋向上的拉力等于他的重 力,则米袋对地面的压力为 800N-500N=300N。
1168400832243小汉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 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
实验次数
物重 G/N
拉力 F/N
1
1.0
0.65
2
1.5
0.90
3
2.0
1.15
A.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 B.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答案】B
【解析】对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我们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来的。可是小汉同学在进 行这个实验时,实验结果却与课本中的结论不符。问题在哪里呢?题目排除了操作错误,记 录的数据也正确。实际上,物理中的许多结论都是在忽略某些次要因素的基础上得出的。“使
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是在不考虑动滑轮和绳子的重力,并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获得的结论。 而在进行实验时,这些因素都是存在的。如果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势必得不出规律性的东西,得不到正确的结论。怎么办呢?此时就要设法减小以上次要因素的影响,如选用更轻的动滑轮和绳子,进一步减小摩擦,还有尽可能使物体重力更大一些等。
13167365670673.(2019 湖南郴州)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 200N 的重物,动滑轮重为 10N(不计绳重与摩擦),则拉力 F 的大小为( )
A.70N B.100N C.105N D.110N
【答案】C
【解析】由图知,n=2,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 (G+G 动)=(200N+10N)=105N,故 C 正确。二、填空题
如图所示,小森用同样的力把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如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则重力 G
甲 G 乙(“<”“=”、“>”)。
1143000143137
【答案】<
【解析】从图 8 看出,甲为定滑轮,所以 F = G 甲,乙是动滑轮,F = G 乙/2,即 G 乙= 2F。因此 G 甲 用如图装置,在 20s 内将 80N 的水桶提升 3m,拉力为 50N,则拉力的功率为 W.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的重力为 N。
【答案】15;20。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有用功、总功、功率公式、动滑轮 s=nh 的理解和运用,已知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
(1)先根据 s=2h 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然后根据 W 总=Fs 拉力做的总功,最后根据
P=求出拉力的功率;(2)不计绳重及摩擦,根据 F=(G+G 动)求出动滑轮的重力。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2h=2×3m=6m,
拉力做的总功:W 总=Fs=50N×6m=300J, 则拉力的功率:P= = =15W。
不计绳重及摩擦,由 F= (G+G 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G 动=2F﹣G=2×50N﹣80N=20N。
1143000564641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 150N 的木块在 10s 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 4m,此装置是滑轮(选填“定”或“动”),该工人拉力的功率为 W(滑轮和绳的重力、摩擦均不计)
【答案】动;60.
【解析】使用中固定不动的滑轮是定滑轮,使用时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是动滑轮;滑轮和 绳的重力、摩擦均不计,克服木块重力做的功即为工人拉力做的总功,根据 W=Gh 求出其
大小,根据 P=求出该工人拉力的功率.
图中的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此装置是动滑轮;
571804770230滑轮和绳的重力、摩擦均不计,工人拉力做的功:W=Gh=150N×4m=600J ,
该工人拉力的功率:P= = =60W.
如图,工人利用滑轮组将 200N 的重物匀速向上提升到 2m 高的平台上,则他所用的拉力
1143000295528为 N,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的距离为 m.(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
【答案】100;4.
【解析】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n=2.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拉力 F=G; 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s=2h.
由图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n=2.
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拉力 F=G= ×200N=100N;
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的距离:s=2h=2×2m=4m. 三、作图题
1409700241312如图所示,通过滑轮组向下用力提升重物,请用笔画线组装滑轮组.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滑轮组的绕绳问题:(1)先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如果是奇数股,绳子就从动滑轮绕起;如果是偶数股,绳子就从定滑轮绕起。滑轮组绕绳法则是:“奇拴动,偶拴定”。 (2)考虑拉力方向,方向向下,绳子一定要拴在定滑轮下面挂钩上;考虑拉力方向上,绳子一定要拴在动滑轮上面挂钩上..
四、实验题
如图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 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1143000171957
解决下列问题:
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 ;
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 ;
(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实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 ; (4)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则应选择 ;
(5)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你还发现什么规律?(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1)能省力(2)可以改变力的方向(3)费距离(移动更多距离)(4)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5)例如:①计算动滑轮和定滑轮提起重物所做的功,发现使用动滑轮和定滑轮都不能省功;②计算动滑轮(定滑轮)的机械效率,使用动滑轮(定滑轮)的机械效率小于 l。
【解析】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和表格数据分析来研究解决问题。 五、综合应用题
水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竖直向上提升浸没在水中的金属物.已知正方体实心金属物的体积 V=1×10﹣2m3,重力 G=790N,ρ =1×103kg/m3,动滑轮重 G0=60N,绳子重力和摩擦不计.请问:
金属物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在金属物浸没时,匀速提升需要的拉力 F 是多少 N?
要求在 1min 内将始终浸没在水中的金属物匀速提升 2m,求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上拉力F 的功率.
【答案】(1)金属物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100N;(2)在金属物浸没时,匀速提升需要的拉力 F 是 250N;(3)要求在 1min 内将始终浸没在水中的金属物匀速提升 2m,则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上拉力的功率为 25W.
【解析】金属物完全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本身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金属 物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根据力的合成求出金属物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即为金属物
对动滑轮的拉力,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利用 F=(G 物+G 动)求出绳子自由端
拉力大小;根据 s=nh 求出绳子自由端 1min 内移动的距离,根据 P= = 求出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上拉力的功率.
排
因为金属物浸没在水中,所以 V =V=1×10﹣2m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金属物受到的浮力:
浮 排 水
F =G =ρ Vg=1×103kg/m3×1×10﹣2m3×10N/kg=100N;
因为物体 A 受到的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受到的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 所以根据力的合成可得,金属物受到绳子的拉力:
因为 F′=790N﹣100N=690N,
绳子对动滑轮的拉力:F′=F 合=690N
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 n=3,
绳子自由端需要的拉力:F= (F+G 动)==250N;
绳子自由端 1min 内移动的距离:s=nh=3×2m=6m,
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上拉力的功率:P= = = =25W.
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如图所示,某人用绳子沿着倾斜的方向通过定滑轮拉住钩码,已知人手的拉力为 F,钩码重力为 G。
请在图中标出这只“杠杆”的支点 O,画出拉力 F、钩码重力 G 及它们的力臂(保留作图痕迹);
若不计摩擦、滑轮重和绳重,请用杠杆平衡条件推证:F=G。
【答案】(1)如图所示。
114300099218
(2)由几何知识知:l1 =l2 =R(R 为滑轮半径)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即 F·l1=G·l2,所以 F =G
【解析】(1)支点是杠杆绕着转动的点,所以定滑轮的支点在定滑轮的转轴上。钩码重力G 作用在钩码的重心上,拉力 F 作用在绳端,方向沿着绳子斜向下。从支点分别向两个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长就是力臂。(2)根据几何中圆的半径相等和杠杆平衡条件即可推证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