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的奇偶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游戏了解两个或几个数的和的奇偶性,初步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数学规律。
2、使学生在游戏中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总结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3、激发学生探究数学规律的兴趣,增强学生团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兴趣,渗透探索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发现规律、表达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发现方法。
教学准备:
1-10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么?为什么?
生:喜欢,好玩。
师:喜欢数学课么?为什么?
生:喜欢,能学到知识。
师:大家都喜欢。
(生:不喜欢,上课不好玩。师: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
师:如果能一边玩游戏一边学数学怎么样?
那我们今天这节数学课就来一边玩游戏,一边学数学。
(设计意图: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兴趣”对学习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竞赛活动更能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每一个神经细胞,让孩子的思维更加活跃,也正是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
二、游戏激趣,探究和的奇偶性。
(一)探究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1、老师这里有两个袋子,分别标了数字1和2,我们称为1号袋,和2号袋。每个袋子里都有几张数字卡片,是玩游戏的道具,黑板上这里的框是放卡片的地方。清楚了么?
2、让我们一起来看游戏规则。
(1)每次两队各派一个代表抽签;甲队从1号袋抽,乙队从2号袋抽。(学生分成两队,起队名,派代表,师:有没有信心能赢?生:有!师再问其他人。)
(2)甲队先抽,每次抽一个数,抽出来的数放在上面的方框;
乙队后抽,每次抽一个数,抽出来的数放在下面的方框。
(3)甲队抽出来的数和预先给出的数相加的和是奇数,甲队得一分;
(4)乙队抽出来的数和预先给出的数相加的和是偶数,乙队得一分;
(5)三局定胜负。
a.开始抽签。(老师先放一个奇数3)
甲队抽到奇数1,3+1=4。甲队不得分。
乙队抽到偶数2,3+2=5,乙队也不得分。
第一局过后0:0,两队打平。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把算式记下来。
b.那我们接着抽。
老师先放一个偶数4。
甲队抽到奇数3,4+3=7。甲队得1分。
乙队抽到偶数6,4+6=10,乙队得1分。
第二局过后1:1。
c.
师:两局过后1:1,马上要到最关键的一局了,我想问问甲队的同学,按照原来的规则最后一局感觉能赢么?你想怎么办?
生:肯定能赢。师:有信心,光有信心还不够哦!
生:不一定。能不能换个袋子抽?
师:好的,那咱们把规则稍微改动一下:两队可以从1号袋抽,也可以从2号袋抽。怎么样?
老师接着放一个奇数5。
师问两队代表:你这把感觉能赢么?打算抽几号袋?
生:能。
甲队抽到偶数8,5+8=13。甲队得1分。
乙队抽到奇数7,5+7=12,乙队得1分。
第一轮比赛结束,比分2:2,两队打平。
师:老师想问一下,你为什么要到对方袋子里去抽?
(生推测1号袋子里全是奇数,2号袋子里全是偶数。)
3、师:游戏我们玩了,根据第一轮的比赛情况,看看我们记录的算式,有没有收获到数学知识?先在小组里交流,再全班汇报。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二)探究三数之和的奇偶性
1、师:刚才2个数相加咱们两支队打了个平手,接下来咱们增加一个数,看看谁能赢。
师分别问两队:有信心吗?
生:有!
师:信息不够足嘛!
生:有!!!
2、让我们一起来看游戏规则。
(1)每次两队各派一个代表抽签;甲队从1号袋抽,乙队从2号袋抽。
(2)甲队先抽,每次抽一个数,抽出来的数放在第一道算式的后面;
乙队后抽,每次抽一个数,抽出来的数放在第二道算式的后面,以此类推。
(3)甲队抽出来的数和原来两个数相加的和是奇数,甲队得一分。
(4)乙队抽出来的数和原来两个数相加的和是偶数,乙队得一分。
(5)三局定胜负。
a.开始抽签。
甲队抽到奇数1,3+1+1=5。甲队得1分。
乙队抽到偶数2,3+2+2=7,乙队不得分。
第一局过后1:0,甲队领先,乙队要加油了哦!
b.那我们接着抽。
甲队抽到奇数3,4+3+3=10。甲队不得分。
乙队抽到偶数6,4+6+6=16,乙队得1分。
第二局过后1:1。
c.
师:两局过后1:1,又到了关键的最后一局了。
师先问乙队:规则要不要改了?(不要)
再问甲队:要不要改了?(要)怎么改?
师:那咱们把规则改动一下:两队可以从1号袋抽,也可以从2号袋抽。抽出来的数自己选择放在第5道还是第6道算式后面,怎么样?
师在甲队抽之前问甲队其他人:你们这把感觉能赢么?打算抽几号袋?放哪个算式后?(随便抽!随便放!!)
甲队抽到一个数以后,问乙队:猜猜他会放哪个式子后。(如果乙队给的是正确的建议,师:敢于告诉对手答案,看来自己很有把握。如果乙队给的是错误的建议,师再追问甲队。)
乙队同上。
第二轮比赛结束,比分2:2,两队又打平。
3、师:玩得开心么?这一轮又学到了什么?先在小组里交流,再全班汇报。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奇数+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三)探究任意几个数之和的奇偶性
1、师:两轮比赛过后,现在还是平手,接下来我们将要进行最后一轮的对决。
2、最后一轮的规则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
(1)两队各派一个代表抽签;甲队从1号袋抽,乙队从2号袋抽。
(2)甲、乙两队同时抽,只准抽一次,可以抽任意个数,抽出来的数可以任意选几个作为算式的加数,也可以不选。
(3)甲队抽出来的数和乙队抽出来的数相加的和是奇数,甲队胜。
(4)乙队抽出来的数和甲队抽出来的数相加的和是偶数,乙队胜。
(5)一局定胜负。
3、师:最后一轮,事关重大。这次咱们先不急着抽,可以先商量,再决定。
学生队内交流。
4、师:老师想问一下甲队,有必胜的把握么?乙队呢?为什么?
(乙队:规则不公平,我们没有赢的机会,因为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与偶数的个数没有关系,主动权在他们手上。
甲队:我们肯定赢,因为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与奇数的个数有关,我们只要放奇数个奇数,对方放与不放我们都赢了。)
师:既然是规则不公平,那最后一轮咱们不比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我宣布两队打平。
(设计意图:随着游戏过程的深入,学生为了胜利,会积极思考结果的可能性,从而发现袋子中数字对结果的影响,从而发现和的奇偶性的规律。游戏过程注重让学生感悟规律,用自己的话说出“规律”。
游戏结束后的归纳,注重让学生回顾游戏过程,体悟规律。)
三,回顾总结,揭示课题。
1、师:游戏咱们玩过了,今天这节课除了比分你们有什么收获?
2、师:其实我们今天在游戏中发现了一个数学规律——和的奇偶性,除了和的奇偶性,我们还可以研究积的奇偶性,这个问题就留给同学们课后去研究。
(设计意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经历“数学好玩”,激发引导学生保留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充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在胜利目标的指引下,在游戏规则和获胜方法之间寻找平衡,感受规律,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四、板书设计:
和的奇偶性
甲队:乙队
3+1=4
+1=5
比分
3+2=5
+2=7
□
4+3=7
+1=8
□+
=
4+6=10
+2=12
□
5+8=13
+2=15/+1=14
5+7=12
+1=13/+2=14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