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县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二地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的答题无效。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当前,中国老年人口保持快速增长,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布不均,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饮食习惯和自然地理因素,影响老年人口健康水平。下图为2005-2015年中国西部、中部、东部和全国老年人口比例的变化(不包括港澳台)图,据此完成1~3题。
1.代表我国东部地区老年人口比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影响乙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该区域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死亡率低 C.外出务工增多 D.老年人口迁入多
3.推测我国老年人口平均健康水平最高地区的是
A.长江三角洲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河西走廊
在区域综合发展的大背景下,粮劳变化耦合模式及其所表征的乡村发展类型,对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东北区农业影响也很大。下左图为2001—2015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的演变图,右图为粮劳变化耦合模式图。据此完成4~6题。
4.20002008年东北地区粮劳耦合模式主要为
A.外延扩张型 B.农业现代化型 C.种养结合型 D.生态优先型
5.2008年以后,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劳动力变化的因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生态条件改善 C.国家政策调整 D.粮食危机加重
6.目前东北地区乡村振兴应优先
A.扶持林特农业 B.促进农地流转 C.加强交通建设 D.落实扶贫规划
2001年以来,全球含铜产品贸易量稳定增长,铜矿石贸易量最大,为了节约成本,废杂铜成为一些企业生产重要的原料。2019年起我国开始禁止进口洋垃圾。下表为2001—2018年全球铜矿石和废杂铜贸易量前五位的来源地和目的地排名表。据此完成7~9题。
钢矿石
废杂铜
来源地
目的地
来源地
目的地
秘鲁
中国
美国
中国
智利
日本
德国
德国
印度尼西亚
印度
日本
比利时
澳大利亚
韩国
英国
韩国
蒙古
西班牙
法国
意大利
注:表中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7.世界铜贸易中
A.铜矿石来自发展中国家 B.铜矿石输往发达国家
C.废杂铜来自发达国家 D.废杂铜销往发展中国家
8.当前铜矿石的国际运输主要方式是
A.海运 B.公路 C.铁路 D.航空
9.为降低我国铜资源的供给风险,应采取
①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进行铜矿业投资 ②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铜资源合作
③减少对废杂铜进口限制 ④提升国内铜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中国广大山区生态相对脆弱,水土资源不匹配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下图为我国太行山区、横断山区和黔桂喀斯特山区耕地在不同高程、坡向的分布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三大山区,耕地状况是
A.横断山区以水田为主,其他两山区以早地为主 B.太行山区以早地为主,其他两山区以水田为主
C.三大山区都以早地为主 D.三大山区都以水田为主
11.太行山区内的耕地分布随高程增加表现为
A.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 B.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 C.先减少后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少
12.横断山区海拔较低处耕地比重少,其原因可能是
A.水源不足 B.光照不足 C.热量不足 D.坡度较大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区南部,近30年来,黑河流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流域观测系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内陆河研究基地。祁连山区冰川融水占河流径流量的8%,下图为黑河流域冰川面积与条数变化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2010年黑河流域冰川
A.总条数增加 B.总面积增加 C.各类冰川条数减少 D.每条冰川面积减少
14.影响冰川面积和条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 B.降水增加 C.蒸发增大 D.用水增多
15.冰川面积和条数变化,会导致黑河
A.水量大增 B.水量大减 C.结冰期增长 D.径流年际变化增大
2021年3月13日晚至14日中午,蒙古国大部分省份相继遭遇特大沙尘暴袭击。近年来,由于人口增加,传统产业发展较快,植被覆盖率下降。与去年相比,今年蒙古国等地降水较少,植被偏差,冷空气活动频繁,14日晚间随气流推进,影响到我国整个华北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下图为蒙古沙尘暴天气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与冬季相比,春季蒙古国沙尘暴天气更频繁的直接原因是
A.植被覆盖更低 B.土壤表层疏松 C.水循环更活跃 D.冰雪融化多
17.今年蒙古国出现强沙尘暴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樵采 C.过度开矿 D.过度放牧
18.蒙古国沙尘暴直接威胁我国,需两国共同治理,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
A.公平性 B.持续性 C.共同性 D.公开性
人工增雨潜力是指云系通过人工影响增加地面降水的能力。当云的中低层存在上升运动,才有可能存在人工增雨潜力,因此把上升气流作为影响增雨潜力的前提条件。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春季某时刻该地区人工增雨潜力和气温垂直分布剖面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图中P处增雨潜力最大,是因为
A.暖气团主动上升 B.暖气团被迫上升 C.暖气团受热上升 D.高空冷气团下沉
20.华北地区春季锋面过境,降水较少的原因是
A.风力太大 B.气温回升快 C.蒸发旺盛 D.空气干燥
峡湾是冰川与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前期巨大的冰川切割海岸边的大地,形成一道道槽谷,当冰川消融后,海水倒灌进槽谷,便形成了峡湾。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海岸是世界上峡湾最为典型的区域。下图为峡湾形成过程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峡湾形成过程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2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海岸峡湾的特征是
A.河湖密布 B.曲折幽深 C.滩多水急 D.瀑布众多
二、综合题:共3题,共56分
23.阅读图表及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是岩溶地区最严峻的生态灾害强烈的人类经济活动和坡度是石漠化发生过程的主要驱动力。贵州省70%以上的耕地为旱地,广种薄收、极易发生石漠化。位于贵州中西部的安顺市为典型的岩溶丘陵地貌,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表:安顺市不同坡度下旱地及石漠化旱地
坡度
第1级
第2级
第3级
第4级
第5级
第6级
总计
0°-5°
5°-8°
8°-15°
15°-25°
25°?35°
>35°
旱地面积(km2)
838.69
43.82
160.76
448.74
372.74
335.28
2199.02
石漠化旱地(km2)
95.41
14.52
18.82
84.99
90.01
119.19
412.95
石漠化旱地发生率(%)
13.31
10.96
14.06
26.00
37.55
45.88
24.03
(1)归纳安顺市地面积与坡度的关系,并分析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原因。(8分)
(2)说出安顺市石漠化旱地发生率与坡度的关系。(6分)
(3)简述安顺市石漠化的形成过程。(6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世界第四大岛屿,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受风系与海拔高度的影响,各地气候相差很大。岛上面积广大的草原,为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养牛业是畜牧业的主要部门,牛的头数超过全岛的人口数,因此马达加斯加岛又有“牛岛”之称。为发展航运,人们在平行于海岸线不远处的东部沿海低地修筑了一条全长640km的运河。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分布图。
(1)说明马达加斯加岛气候分布的空间差异。(6分)
(2)简析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修建运河的自然原因。(6分)
(3)分析马达加斯加岛养牛业的优势条件。(6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深圳华为成立于1987年,起初只是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的代工企业,1989年就开始自主研发PBX,1995年在北京成立研发中心,此后又在瑞典美国设立研发中心,并与西门子、Intel、摩托罗拉等成立了联合研发中心。产品已经应用到全球140多个国家。一开始就重视自主创新,寻求核心技术的突破。华为的技术升级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吸收性研发、合作研发和创新性研发。(如下图)。以消费者需求驱动研发,选择了进入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全球低端市场。在出口产品上,选择自主品牌出来开拓海外市场。凭借着对全球创新资源的配置整合以及自主品牌效应的创建,正在使自己逐步成为电子信息产业中的领导型企业。
(1)分析华为企业最早选择深圳的原因。(6分)
(2)比较1995年以前吸收性研发和1995年以后合作研发中华为公司的优劣及应对措施。(6分)
(3)概括华为创新性研发的意义。(6分)
东至县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平均寿命最长,老年人口比重高,对照2005年老年人口比例,可知:甲代表东部、乙代表中部丙代表西部,丁代表全国。故选A。
2.【答案】C
【解析】我国中部地区离东部地区近,大量年轻人到东部务工经商,导致当地老年人口比例迅速上升,故选C。
3.【答案】A
【解析】题干中指出影响老年人口平均健康的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饮食习惯和自然地理因素,最主要应该是经济发展水平,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居民收入高,老年人口平均健康水平最高,青藏高原最低,故选A。
4.【答案】B
【解析】结合左图,20002008年东北地区农业劳动力是波动下降,粮食产量是递增,结合右图粮增劳减为农业现代化型,故选B。
5.【答案】C
【解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农民工返乡潮加上国家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从事农业劳动力有所增加,故选C。
6.【答案】B
【解析】目前东北地区人均耕地多,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挥机械化作业的长处,要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故选B。
7.【答案】C
【解析】从表中可知:铜矿石来源地之一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故A错;铜矿石输入最多的是中国,为发展中国家,B错;废杂铜来源地都是发达国家,故C正确;废杂铜目的地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故D错。
8.【答案】A
【解析】铜矿石属于大而笨重货物,且从表中可以看出来源地和目的地相距都较远,因此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应是海运,故选A。
9.【答案】D
【解析】废杂铜属于危险废弃物之一,自2019年起开始禁止进口洋垃圾,因此减少对废杂铜进口限制是错误的,排除③,故选D。
10.【答案】C
【解析】太行山地区降水少,耕地以旱地为主;黔桂喀斯特山区由于地表缺水,耕地以旱地为主;横断山区由于山高谷深,地表起伏大,修建梯田难度大,耕地也主要以旱地为主,故选C
11.【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知:太行山区山麓地带,耕地比重最大,后随着高度升高,耕地减少;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原塬面上,耕地比重又增大;在山顶耕地比重又减少。
12.【答案】B
【解析】横断山区由于地表起伏大,峡谷多,山麓地带由于高大山体遮住太阳辐射,光照不足,导致耕地比重少,故选B;海拔较低处,由于焚风效应,降水较少,但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水源充足;海拔较低处,气温较高;海拔较低处,地表起伏降低,坡度较缓,故A、C、D均错。
13.【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知:2010年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黑河流域冰川总条数和总面积减少,原来面积大冰川可能分裂成众多小冰川,因此每条冰川面积减少是正确,但导致面积很小的冰川数量反而增多,故选D。
14.【答案】A
【解析】冰川变化最主要水、热及组合,温度决定消融,降水影响积累,黑河流域冰川面积和条数减少,最主要是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降水增加对冰川的补给无法弥补冰川消融所带来的物质损失,导致冰川萎缩。故选A。
15.【答案】D
【解析】冰川融水是黑河流域重要的补给来源,冰雪融水增加,冰川面积减少,短期内黑河水量会增加,但长期而言,面积减少,冰雪融水会减少,黑河水量会减少故A和B均错;气温升高,河流结冰期会缩短;冰川面积缩小,融水补给年际变化增大,导致径流的年际变化也会增大,故选D。
16.【答案】B
【解析】蒙古属于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地表冻结,起沙少,沙尘暴天气少;春季气温回升,冻土融化,土壤表层疏松,遇到大风天气极易形成沙尘暴天气,故选B
17.【答案】D
【解析】蒙古国是典型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由于过度放牧,大部分草原退化,植被破坏,是引起强沙尘暴的最主要因素,故选D。
18.【答案】C
【解析】蒙古国沙尘暴不仅影响其自己国家,且借助西北风,同时影响我国,因此中蒙两国共同治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故选C
19.【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知:春季影响华北地区为冷锋天气,暖气团是在冷气团的推动下,被迫抬升,故选B。
20.【答案】D
【解析】华北地区由于暖气团水汽较少,空气干燥,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容纳水汽含量减少,但仍然难以达到过饱和状况,故降水少,所以要借助人工影响,使气温进一步降低,才可能达到过饱和,从而形成降水,故选D。
21.【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知:冰川作用前,由河流侵蚀形成V”型谷;冰川作用时,形成冰川侵蚀地貌(U型谷、刃脊);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了深入海洋的“U”型槽谷底部,形成了锯齿状海岸线的“峡湾地貌”,应为②①④③,故选D。
22.【答案】B
【解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在冰川和海洋的共同作用下,曲折幽深,形状狭长,故选B。
23.【答案】(1)随坡度增加先减少,后增大再减少。(2分)在第1级(坡度在0°~5°)的范围内旱地面积最大,因为土地面积大、坡度缓、土层较厚、水土流失微弱,是农业生产的理想地区;(3分)第2级(坡度在5°~8°)范围内的旱地面积最小,因其土地面积最小。(3分)
(2)石漠化发生率与各类坡度下旱地面积并非成正相关;坡度<5°的区域旱地面积最大,但石漠化发生率较低;坡度>5°的区域内,石漠化旱地发生率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6分
(3)岩溶地区石灰岩广布,易淋溶、成土慢,为石漠化提供了物质基础;(2分)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2分)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贫困,生态意识淡薄,陡坡耕种,广种薄收,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土壤被流水侵蚀,基岩裸露,导致石漠化。(2分)
24.【答案】(1)东部沿海地区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暖流增温增湿,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2分)西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处于雨影区,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2分)中东部高原山地,海拔高,气温较低,垂直变化明显,形成高原山地气候。(2分)
(2)岛屿东侧直面印度洋,且地处东南信风带,风大浪急;(2分)沿海地区地势低洼,修建运河工程量不大;(2分)东部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运河水量大,水位高,航运条件优越。(2分)
(3)气候湿热,草类茂密,草场资源丰富;发展中国家,土地租金低;距海近,海运便利,海外牛肉市场广阔;劳动力成本低等。(任答三点,得6分)
25.【答案】(1)深圳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有优惠的政策;深圳毗邻香港,就近获得其信息技术和市场;国内大量人口迁入,劳动力丰富;特区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交通便捷等。(任答三点,得6分)
(2)(每空1分,全答对得6分)
时间
优势
劣势
措施
1995年以前
优惠的政策,劳动力
价格低廉
资金不足,人才缺乏
从事代加工,购买专
利进行仿制
1995年以后
具备了一定的研发经 验和能力,经济实力 增强
高端技术、人才不足,
跨国企业的竞争激烈
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中
逐步提升研发能力,
获取全球创新资源
(3)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不断开拓国际高端市场;整合全球资源优势,提升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知名度,提升自身品牌效应等。(任答三点,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