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28 13:44:30

文档简介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1分,共14分)
1.(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与“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这些相关的古代先民是(  )
A.北京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黄帝部落
2.(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秦初,李斯上奏曰:“周天子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秦始皇听取李斯的建议,在地方实行(  )
A.分封制 B.行省制 C.郡县制 D.刺史制度
3.(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4.(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采用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这一制度创立于(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5.(2019·武威)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A.秦王嬴政 B.汉高祖刘邦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
6.(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本草纲目》-李时珍 B.《兰事序》-王羲之
C.《天工开物》-贾思勰 D.《史记》-司马光
7.(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在“这些战争”中,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 (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抗日战争
8.(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寻求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下列事件与人物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李鸿章 B.维新变法——康有为
C.辛亥革命——孙中山 D.新文化运动——毛泽东
9.(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A.十二铜表法 B.1787年美国宪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汉谟拉比法典
10.(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中世纪晚期,西欧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  )
A.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B.垦殖运动和手工作坊的出现
C.庄园经济和家庭手工业出现 D.庄园经济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11.(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B.汽车和火车相继诞生
C.开始于20世纪初 D.电力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
12.(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下列国家中,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是(  )
A.日本、俄国 B.美国、日本 C.英国、俄国 D.俄国、法国
13.(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
A.二月革命 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 D.光荣革命
14.(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二战后,非洲首先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1990年,哪一国家获得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  )
A.埃及 B.纳米比亚 C.利比亚 D.阿尔及利亚
二、读图学史题(共6分)
15.(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法律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和基本方式。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是哪国颁布的法律文献?基于此法律该国开始确立起什么政治制度?
(2)图2颁布于哪一历史事件中?该文件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
(3)图3所示法律文献颁布于哪一历史事件?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16.(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
材料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上的讲话
材料二: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必须合乎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开放,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的报告
材料三:湖南农民彭立成于1974、1984年春节时贴的对联分别为:“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远跟党走”。彭立成家是中国现代农村千万人民家庭的一个缩影,“永远跟党走”已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
(1)材料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哪一年?
(2)材料二反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得益于党在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
(4)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而提出的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5)“永远跟党走”已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17.(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1月18日,和会在巴黎的凡尔赛宫正式开幕。主要战胜国在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之后,最后拟定了对德和约。1921年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开幕,会议的正式议程有两项: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太平洋及远东问题。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卷入的国家有60多个,占世界总人口的4/5,是一场真正的世界性战争。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在呈现出一种新面貌。资本、信息、技术、商品和人员的高速流动……
(1)材料一中,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哪一事件的爆发 ? 在这两次会议的基础上,帝国主义重建的国际秩序被称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和结束的标志性事件。
(3)二战后,形成美苏争霸的两级格局,哪一事件标志着两级格局结束,冷战结束?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朝着怎样的趋势发展?
四、简答题(共9分)
18.(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维护国家统一是强国富民之本,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汉政府设置哪一行政机构,使今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乾隆36年,因不满俄国的统治,率领土尔扈特部返回新疆的民族英雄是谁?
(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在哪一朝代?清朝设置什么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谁率军打败殖民者收复台湾?你认为当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是什么?
(4)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抗日战争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1937年哪一事件的发生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5)在美国历史上,为维护国家统一而做出历史性贡献的总统是谁?
(6)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民族团结而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 根据“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的陕西西安半坡村一带,他们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家畜,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织、制衣,故B项正确。
A.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故排除A项。
C.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故排除C项。
D.本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原始农耕生活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理解和识记半坡居民与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是答题的关键。
2.【答案】C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秦始皇听取李斯的建议实施了郡县制,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正确。
A.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故排除A。
B.行省制是元朝的,故排除B。
D.刺史制度是西汉的,故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秦确立中央集权制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郡县制的相关内容。理解和识记郡县制实施的背景、内容、影响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3.【答案】B
【知识点】甲骨文
【解析】【分析】 依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的相关史实。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理解并识记甲骨文的相关史实。
4.【答案】B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所以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要注意掌握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废除于清末。
5.【答案】D
【知识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 陈桥驿站披旗冕 , 杯酒之间销兵权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评价的宋太祖赵匡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 陈桥驿站披旗冕 , 杯酒之间销兵权 ”,结合所学可知,陈桥驿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政权,为加强中央集权,牢牢控制军队,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6.【答案】D
【知识点】《史记》与司马迁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选项ABC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作品与作者搭配有错误,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史记》与司马迁的有关知识。简单此类题没什么捷径可走,准确理解和识记相关史实才是答题的关键。
7.【答案】C
【知识点】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度半封建社会。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中国近代社会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因此,选项D内容搭配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理解和识记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开始标志、学习重点、口号、代表人物、重要阵地、性质、影响等基础知识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9.【答案】D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古代亚非和欧洲文明成就是答题的关键。
10.【答案】A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 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衣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11 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一时期,手工业不断发展,一方面,手工业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他们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推动了欧洲社会经济的资本主义变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租地农场出现、手工工场兴起的背景、概况、特点、实质、影响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11.【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选项A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代特征;选项BC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试题较为简单,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12.【答案】A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近代史上日本通过1868年明治维新,俄国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英国、美国、法国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故选A。
【点评】学生还要掌握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不同点是日本通过改革维护了民族独立。
13.【答案】C
【知识点】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11月7日晚,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响为信号,工人和士兵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这就是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列宁与十月革命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史实。
14.【答案】B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终结,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纳米比亚独立的意义。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15.【答案】(1)英国;君主立宪制。
(2)美国独立战争;标志着美国的诞生或宣告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3)法国大革命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权利法案》,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图片信息。图一是《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制约,这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开始确立起来了。
(2)本题考查《独立宣言》,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图片信息。图二 是《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处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独立战争属于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独立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它的签署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3)本题考查《人权宣言》,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图片信息。图三 是《人权宣言》。1789年7月14日巴黎起义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1789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人权宣言》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故答案为: (1) 英国;君主立宪制。
(2) 美国独立战争;标志着美国的诞生或宣告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3) 法国大革命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
【点评】本题以“ 法律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和基本方式 ”为主线,考查了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有关知识。内容涉及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的相关史实。问题的设置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
16.【答案】(1)《共产党宣言》发表;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
(2)推翻“三座大山”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开国大典;
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的标志: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站起来”--毛泽东思想;
“富起来”--邓小平理论;
“强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听党的话,拥护党的领导;热爱中国共产党;学习传承党的优良传统;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大改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七大;中共十九大;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伟大的历史转折等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3)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4)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思想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理论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领导中国人民“强起来”。
(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结合所学,紧扣材料 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 《共产党宣言》发表;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 ;
(2) 推翻“三座大山”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开国大典;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的标志: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4) “站起来”--毛泽东思想;“富起来”--邓小平理论;“强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 听党的话,拥护党的领导;热爱中国共产党;学习传承党的优良传统;
【点评】本题以“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为主线,考查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运用、发展与创新等相关史实。问题的设置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的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17.【答案】(1)五四运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结束标志性事件: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3)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发展
【知识点】五四运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1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5月4日,北京大学等学校三千多名学生举行游行示威。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等口号,五四爱国运动迅速蔓延中华大地。 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世界统治新秩序。
(2)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3年2月结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取得了胜利.斯大林格勒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又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的签字仪式举行,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3)本题考查美国冷战政策与世界政治格局走向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争霸,给苏联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引起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最终导致了1991年底的苏联解体。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了,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际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故答案为:(1) 五四运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2) 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结束标志性事件: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3) 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发展 ;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等相关知识。问题的设置内容涉及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的转折点与结束、美国的冷战政策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等基础知识。问题的设置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对学生的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18.【答案】(1)西域都护;渥巴锡
(2)元朝;驻藏大臣
(3)郑成功;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5)林肯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西域都护的建立与土尔扈特回国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开始。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游牧,后因不堪忍受沙俄压迫,在其杰出首领渥巴锡领导下,万里东归,1771年返回新疆,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2)本题考查元朝、清朝对西藏管辖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对西藏管辖,元朝在西藏设置了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其军民各项事务。该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管辖权。1727年,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
(3)本题考查有关台湾问题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当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4)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词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
(5)本题考查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围绕着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和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国家面临着分裂的危机,时任美国总统林肯领导了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南北战争时期,美国总统林肯曾经坚持斗争,反对国家分裂 。
(6) 本题考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体现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故答案为:(1) 西域都护;渥巴锡 ;
(2) 元朝;驻藏大臣 ;
(3) 郑成功;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4) 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
(5) 林肯
(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点评】本题以“ 维护国家统一是强国富民之本,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 ”为主线,考查了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管辖等相关史实。问题的设置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
1 / 1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1分,共14分)
1.(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与“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这些相关的古代先民是(  )
A.北京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黄帝部落
【答案】B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 根据“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的陕西西安半坡村一带,他们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家畜,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织、制衣,故B项正确。
A.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故排除A项。
C.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故排除C项。
D.本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原始农耕生活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理解和识记半坡居民与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是答题的关键。
2.(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秦初,李斯上奏曰:“周天子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秦始皇听取李斯的建议,在地方实行(  )
A.分封制 B.行省制 C.郡县制 D.刺史制度
【答案】C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秦始皇听取李斯的建议实施了郡县制,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正确。
A.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故排除A。
B.行省制是元朝的,故排除B。
D.刺史制度是西汉的,故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秦确立中央集权制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郡县制的相关内容。理解和识记郡县制实施的背景、内容、影响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3.(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答案】B
【知识点】甲骨文
【解析】【分析】 依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的相关史实。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理解并识记甲骨文的相关史实。
4.(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采用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这一制度创立于(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B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所以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要注意掌握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废除于清末。
5.(2019·武威)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A.秦王嬴政 B.汉高祖刘邦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
【答案】D
【知识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 陈桥驿站披旗冕 , 杯酒之间销兵权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评价的宋太祖赵匡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 陈桥驿站披旗冕 , 杯酒之间销兵权 ”,结合所学可知,陈桥驿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政权,为加强中央集权,牢牢控制军队,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6.(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本草纲目》-李时珍 B.《兰事序》-王羲之
C.《天工开物》-贾思勰 D.《史记》-司马光
【答案】D
【知识点】《史记》与司马迁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选项ABC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作品与作者搭配有错误,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史记》与司马迁的有关知识。简单此类题没什么捷径可走,准确理解和识记相关史实才是答题的关键。
7.(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在“这些战争”中,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 (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抗日战争
【答案】C
【知识点】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度半封建社会。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中国近代社会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是解题的关键。
8.(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寻求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下列事件与人物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李鸿章 B.维新变法——康有为
C.辛亥革命——孙中山 D.新文化运动——毛泽东
【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因此,选项D内容搭配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理解和识记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开始标志、学习重点、口号、代表人物、重要阵地、性质、影响等基础知识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9.(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A.十二铜表法 B.1787年美国宪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D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古代亚非和欧洲文明成就是答题的关键。
10.(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中世纪晚期,西欧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  )
A.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B.垦殖运动和手工作坊的出现
C.庄园经济和家庭手工业出现 D.庄园经济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答案】A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 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衣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11 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一时期,手工业不断发展,一方面,手工业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他们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推动了欧洲社会经济的资本主义变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租地农场出现、手工工场兴起的背景、概况、特点、实质、影响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11.(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B.汽车和火车相继诞生
C.开始于20世纪初 D.电力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选项A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代特征;选项BC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试题较为简单,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12.(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下列国家中,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是(  )
A.日本、俄国 B.美国、日本 C.英国、俄国 D.俄国、法国
【答案】A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近代史上日本通过1868年明治维新,俄国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英国、美国、法国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故选A。
【点评】学生还要掌握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不同点是日本通过改革维护了民族独立。
13.(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
A.二月革命 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 D.光荣革命
【答案】C
【知识点】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11月7日晚,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响为信号,工人和士兵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这就是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列宁与十月革命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史实。
14.(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二战后,非洲首先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1990年,哪一国家获得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  )
A.埃及 B.纳米比亚 C.利比亚 D.阿尔及利亚
【答案】B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终结,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纳米比亚独立的意义。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二、读图学史题(共6分)
15.(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法律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和基本方式。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是哪国颁布的法律文献?基于此法律该国开始确立起什么政治制度?
(2)图2颁布于哪一历史事件中?该文件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
(3)图3所示法律文献颁布于哪一历史事件?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1)英国;君主立宪制。
(2)美国独立战争;标志着美国的诞生或宣告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3)法国大革命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权利法案》,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图片信息。图一是《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制约,这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开始确立起来了。
(2)本题考查《独立宣言》,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图片信息。图二 是《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处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独立战争属于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独立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它的签署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3)本题考查《人权宣言》,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图片信息。图三 是《人权宣言》。1789年7月14日巴黎起义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1789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人权宣言》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故答案为: (1) 英国;君主立宪制。
(2) 美国独立战争;标志着美国的诞生或宣告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3) 法国大革命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
【点评】本题以“ 法律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和基本方式 ”为主线,考查了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有关知识。内容涉及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的相关史实。问题的设置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
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16.(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
材料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上的讲话
材料二: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必须合乎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开放,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的报告
材料三:湖南农民彭立成于1974、1984年春节时贴的对联分别为:“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远跟党走”。彭立成家是中国现代农村千万人民家庭的一个缩影,“永远跟党走”已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
(1)材料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哪一年?
(2)材料二反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得益于党在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
(4)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而提出的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5)“永远跟党走”已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共产党宣言》发表;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
(2)推翻“三座大山”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开国大典;
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的标志: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站起来”--毛泽东思想;
“富起来”--邓小平理论;
“强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听党的话,拥护党的领导;热爱中国共产党;学习传承党的优良传统;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大改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七大;中共十九大;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伟大的历史转折等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3)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4)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思想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理论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领导中国人民“强起来”。
(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结合所学,紧扣材料 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 《共产党宣言》发表;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 ;
(2) 推翻“三座大山”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开国大典;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的标志: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4) “站起来”--毛泽东思想;“富起来”--邓小平理论;“强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 听党的话,拥护党的领导;热爱中国共产党;学习传承党的优良传统;
【点评】本题以“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为主线,考查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运用、发展与创新等相关史实。问题的设置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的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17.(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1月18日,和会在巴黎的凡尔赛宫正式开幕。主要战胜国在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之后,最后拟定了对德和约。1921年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开幕,会议的正式议程有两项: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太平洋及远东问题。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卷入的国家有60多个,占世界总人口的4/5,是一场真正的世界性战争。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在呈现出一种新面貌。资本、信息、技术、商品和人员的高速流动……
(1)材料一中,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哪一事件的爆发 ? 在这两次会议的基础上,帝国主义重建的国际秩序被称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和结束的标志性事件。
(3)二战后,形成美苏争霸的两级格局,哪一事件标志着两级格局结束,冷战结束?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朝着怎样的趋势发展?
【答案】(1)五四运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结束标志性事件: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3)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发展
【知识点】五四运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1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5月4日,北京大学等学校三千多名学生举行游行示威。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等口号,五四爱国运动迅速蔓延中华大地。 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世界统治新秩序。
(2)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3年2月结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取得了胜利.斯大林格勒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又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的签字仪式举行,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3)本题考查美国冷战政策与世界政治格局走向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争霸,给苏联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引起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最终导致了1991年底的苏联解体。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了,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际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故答案为:(1) 五四运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2) 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结束标志性事件: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3) 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发展 ;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等相关知识。问题的设置内容涉及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的转折点与结束、美国的冷战政策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等基础知识。问题的设置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对学生的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四、简答题(共9分)
18.(2021九下·金塔开学考)维护国家统一是强国富民之本,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汉政府设置哪一行政机构,使今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乾隆36年,因不满俄国的统治,率领土尔扈特部返回新疆的民族英雄是谁?
(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在哪一朝代?清朝设置什么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谁率军打败殖民者收复台湾?你认为当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是什么?
(4)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抗日战争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1937年哪一事件的发生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5)在美国历史上,为维护国家统一而做出历史性贡献的总统是谁?
(6)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民族团结而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答案】(1)西域都护;渥巴锡
(2)元朝;驻藏大臣
(3)郑成功;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5)林肯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西域都护的建立与土尔扈特回国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开始。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游牧,后因不堪忍受沙俄压迫,在其杰出首领渥巴锡领导下,万里东归,1771年返回新疆,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2)本题考查元朝、清朝对西藏管辖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对西藏管辖,元朝在西藏设置了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其军民各项事务。该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管辖权。1727年,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
(3)本题考查有关台湾问题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当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4)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词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
(5)本题考查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围绕着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和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国家面临着分裂的危机,时任美国总统林肯领导了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南北战争时期,美国总统林肯曾经坚持斗争,反对国家分裂 。
(6) 本题考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体现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故答案为:(1) 西域都护;渥巴锡 ;
(2) 元朝;驻藏大臣 ;
(3) 郑成功;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4) 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
(5) 林肯
(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点评】本题以“ 维护国家统一是强国富民之本,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 ”为主线,考查了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管辖等相关史实。问题的设置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