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科学复习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科学复习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5-12 16:2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水
1、根据水的状态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水的分布空间情况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上年储量最多的是_________,占地球水总量的______%。
3、陆地水占水总量的_______%,其中_____%是淡水,淡水资源中储存量最多而且难以利用的是____________。人类能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部淡水资源的_______%,它们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含水量为体重的_____%,人体每天需要补充____________水。
5、水的______和它的________的比叫做水的密度.单位为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纯水在_____℃时密度最大,为________ kg/m3、______ g/cm3。它的读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单位换算:① 7.8kg×103kg/m3=________ g/cm3,② 1 g/ml=________ kg/m3
③7.5m3=_____ml=____ dm3, ④9.8 m3=_____ cm3=_____ l ,⑤9t=______ g=_______ kg
7、熔化: 过程,冰的熔点是______ 。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
8、温度升高的是 段。温度不变的是_______,温度是________.AB段处于_______ 状态,BC段处于 状态,CD段处于__________ 状态,吸热的是 段
9、凝固: 过程。水的凝固点是_____.
10、晶体熔化时温度__________,熔化过程中为______________状态。
11、汽化: 过程。汽化的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蒸发:在_______温度下,在液体的_______发生_______的汽化现象。沸腾:在液体__________进行的_______的汽化现象,沸腾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沸腾时液体的温度_______.沸腾和蒸发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液化: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14、升华: 过程,凝华: 过程。
15、以上吸热的有 ,以上放热的有 。
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 ,冰衣服变干 ,湿衣服变干 ,樟脑丸消失 雾 露水 雾凇 霜 酒精挥发
16、晶体的特点: ,举例: 是晶体
非晶体的特点: ,举例: 是非晶体
17、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固体用_______;粉末状或细晶体用_________。粉末状固体的取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块状物体的取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_____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形成的____、___的_____物,叫做溶液。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叫溶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叫溶剂。溶液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20、用水做溶剂的溶液,叫做__________。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其它常见的溶剂有_______、_______。水溶液通常不论液体的含量多少,都把______看作溶剂,另一种物质看作溶质。当其他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是通常把溶液里____________的一种叫做溶剂,把________的一种叫做溶质。碘酒的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_;95%的酒精中溶质________,溶剂_________;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_。
21、饱和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__________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在一定的______下,在_____克溶剂里达到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某物质的______(克)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克/100克水)。
23、悬浊液:________________分散于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乳浊液:____________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放置久后会________。溶液与浊液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水电解实验中,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5、通电后两极出现_______,玻璃管内液面________。阳极产生的是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检验。阴极产生的是_________,能在空气中安静的_____,形成__________火焰,在干燥的烧杯壁上有_______生成。阳极和阴极生成的气体体积比是__________.
26、水电解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氢气燃烧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27、一个水分子由一个______和两个______构成,水由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8、硫酸铜遇水颜色由____色变成_____色。氯化钴遇水颜色由____色变成_____色。用这两种化学药瓶可以检验水的存在。
29、我国是一个_____水的国家,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情况:_______和______的分配不均匀; 从时间分配看,夏季__ 冬季___。从空间分布看,具有______ ______的特点。
30、水体污染:当排放到水中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水体的__________,并且造成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31、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a 、_______污水和______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b、过量使用____________. C、随意堆放的垃圾中的______物质进入水体。
32、水体污染后会影响人体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的产品质量,影响_______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还会破坏________结构。
33、当含有过量_____、______元素的污水进入水体,水体中藻类、浮萍等__________过度繁殖,从而使水体出现_______状态,导致_______大量死亡,水体黑臭。
34、‘南水北调” 就是把丰富的________水通过东、中、西三条线路输送到缺水的_______地区和西北地区。
35、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_______水、________水和________水之间的互相转换和运动。水循环的内因:_____________,外因______________.
37、水循环中的水总量_____。水循环的利带来_______和_______, 弊:_______或______.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饱和溶液_______克,溶质______克, 溶剂_______克. 20℃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8.8克硝酸钠,则2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______
38、溶解度曲线:曲线上每个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溶液是_____溶液。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___________相等。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_____, 例如__________。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______,例如____________。
40、硫酸铜加水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氯化钴加水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空气
1、空气是_____质量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请在举出3个例子来证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流是由于空气________引起的,热空气_______,冷空气_________。大气压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____________,也是重要的_____________。
3、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________,钟罩内水面上升约_______体积。
5、稀有气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性质______,曾被称为惰性气体。惰性气体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制取液氧( ____颜色的瓶装)和液氮( ____颜色的瓶装)。由于氮气的沸点低于氧气因此_________先从液态空气中汽化出来,剩下的主要是_________ 。
7、实验室用_____制取氧气,俗称 _____它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有_____________作用. 像二氧化锰那样,在反应中只起到改变(加快或减慢)其它物质的_________,本身的_______和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不变——催化剂。
8、在制取前,首先要检验装置的__________.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收集气体的方法: ______________适用于收集难溶或微溶于水的气体; __________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_______________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氧气适合的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氧气收集满了。
10、氧气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包围,这个空气层较做_________________。检验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铁丝燃烧在集气瓶中加入一些细沙或者装有一些水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物质与氧气反应的最常见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燃烧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缺一不可。
14、常用的灭火器有三种类型: 、 ___ _ 和 。
15、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石蕊是一种___________,遇酸变成____色,遇碱变____色,在中性溶液中为___色
18、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大气层由低到高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地球是一个大温室,大气圈就是它的屋顶和四壁。对流层中的______和______等气体允许太阳的_____透过,但却阻止_______的散发。
22、温室效应:大气中________含量增加导致全球________上升的现象.引起温室效应得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a.一方面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b.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的迅速减少.
24、温室效应的危害:a.影响_______和__________的收成。b.气温升高,水蒸发加快,加剧土地________。c.气温升高引起___________,海平面______,陆地面积减少。引发______和_________城市。
25、臭氧层主要在_______层,破坏臭氧层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6、空气污染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空气污染的防治:(1)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消除烟尘; (2)将固体煤燃料改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3)改变工业______,以减少粉尘和有害物质
28、空气质量预报的内容是当日____时至次日____时各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AQI),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9、控制温室效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 氧气中现象 表达式
铁丝
蜡烛
木炭



氢气
第三章 阳光
一、太阳辐射能
1.太阳是一个巨大的不断燃烧着的__________,它以_______形式不断向周围空间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叫做__________。
2.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是____和_____。
3.地球获得太阳辐射几乎是_______。
4.阳光对于地球上同一地点的热辐射是_____。点光源发出的光到达被照面时,单位面积上接受到的光辐射随距离增大而___________。
5、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_________有关,表面黑色的物体吸收太阳热辐射的能力比表面白色的物体要_____。
二、阳光的传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光源。对地球来说,_________是最强的天然光源。
(1)由于高温而发光的物体叫__________,如白炽灯、火炬、电弧灯、太阳等。
(2)发光时温度并不高的物体叫___________,如日光灯、节能灯、萤火虫、乌贼等。
(3)人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能把其他光源的光反射出来。如月球、桌椅、水滴等本身不发光,看到它们是由于它们______了太阳等其他光源的光。
2、从黑夜里手电筒、月食与日食、影的形成和小孔成像等事实证明,阳光(包括一切光)在均匀介质(medium)中沿_______传播,这是任何光源发出的光普遍遵循的规律。
3、光线(light ray):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_________和_____,这条假想的线就叫做光线。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__________km/s,光在其他透明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真空中小,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于真空中的光速。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______,在玻璃中约为真空中的_________。
三、阳光的组成
1、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棱镜的另一侧的白色光屏上形成了一条 ,各色光按红、_ 紫的顺序排列,其中______的偏折程度最小;__________的偏折程度最大.这种现象叫 ,这种现象由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 首先发现的。
2、不够再分解的色光叫 ,由二种以上的单色光单混合而成的光叫 。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白光是________。
如果红光能透过了透明体,则透明体的颜色呈 ,如果不透明体反射的是绿光,则物体的颜色呈
3、阳光经棱镜发生色散后,在光屏上形成各色光按顺序排列的色彩光带,叫做_______。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形成的光谱叫_______。在红光以外的不可见射线叫____,在紫光以外的不可见射线叫_____。阳光主要由可见光、_____和_______组成。
4、植物的生长依赖于可见光谱部分,促使叶绿素的形式主要依靠吸收_____和_____的能量,叶绿素形成后,由于它不吸收____,所以植物的颜色呈____色。
5、红外线的作用主要是______。红外线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植物的______,加速叶片的______作用,加快植物的____。人们制成红外线灯、红外线取暖器,主要用于加热、取暖、烘烤等。人们利用紫外线能杀菌消毒制成____________,利用能使荧光物质发生荧光制成_______;紫外线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但过多的紫外线对植物有____,特别是对人的皮肤会造成________,甚至诱发________。
4、透明体颜色由它能___________来决定的。各种色光都不能透过的透明体是____色,有色的透明物体只透过与它本身_______颜色的光,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_______。蓝色玻璃纸只能通过 ;绿色玻璃纸只能通过____ 光.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它________的颜色相同,吸收跟物体颜色________的光。绿叶反射_____光,吸收_____________的光。各种色光都不能反射的物体的颜色是_____色的,任何色光都能反射的物体的颜色是_______色的。白光经过红色玻璃后照在蓝色的叶子上,则通过红色玻璃的光是_____光,看到的叶子是______色的。
5、三原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章 生物的结构层次
1、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__。
2、生物体是能进行___________的生物个体,也是地球上____________存在的一种形式。
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体。
4、人体的身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个部分组成。
(1) 头部:分布着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动物与人体头部区别:人体的眼、鼻、口分布在___________上,两眼位于一个平面上使人观察物体能获得一个立体的形象,使人能更清楚地看清物体。许多动物的“脸”不呈一个平面,眼在头的_______,这种结构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体的“五官”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
许多动物的眼位于头部________,并向前突出,这种结构能使动物________更开阔,有利于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敌害。
(2) 颈部:是_____与_______连接的部分。人体的颈部较短而柔软,并能灵活运动,从而扩大头部感官从外界________的范围。
(3) 躯干:是人体的主要部分,躯干从腹面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从背面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躯干的最外面为______,内有______、________和各种________。骨骼的作用____________.
(4) 四肢:人体的附肢称________,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下肢可直立行走,于是________就获得了自由,可以随时任意__________。附肢的功能是使身体________,并发生________。
5、(1)有很多附肢的动物 、 ;
(2)没有附肢的动物 、 ;
(3)前肢演变成翅的动物 、 ;前肢演变成鳍状肢的动物
(4)有根、茎、叶的植物类型 ______ 、 _____ 、______________;
(5)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也没有花、果实、种子的植物类型 如
(6)有茎、叶、无真正的根(假根)的植物类型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
6、生物体由__________构成,是生物体________和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7、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________。而制作口腔表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________。如把洋葱表皮细胞放在盐水中,细胞将________收缩,影响观察。如果把口腔表皮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将________而破裂
8、使用显微镜时,用 眼贴近目镜,同时张开 眼。
9、显微镜中的物象比原物_______,方向与原物_______。装片移动方向与视野中物象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的。显微镜总放大倍数=________放大倍数×_________放大倍数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_____,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_____.如显微镜的目镜有10×,物镜10×,在这种情况下,观察的物体放大了______倍,如要把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左下方的图像移至中央,应把载物台上的载玻片向______移动。
10、显微镜由低倍转高倍时光线变_______,可调节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光线充足时用___________, 光线不足时用____________。
11、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是:
A、牙签在高锰酸钾溶液里消毒 B、牙签在口腔壁上轻轻刮几下 C、有凉开水漱口 D、牙签在载玻片水滴中涂一下盖上盖玻片 E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 F在显微镜下观察
请写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用字母表示) → → → → → 。
12显微镜下洋葱表皮细胞近似______形状,人体口腔表皮细胞则由边缘整齐的_____细胞构成的。
13、__________:植物细胞和细菌特有的结构,由_________组成,具有_____和______功能
14、_________:极薄的膜,光学显微镜下难以观察到。作用:_____细胞并 __________进出细胞,保护细胞的相对________性
15、_________:透明黏稠状物质,它在缓慢的__________着,它的流动能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_______________。作用:进行各类_____________的场所。在这里有液泡:内含_____,细胞液体中溶有多种物质。番茄果实中含糖分和带酸味的物质,贮藏在细胞的________里。细胞质中还有呈绿色的__________, 是进行______________场所。
16、______:最大的近似球形结构,作用:内含携带____________的物质________和________的染色质或染色体。
17、细胞中的主要物质是 (占   %)还有 ,以及 、 、 和 等有机物。
18、草履虫是 细胞生物,人是由 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可以进行 和__ 的交流。
19、细胞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细胞的形状是与其________相适应的
20、动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生物体通过_________,才能使自已的细胞增多、身体长大、繁殖后代。这对生物体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2、细胞分裂方式有__________分裂和__________分裂。
23、、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体积小,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________,使细胞________增大,这个过程称为细胞________
13、___________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4、组织是由许多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细胞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
15、番茄的果肉绝大部分属于________组织,植物叶细胞中的叶绿体是进行________的场所,属于________组织。从结构和功能上分析,番茄果实的表皮属于_________组织。
16、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能______和______作用。神经组织由_________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具有感受________和传导________的功能。
17、高等植物的主要组织
组织名称 基本功能






18、动物的四大组织
组织名称 基本功能 分布




19、器官:由____________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____________的结构
20、被子植物有根、茎、叶属于________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________器官。
21、系统:共同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若干个_______的组合
22、人体八大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完整的人体(高等动物),并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下协同合作完成各项活动。
2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六章 物质的结构
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被称为_________。
2、物质可以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原子得到电子就会带上_______电,叫做________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就会带上_______,叫做_________离子。分子是由________ 构成,金属是由__________构成,氯化钠是由_________构成。
3、原子论是英国化学家_________提出的,分子学说是意大利化学家___________提出的,电子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_发现的。
4、原子半径____________,原子核半径__________.
4、实验表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着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处在永不停息的________之中,而且微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_和________。香味的飘散,衣服的晒干都说明微粒______________.。物质混合后体积变少,这说明微粒之间有_______。固体很难压缩,这说明微粒之间有____________。
5、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由_______组成的
6、元素:具有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a、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N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 其中的2分别代表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元素分布不均匀,下列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分别是(写出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地壳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地核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空气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人体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人体必须的宏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微量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有毒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们把由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单质分_______单质和_____________单质两大类。
13、我们把物质变化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变化叫做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的一些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_______构成,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造成硬度等性质上的差别。
18.制取氧气的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 收集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
19.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____________,收集气体前,应检查装置的_________
20.磷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22. 硫磺在空气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氧气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木炭在空气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氧气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蜡烛在空气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氧气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电解水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二氧化碳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能使紫色石蕊变___
27.碳酸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蕊由_____变_____。
28.检验物质含水含水的方法一_____________,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点燃氢气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茶壶中的水垢可以用________清洗,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核
________
_____
_____
( )
(不带电)
(带负电荷)
( )
( )
原 子
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