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5-12 20:3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 年 级 下 册 生 物 学 导 学 案
第四单元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
第 课时(总第 课时)设计人: 复备人:
教师寄语: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学习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眼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3.描述视觉形成的过程,说出近视的成因以及预防方法。
4. 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巧。
重点:
1.眼的基本结构; 2.视觉形成的过程; 3.近视形成的原因及预防近视的方法。
难点:视觉形成的过程;近视形成的原因及预防近视的方法。
【课前预习】
看课本88-92页,完成下列问题,并将你的疑惑记下来。
任务一:
1.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来自__________,其次来自________。
2.右图为眼球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①是 ;②是 , 的通道;
③是 ,像 ,能 光线;
④是 ,有 ,中央有 ;
⑤是 ,其作用是 ;
⑥是 ,其作用是 ;
⑦是 ;⑧是 ;
⑨是 ,含有许多 的
细胞,能感受 的刺激;⑩是 。
任务二:
3.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____,并经过_____ ___等的_______,最终落在_________上,形成一个___ ____。__________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 传给__________的一定区域,产生视觉。物像只有落在 上,人才能清晰的看到这个物体。
任务三:
4.近视眼是由于眼球__________过长,或晶状体___ ___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 的眼;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 ( 透镜)加以矫正。
5.预防近视眼要做到“三要”和“四不要”。“三要”是
“四不要”是
【课堂生成】
1、预习交流:三个任务你完成的怎么样?组内交流一下你的预习疑惑,如不能解决的问题请告诉老师。
2、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组内同学讨论、研究共同完成下列任务:
(1)若把眼睛比作照相机,镜头相当于________,光圈相当于________,胶卷相当于_________;若把眼睛比作心灵的窗户,_________就相当于明亮的玻璃。
(2)眼睛通过___ ____调节晶状体曲度,而瞳孔的大小由_________调节,光线由强变弱时瞳孔的变化是___________,即光线亮时瞳孔变 ,光线暗时瞳孔变 。
3、素质展示: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4、拓展创新:
(1)某人的眼球结构完好无损,但他也是盲人,这很可能是他的 受损,导致    上产生的图象信息无法传导到  所致。
(2)刚走进电影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片刻后才可看见周围的人,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 变大了。
5、反思评价:
(1)这节课我的新收获:
(2)我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
【模块达标】
1.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
2.由远眺转为看书时,瞳孔和晶状体分别是( )
A.扩大,曲度增加 B.缩小,曲度增加 C.扩大,曲度减小 D.缩小,曲度减小
3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是因为( )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眼球的前后径移动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4.眼球内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 )。
A.晶状体 B.角膜 C.玻璃体 D.瞳孔
5.眼球里具有的保护内部结构功能的是( )
A.脉络膜 B.巩膜 C.角膜 D.视网膜
6. 下列有关预防近视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看书时,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 厘米左右B.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C.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D.电视荧屏的高度应高于坐姿时眼睛的高度
7.我们平时所说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角膜和巩膜 D.巩膜和虹膜
8.人眼球的瞳孔、晶状体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 )
A.镜头、光圈和胶卷 B.胶卷、镜头和光圈 C.光圈、镜头和胶卷 D.镜头、胶卷和光圈
【作业跟进】完成区学案P74的题目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二)
课时 (总第 课时)设计人: 复备人:
教师寄语:学习必须专注,才能引发你的学习兴趣:学习勇于探索,才能让你找到学习的规律。
学习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描述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3.描述听觉形成的过程;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以及预防的措施。
4.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巧的能力。
重点:耳的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难点:耳的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课前预习】
看课本92-94页,完成下列问题,并将你的疑惑记下来。
任务一:右图为耳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个部分,外耳由[ ]_______、________组
成;中耳由[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组成;内耳由[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组成。
(2)耳的结构中,与位置变化有关的是
[ ]_________、[ ] ;能收集声
波的是[ ];能感知声音的是[ ];⑥是_________。
任务二:
1.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_________传到 _________,_________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_________,刺激了_________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_________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
2.当遇到巨大声音响时,应迅速 ,其原因是可以使 张开,保持 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震破 。
3.噪声是指 声音。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 会受到影响,易患 、 等疾病。
4.人体的感觉器官有 、 、 和 等器官。
【课堂生成】
1、预习交流:两个任务你完成的怎么样?组内交流一下你的预习疑惑,如不能解决的问题请告诉老师。
2、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组内同学讨论、研究共同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教材P94听觉形成的过程,结合P93页彩图,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2)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在什么地方?
(3)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除减少和消除噪声外,平时还应当注意哪些?
3、素质展示: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4、拓展创新:
(1)有人在乘车、乘船或乘飞机时,会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精神不振等反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晕机。试分析出这些现象的原因。
(2)耳的哪能些结构受到损伤,有可能导致耳聋?
5、反思评价:
(1)这节课我的新收获:
(2)我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
【模块达标】
1.下列各项中,不是起感受作用的器官的是( )
A.眼 B.耳 C.鼻 D.感觉神经末梢
2.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其目的是( )
A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伤 B减缓紧张情绪
C避免呕吐 D进行深呼吸,以适应气压变化
3.有的人乘车、乘船时会晕车、晕船,你知道这与下列哪个结构有关( )
A鼓膜 B耳蜗C前庭和半规管 D听小骨和鼓室
4.某人失聪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受损伤,那么可能的发病部位就是( )
A听神经和听觉中枢 B鼓膜C中耳 D内耳
5.人的听觉产生于( )
A听小骨 B耳蜗 C听觉中枢 D鼓膜
6.中耳炎是因为病菌从( )
  A.外耳道进入中耳 B.咽喉进入中耳
  C.半规管进入中耳 D.耳蜗进入中耳
7.听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其目的是( )
A.防止声响从口腔进入,听不清楚B.防止鼓膜内外音响度不同,听不准确
C.防止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损伤鼓膜 D.防止脑震荡
8.当遇到巨大声响时,为防止震破鼓膜,应该( )。
①迅速张口②迅速闭嘴③张嘴,同时双手堵耳④闭嘴,同时双手堵耳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 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的结构是( )。
①鼓膜 ②半规管 ③前庭 ④耳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0.在耳内,接受振动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
A.耳蜗内 B.听觉中枢内 C.鼓膜上 D.听小骨上
11.得了咽喉炎会引发中耳炎的原因是( )
A.细菌、病毒会经血液流到中耳 B.咽鼓管连通于咽和鼓室之间
C.外耳道与咽喉相通 D.人的五官是相互连通的
【作业跟进】完成区学案P74的题目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课时 (总第 课时)设计人: 复备人:
教师寄语: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学习目标:
1.能描述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
2.能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是靠神经系统的调节实现的。
3.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的组成及功能
难点: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的组成及功能
【课前预习】
看课本96-99页,完成下列问题,并将你的疑惑记下来。
任务一:1.神经系统是由 、 和它们发出的 组成的; 和 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 和 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
2. 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单位。
任务二:
1. 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 ,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2.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 ,约有 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 。
3. 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的。
【课堂生成】
1、预习交流:两个任务你完成的怎么样?组内交流一下你的预习疑惑,如不能解决的问题请告诉老师。
2、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P97资料分析, 分析四位患者的病情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案例4
发病原因 脑血栓 脊髓损伤 扭伤 肿瘤
发病部位及症状
① 当神经受到损伤时,它所支配的肌肉会出现什么情况?
②脑与 和 之间,脑与 之间,脊髓和 之间都具有 联系
3、素质展示: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4、拓展创新:
1998年7月,桑兰在纽约参加第四届友好运动会期间,不幸重伤脊髓,直到现在还不得不坐在轮椅上。请问,桑兰的下肢是否受到了损伤?若不是,那么其下肢不能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5、反思评价:
(1)这节课我的新收获:
(2)我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
【模块达标】
1、某人患脑溢血后,能听到别人说话,但自己不能说话。其病变部位是( )
A.小脑 B.大脑 C.舌 D.脊髓
2、人喝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说明酒精已经伤害到了( )
大脑皮层 B.运动中枢 C.小脑 D.脊髓
3、“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人,这种病人的脑部肯定没有受伤的部分是( )
A.小脑 B.大脑 C.舌 D.脑干
4、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
A.小脑 B.大脑 C.脊髓 D.神经
5、协调人体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是 ( )
A.小脑 B.大脑 C.脊髓 D.脑干
6、杂技团中的演员在表演走钢丝时神经系统起着主要作用的结构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7、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
A.脑 B.脊髓 C.神经组织 D.神经元
8、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是( ) A.脑神经 B.脊神经 C.脊髓 D.脑干
9、识图作答
(1)神经元基本结构包括① ;② 。
(2)图中的[ ] 和套在它外面的
共同组成的结构叫神经纤维。它的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 。神经冲动就是沿着 传导的。
(3)若把神经比做一根电线,则其中的金属线就
是 ;
(4)神经元的功能是: 。
10、当你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身体的各个部分之所以能如此的协调,主要是靠_______调节的结果。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
【作业跟进】完成区学案P77的题目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时 (总第 课时) 设计人: 复备人:
教师寄语:用敏锐的眼睛观察,用智慧的大脑思考。
学习目标:
1.概述人体调节的基本方式,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2.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3.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
重点:
1.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组成;2. 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区分和识别;3.测反应速度
难点:. 1.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测反应速度
【课前预习】
看课本101-105页,完成下列问题,并将你的疑惑记下来。
任务一: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它的结构基础是 。
2.人体通过 ,对 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 的反应,就叫做反射,例如 、 、 等;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 。
任务二:
1.缩手反射、 、排尿反射和 等都是 、 反射。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还能形成 反射,如 。
2.人类特有的反射是对 的刺激做出有关的反射。
3.人体通过各种 或 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 的刺激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
【课堂生成】
1、预习交流:两个任务你完成的怎么样?组内交流一下你的预习疑惑,如不能解决的问题请告诉老师。
2、合作探究:
(1)按照教材P101方法步骤进行实验:《膝跳反射》,并完成讨论题。
(2)结合教材P102图Ⅳ-54 松开烫手馒头的反射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反射弧所包括的五个部分结构是什么?并按照神经冲动传导的顺序将反射弧的五个部分结构用线连接起来。
②缩手反射和有烫的感觉,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分别在哪?
③在这个反射中我们是先感觉到烫还是先缩手的?为什么??
3、素质展示: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4、拓展创新:
(1)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这种反应能称为反射吗?为什么?
(2)①当我们吃酸梅时会分泌唾液;②当我们看到酸梅时也会分泌唾液;③当我们谈论酸梅时仍会分泌唾液。你能说出这三种反射的区别吗?你能总结出复杂反射又分为哪些类型吗?哪种复杂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5、反思评价:
(1)这节课我的新收获:
(2)我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
【模块达标】
1.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 )
A.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 B.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来实现的。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
2.某人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环节正常。此反射弧肌肉为效应器,则此人( )
A.有感觉,能运动。 B.失去感觉,肌肉瘫痪。
C.有感觉,但肌肉瘫痪。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3.王明的右腿不小心被利刃划破,疼痛难忍,但他仍然咬紧牙关没动。此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播路径是( )
①脑 ②脊髓 ③腿部感受器 ④传出神经 ⑤传入神经 ⑥腿部肌肉
A.③⑤②①④⑥ B.④②①⑤⑥③ C.③⑤④①④⑥ D.③②④⑤②④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叫( )
A.反应 B.反射 C.反射弧 D.应激性
5.下列反射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
A.排尿反射 B.眨眼反射 C.膝跳反射 D.听到铃声进教室
6.下面叙述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
A.向日葵向太阳生长 B.膝跳反射 C.看电影感到得流泪 D.老马识途
7.下面反射活动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看到葡萄分泌唾液 B.吃到葡萄分泌唾液
C.看苍蝇叮葡萄赶走苍蝇 D.听到“葡萄”分泌唾液
6.右图是一个反射弧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 ;
将来自中枢的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的结构是[ ]
(2)若上图表示人在睡梦中拍打蚊子的反射活动,则这个反射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途径是 (用图中结构名称或箭头表示)
⑶当手受到针的刺激后会感到疼,以后见到针就会有意识地躲避,此反射的类型属于 反射。
(4)假设图中结构[1]是上肢皮肤,[5]是上肢肌肉,当[2]处受伤被切断后,会出现 ;当[4]处受伤被切断后,会出现
【作业跟进】完成区学案P81的题目
第四节 激素调节
课时 (总第 课时) 设计人: 复备人:
教师寄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学习目标:
1.说出人体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它们所分泌的激素;
2.说出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主要功能及分泌异常时的表现。
3.运用资料分析的形式,说出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尝试设计对照实验。
4.举例说明激素调节受神经系统的调控,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重点:
1.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它们所分泌的激素;2.能够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及分泌异常时的表现。
难点:. 1. 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2. 设计对照实验。
【课前预习】
看课本105-109页,完成下列问题,并将你的疑惑记下来。
任务一:
1.人体内有一类腺体没有导管,它们分泌的 ,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 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种腺体叫 。
2.人体的内分泌腺主要有 (分泌 等)、 (分泌 )、 (分泌 )、 (分泌 等)、 (分泌 等)、 {男}(分泌 等)、 {女}(分泌 等)。人体的内分泌腺构成了人体的 系统。
任务二:
1.激素是由 腺所分泌的,它在人体内的含量 ,作用 。对 和
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 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的 不足会患 ,过多会患 。
3.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 、利用和 等。当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时,患 病,对此病患者可通过 进行治疗。
4.有些地区的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少 ,而 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以致人们患有 。 防治这种疾病应食用 ,还可常吃 、 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
5.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 的调节,但也受到 的影响。
【课堂生成】
1、预习交流:两个任务你完成的怎么样?组内交流一下你的预习疑惑,如不能解决的问题请告诉老师。
2、合作探究:
(1)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有哪些主要区别?
腺体类别 导管(有、无) 分泌物输送方式 举例
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
(2)阅读课本107页资料,分析讨论完成下表:
激素名称 产生部位 作用 分泌失调出现的缺乏症
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胰岛素
3、素质展示: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4、拓展创新:
有两位糖尿病患者为了治疗,一人口服了适量胰岛素制剂;另一人肌肉注射了适量胰岛素制剂。根据学过的知识,你认为哪个管用?为什么?
5、反思评价:
(1)这节课我的新收获:
(2)我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
【模块达标】
1.下列生命现象与激素无关的是( )
A. 血糖含量经常保持稳定 B. 男孩进入青春期喉结突出
C.强光下瞳孔变小 D.成年前人体不断长高
2.在一段时间内,给小鼠进行甲状腺激素的静脉注射,小鼠可能会出现的症状是( )
A.发育停止 B.生长发育迅速
C.食欲不振,行动迟缓 D.食欲旺盛,身体消瘦
3.下列腺体中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
A. 唾液腺 B. 皮脂腺 C.汗腺 D.甲状腺
4. 下列激素可以影响婴儿脑发育的是( )
A.甲状腺激素 B. 性激素 C.胰岛素 D.生长激素
5. 既有外分泌功能,又有内分泌功能的是( )
A. 肝脏 B. 皮脂腺 C.胰腺 D.垂体
6.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 )
A.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自身调节
7、有人在饲养蝌蚪时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A、B、C三只大烧杯,均放入等量的清水、水草、10只大小基本相等的蝌蚪,每天均用蛋黄喂养;
②在A烧杯每天加入5mg甲状腺激素制剂,B烧杯每天加入5mg甲硫咪唑(甲状腺激素抑制剂),C烧杯不作任何处理;
③连续观察一周,每天记录一次蝌蚪的体长、四肢和尾的变化。试问:
(1)预期一周后,尾最长的是    烧杯中的蝌蚪,最先长出四肢的是   烧杯中的蝌蚪。
(2)若结果与预测的相符,则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              的作用。
(3)若C烧杯内的水和食物中缺碘,则其中的蝌蚪的变化更像    烧杯的蝌蚪。
(4)在该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烧杯内的蝌蚪。
【作业跟进】完成区学案P81的题目
1
2
3
4
5
6
7
9
8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