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汉剧小调《小放牛》 课 时 1课时
课 型 戏曲欣赏 教 具 双屏教学
教材分析 《小放牛》讲的是瓜地村的一位小姑娘要去外公家,路遇一位牧牛童子,二人欢快的唱起山歌,玩耍起来……最后牧童骑着牛送小姑娘上路。
在经典汉剧电影《柜中缘》里,陈玉莲以汉剧小调唱出别有一番韵味,表现其天真、浪漫、机智、活泼的少女形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汉剧十大行当中的“贴(花旦)”
2.能力目标:为汉剧小调《小放牛》演唱配“念白”,配“眼神”等动作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汉剧片段培养孩子们对汉剧的喜爱。
教 学 重难点 1.教学重点:汉剧“念白、唱腔”的体验
2.教学难点:“花旦”的了解,其“眼神”的表达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达标意图
导入部分 导语:同学们好!今天余老师带领大家走近电影院欣赏一段戏曲,猜一猜
1.这是什么剧种?
2.你从哪里看出是这个剧种?
一屏显示老师的提问
二屏播放汉剧《小放牛》--《柜中缘》片断。
学生猜:A.汉剧B.念白(湖北方言)
师总结:汉剧小调《小放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进入学习状态(汉剧)
形成部分 1.汉剧特色(一、二屏插入图片,简介汉剧特色)
汉剧:以湖北地方方言为舞台语言的剧种(京剧起源于汉剧)
汉剧有“400(历史悠久400年)——800(戏曲多800曲)——10(行当细)”的说法。
2.“10个”行当(一屏插入图片)
(男)末、净、生、外、小
(女)夫、旦、贴
(男)杂、丑
简单介绍10个行当,着重介绍“花旦”“小生”“丑”
二屏以行当图片让学生对应选择
3.一屏出示《柜中缘》中《小放牛》陈玉莲的扮相图片
师:请同学们看属于哪个行当,谁扮演的?
生:贴(花旦)-(重做功,年轻)活泼少女形象
师:对,这个演员演得非常俏皮,活泼,天真又不乏机智,她是谁呢?
(一屏插入陈伯华另一彩色扮相《柜中缘》)
4.一屏简介陈伯华——汉剧大师
二屏出示陈伯华与京剧大师梅兰芳,与周恩来总理的图片。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汉剧
基本特点
引导学生了解汉剧行当
引导学生了解“贴”行当及扮演者(陈伯华)
发展部分
发展部分
过渡语:陈伯华大师在《柜中缘》中演的花旦,演得俏皮而雅致。
汉剧“花旦”是注重做功的,光“眼神”就很有特色。
1.一、二屏放“眼神”视频及说明文字。
2.请大家看看这个“左右涮眼”并随视频做一做。
分屏教学:女生一屏(兰花掌体验),男生二屏(左提右按掌体验)
3.分析“眼神”——“眼之窗”带着情绪来学习。
4.再来看看《柜中缘》《小放牛》前的念白
一屏播放念白
提问:第1段表现什么情绪?
第2段表现什么情绪?
5.学生练习“念白”——重点练习:
紧腾腾(zen)的(委屈,压抑的心情)
一下下(ha)的(委屈,压抑的心情)
清亮清亮哦(舒畅心情)
一屏显示唱词并播放唱腔
6.《小放牛》唱腔
提问:第一段唱什么?—春景
第二段又是唱什么?—春景里的人——牧童
着重学习第二段中重复乐句“头戴着斗笠,身披着蓑衣,坐至在牛背”
7.学生体验:
“念白”体验。师生接龙,学生接重点词语
“唱腔”体验。在“头戴…..坐至在牛背”学唱并加动作
引导学生体验汉剧“眼神”
引导学生体验汉剧“念白”
导学生体验唱腔
拓展部分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欣赏了《小放牛》,你知道在《柜中缘》里,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1.二屏播放:“陈玉莲初遇岳雷”视频
提问:什么角色?
玉莲——贴(花旦)
岳雷——小(小生)
官差——丑
师:你喜欢什么角色?
2.再看视频,学生分角色站队,各自体验自己的角色
3.带领学生练习“初遇岳雷”片断
一屏“念白”台词,二屏视频
注意:“眼神”,“念白”等情绪的表现。
4.请同学分组讨论,挑选角色表演。学生评价:“眼神”“念白”等情绪上的评论。
5.老师总结,评价学生的表演。
6.老师进行汉剧学习的升华
7.学生听汉剧《小放牛》出教室
引导学生表现
汉剧角色(贴、小、丑)
课后
板书设计
2017年武昌区小学音乐优质课比赛
执教:余秀香
武昌区白鹭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