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 因数和倍数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 因数和倍数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13 22:1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倍数和因数》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2、 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以及已有乘除法知识,通过尝试、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能在 1—100 的自然数中找出 10 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找出 100 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
3、 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天学数学都要和数字打交道,同样的自然数,加上不同的文字,你会觉得很神奇,如数字“7”,如果说让我们每周上7天的课,这时“7”是讨厌的,如果说7个小矮人,这时“7”是可爱的,如果说“神舟7号”,这时的7是伟大的,看来自然数不仅能让我们感到喜怒哀乐,同时自然之间还存在着无穷的秘密。比如,老师要同学们课前准备的12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这个12里面也蕴藏着小秘密,想揭开这个秘密吗?快拿出12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按老师要求摆一摆。

1 、小组合作:摆图形、列算式。
(1) 明确操作要求: 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并在小组里交流。

(2) 整理、交流并板书: 4 × 3 = 12 12 × 1 = 12 6 × 2 = 12
2 、揭示课题:从刚才的操作活动以及这些乘法算式中我们来学习两个重要的数学概念。
板书:倍数和因数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 、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1) 尝试:根据 4 × 3 = 12 ,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归纳: 4 × 3 = 12 ,我们就说 12 是 4 的倍数, 12 也是 3 的倍数,反过来说, 4 和 3 都是 12 的因数。
(2) 练习:根据 12 × 1 = 12 6 × 2 = 12 ,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学生自己说)
指出: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 的自然数。
(3)辨析:① 4 + 3 = 7 ,我们能说 7 是 4 的倍数, 7 也是 3 的倍数,反过来说, 4 和 3 都是 7 的因数吗?为什么?
②4 ×4=16,我们能说16是倍数,4是因数吗?为什么?
指出:倍数和因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
(4)深化:①从下列各数中任意选两个数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2、3 、5、9、12、20、36
②说说算式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24÷8=3
2、探索找倍数的方法
(1)谈话:从上面的练习中我们发现3 的倍数有好多个,把怎样找才能把3的倍数都找出来?3的倍数到底有几个?
(2)小组合作:先在自己的纸上写,然后小组交流。
(3)集体反馈:3 ×1=3 3×2=6 3×3=9 3×4=12……
3 的倍数有3 、6、9、12、15……
(4)说说:3 的倍数有几个?怎样表示3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从一倍开始,有序,一个一个乘)
(5)试一试:写一写2 、5的倍数。
(6)观察特点:观察上面的三个倍数例子,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
3、 探索找因数的方法
(1) 谈话:从上面的练习中我们知道,36 的因数有好多个,那36到底有几个
因数,你们能找找看吗? 先找几个孩子说说他的方法。
(2) 小组合作:把36 的所有因数都找出来。
(3) 反馈:指名回答所找的36 因数。
(4)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找出来的因数不一样?怎样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从1 和本身开始,有序,一对一对找。)
(5) 试一试:写出15 、16的因数。
(6) 观察特点:观察上面的三个因数例子,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 ,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三、实践应用,深化概念。
1、“想想做做”第1 题
(1)指名读题。 (2)指名口答,共同评议。
2、“想想做做”第2 题
(1)自己读题、填表。
(2)说一说:表中“应付元数”都是4 的倍数吗?为什么?
3、“想想做做”第3 题
(1) 自己读题、填表。
(2) 说一说:题中的排数都是 24 的因数吗?每排人数呢?为什么排数和每排人数都是总人数的因数?
(3) 通过以上两题的练习,你对倍数和因数有什么新的认识?
( 倍数和因数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
4 、游戏:看谁反应快
规则:凡是座位号符合以下要求的,请站起来,看谁反应快?
(1) 谁的座位号是 5 的倍数? (2) 谁的座位号是 24 的因数?
(3) 谁的座位号是 30 的因数? (4) 谁的座位号是 1 的倍数?
四、总结交流,评价体验
1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 、你对自己在本节课学习中的表现满意吗?为什么?

是孟庄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