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文)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包头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4-29 17:06:44

文档简介

内蒙古包头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文)
一、单选题
1.(2021高三上·包头期末) 318国道(下图)起于上海,终点为西藏友谊桥,全长5476千米,因其横跨中国东中西部,揽括平原、丘陵、盆地、山地、高原景观,包含江浙水乡文化、天府盆地文化、西藏人文景观,恰似中国大地上一条美丽的项链,称之为“中国的景观大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油菜花3月底开放,而乙地油菜花7月份盛开。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土壤 D.光照
(2)国道沿线的土壤颜色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成土母质 D.植被
(3)造成国道沿线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和历史 B.气候和地形 C.经济和制度 D.政策和法制
2.(2021高三上·包头期末)长江中游平原区是我国小龙虾的重要养殖区,随着近年来小龙虾备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当地大量农田的水旱轮作模式被改造为“稻田养虾”种养模式。调查显示,当前相当比例的养殖户基本上放弃了越冬旱作种植,且普遍重虾轻稻,甚至存在水稻种而不收,直接作为小龙虾的饲料和庇护所的现象,而且大部分养殖户饵料、肥料投入量较大。这些现象引起了一些农业专家的担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在长江中游平原区,大量农田的水旱轮作模式被改造为“稻田养虾”种养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复种指数 B.减少农田需水量
C.增加经济收入 D.防治农田病虫害
(2)据材料所述,农业专家担忧的主要问题是(  )
①农业污染加剧②农民收入减少③国家粮食总产量得不到保障④耕地数量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2021高三上·包头期末)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4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增速减缓,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性别结构 B.教育水平 C.医疗技术 D.生育政策
(2)据图推测,2040年后可能出现(  )
A.人口总量激增 B.人口迁移加剧
C.老龄化速度趋缓 D.社会养老负担减轻
(3)我国为应对老龄化问题,目前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取消计划生育 B.提高工资薪酬
C.鼓励国外移民 D.调整生育政策
4.(2021高三上·包头期末)布伦口湖位于我国新疆西部帕米尔高原上,原为季节性湖泊,环湖周围常年大风肆虐。湖岸边绵延着多座相对高度百米以上的山丘,因终年被白色细沙覆盖,故名白沙山。为蓄水发电,2012年湖泊被改造为水库。下图示意湖泊及其周边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水库修建前,布伦口湖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3月
(2)形成白沙山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北风 D.偏南风
(3)水库建成后,白沙山相对于湖面的高度(  )
A.升高 B.不变
C.年内季节变化增大 D.年内季节变化减小
二、综合题
5.(2021高三上·包头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熊猫分布范围变化图(下图)
材料二秦岭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大熊猫喜食新鲜竹笋。因食量大,为保障一年四季都有充足食物,大熊猫会在低海拔和高海拔之间往返迁移觅食。大熊猫种群的生存繁衍需要有足够大的成片的空间。
(1)描述图中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推测大熊猫觅食从低海拔向高海拔开始迁移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3)从降水角度,分析秦岭南、北两坡河流水量特征的差异。
6.(2021高三上·包头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依云是法国东南部一小镇,背靠阿尔卑斯山,面临日内瓦湖,依山傍水,风光绮丽。是世界特色小镇的典范,环境优美,居民生活富足。图一示意依云镇位置,图二是小镇一角的风景。依云镇拥有全球唯一的天然等渗温泉,在阿尔卑斯山腹地经过15年才能流出的依云矿泉水是世界高端水代表,依云矿泉水年产量为15亿升,其中40%在法国销售,60%出口到世界各国。依云温泉对治疗神经系统、皮肤、心血管和泌尿消化等方面疾病有较好的疗养作用,依云温泉产业已成为全球温泉产业发展的经典案例。政府在阿尔卑斯山上,划出方圆500km范围内由政府管理,杜绝任何人接近;在矿泉水制造商的组织下,依云小镇成立了APM协会,成员包括水源地周围的村民,由协会出资鼓励当地居民多植树,尽量不使用化肥。全镇70%的财政收入来自和埃维昂矿泉水公司相关的水厂、温泉疗养中心、赌场等,目前已经成为世界闻名的集保健、娱乐、度假、会议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是最受欧洲人欢迎的温泉度假地。依云小镇逐步形成了以矿泉水制造、温泉疗养为主导,商务会展、户外运动、旅游观光、美体保健等衍生的产业体系。
(1)描述依云富含矿物质的良好水质的自然形成过程。
(2)说明依云小镇发展温泉产业的优势条件。
(3)分析依云小镇成立了APM协会的益处。
(4)指出依云小镇发展道路对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A
(2)C
(3)A
【知识点】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甲地(浙江省)油菜花3月底开放,而乙地(西藏地区)油菜花7月份盛开。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拔差异,导致热量差异,油菜花开花时间不同。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国道沿线的土壤颜色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成土母质,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的松散碎屑,物理性质改变所形成疏松的风化物,是形成土壤的基本原始物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除氮)的最初来源。中国土壤的成土母质类型多,但有一定规律。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各种岩石在原地风化形成风化壳,以红色风化壳分布最广。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3)318国道横跨中国东中西部,揽括平原、丘陵、盆地、山地、高原景观,包含江浙水乡文化、天府盆地文化、西藏人文景观,造成国道沿线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和历史因素(政治、经济、宗教、政策等),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农业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
2.【答案】(1)C
(2)B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在长江中游平原区,随着近年来小龙虾备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当地大量农田的水旱轮作模式被改造为“稻田养虾”种养模式,它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经济收入,C正确。故答案为:C。(2)据材料所述,农业专家担忧的主要问题是①农业污染加剧③国家粮食总产量得不到保障,养殖小龙虾会导致污染加剧,大量农田的被改造为“稻田养虾”,会减低粮食产量,①③对。养殖小龙虾会增加农民收入、耕地数量不变,②④错。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农业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3.【答案】(1)D
(2)C
(3)D
【知识点】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图的判断
【解析】【分析】(1)204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增速减缓,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生育政策,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到2040年差不多是65岁以上的人口,所以增速减缓,D正确。性别结构与老龄化无关,教育水平越高,医疗技术越先进,老龄化会越严重,ABC错,故答案为:D。(2)据图推测,2040年后可能出现老龄化速度趋缓,C正确。人口总量增速减缓甚至负增长、人口迁移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ABD错,故答案为:C。(3)我国为应对老龄化问题,目前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调整生育政策,鼓励生育二胎。D正确。取消计划生育不现实,会出现失控、老龄化严重,提高工资薪酬会加大财政压力,经济尚不够发达,鼓励国外移民不现实,ABC错,故答案为:D。
【点评】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措施:鼓励生育。适当放开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人们生养二胎,从根本上增加劳动力人口数量,解决老龄化;延迟退休。改革退休制度,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让老年人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缓解老龄化;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居民养老福利保障体系,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之外提供其他的养老保障;医疗健康改革。改革医疗保障体系,让老年人充分享受医疗条件进步的福利,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发展经济。大力发展经济,通过经济的增长抵消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4.【答案】(1)B
(2)A
(3)D
【知识点】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的相关知读题分析,帕米尔高原深居內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湖泊和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北半球夏季气温较高,融水融雪量大,因此6-8月河流水量最大,湖水水位最高。故答案为:B。(2)本题考查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读题分析,沙山附近常年大风肆虐,且东侧有较为高深狭长的峡谷,狭管效应强,风沙最可能由此吹来。因此沙山最可能是偏东风将沙粒携带至此堆积而成。故答案为:A。(3)根据所学知识,水库建设前,此湖为季节性湖泊,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大;水库建成后调蓄作用增强,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变小,因此白沙山的相对湖面的高度年内季节变化减小,故答案为:D。
【点评】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水位:(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径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由降水量的多少来决定;流域面积越大流量越大)。 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地势的起伏状况)。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水能:水量大小和地势起伏状况决定水能大小(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越急,水量越大,水能越大。)。
5.【答案】(1)变化:栖息地面积缩小;由集中连片渐趋碎片化;在原栖息地附近出现零散的小片栖息地。原因:自然环境变化,食物来源减少;人类开发强度增大,植被破坏;交通建设等分割栖息地
(2)春季 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低海拔处春季气温升高,竹笋破土生长时间由低海拔向高海拔推迟
(3)差异:北坡年降水量小于南坡因此河流水量北坡较南坡小;北坡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于南坡(北坡雨季短于南坡)因此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北坡较南坡大。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变化:读图对比1976年和19887年的大熊猫的分布范围,可以看到栖息地面积缩小;由原来的集中连片,逐渐趋向于面积的碎片化、小型化;在原栖息地附近出现零散的小片栖息地。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大熊猫生存的自然环境变化,食物来源不断减少;人类开发强度增大,包括秦岭建设别墅群等,导致植被破坏,竹林、竹笋的分布面积变小;该地区的交通建设步伐快,不注重保护,导致栖息地分割成碎片化。
(2)开始迁移的季节是春季。原因:大熊猫觅食竹笋,由于水热条件不同,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春季,竹笋发芽的时间由低海拔向高海拔推迟,故大熊猫觅食也随着从低海拔到高海拔迁移。
(3)秦岭南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国的南方,降水量大,雨季长;北坡是温带季风气候,中国的北方。差异:北坡是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小于南坡,降水季节变化大,因此:河流水量北坡较南坡小;季节变化北坡较南坡大。
【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农业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6.【答案】(1)依云水发源于阿尔卑斯山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流经之处的人烟稀少,污染小;下渗至山地岩层和土层当中;经过15年缓慢的过滤和矿化,使其水质良好且富含矿物质
(2)依云温泉水质良好、具有保健功能,资源优势明显;政府组织管理,保护资源;资金充足,利于基础设施完善和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吸引力;位于欧洲中部,周边居民消费水平高,市场广阔
(3)可加强对水源地的监督,保证品质;协会出资鼓励居民造林、少施化肥,可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水资源;可促进依云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经济收入
(4)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保护环境打造宜居空间;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小镇建设等。
【知识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分析】(1)自然形成过程:依云背靠阿尔卑斯山,依云水发源于阿尔卑斯山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政府在阿尔卑斯山上,划出方圆500km范围内由政府管理,杜绝任何人接近,流经之处的人烟稀少,污染小;下渗至山地岩层和土层当中;在阿尔卑斯山腹地经过15年才能流出的依云矿泉水是世界高端水代表,经过15年缓慢的过滤和矿化,使其水质良好且富含矿物质。
(2)优势条件:依云温泉水质良好、对治疗神经系统、皮肤、心血管和泌尿消化等方面疾病有较好的疗养作用和保健功能,资源优势明显;政府组织管理,在阿尔卑斯山上,划出方圆500km范围内由政府管理,杜绝任何人接近,保护资源;经济发达,资金充足,利于基础设施完善和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吸引力,依云小镇逐步形成了以矿泉水制造、温泉疗养为主导,商务会展、户外运动、旅游观光、美体保健等衍生的产业体系;位于欧洲中部,周边居民消费水平高,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3)依云小镇成立了APM协会,成员包括水源地周围的村民。协会可加强对水源地的监督和管理,保证依云水的品质;由协会出资鼓励当地居民多植树,尽量不使用化肥,可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水资源;依云成为世界闻名的集保健、娱乐、度假、会议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是最受欧洲人欢迎的温泉度假地,促进依云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
(4)启示: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重视环境保护,重视绿化和美化环境,打造宜居空间;加强政府管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小镇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配套产业的发展等。
【点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旅游环境是以旅游资源为主体的自然、经济、社会诸条件的综合。处理好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合理地开发与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将保护内容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两部分。旅游资源指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景点、景物。主要包括文物、古迹、建筑、碑刻及革命文物等人文旅游资源,以及山峰、水体和树木等自然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指影响文物保护、游客旅游行为的周围环境。主要包括气候、水体、地形、林木及社会文化环境等。
1 / 1内蒙古包头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文)
一、单选题
1.(2021高三上·包头期末) 318国道(下图)起于上海,终点为西藏友谊桥,全长5476千米,因其横跨中国东中西部,揽括平原、丘陵、盆地、山地、高原景观,包含江浙水乡文化、天府盆地文化、西藏人文景观,恰似中国大地上一条美丽的项链,称之为“中国的景观大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油菜花3月底开放,而乙地油菜花7月份盛开。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土壤 D.光照
(2)国道沿线的土壤颜色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成土母质 D.植被
(3)造成国道沿线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和历史 B.气候和地形 C.经济和制度 D.政策和法制
【答案】(1)A
(2)C
(3)A
【知识点】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甲地(浙江省)油菜花3月底开放,而乙地(西藏地区)油菜花7月份盛开。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拔差异,导致热量差异,油菜花开花时间不同。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国道沿线的土壤颜色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成土母质,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的松散碎屑,物理性质改变所形成疏松的风化物,是形成土壤的基本原始物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除氮)的最初来源。中国土壤的成土母质类型多,但有一定规律。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各种岩石在原地风化形成风化壳,以红色风化壳分布最广。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3)318国道横跨中国东中西部,揽括平原、丘陵、盆地、山地、高原景观,包含江浙水乡文化、天府盆地文化、西藏人文景观,造成国道沿线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和历史因素(政治、经济、宗教、政策等),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农业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
2.(2021高三上·包头期末)长江中游平原区是我国小龙虾的重要养殖区,随着近年来小龙虾备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当地大量农田的水旱轮作模式被改造为“稻田养虾”种养模式。调查显示,当前相当比例的养殖户基本上放弃了越冬旱作种植,且普遍重虾轻稻,甚至存在水稻种而不收,直接作为小龙虾的饲料和庇护所的现象,而且大部分养殖户饵料、肥料投入量较大。这些现象引起了一些农业专家的担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在长江中游平原区,大量农田的水旱轮作模式被改造为“稻田养虾”种养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复种指数 B.减少农田需水量
C.增加经济收入 D.防治农田病虫害
(2)据材料所述,农业专家担忧的主要问题是(  )
①农业污染加剧②农民收入减少③国家粮食总产量得不到保障④耕地数量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1)C
(2)B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在长江中游平原区,随着近年来小龙虾备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当地大量农田的水旱轮作模式被改造为“稻田养虾”种养模式,它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经济收入,C正确。故答案为:C。(2)据材料所述,农业专家担忧的主要问题是①农业污染加剧③国家粮食总产量得不到保障,养殖小龙虾会导致污染加剧,大量农田的被改造为“稻田养虾”,会减低粮食产量,①③对。养殖小龙虾会增加农民收入、耕地数量不变,②④错。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农业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3.(2021高三上·包头期末)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4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增速减缓,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性别结构 B.教育水平 C.医疗技术 D.生育政策
(2)据图推测,2040年后可能出现(  )
A.人口总量激增 B.人口迁移加剧
C.老龄化速度趋缓 D.社会养老负担减轻
(3)我国为应对老龄化问题,目前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取消计划生育 B.提高工资薪酬
C.鼓励国外移民 D.调整生育政策
【答案】(1)D
(2)C
(3)D
【知识点】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图的判断
【解析】【分析】(1)204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增速减缓,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生育政策,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到2040年差不多是65岁以上的人口,所以增速减缓,D正确。性别结构与老龄化无关,教育水平越高,医疗技术越先进,老龄化会越严重,ABC错,故答案为:D。(2)据图推测,2040年后可能出现老龄化速度趋缓,C正确。人口总量增速减缓甚至负增长、人口迁移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ABD错,故答案为:C。(3)我国为应对老龄化问题,目前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调整生育政策,鼓励生育二胎。D正确。取消计划生育不现实,会出现失控、老龄化严重,提高工资薪酬会加大财政压力,经济尚不够发达,鼓励国外移民不现实,ABC错,故答案为:D。
【点评】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措施:鼓励生育。适当放开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人们生养二胎,从根本上增加劳动力人口数量,解决老龄化;延迟退休。改革退休制度,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让老年人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缓解老龄化;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居民养老福利保障体系,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之外提供其他的养老保障;医疗健康改革。改革医疗保障体系,让老年人充分享受医疗条件进步的福利,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发展经济。大力发展经济,通过经济的增长抵消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4.(2021高三上·包头期末)布伦口湖位于我国新疆西部帕米尔高原上,原为季节性湖泊,环湖周围常年大风肆虐。湖岸边绵延着多座相对高度百米以上的山丘,因终年被白色细沙覆盖,故名白沙山。为蓄水发电,2012年湖泊被改造为水库。下图示意湖泊及其周边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水库修建前,布伦口湖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3月
(2)形成白沙山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北风 D.偏南风
(3)水库建成后,白沙山相对于湖面的高度(  )
A.升高 B.不变
C.年内季节变化增大 D.年内季节变化减小
【答案】(1)B
(2)A
(3)D
【知识点】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的相关知读题分析,帕米尔高原深居內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湖泊和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北半球夏季气温较高,融水融雪量大,因此6-8月河流水量最大,湖水水位最高。故答案为:B。(2)本题考查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读题分析,沙山附近常年大风肆虐,且东侧有较为高深狭长的峡谷,狭管效应强,风沙最可能由此吹来。因此沙山最可能是偏东风将沙粒携带至此堆积而成。故答案为:A。(3)根据所学知识,水库建设前,此湖为季节性湖泊,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大;水库建成后调蓄作用增强,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变小,因此白沙山的相对湖面的高度年内季节变化减小,故答案为:D。
【点评】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水位:(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径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由降水量的多少来决定;流域面积越大流量越大)。 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地势的起伏状况)。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水能:水量大小和地势起伏状况决定水能大小(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越急,水量越大,水能越大。)。
二、综合题
5.(2021高三上·包头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熊猫分布范围变化图(下图)
材料二秦岭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大熊猫喜食新鲜竹笋。因食量大,为保障一年四季都有充足食物,大熊猫会在低海拔和高海拔之间往返迁移觅食。大熊猫种群的生存繁衍需要有足够大的成片的空间。
(1)描述图中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推测大熊猫觅食从低海拔向高海拔开始迁移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3)从降水角度,分析秦岭南、北两坡河流水量特征的差异。
【答案】(1)变化:栖息地面积缩小;由集中连片渐趋碎片化;在原栖息地附近出现零散的小片栖息地。原因:自然环境变化,食物来源减少;人类开发强度增大,植被破坏;交通建设等分割栖息地
(2)春季 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低海拔处春季气温升高,竹笋破土生长时间由低海拔向高海拔推迟
(3)差异:北坡年降水量小于南坡因此河流水量北坡较南坡小;北坡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于南坡(北坡雨季短于南坡)因此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北坡较南坡大。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变化:读图对比1976年和19887年的大熊猫的分布范围,可以看到栖息地面积缩小;由原来的集中连片,逐渐趋向于面积的碎片化、小型化;在原栖息地附近出现零散的小片栖息地。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大熊猫生存的自然环境变化,食物来源不断减少;人类开发强度增大,包括秦岭建设别墅群等,导致植被破坏,竹林、竹笋的分布面积变小;该地区的交通建设步伐快,不注重保护,导致栖息地分割成碎片化。
(2)开始迁移的季节是春季。原因:大熊猫觅食竹笋,由于水热条件不同,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春季,竹笋发芽的时间由低海拔向高海拔推迟,故大熊猫觅食也随着从低海拔到高海拔迁移。
(3)秦岭南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国的南方,降水量大,雨季长;北坡是温带季风气候,中国的北方。差异:北坡是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小于南坡,降水季节变化大,因此:河流水量北坡较南坡小;季节变化北坡较南坡大。
【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农业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6.(2021高三上·包头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依云是法国东南部一小镇,背靠阿尔卑斯山,面临日内瓦湖,依山傍水,风光绮丽。是世界特色小镇的典范,环境优美,居民生活富足。图一示意依云镇位置,图二是小镇一角的风景。依云镇拥有全球唯一的天然等渗温泉,在阿尔卑斯山腹地经过15年才能流出的依云矿泉水是世界高端水代表,依云矿泉水年产量为15亿升,其中40%在法国销售,60%出口到世界各国。依云温泉对治疗神经系统、皮肤、心血管和泌尿消化等方面疾病有较好的疗养作用,依云温泉产业已成为全球温泉产业发展的经典案例。政府在阿尔卑斯山上,划出方圆500km范围内由政府管理,杜绝任何人接近;在矿泉水制造商的组织下,依云小镇成立了APM协会,成员包括水源地周围的村民,由协会出资鼓励当地居民多植树,尽量不使用化肥。全镇70%的财政收入来自和埃维昂矿泉水公司相关的水厂、温泉疗养中心、赌场等,目前已经成为世界闻名的集保健、娱乐、度假、会议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是最受欧洲人欢迎的温泉度假地。依云小镇逐步形成了以矿泉水制造、温泉疗养为主导,商务会展、户外运动、旅游观光、美体保健等衍生的产业体系。
(1)描述依云富含矿物质的良好水质的自然形成过程。
(2)说明依云小镇发展温泉产业的优势条件。
(3)分析依云小镇成立了APM协会的益处。
(4)指出依云小镇发展道路对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
【答案】(1)依云水发源于阿尔卑斯山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流经之处的人烟稀少,污染小;下渗至山地岩层和土层当中;经过15年缓慢的过滤和矿化,使其水质良好且富含矿物质
(2)依云温泉水质良好、具有保健功能,资源优势明显;政府组织管理,保护资源;资金充足,利于基础设施完善和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吸引力;位于欧洲中部,周边居民消费水平高,市场广阔
(3)可加强对水源地的监督,保证品质;协会出资鼓励居民造林、少施化肥,可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水资源;可促进依云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经济收入
(4)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保护环境打造宜居空间;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小镇建设等。
【知识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分析】(1)自然形成过程:依云背靠阿尔卑斯山,依云水发源于阿尔卑斯山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政府在阿尔卑斯山上,划出方圆500km范围内由政府管理,杜绝任何人接近,流经之处的人烟稀少,污染小;下渗至山地岩层和土层当中;在阿尔卑斯山腹地经过15年才能流出的依云矿泉水是世界高端水代表,经过15年缓慢的过滤和矿化,使其水质良好且富含矿物质。
(2)优势条件:依云温泉水质良好、对治疗神经系统、皮肤、心血管和泌尿消化等方面疾病有较好的疗养作用和保健功能,资源优势明显;政府组织管理,在阿尔卑斯山上,划出方圆500km范围内由政府管理,杜绝任何人接近,保护资源;经济发达,资金充足,利于基础设施完善和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吸引力,依云小镇逐步形成了以矿泉水制造、温泉疗养为主导,商务会展、户外运动、旅游观光、美体保健等衍生的产业体系;位于欧洲中部,周边居民消费水平高,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3)依云小镇成立了APM协会,成员包括水源地周围的村民。协会可加强对水源地的监督和管理,保证依云水的品质;由协会出资鼓励当地居民多植树,尽量不使用化肥,可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水资源;依云成为世界闻名的集保健、娱乐、度假、会议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是最受欧洲人欢迎的温泉度假地,促进依云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
(4)启示: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重视环境保护,重视绿化和美化环境,打造宜居空间;加强政府管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小镇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配套产业的发展等。
【点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旅游环境是以旅游资源为主体的自然、经济、社会诸条件的综合。处理好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合理地开发与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将保护内容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两部分。旅游资源指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景点、景物。主要包括文物、古迹、建筑、碑刻及革命文物等人文旅游资源,以及山峰、水体和树木等自然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指影响文物保护、游客旅游行为的周围环境。主要包括气候、水体、地形、林木及社会文化环境等。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