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金岳霖先生》课后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金岳霖先生》课后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12 22:5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金岳霖先生》课后训练
一、基础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称 chèn 称职 称愿 连连称许 称体裁衣
B. 和 hé 和谐 和睦 曲高和寡 和衷共济
C. 散 sǎn 散步 散落 散兵游勇 散装饼干
D. 冠 guān 衣冠 树冠 冠冕堂皇 冠状动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熟练  枯燥  深居简出  谈吐才华
B.频繁  演绎  混然不觉  熙熙攘攘
C.感慨  逻辑  甚为得意  一愁莫展
D.毡子  夹袍  满腑经纶  名副其实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亿万炎黄子孙和海外同胞所瞩目的桥山黄帝陵公祭活动,已经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盛典。
B.中国能否快速推广电子商务应用,不仅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渡过金融危机,还关系到中国抓住机遇缩小与世界经济的差距。
C.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涵着国人独特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D.“地球一小时”活动虽然只有60分钟,但传递给地球人的节能环保作用却不可低估,它提醒人们:只要时时关注节能,就能为保护地球作出贡献。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道德水平的滑坡日益制约着中国的发展,频频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社会道德的缺失;不过,能在这时发现问题,亡羊补牢,尚未太晚。
B.尽管林青霞深居简出,但只要有她的消息,媒体都不会放过。她在香港现身,看到众多媒体守候,落落大方地接受了采访。
C.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现场交流暨研讨会上,一个数字触目惊心:我国城市每年产生餐厨垃圾不低于6 000万吨。
D.除了赛车呼啸而过的极速感觉外,还有现场上赛车呼啸而过的那种振聋发聩的声音,那声音是你绝对要捂住耳朵才可以承受的。
二、阅读鉴赏
(2011·湖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才子赵树理
汪曾祺
 ①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事,常常微笑。
他是个农村才子。②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他是长治人,唱的当然是上党梆子。严文井说赵树理五音不全,其实赵树理的音准是好的,恐怕倒是严文井有点五音不全,听不准。他爱“起霸”①,也是揸②手舞脚,看过北京的武生起霸,再看赵树理的,觉得有点像螳螂。他能弹三弦,不常弹。他会刻图章,我没有见过。他的字写得很好,是我见过的作家里字最好的。字是欧字底子,结体稍长,字如其人。
他的稿子非常干净,极少涂改。他写稿大概不起草。我曾见过他的底稿,只是一些人物名姓,东一个西一个,姓名之间牵出一些细线,这便是原稿了,考虑成熟,一气呵成。赵树理衣着不讲究,但对写稿有洁癖。他痛恨人把他文章中的“你”字改成“妳”字(有一个时期有些人爱写“妳”字,这是一种时髦),说:“当面说话,第二人称,为什么要分性别?——‘妳’也不读‘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中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赵树理是《说说唱唱》副主编,实际上是执行主编。他是负责发稿的。有时没有好稿,稿发不出,他就从编辑部抱一堆被审掉的稿子回屋里去看,不好,就丢在一边,弄得一地都是废稿。有时忽然发现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他说这种编辑方法是“绝处逢生”。陈登科的《活人塘》就是这样发现的。有次实在没有好稿,康濯就说:“老赵,你自己来一篇吧!”赵树理关上门,写出了一篇名著《登记》(即《罗汉钱》)。
赵树理吃食很随便,随便看到路边的一个小饭摊,坐下来就吃。后来是胡乔木同志跟他说:“你这么乱吃,不安全,也不卫生。”他才有点选择。他爱喝酒。每天晚上要到霞公府间壁一条胡同的馄饨摊上,来二三两酒,一碟猪头肉,吃两个芝麻烧饼,喝一碗馄饨。他和老舍感情很好。每年老舍要在家里请市文联的干部两次客。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腊月二十三,老舍的生日。赵树理必到,喝酒,划拳。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老舍摸不清老赵的拳路,常常败北。
赵树理很有幽默感。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他写的散文中有一个国民党小军官爱训话,训话中爱用“所以”,而把“所以”联读成为“水”,于是农民听起来很奇怪:他干嘛老说“水”呀?他写的“催租吏”为了“显派”,戴了一副红玻璃的眼镜,眼镜度数不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农村的土路上走。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有一个时期,很多作品对农村情况多粉饰夸张,他回乡住了一阵,回来做报告,说农村的情况不像许多作品描写得那样好,农民还很苦,城乡差别还很大,说,我这块表,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这是块“五驴表”!他因此受到批评。
注:①起霸:戏曲表演程式之一,即武将上阵前所做的整盔、束甲等一套舞蹈动作。②揸:把手指伸张开。
5.下列对赵树理才气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赵树理喜爱民间戏曲,唱念做打样样都会,一个人能演活一台戏。
B.赵树理的字写得好,是欧体字的底子,结体也很有个性。
C.赵树理写东西从不起草,考虑成熟,一气呵成,稿子非常干净。
D.赵树理文学眼光独到,有时能使被弃置的好稿起死回生。
6.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的①②两处分别加以赏析。
7.本文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请举两例加以评析。
8.请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该段在塑造赵树理形象上的作用。
三、语言表达
9.请欣赏右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一段文字说明画面的内容。
(2)写出漫画的寓意。
答案
一、基础运用
1.D
解析:A项,“连连称许”的“称”读“chēnghèsànguān
2.A
解析:B项,“混然不觉”的“混”应为“浑”;C项,“一愁莫展”的“愁”应为“筹”;D项,“满腑经纶”的“腑”应为“腹”。
3.C
解析:A项,“炎黄子孙”包含“海外同胞”,两者不能并列使用;B项,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D项,“传递”与后面的“作用”搭配不当。
4.D
解析:D项,振聋发聩:比喻言论力量很大,能震撼人心,可以唤醒麻木糊涂的人。此处应用“震耳欲聋”。
二、阅读鉴赏
(2011·湖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
5.C
解析:由“题眼”切入,要求归纳作品对赵树理“才气”的描写。C项“从不起草”的说法过于绝对,与原文“大概不起草”不吻合,从文章看,这是赵树理的写作习惯,与他的才气无关。
6.第①处:句子结构简单、紧凑,句式短小,用“高”“长”“细长”分别形容个子、脸型、眉眼,寥寥几笔,形象地勾画出了赵树理的外貌特征。第②处:语言简洁,不用修饰语,用“唱”“念”“拉”“走”等一连串生动传神的动词表现了赵树理的艺术才能。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中语句表达技巧的能力,可以从修辞手法、句式特点、词语使用的角度来考虑。第①处突出使用了形容词,第②处突出使用了动词。拟写答案时不能忽略了这些描写对表现赵树理形象的作用。
7.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中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赵树理在一个寻常字眼的使用上,不盲目从俗,并郑重其事地在文稿中批字强调,凸现出赵树理较真、坚持己见的性格。②“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赵树理不循常规,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划拳,别具一格,异趣横生。这个细节表现了赵树理幽默风趣的真性情,以及他和老舍之间的深厚感情。
解析:本题要求体会作品细节描写的效果。文中值得分析的细节描写有四处。第二段,“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第三段关于“你”字改成“妳”的批评;第五段赵树理喝酒划拳;第六段关于“五驴表”的报告。任选一处加以赏析。就本题来讲,要从语言表达效果和如何表现赵树理形象的角度来分析。
8.①最后一段主要写赵树理“农民式的幽默”:他在作品中描写人物,现实中抨击时事,都以富有乡土气息的风趣语言出之。②反映出赵树理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对农民的关注和体恤,展现了有良知的作家的赤诚情怀,使其形象更加丰满。
解析:本题要求把握该段大意及其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根据“赵树理很有幽默感”“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来概括最后一段的内容。“谈谈该段在塑造赵树理形象上的作用”,要注意“该段”两字,表明不需要放眼全文分析,只立足本段分析即可。从“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可以看出赵树理对农村生活的熟悉,从“五驴表”而挨了批评可以看出赵树理富有良知。
三、语言表达
9.(1)画面左下方一个孩子手拿着遥控器坐在沙发上看着被砸了一个洞的电视机,而电视机的旁边站着一位右手叉腰、左手抓着一把大锤子放在电视柜上的父亲,他对着孩子大声训道:“你要是再看暴力节目,长大你就跟电视里那个人一样暴力!”(2)提醒人们注意家庭教育要讲究方法,用暴力去纠正孩子的不良爱好与习惯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