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9 17:58:55

文档简介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一、句子默写
1.(2020七下·蚌埠开学考)古诗文默写。
(1)   ,弹琴复长啸。
(2)此夜曲中闻折柳,   。
(3)马上相逢无纸笔,   。
(4)杨花榆荚无才思,   。
(5)念天地之悠悠,   !
(6)   ,寒光照铁衣。
(7)《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激烈持久的句子是   ,   。
【答案】(1)独坐幽篁里
(2)何人不起故园情
(3)凭君传语报平安
(4)惟解漫天作雪飞
(5)独怆然而涕下
(6)朔气传金柝
(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重点字有:“篁”“惟”“怆”“涕”“朔”“柝”,注意字形。
故答案为:⑴独坐幽篁里;⑵何人不起故园情;⑶凭君传语报平安;⑷惟解漫天作雪飞;⑸独怆然而涕下;⑹朔气传金柝;(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点评】此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
二、基础知识综合
2.(2020七下·蚌埠开学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勇气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鲜艳的一抹原色,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茫,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李白的“直挂云帆济沧海”,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杜甫的“会当凌绝顶”……这些勇气都彪炳在史册上,流传在故事里。爱憎分明是一种勇气,扼住命运的咽喉是一种勇气, 。勇气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勇气是在你看清了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愿你我胸怀勇气,过好今天,明天,未来的每一天。
——摘自央视《朗读者》第八期(有删改)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咽hóu(  ) cāng(
)海 爱憎(  )分明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正确写法是“   ”
(3)仿照文中的划线句,补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答案】(1)喉;沧;zēng
(2)光茫;光芒
(3)战胜困难是一种勇气(合理即可)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1)第一个字写作“喉”;第二个字写作“沧”,“沧”指暗绿色(指水;第三个字读作“zēng”,“憎恶”指憎恨,厌恶。
(2)阅读短文,其中的“光茫”书写有误,应写作“光芒”。光芒:向四面放射的强烈光线。
(3)句子仿写要注意以下问题:仿写句子时,要仿句式、仿修辞,语言风格要一致,话题要一致,字数、结构要相近,重复关键字,并做到语意连贯。该题句式是:……是一种勇气,要填入的是体现勇气的行为,如:迎难而上是一种勇气。
故答案为:⑴ 喉;沧;zēng
⑵光茫、光芒
⑶ 战胜困难是一种勇气(合理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和字形。给汉字注音,要注意字母的拼写、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多音字的区别等。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字、易错字,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⑵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⑶本题考查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我们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样多,结构也要一致。
(2020七下·蚌埠开学考)语言综合运用。
①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有人问。②40岁的柳传志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缔造了联想集团,经历两次创业失败的马云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书写了电商传奇。③实践证明,那些静享安逸的人,遇到挫折时,成功的几率便会降低一倍。④孩子,如果老天为你设置重重障碍,请不要磨灭了自己的初心。⑤人,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⑥如果想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就应付出加倍的努力!
3.第②句有处标点使用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4.第③句有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5.请将第5句改成反问句
   
【答案】3.联想集团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
4.降低一倍改为一半。
5.人,怎么能在最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呢?
【知识点】意思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句式变换;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点评】(1)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和书写位置,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2)本题考查学生句式的变换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句式的特点,结合语句,按照要求进行作答,注意句意的一致。
3.柳传志和马云的事例属于并列关系,应在两个句子之间用分号。应把“联想集团”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
4.降低不能用倍数表示,应把“一倍”改为“一半”。
5.改为反问句意思不能变,答案应蕴含在问句中,应改为“人,怎么能在最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呢?”
三、名著阅读
(2020七下·蚌埠开学考)名著阅读。
1)“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
2)人间的真话本来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片话;连祥子也明白了她的意思。在他的眼里,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都长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个理想的人。他并不想马上就续娶,他顾不得想任何的事。可是她既然愿意,而且是因为生活的压迫不能不马上提出来,他似乎没有法子拒绝。
6.文中被叫做“傻骆驼”的这个人是谁?他的最大梦想是什么?这个语段出自名著   ,作者是   。
7.语段(1)中的“她”是   (人名),小说刻画了她   的性格特点;语段(2)中的“她”是   (人名),小说中她最终的结局是   。
【答案】6.祥子;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三轮车;《骆驼祥子》;老舍
7.虎妞;泼辣、精明;小福子;上吊自杀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关于名著的文学常识,考生在平时注意识记和积累,完成此题应该不成问题。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要求学生熟读名著,掌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对名著中的人物要善于总结,作答时要仔细阅读选段,结合平时对人物的了解进行概括。
6.本题考查学生识记人物的能力。根据“傻骆驼”的称呼和“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这些语言描写,可知这段文字出自《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舒庆春),本文描述的是性格泼辣野蛮的虎妞强迫祥子喝酒的情景。选文中被叫做“傻骆驼”的这个人是指祥子,他的最大梦想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三轮车。
7.本题考查学生识记人物的能力。根据1题中的语言描写,可知“她”是虎妞。虎妞是一个流氓资本家的性格鲜明的女儿,长的虎头虎脑,性格大胆泼辣,因此吓住了男人,成了没人敢娶的老姑娘。她是个办事的好手,精明利落。语段2中,根据“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都长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等可知,“她”是祥子最爱的小福子。祥子在虎妞难产死后便喜欢上了小福子,并且承诺等他混的好些了,就回来再娶小福子,可是当祥子回到曹先生处向曹先生询问人生道路后,发现小福子为了养活她的父亲和两个弟弟,到“白房子”做了妓女,不堪重负,后来她受不了那样的生活,就趁一天晚上,偷去了一个喝醉了的客人的衣服,趁人不注意逃出去,在树林上吊死了。据此概括作答。
四、现代文阅读
8.(2020七下·蚌埠开学考)现代文阅读
智者幽默心
孙燕华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做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老人带着一脸恬静的微笑走过去了。我对我先生说:“她老人家同钱锺书先生同舟共济数十载,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先生说:“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
③随后,我俩又回忆起1993年拜访冰心老人的一段往事。
④当时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有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
⑤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文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悟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⑥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老人一看自己这件二十多岁时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我伸长脖子看老爷子的铁盒子。
⑦“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我们全都大笑起来。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⑧“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⑨“今天早晨看报,美国那儿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疽嘛……”
⑩智者的幽默之所以意味隽永而各具特色,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由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
(选自《北京晨报》)
(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三位大师各自的幽默特点。
(2)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下面加点内容的表达效果。
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
(3)结合第⑩段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答案】(1)杨绛:童心未泯(或富有童心);冰心:机智灵活(或反应敏捷);启功:思想鲜活(或时尚新潮)。
(2)运用了神态描写,细腻生动地写出了启功先生卖关子时的可爱样子。
(3)示例:首先要有“博大的学识”,其次要有“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所以我们现在要博览群书,丰富学识,勇于实践,增加阅历,这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知识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神态描写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和把握。文中三位大师的共同点是幽默,但他们也有各自的特点。杨绛先生,和小孩子似的学蚂蚁打招呼的动作,说明她童心未泯;冰心先生巧妙地化用成语,准确地表达当时的情景,真是聪明;启功先生学以致用,把刚刚发生的新闻名词顺手拿来,开起了玩笑,实在是思想鲜活,与时俱进,不落俗套。
⑵本题考查语言的赏析。 “神秘”“慢悠悠”是对启功老人的神态的描写,生动刻画了启功老人故弄玄虚故意卖关子的样子,表现了老人的可爱。
(3)此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结合本文来看,最后一段有两个关键词,“知识”和“生活”概括了本文的主旨,回答问题时要紧密结合这两个词语。先点出三位智者的幽默来源于“有丰富的知识”“有丰富的阅历”,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我们作为中学生的,现在应努力学习,多学知识,还要勇于去探索,增加自己的阅历”的角度来谈。
故答案为:⑴杨绛:童心未泯(或富有童心);冰心:机智灵活(或反应敏捷);启功:思想鲜活(或时尚新潮)。
⑵运用了神态描写,细腻生动地写出了启功先生卖关子时的可爱样子。
⑶示例:首先要有“博大的学识”,其次要有“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所以我们现在要博览群书,丰富学识,勇于实践,增加阅历,这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点评】⑴人物形象特点解答时,需抓住文中相关人物的描写,仔细阅读,重点分析概括并揣摩其作用。
⑵本题描写方法角度赏析句子。解答时,我们要抓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中心,中心不离背景”的原则,一般公式为:词语属于…(人物描写手法),写出了…(人物心理特征或性格特点)。
⑶对文章观点的解读解答时,应紧密结合文章主旨,联系生活实际去阐述,观点要明确,有理有据。答案可以不唯一。
(2020七下·蚌埠开学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请你说谢谢
梁凌
开车送女儿上学。初春,雪花初融,四野还凛冽着寒意。
蓦见一穿白棉衣的女孩在风中狂乱。她高举双手,上蹿下跳,试图拦住经过的车辆。她的癫狂反倒吓住了那些司机,每辆车都加速而过。我好奇地踩了一下刹车,她就抓住这一秒冲过来,一拉车门,雪球似的滚上来:“我手机忘出租车上了,快帮我追!调头!左转!”
还真是十万火急,我的每根侠骨都容不得我多想,迅速调头。没走多远,到一个十字路口,我说往哪儿走?她说,不知道哇,那是辆绿出租……我说,所有的出租都是绿的,你知道车牌吗?她说,不知道……
意识到希望渺茫,这只“无头苍蝇”哭起来:“刚刚买的新手机,两千多呢……”我问,你手机号码多少?她突然醒悟过来:“对对,打一下。”我把手机递给她,响了六七声后,谢天谢地,通了!
接电话的是出租车司机,可他不愿意过来,只支支吾吾说他在某某小区,却不愿意告诉确切位置,他在犹豫。
我夺了电话说:“师傅,我在你附近,麻烦你等等。”
找到那个小区,转了一圈,也没发现目标。再打电话过去,他又说,在下一个小区……这样子绕了十来分钟,终于在路边看见一辆出租,两个乘客正上车。我箭一般开过去,挡住它去路,问女孩,是这个司机吗?女孩惊喜道:“是!”我长出一口气,如果再晚来几秒钟,这辆车肯定走了,女孩的手机自然易主。
女孩子拿到手机,喜出望外,先是低着头看手机,按了半天,没发现异样,才长出一口气。然后,她开始低着头,笑眯眯一路向西,看都不看我一眼——可能早忘了我的存在。
望着她的背影,我的心情渐渐变得复杂。那是种什么情绪呢,先是奇怪,后是遗憾,最后全成了愤怒。我想,也许她是个娇生惯养的独生女,享惯所有的爱,且从来把别人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也许,她受教育太少,连起码的礼貌都没有。感恩和礼貌,只要有一个存在,她就不至于对陌生人的无私援助无动于衷。
我承认,我还达不到某种境界,虽然我听说过:“帮人的快乐,本身就是最大回报。”但那一刻,我不想独善其身,我想说点什么。
我追上她,开到她身边,她竟然毫无察觉,我使劲按喇叭,她这才抬头,淡淡地看我一眼,什么都没有说,连个笑容都没有。我说,小姑娘,你又忘东西了!她吃了一惊:“什么?”我说,你忘了说“谢谢”,也许,我不应该帮你……
她这才红着脸,气若游丝道:“谢……”她的声音,沾了二月雨,一丝丝滑落,跌在冷泥里。
“记着向所有帮你的人说谢谢!没有人必须要帮你。”说了这句话,我踩下了油门,从后视镜里,我看见她站着没动,可能有些蒙。
这时候,坐在后边的女儿说:“妈妈,我如果忘了手机,是不会像她一样拦车的。”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我不相信奇迹发生。”
我说,可奇迹不已经发生了吗?
她说,有谁会像你这样呢?可是,她想了想又说,既然你是好人,喜欢做好事,那为什么非要人家说谢谢?
我说,也许我害怕真有那么一天,大家都忘记说谢谢,当你需要帮助时,就没有人再对你施以援手了。
我帮她是爱,向她讨要谢谢,也是爱,而且是大爱,是社会责任,难道不是?
最后我说,记着向所有帮你的人说谢谢。
女儿点了点头。
9.“我还达不到某种境界”中的“某种境界”指的是什么?
10.分析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她就抓住这一秒冲过来,一拉车门,雪球似的滚上来:“我手机忘出租车上了,快帮我追!调头!左转!”(从人物描写角度)
②她这才红着脸,气若游丝道:“谢……”她的声音,沾了二月雨,一丝丝滑落,跌在冷泥里。(从修辞角度)
11.读完这个故事,根据文章内容写一段话描述“我”的感想。
我在想:这女孩为什么会忘了说谢谢呢?   
12.“我”在帮助别人之后“讨要谢谢”,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对?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9.“帮人的快乐,本身就是最大回报”的不求回报的心境。
10.①“冲”“拉”“滚”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快帮我追”“调头”“左转”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孩追手机过程的急切心情。
②运用比喻,将女孩道谢的声音比作二月雨,写出女孩声音的细弱。生动形象地写出女孩被要求说“谢谢”的尴尬状态。
11.示例:也许她是个娇生惯养的独生女,享惯所有的爱,且从来把别人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也许,她受教育太少,连起码的礼貌都没有。感恩和礼貌,只要有一个存在,她就不至于对陌生人的无私援助无动于衷。
12.示例一:对。因为帮助他人是爱,讨要谢谢更是大爱,是对受帮助者的感恩教育,有助于传播互帮互助的社会正能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示例二:不对。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并不仅仅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感谢,更多的是为了给人方便,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融洽。
【知识点】见解表述;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掌握基本的答题技巧,逐项联想上文的内容进行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和语句的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方法、描写方法、写作手法、遣词造句等方面入手,结合语境来品析。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感知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文本,理解文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站在人物的位置,展开想象。联想,对人物的心理要符合人物的处境或环境。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不管持那种孤独,都要围绕文章的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来谈依据,注意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9.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处,找到了问题就找到了答案。此题也不例外。问题在第10段,答案就在问题的下文“帮人的快乐,本身就是最大回报”一句。也就是指不求回报的心境。
10.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分别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和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冲过来,一拉车门,雪球似的滚上来”为动作描写,“快帮我追!调头!左转!”为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孩的动作迅速,语言急促的情形,表达了追手机的着急心理。“气若游丝”形象地写出女孩声音的细弱。“她的声音,沾了二月雨,一丝丝滑落,跌在冷泥里”表现了女孩被要求说“谢谢”的尴尬状态。这是两处比喻,语句暗含着女孩的不情愿与我对女孩这种感谢方式的不满。
11.要求根据文章内容写一段话描述“我”的感想。此题比较容易,可分析文中“我”的心理即可。如“望着她的背影,我的心情渐渐变得复杂。那是种什么情绪呢,先是奇怪,后是遗憾,最后全成了愤怒。我想,也许她是个娇生惯养的独生女,享惯所有的爱,且从来把别人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也许,她受教育太少,连起码的礼貌都没有。感恩和礼貌,只要有一个存在,她就不至于对陌生人的无私援助无动于衷”“我帮她是爱,向她讨要谢谢,也是爱,而且是大爱,是社会责任”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12.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帮助别人之后讨要谢谢”这种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有赞同的,也有否定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文章的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来谈依据。如答做法正确。可从这样做是对受帮助者的感恩教育,有助于传播互帮互助的社会正能量等角度作答。如答做法不正确,可从不是为了感谢才帮助别人,而是为了给人方便和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加融洽等角度作答。
五、课内阅读
13.(2020七下·蚌埠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权谓吕蒙曰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③即更刮目相待   
④及鲁肃过寻阳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
【答案】(1)对……说;推托;另外;等到
(2)①只是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读书人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相看了。
(3)示例: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开卷有益)②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③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善于接受别人合理的规劝。(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①句意为:孙权对吕蒙说。谓:对……说;②句意为: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推辞;③句意为:就重新擦擦眼另眼看待了。更:另外;④句意为:到了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到了,等到。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本题的重点词有:①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历史;②士:读书人;三:几,此处泛指少;更:另外;刮目:擦拭眼睛。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个性化阅读。从吕蒙的变化看,原来是吴下阿蒙,现在他的才干和谋略让鲁肃惊叹,可知读书学习非常重要,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其次,吕蒙虽然原来学识少,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增长了才干,有了惊人的进步,可知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获;再次,吕蒙因为听从了孙劝的劝告,最后学有所成,说明一个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善于接受别人合理的规劝。
故答案为:⑴对……说、推托、另外、等到
⑵①只是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②读书人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相看了。
⑶示例: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开卷有益)②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③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善于接受别人合理的规劝。(意思对即可)
【点评】⑴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⑵在翻译句子时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
⑶启示感想类的题目,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了解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阐述。注意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没有学识的)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擦擦眼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六、作文
14.(2020七下·蚌埠开学考)按要求作文
新冠肺炎病毒让2020 年变的与众不同,虽然疫情还没有结束,可是在全民战“役”的这一个多月中,我们了解了太多太多让我们感动、敬佩、心疼、激动……的人或事。
选取你最有感触的一幕,结合自己的体会。以“他让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补全题目;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内容具体充实。
【答案】【参考例文】
他让我敬佩
2020年寒假,在我们欢庆春节之际,有一种病毒悄悄袭来,并迅速蔓延、传播。它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毒的传染力很强,尤其是在人群聚集的时候。此时恰逢我们春运高峰期,探亲返乡和旅游人群浩荡。病毒这一肆虐,竟然造成了近万例确诊感染病患,死亡几百例。一时间,我们都手足无措了。
这时,一个特殊的群体站了出来了。他们就是抗击病毒的医生们。大批大批的人,都躲在家里,小心翼翼地躲避病毒。而他们却毅然决然地踏着坚定的步伐,逆流而上,走向病毒爆发的心脏区域---武汉。
他们是一群拿着注射器与手术刀的战士,舍生忘我,就想尽己所能,抵御病毒,挽救患者。而他们当中,最首当其冲的,竟然是已至耄耋之年的呼吸道专家---钟南山院士!他今年已经是84岁高龄,这个年龄绝大部分的老人都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可他却在祖国需要他的时候,挺身而出,第一时间逆行奔赴到武汉,科学专业地给出指导建议。很快,全国都行动起来了,各地大力驰援武汉,同时做好本地隔离防护。
面对疫情,我们有信心打胜仗。因为我们相信钟爷爷,
17年前,面临“非典”疫情时,他就一直在非典的最前沿工作,大家都怕和不敢接近的患者,是钟爷爷一句话“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给了大家太多的信心。
17年后,他老人家又一次冲在了前线!这一次,他再三地告诫大家远离武汉,远离湖北,他自己和其他医生却毅然前往,直击一线战场。他当然是血肉之躯,但我却从他的目光里,看到了钢和铁。
随着一例例康复的好消息传出,我更加相信,真正的春天很快就会来临,那时,病毒隐匿、大地复苏,而医者伟大的“逆行”精神将永存!
白衣逆行,国士无双。让我们铭记这个闪亮的的名字:终南山!让我们向他致敬!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半命题作文。情境要求“在全民战‘役’的这一个多月中,我们了解了太多太多让我们感动、敬佩、心疼、激动……的人或事”限制了取材范围,在写作时必须从抗击疫情的事件中选取人物及事迹。“感动、敬佩、心疼、激动”限制了立意方向,写作时要选取积极向上的人和事,传达正能量。“他”“我”限制了角度和人称,写作时要以“我”的角度对“他”的语言或行为进行赞美。由此可立意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救治患者的护士,她的行为让我感动;全身心扑在抗疫工作上的村主任,他的行为让我敬佩;驻扎联合检疫站点,为民筑牢安全防线的人民警察,他的付出让我心疼;协助调配后勤保障,确保物资管好用好的社区工作人员,他的细心和耐心让我感动;致力于研究病毒研制疫苗的科学家,他的成果让我激动。本题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如果写记叙文,文中一定要有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是一个微妙的表情,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情感,以突出人物在抗疫过程中表现出的精神以及“我”的感受。如果写议论文,一定要选用说服力强的名人事例,最好能从正反两方面选取事例,论证观点。
【点评】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综观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占有相当的比例。这是因为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的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作些限制,既可使评卷更准确,也可避免考生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
1 / 1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一、句子默写
1.(2020七下·蚌埠开学考)古诗文默写。
(1)   ,弹琴复长啸。
(2)此夜曲中闻折柳,   。
(3)马上相逢无纸笔,   。
(4)杨花榆荚无才思,   。
(5)念天地之悠悠,   !
(6)   ,寒光照铁衣。
(7)《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激烈持久的句子是   ,   。
二、基础知识综合
2.(2020七下·蚌埠开学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勇气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鲜艳的一抹原色,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茫,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李白的“直挂云帆济沧海”,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杜甫的“会当凌绝顶”……这些勇气都彪炳在史册上,流传在故事里。爱憎分明是一种勇气,扼住命运的咽喉是一种勇气, 。勇气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勇气是在你看清了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愿你我胸怀勇气,过好今天,明天,未来的每一天。
——摘自央视《朗读者》第八期(有删改)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咽hóu(  ) cāng(
)海 爱憎(  )分明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正确写法是“   ”
(3)仿照文中的划线句,补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2020七下·蚌埠开学考)语言综合运用。
①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有人问。②40岁的柳传志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缔造了联想集团,经历两次创业失败的马云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书写了电商传奇。③实践证明,那些静享安逸的人,遇到挫折时,成功的几率便会降低一倍。④孩子,如果老天为你设置重重障碍,请不要磨灭了自己的初心。⑤人,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⑥如果想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就应付出加倍的努力!
3.第②句有处标点使用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4.第③句有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5.请将第5句改成反问句
   
三、名著阅读
(2020七下·蚌埠开学考)名著阅读。
1)“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
2)人间的真话本来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片话;连祥子也明白了她的意思。在他的眼里,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都长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个理想的人。他并不想马上就续娶,他顾不得想任何的事。可是她既然愿意,而且是因为生活的压迫不能不马上提出来,他似乎没有法子拒绝。
6.文中被叫做“傻骆驼”的这个人是谁?他的最大梦想是什么?这个语段出自名著   ,作者是   。
7.语段(1)中的“她”是   (人名),小说刻画了她   的性格特点;语段(2)中的“她”是   (人名),小说中她最终的结局是   。
四、现代文阅读
8.(2020七下·蚌埠开学考)现代文阅读
智者幽默心
孙燕华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做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老人带着一脸恬静的微笑走过去了。我对我先生说:“她老人家同钱锺书先生同舟共济数十载,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先生说:“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
③随后,我俩又回忆起1993年拜访冰心老人的一段往事。
④当时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有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
⑤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文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悟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⑥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老人一看自己这件二十多岁时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我伸长脖子看老爷子的铁盒子。
⑦“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我们全都大笑起来。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⑧“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⑨“今天早晨看报,美国那儿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疽嘛……”
⑩智者的幽默之所以意味隽永而各具特色,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由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
(选自《北京晨报》)
(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三位大师各自的幽默特点。
(2)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下面加点内容的表达效果。
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
(3)结合第⑩段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2020七下·蚌埠开学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请你说谢谢
梁凌
开车送女儿上学。初春,雪花初融,四野还凛冽着寒意。
蓦见一穿白棉衣的女孩在风中狂乱。她高举双手,上蹿下跳,试图拦住经过的车辆。她的癫狂反倒吓住了那些司机,每辆车都加速而过。我好奇地踩了一下刹车,她就抓住这一秒冲过来,一拉车门,雪球似的滚上来:“我手机忘出租车上了,快帮我追!调头!左转!”
还真是十万火急,我的每根侠骨都容不得我多想,迅速调头。没走多远,到一个十字路口,我说往哪儿走?她说,不知道哇,那是辆绿出租……我说,所有的出租都是绿的,你知道车牌吗?她说,不知道……
意识到希望渺茫,这只“无头苍蝇”哭起来:“刚刚买的新手机,两千多呢……”我问,你手机号码多少?她突然醒悟过来:“对对,打一下。”我把手机递给她,响了六七声后,谢天谢地,通了!
接电话的是出租车司机,可他不愿意过来,只支支吾吾说他在某某小区,却不愿意告诉确切位置,他在犹豫。
我夺了电话说:“师傅,我在你附近,麻烦你等等。”
找到那个小区,转了一圈,也没发现目标。再打电话过去,他又说,在下一个小区……这样子绕了十来分钟,终于在路边看见一辆出租,两个乘客正上车。我箭一般开过去,挡住它去路,问女孩,是这个司机吗?女孩惊喜道:“是!”我长出一口气,如果再晚来几秒钟,这辆车肯定走了,女孩的手机自然易主。
女孩子拿到手机,喜出望外,先是低着头看手机,按了半天,没发现异样,才长出一口气。然后,她开始低着头,笑眯眯一路向西,看都不看我一眼——可能早忘了我的存在。
望着她的背影,我的心情渐渐变得复杂。那是种什么情绪呢,先是奇怪,后是遗憾,最后全成了愤怒。我想,也许她是个娇生惯养的独生女,享惯所有的爱,且从来把别人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也许,她受教育太少,连起码的礼貌都没有。感恩和礼貌,只要有一个存在,她就不至于对陌生人的无私援助无动于衷。
我承认,我还达不到某种境界,虽然我听说过:“帮人的快乐,本身就是最大回报。”但那一刻,我不想独善其身,我想说点什么。
我追上她,开到她身边,她竟然毫无察觉,我使劲按喇叭,她这才抬头,淡淡地看我一眼,什么都没有说,连个笑容都没有。我说,小姑娘,你又忘东西了!她吃了一惊:“什么?”我说,你忘了说“谢谢”,也许,我不应该帮你……
她这才红着脸,气若游丝道:“谢……”她的声音,沾了二月雨,一丝丝滑落,跌在冷泥里。
“记着向所有帮你的人说谢谢!没有人必须要帮你。”说了这句话,我踩下了油门,从后视镜里,我看见她站着没动,可能有些蒙。
这时候,坐在后边的女儿说:“妈妈,我如果忘了手机,是不会像她一样拦车的。”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我不相信奇迹发生。”
我说,可奇迹不已经发生了吗?
她说,有谁会像你这样呢?可是,她想了想又说,既然你是好人,喜欢做好事,那为什么非要人家说谢谢?
我说,也许我害怕真有那么一天,大家都忘记说谢谢,当你需要帮助时,就没有人再对你施以援手了。
我帮她是爱,向她讨要谢谢,也是爱,而且是大爱,是社会责任,难道不是?
最后我说,记着向所有帮你的人说谢谢。
女儿点了点头。
9.“我还达不到某种境界”中的“某种境界”指的是什么?
10.分析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她就抓住这一秒冲过来,一拉车门,雪球似的滚上来:“我手机忘出租车上了,快帮我追!调头!左转!”(从人物描写角度)
②她这才红着脸,气若游丝道:“谢……”她的声音,沾了二月雨,一丝丝滑落,跌在冷泥里。(从修辞角度)
11.读完这个故事,根据文章内容写一段话描述“我”的感想。
我在想:这女孩为什么会忘了说谢谢呢?   
12.“我”在帮助别人之后“讨要谢谢”,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对?说说你的理由。
五、课内阅读
13.(2020七下·蚌埠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权谓吕蒙曰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③即更刮目相待   
④及鲁肃过寻阳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
六、作文
14.(2020七下·蚌埠开学考)按要求作文
新冠肺炎病毒让2020 年变的与众不同,虽然疫情还没有结束,可是在全民战“役”的这一个多月中,我们了解了太多太多让我们感动、敬佩、心疼、激动……的人或事。
选取你最有感触的一幕,结合自己的体会。以“他让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补全题目;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内容具体充实。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独坐幽篁里
(2)何人不起故园情
(3)凭君传语报平安
(4)惟解漫天作雪飞
(5)独怆然而涕下
(6)朔气传金柝
(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重点字有:“篁”“惟”“怆”“涕”“朔”“柝”,注意字形。
故答案为:⑴独坐幽篁里;⑵何人不起故园情;⑶凭君传语报平安;⑷惟解漫天作雪飞;⑸独怆然而涕下;⑹朔气传金柝;(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点评】此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
2.【答案】(1)喉;沧;zēng
(2)光茫;光芒
(3)战胜困难是一种勇气(合理即可)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1)第一个字写作“喉”;第二个字写作“沧”,“沧”指暗绿色(指水;第三个字读作“zēng”,“憎恶”指憎恨,厌恶。
(2)阅读短文,其中的“光茫”书写有误,应写作“光芒”。光芒:向四面放射的强烈光线。
(3)句子仿写要注意以下问题:仿写句子时,要仿句式、仿修辞,语言风格要一致,话题要一致,字数、结构要相近,重复关键字,并做到语意连贯。该题句式是:……是一种勇气,要填入的是体现勇气的行为,如:迎难而上是一种勇气。
故答案为:⑴ 喉;沧;zēng
⑵光茫、光芒
⑶ 战胜困难是一种勇气(合理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和字形。给汉字注音,要注意字母的拼写、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多音字的区别等。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字、易错字,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⑵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⑶本题考查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我们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样多,结构也要一致。
【答案】3.联想集团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
4.降低一倍改为一半。
5.人,怎么能在最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呢?
【知识点】意思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句式变换;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点评】(1)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和书写位置,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2)本题考查学生句式的变换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句式的特点,结合语句,按照要求进行作答,注意句意的一致。
3.柳传志和马云的事例属于并列关系,应在两个句子之间用分号。应把“联想集团”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
4.降低不能用倍数表示,应把“一倍”改为“一半”。
5.改为反问句意思不能变,答案应蕴含在问句中,应改为“人,怎么能在最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呢?”
【答案】6.祥子;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三轮车;《骆驼祥子》;老舍
7.虎妞;泼辣、精明;小福子;上吊自杀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关于名著的文学常识,考生在平时注意识记和积累,完成此题应该不成问题。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要求学生熟读名著,掌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对名著中的人物要善于总结,作答时要仔细阅读选段,结合平时对人物的了解进行概括。
6.本题考查学生识记人物的能力。根据“傻骆驼”的称呼和“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这些语言描写,可知这段文字出自《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舒庆春),本文描述的是性格泼辣野蛮的虎妞强迫祥子喝酒的情景。选文中被叫做“傻骆驼”的这个人是指祥子,他的最大梦想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三轮车。
7.本题考查学生识记人物的能力。根据1题中的语言描写,可知“她”是虎妞。虎妞是一个流氓资本家的性格鲜明的女儿,长的虎头虎脑,性格大胆泼辣,因此吓住了男人,成了没人敢娶的老姑娘。她是个办事的好手,精明利落。语段2中,根据“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都长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等可知,“她”是祥子最爱的小福子。祥子在虎妞难产死后便喜欢上了小福子,并且承诺等他混的好些了,就回来再娶小福子,可是当祥子回到曹先生处向曹先生询问人生道路后,发现小福子为了养活她的父亲和两个弟弟,到“白房子”做了妓女,不堪重负,后来她受不了那样的生活,就趁一天晚上,偷去了一个喝醉了的客人的衣服,趁人不注意逃出去,在树林上吊死了。据此概括作答。
8.【答案】(1)杨绛:童心未泯(或富有童心);冰心:机智灵活(或反应敏捷);启功:思想鲜活(或时尚新潮)。
(2)运用了神态描写,细腻生动地写出了启功先生卖关子时的可爱样子。
(3)示例:首先要有“博大的学识”,其次要有“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所以我们现在要博览群书,丰富学识,勇于实践,增加阅历,这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知识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神态描写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和把握。文中三位大师的共同点是幽默,但他们也有各自的特点。杨绛先生,和小孩子似的学蚂蚁打招呼的动作,说明她童心未泯;冰心先生巧妙地化用成语,准确地表达当时的情景,真是聪明;启功先生学以致用,把刚刚发生的新闻名词顺手拿来,开起了玩笑,实在是思想鲜活,与时俱进,不落俗套。
⑵本题考查语言的赏析。 “神秘”“慢悠悠”是对启功老人的神态的描写,生动刻画了启功老人故弄玄虚故意卖关子的样子,表现了老人的可爱。
(3)此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结合本文来看,最后一段有两个关键词,“知识”和“生活”概括了本文的主旨,回答问题时要紧密结合这两个词语。先点出三位智者的幽默来源于“有丰富的知识”“有丰富的阅历”,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我们作为中学生的,现在应努力学习,多学知识,还要勇于去探索,增加自己的阅历”的角度来谈。
故答案为:⑴杨绛:童心未泯(或富有童心);冰心:机智灵活(或反应敏捷);启功:思想鲜活(或时尚新潮)。
⑵运用了神态描写,细腻生动地写出了启功先生卖关子时的可爱样子。
⑶示例:首先要有“博大的学识”,其次要有“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所以我们现在要博览群书,丰富学识,勇于实践,增加阅历,这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点评】⑴人物形象特点解答时,需抓住文中相关人物的描写,仔细阅读,重点分析概括并揣摩其作用。
⑵本题描写方法角度赏析句子。解答时,我们要抓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中心,中心不离背景”的原则,一般公式为:词语属于…(人物描写手法),写出了…(人物心理特征或性格特点)。
⑶对文章观点的解读解答时,应紧密结合文章主旨,联系生活实际去阐述,观点要明确,有理有据。答案可以不唯一。
【答案】9.“帮人的快乐,本身就是最大回报”的不求回报的心境。
10.①“冲”“拉”“滚”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快帮我追”“调头”“左转”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孩追手机过程的急切心情。
②运用比喻,将女孩道谢的声音比作二月雨,写出女孩声音的细弱。生动形象地写出女孩被要求说“谢谢”的尴尬状态。
11.示例:也许她是个娇生惯养的独生女,享惯所有的爱,且从来把别人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也许,她受教育太少,连起码的礼貌都没有。感恩和礼貌,只要有一个存在,她就不至于对陌生人的无私援助无动于衷。
12.示例一:对。因为帮助他人是爱,讨要谢谢更是大爱,是对受帮助者的感恩教育,有助于传播互帮互助的社会正能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示例二:不对。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并不仅仅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感谢,更多的是为了给人方便,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融洽。
【知识点】见解表述;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掌握基本的答题技巧,逐项联想上文的内容进行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和语句的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方法、描写方法、写作手法、遣词造句等方面入手,结合语境来品析。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感知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文本,理解文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站在人物的位置,展开想象。联想,对人物的心理要符合人物的处境或环境。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不管持那种孤独,都要围绕文章的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来谈依据,注意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9.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处,找到了问题就找到了答案。此题也不例外。问题在第10段,答案就在问题的下文“帮人的快乐,本身就是最大回报”一句。也就是指不求回报的心境。
10.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分别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和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冲过来,一拉车门,雪球似的滚上来”为动作描写,“快帮我追!调头!左转!”为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孩的动作迅速,语言急促的情形,表达了追手机的着急心理。“气若游丝”形象地写出女孩声音的细弱。“她的声音,沾了二月雨,一丝丝滑落,跌在冷泥里”表现了女孩被要求说“谢谢”的尴尬状态。这是两处比喻,语句暗含着女孩的不情愿与我对女孩这种感谢方式的不满。
11.要求根据文章内容写一段话描述“我”的感想。此题比较容易,可分析文中“我”的心理即可。如“望着她的背影,我的心情渐渐变得复杂。那是种什么情绪呢,先是奇怪,后是遗憾,最后全成了愤怒。我想,也许她是个娇生惯养的独生女,享惯所有的爱,且从来把别人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也许,她受教育太少,连起码的礼貌都没有。感恩和礼貌,只要有一个存在,她就不至于对陌生人的无私援助无动于衷”“我帮她是爱,向她讨要谢谢,也是爱,而且是大爱,是社会责任”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12.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帮助别人之后讨要谢谢”这种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有赞同的,也有否定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文章的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来谈依据。如答做法正确。可从这样做是对受帮助者的感恩教育,有助于传播互帮互助的社会正能量等角度作答。如答做法不正确,可从不是为了感谢才帮助别人,而是为了给人方便和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加融洽等角度作答。
13.【答案】(1)对……说;推托;另外;等到
(2)①只是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读书人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相看了。
(3)示例: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开卷有益)②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③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善于接受别人合理的规劝。(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①句意为:孙权对吕蒙说。谓:对……说;②句意为: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推辞;③句意为:就重新擦擦眼另眼看待了。更:另外;④句意为:到了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到了,等到。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本题的重点词有:①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历史;②士:读书人;三:几,此处泛指少;更:另外;刮目:擦拭眼睛。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个性化阅读。从吕蒙的变化看,原来是吴下阿蒙,现在他的才干和谋略让鲁肃惊叹,可知读书学习非常重要,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其次,吕蒙虽然原来学识少,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增长了才干,有了惊人的进步,可知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获;再次,吕蒙因为听从了孙劝的劝告,最后学有所成,说明一个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善于接受别人合理的规劝。
故答案为:⑴对……说、推托、另外、等到
⑵①只是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②读书人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相看了。
⑶示例: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开卷有益)②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③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善于接受别人合理的规劝。(意思对即可)
【点评】⑴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⑵在翻译句子时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
⑶启示感想类的题目,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了解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阐述。注意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没有学识的)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擦擦眼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14.【答案】【参考例文】
他让我敬佩
2020年寒假,在我们欢庆春节之际,有一种病毒悄悄袭来,并迅速蔓延、传播。它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毒的传染力很强,尤其是在人群聚集的时候。此时恰逢我们春运高峰期,探亲返乡和旅游人群浩荡。病毒这一肆虐,竟然造成了近万例确诊感染病患,死亡几百例。一时间,我们都手足无措了。
这时,一个特殊的群体站了出来了。他们就是抗击病毒的医生们。大批大批的人,都躲在家里,小心翼翼地躲避病毒。而他们却毅然决然地踏着坚定的步伐,逆流而上,走向病毒爆发的心脏区域---武汉。
他们是一群拿着注射器与手术刀的战士,舍生忘我,就想尽己所能,抵御病毒,挽救患者。而他们当中,最首当其冲的,竟然是已至耄耋之年的呼吸道专家---钟南山院士!他今年已经是84岁高龄,这个年龄绝大部分的老人都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可他却在祖国需要他的时候,挺身而出,第一时间逆行奔赴到武汉,科学专业地给出指导建议。很快,全国都行动起来了,各地大力驰援武汉,同时做好本地隔离防护。
面对疫情,我们有信心打胜仗。因为我们相信钟爷爷,
17年前,面临“非典”疫情时,他就一直在非典的最前沿工作,大家都怕和不敢接近的患者,是钟爷爷一句话“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给了大家太多的信心。
17年后,他老人家又一次冲在了前线!这一次,他再三地告诫大家远离武汉,远离湖北,他自己和其他医生却毅然前往,直击一线战场。他当然是血肉之躯,但我却从他的目光里,看到了钢和铁。
随着一例例康复的好消息传出,我更加相信,真正的春天很快就会来临,那时,病毒隐匿、大地复苏,而医者伟大的“逆行”精神将永存!
白衣逆行,国士无双。让我们铭记这个闪亮的的名字:终南山!让我们向他致敬!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半命题作文。情境要求“在全民战‘役’的这一个多月中,我们了解了太多太多让我们感动、敬佩、心疼、激动……的人或事”限制了取材范围,在写作时必须从抗击疫情的事件中选取人物及事迹。“感动、敬佩、心疼、激动”限制了立意方向,写作时要选取积极向上的人和事,传达正能量。“他”“我”限制了角度和人称,写作时要以“我”的角度对“他”的语言或行为进行赞美。由此可立意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救治患者的护士,她的行为让我感动;全身心扑在抗疫工作上的村主任,他的行为让我敬佩;驻扎联合检疫站点,为民筑牢安全防线的人民警察,他的付出让我心疼;协助调配后勤保障,确保物资管好用好的社区工作人员,他的细心和耐心让我感动;致力于研究病毒研制疫苗的科学家,他的成果让我激动。本题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如果写记叙文,文中一定要有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是一个微妙的表情,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情感,以突出人物在抗疫过程中表现出的精神以及“我”的感受。如果写议论文,一定要选用说服力强的名人事例,最好能从正反两方面选取事例,论证观点。
【点评】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综观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占有相当的比例。这是因为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的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作些限制,既可使评卷更准确,也可避免考生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