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和位移练习
一、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四川省双流中学下午2:30上第一节课,这里2:30指的是时间
B. 只有静止不动的物体才能作为参考系
C.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D. 有些运动,位移的大小可能比路程大
我国已经拥有辽宁舰和山东舰两艘航空母舰。假设辽宁舰和山东舰在南海某区域正常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航空母舰很大,描述航空母舰运动轨迹时,不可以把航空母舰视为质点
B. 若两艘航空母舰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航行,以山东舰为参照物,则辽宁舰是静止的
C. 若山东舰以某个岛屿为圆心,以R为半径航行一周,则其位移为2πR
D. 若山东舰8点30分从A地出发,1小时50分钟后到达B地,则8点30分和1小时50分钟都是时间间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跳高运动员过杆动作时应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B. 运动员在某次比赛中用25s跑完200m,“25s”是时间,“200m”是位移大小
C. 位移为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D.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B. 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其重心都在几何中心
C. 只要物体的体积足够小,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把它看作质点
D. 在世界杯的赛场上,德国队在开场的第35分钟时成功射门,此处的“第35分钟时”指的是时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
B. 我们说“日落西山”,是以太阳为参考系
C. 第1?s是指时间间隔
D.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就是路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竹排为参考系的
B. “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间隔
C. 体积很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作质点
D. 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港珠澳大桥总长约55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6.7公里。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通车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从3个小时缩短至约45分钟。则(??? )
A. “55公里”是指位移
B.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是指时间
C. 无论选什么物体为参考系,港珠澳大桥都是静止的
D. 研究汽车通过港珠澳大桥的时间时,可将汽车看成质点
合肥地铁3号线于2019年12月26日上午8:56正式开通运营。据介绍,该线东北起自瑶海区相城站,途径庐阳区、蜀山区,西南止于肥西县幸福坝站,全长37.2?km,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列车跑完全程大约需要70min。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午8:56”和“70min”指的都是时刻
B. 从相城站到幸福坝站的路程为37.2km,这里的“路程”是矢量
C. 在研究列车从相城站到幸福坝站的平均速率时,不能将列车看作质点
D. 可以求得从相城站到幸福坝站的平均速率约为31.9km/?
手机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多便利,手机导航APP极大地方便了“不识路”的驾车一族,如图为某车主从宿迁到南京的手机导航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249公里”指的是位移
B. 图中“2小时49分”指的是时刻
C. 图中“12:21”指的是时间间隔
D. 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把汽车看作质点
二、多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
B. 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末这1?s的时间
C.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考系
D.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9月25日,由进山中学学生全程参与研制的科普卫星八一03星“太原号”出征,送往卫星发射基地。按计划将于11月6日11时23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被送入预定轨道。届时,进山中学学生们录制的祝福声音也一同升空,并在太空播放。已知“太原号”绕地球飞行一周时间为90分钟,则(? )
A. “11时23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间隔
B. “太原号”绕地球一周,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 “太原号”绕地球一周位移为0,但它的速率时刻都不为0
D. 地面控制中心在对“太原号”进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多选)2019年5月23日10时50分,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月23日10时50分”指的是时刻
B. “5月23日10时50分”指的是时间
C. “600公里”指的是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每小时运动的位移
D. “600公里”指的是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每小时运动的路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间
B. 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末这1?s的时间
C.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考系
D. 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0分)
位移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_______量。它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如果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则从_______到_______的有向线段就表示质点在这次运动中的位移。路程与位移不同,路程是_______的长度,是一个_______。
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
时刻/s
0
1
2
3
4
5
…
位置坐标/m
2
0
?4
?1
?7
6
…
(1)该质点前2?s的位移的大小是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质点第3?s内的位移的大小是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质点前5?s的总位移的大小是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测绘规划技术人员在一次对某学校进行测量时,他从操场上某点A处开始,先向南走了30?m到达B处,再向东走了40?m到达C处,则这人步行的总路程为______m,位移的大小为______m。
四、计算题
某测绘规划技术人员在一次对某学校进行测量时,他从操场上某点A处开始,先向南走了30m到达B处,再向东走了40m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60m到达D处,则:
(1)这人步行的总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
(2)要比较确切地表示此人的位置变化,应该用位移还是路程?
如图所示,一质点从A点开始沿顺时针方向绕半径为R的圆运动了114周。求:
(1)位移的大小和方向、路程。
(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位移。
如图所示,某同学沿平直路面由A点出发前进了100m到达斜坡底端的B点,又沿倾角为60°的斜面前进了100m达到C点,求此同学的路程和位移。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
A、下午2:30上第一节课,这里2:30指的是时刻,故A错误。
B、参考系的选择可以任意,既可以是静止不动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故B错误。
C、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故C正确。
D、位移是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直线距离,而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所以位移的大小不可能比路程大,故D错误。
2.【答案】B
【解答】
A.描述航空母舰运动轨迹时,航空母舰的形状和大小能忽略,航空母舰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
B.若两艘航空母舰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航行,以山东舰为参照物,辽宁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辽宁舰是静止的,故B正确;
C.若山东舰以某个岛屿为圆心,以R为半径航行一周,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其位移为0,故C错误;
D.山东舰8点30分从A地出发,8点30分是指的一个时间点,因此是时刻,1小时50分钟后到达B地,1小时50分钟是时间段,对应一个过程,是时间间隔,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D
4.【答案】D
【解答】
A.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物体只做单方向运动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往返运动则路程大于位移.故A错误;
B.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故B错误;
C.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不是看物体的大小,故C错误;
D.在世界杯的赛场上,德国队在开场的第35分钟时成功射门,此处的“第35分钟时”指的是一个时间点,即时刻。故 D正确。
故选D。
5.【答案】C
【解答】
A.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不一定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故A错误。
B.我们常说“日落西山”,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描述太阳的运动。故B错误;
C.第1?s是指时间间隔,故 C正确;
D.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但是不能说位移就是路程,因为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解答】
A、“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江岸为参考系的,A错误;
B、“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中“三分”和“一秒”指的是时间间隔, B正确;
C、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体积很大的物体也可以看成质点,比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的时候,地球就可以看成质点,C错误;
D、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但路程不是位移,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解答】
AB.运动轨迹的长度为路程,故“55公里”是路程,故A错误,
B.题中的“24日上午9时”是时刻,不是时间间隔,故B错误;
C.选运动的汽车为参考系,港珠澳大桥都是运动的,故 C错误;
D.由于汽车的长度远小于桥的长度,研究汽车通过港珠澳大桥的时间时,可将汽车看成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D
【解答】
A.“上午8:56”是时刻,“70min”是时间,故A错误;
B.路程是标量,故B错误;
C.在研究列车从相城站到幸福坝站的平均速率时,列车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可以看做质点,故C错误;
D.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故平均速率为37.2km76?=31.9km/?,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D
【解答】
A、图中的“249公里”指的是轨迹的长度,是路程,故A错误;
B、图中的“2小时49分”指的是时间间隔,故B错误;
C、图中“12:21”是到达的时间,指的是时刻,故C错误;
D、在图中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汽车的大小和形状能够忽略,可以将汽车视为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BD
【解答】
A.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计算不同,故A错误;
B.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末这1?s的时间,故B正确;
C.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静止和运动的物体都可以看做参考系,故C错误;
D.位移有大小也有方向,是矢量,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D正确。
故选BD。
11.【答案】AC
【解答】
A.“11时23分”对应一个点,是时刻,“90分钟”对应一个线段,表示时间间隔,故A正确;
B.“太原号”绕地球飞行一圈,位移是0,路程是周长,故B错误;
C.“太原号”绕地球一周位移为0,它的速率指瞬时速度的大小,只要运动其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故它的速率时刻都不为0,故C正确;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不能看成质点,否则没有姿态可言,故D错误;
故选AC。
12.【答案】AD
13.【答案】BD
【解答】
A.第4s末就是第5s初,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指的是时刻,故A错误;
B.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末这1?s的时间,故B正确;
C.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故C错误;
D..位移、速度、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D正确。
故选BD。
14.【答案】物体位置的变化;矢;A;B;质点实际运动轨迹;标量。
15.【答案】(1)6?m;? 沿x轴负方向(2)3?m;沿x轴正方向(3)4?m;沿x轴正方向
【解答】
(1)前2?s的位移Δx1=x2?x0=?4?m?2?m=?6?m,即位移的大小为6?m,方向沿x轴负方向.
(2)第3?s内的位移Δx2=x3?x2=?1?m?(?4)m=3?m,即位移的大小为3?m,方向沿x轴正方向.
(3)前5?s的总位移Δx3=x5?x0=6?m?2?m=4?m,即位移的大小为4?m,方向沿x轴正方向.
故答案为:(1)6?m;? 沿x轴负方向(2)3?m;沿x轴正方向(3)4?m;沿x轴正方向
16.【答案】70;50。
【解答】
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位移x=302+402m=50m,路程s=30m+40m=70m。
故答案为:70;50。
17.【答案】解:(1)如图,三角形AED为直角三角形,AE=40m,DE=30m,所以AD=AE2+DE2=50m,A、D分别为起点和终点,所以位移的大小是50m。
他走过的路程为30m+40m+60m=130?m。
(2)为了确切描述此人的位置变化,应该用位移,这样既能表示他相对出发点的距离,又能表示他相对出发点的方位。
18.【答案】质点运动114周后的位置为C,如图所示,则位移大小为AC=2R,方向为与AO成45?角向上,路程s=114×2πR=52πR,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为直径AB=2R。
19.【答案】解:如图所示画出该同学的位移矢量图,AC为该同学的位移,方向由A→C由直角三角形知识
位移
路程S=AB+BC=2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