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三《鸟啼》分层精练
夯基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田凫(fú) 椋鸟(jīng) 老饕(tāo) 摇曳(yè)
B.荆棘(jīng) 苍穹(qióng) 斑鸠(jiū) 笨拙(zhuō)
C.角逐(jué) 蛰伏(zhé) 滞留(zhì) 隐遁(dùn)
D.充塞(sè) 窒息(zhì) 阻挠(náo) 炽烈(chì)
解析:椋读liáng。
答案: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顷刻 如愿以偿 跌宕 风靡一时 B.丰饶 神彩飞扬 蔚蓝 前车之鉴
C.骇人 出类拔粹 潺潺 雷励风行 D.攫住 首曲一指 残骸 通宵达旦
解析:B.神采;C.出类拔萃,雷厉风行;D.首屈一指。
答案:A
3.和其他三句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无论人们情愿与否,月桂树就要飘出花香,绵羊就要站立舞蹈,白屈菜就要遍地闪烁。
B.死时,生便不存在,皆是死亡,犹如一场势不可挡的洪水。
C.它(鸟的歌声)活泼,像泉水,从那里,春天慢慢滴落又喷涌而出。
D.它(过去)像高空中的一阵风暴,一阵浓雾,或一阵倾盆大雨。
解析:A.排比兼拟人;B.比喻;C.比喻;D.排比兼比喻。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它从哪儿来呀,那歌声?
B.鸽子,还有斑鸠、画眉……,不能停止它们的歌唱。
C.午后,太阳露出了几星光亮,鸽子开始不间断地缓慢而笨拙地发出咕咕的叫声。
D.在不能进入的荆棘丛底,每一个夜晚以及每一个清晨,都会闪动出鸟儿的啼鸣。
解析:A.是一个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子的结尾是正确的。C、D两项也无误。B.注意省略号的用法。省略写后面除了后引导、括号外,一般不要用其他点号,因省略号不但省略了文字,连文字后面的标点也省略了;但如果省略号后面的话和省略的话不相连,那么,省略号后面的句号要保留。本题不属于这种特例,逗号应删掉。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谈起这些,他总不免感叹人心向背、世情险恶,觉得自己孤弱无援。
B.生杀予夺的鬼子一进村,见什么抢什么,见一个杀一个。
C.这次回乡,小王不是外出打工前的模样了,你瞧他,一身西装,洋洋洒洒。
D.所有同类题材绘画和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比起来,都黯然失色。
解析:A.“人心向背”指人们的拥护或反对,与语义不符。B.“生杀予夺”是确定生死赏罚的意思,句中只有“杀”和“抢”的意思,可改为“无恶不作”。C.“洋洋洒洒”形容文辞丰富流畅,连续不断,可换成“潇潇洒洒”。
答案:D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泉水)开辟了银色的通道,为着新鲜的春日,一路汩汩而行。
B.当冬天抑制一切时,深埋着的春天的生机一片寂寞,只等着旧秩序沉重的阻碍褪去。
C.春天来到我们中间,银色的泉流在心底奔涌,这喜悦,我们禁不住。
D.从鸟儿们的歌声中,听到了这场大变迁的第一阵爆发。
解析:A.“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用在该句中可以,课文用“潺潺”也可。B.“褪去”的往往是衣服、羽毛、颜色等,根据语境可改“退去”。
答案: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
鸟 语
耿林莽
①我听过一次鸟语。
②那里是一条山野间的河谷。河床低低的,塞满了石头。只剩下一点浅浅的水了,却清冽见底。流淌着的水声唤起许多歌声的记忆。又如弦,诱引着那些鸟儿们飞来飞去。
③河谷的上方,远山低垭成一条弓的背了。上面长着绿的短松和野樱桃林。密叶低垭,想那樱桃果子红了的时候,圆圆的透明,如鸟的歌声滚出河谷。
④而现在,色彩是寂寞的。雾像一件尚未睡醒的衣衫,覆盖着如梦的沉睡。
⑤这时候我听见了鸟语。只有在这时候我才听见了鸟语,却看不见她们的飞翔。这是真正的鸟语。她们是被泉水洗净了的。她们躲在那些高高的树枝密集的叶丛中间,经过苍翠的绿色的过滤,一滴滴垂挂着,淡淡地淌下了山壁。这便是鸟语,这才是鸟语。只有在无人倾听的时候,只有在无忧无虑的山野,有一点野花的香气,有雾,有流水从石间穿过,只有在这样的时候,她们才开口说话,自由自在,说她们想说的,人是听不懂的。但是却有人要冒充她们的知音。每天我都看见养鸟人提着他们的笼子到公园里去“放风”。一位驼背的老者,挑着两只高大的鸟笼,笼子边上还围着深蓝色的幛帷,他将鸟笼子挂在树上,揭去幛帷,这时阳光照进笼里,鸟儿却盲目似的并不睁开眼睛。有水,有沙子,有金黄的粟米,甚至还有一两只主人特意抓来的小虫子。驯养者给鸟的待遇是优越的。
⑥然而她们并不歌唱,不想说一句话。
⑦那个驼背老人眯细了眼睛,在打盹。他想听鸟语吗 囚者的告白、供认、诅咒,还是喃喃自语呢
⑧什么也没有。鸟儿保持沉默。
⑨我忽然想起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那阴森的百万亡灵蒙难的牢狱,毒气室与焚尸房前面,一个人在拉提琴。这个不幸的囚者得以幸存下来,是由于杀人的屠夫和刽子手要他为死亡涂抹那发黑的嘴唇。
⑩这个不幸的囚者奏出了魔鬼的音乐。
我在想:关在笼子里的鸟儿能唱出什么好听的歌儿来呢
成了游手好闲的绅士们之宠物的哈巴狗除了摇摇尾巴还会干什么呢
假如每一个人都提一只金丝鸟笼,假如每一只鸟笼里都关一只沉默的鸟,假如世上所有的鸟儿全从山林进入了市场……
我还能听到一次真正的鸟语吗
(选自《中国散文精选·鸡鸣鸟语》)
7.文章2、3、4段描写了鸟语的背景,请概括这个背景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
8.作者用“放风”一词表现了鸟儿什么样的生存状态
9.解释“这个不幸的囚者得以幸存下来,是由于杀人的屠夫和刽子手要他为死亡涂抹那发黑的嘴唇”这句话的含意。
10.请概括《鸟语》这篇散文的寓意。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判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樱桃果子红了的时候,圆圆的透明”是本文中鸟语出现的一个真实的背景。
B.鸟儿所以不对养鸟人歌唱的根本原因是养鸟人并不是鸟儿的知音。
C.如果所有的鸟都失去了自由,那么,这个世界上真正的鸟语就会绝迹。
D.山野间的美景,是鸟清丽婉转的鸣叫的一个自由而轻灵的背景。
E.本文采用对比手法,从现实生活中的普通物象入手,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
12.本文作者从鸟语中听出了自由的重要,而课文作者则从鸟啼中听出了生命的赞歌,你认真聆听过鸟儿的鸣叫吗?你听到了什么?
7.解析:本题考查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重要的是拥有自由。
答案:环境优美,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8.解析:“放风”本是使用在监牢里的犯人身上的,这里用在生活在笼子里的鸟儿身上是再形象不过了。再联系一下小说的主旨以及“放风”一词的上下文,答案就出来了。
答案:生活在如同监狱的鸟笼中,没有一点自由。
9.解析:注意这是个形象的说法,要把它改换成直接的表达,拉提琴的人为死亡涂抹“发黑的嘴唇”,无非是掩盖死亡的恐怖,粉饰太平。
答案: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者需要拉提琴的囚者为他们掩饰杀人的罪恶,粉饰太平。
10.解析:文章用对比的手法写了两种不同情况下的鸟鸣情况。在自由自在时才开口说话,笼子里发出的鸟鸣不是真正的鸟语!明白了这个,寓意也不难理解了。
答案:只有享受着充分的自由,生命才能显示意义,生命才能有创造。
11.解析:A.“樱桃果子红了的时候,圆圆的透明”是“想”出来的,并不是真实的背景。B.根本原因是鸟儿没有自由。
答案:AB
12.(略)。
走近高考
一、阅读理解
(2006重庆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说村落
阎连科
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细辨认,村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乡村必然是在偏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城市。许多大都市里至今还有村庄的存在,但那村庄里的主人却已不是农民了。然而,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们都不会去刨根问底,重要的是农民聚居的地方和那个地方的人。
你走在山脉上,阳光斜斜地照着,山梁上除了嘎嘎不止的乌鸦就是徐徐晃动的树,这时候口也渴了,而回答你的是荒凉无垠的黄褐褐干裂的田地。恰就在这时你听到了井上辘轳的叽咕声,水淋淋的,明亮而又清丽,心中一震,转身看到一凹山腰上有几间、几十间草房,掩映在树木间,仿佛卧在树荫下疲累的牛——这个时候,你心里叫出了村落二字,开始对村落有了一些真正的了解。
再或,你走在南方稻田的埂上,沉浸在一种诗意里,唐人的诗句、宋人的词句如春风一样掠过你的心头。放眼良田万亩,正为“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的夸张感到贴切时,一阵乌云先自来了。于是,你惊了手脚,在田埂上跑得东倒西歪。也就这个当儿,从哪儿划出一条小船,先递你一张荷叶顶在头上,赶着雨水到来之前,把你载到了一丛草房的檐下。这个时刻,你心里哐咚一声,忽然更加明了村落的含义。
实际说,村落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就是农民居住的地方这一点。村落应该还有一种精神,一种温馨,一种微微的甘甜。村落是和城市相对应的存在,对于农民,它给予他们居住、生活的必需,而对于都市,它给予温暖和诗意。它既是一种物质存在,又是一种精神存在。我们可以从村落中找到农民、房舍、树木、耕牛和鸡羊,同时也应该找到农民自身生存的艰辛和对外人所付出的温馨。古文人怕是最能体味村落的含义的,无论是李、杜、白还是“八大家”,他们对村落的理解,都浓含了“愁滋味”。可轮到我们,却偏颇得很,不仅没有了对农民的“愁味儿”,连诗境也剩下不多了。单单地写出愁苦来,那不是村落,而是村落中的人,单单地写出温馨来,那也不是村落,那是村落表面的诗境。到了今天,村落剩下的就是一个符号,就是聚居农民的某个地方。所看到和理解的是新楼瓦舍,而农民那千古以来一成不变的生存形式和给别人的温馨、对自己的麻木和忍耐,却被人们从村落中删去了。
连我自己,做小说的时候,对于乡村的描绘,也是不断重复着抄袭别人的说法:“站在山梁上望去,村落、沟壑、林地、河流清晰得如在眼前”,或说“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而实际上,村落真正是个什么,沟壑的意义又是什么,河流在今天到底是什么样儿,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是果真地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
我不敢说别人什么,而我自己,或多或少,总是感到一种内疚的。我们对村落意义的删节,并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只有在大都市住腻的当儿,我们才会想到村落,而想到的那个村落,除了田园的诗情,对农民的愁情是决然不会有的。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
13.如何理解“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以“说村落”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言,作者对“村落”是如何“说”开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全文,概括说明作者眼中“村落”的完整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说“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对“村落”也“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联系上下文说明这样写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中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你怎样看待村落的命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解析:问句在第一段,但通过二、三段举例之后第四段已经回答了。第四段最后一句说村落很多的意义,“被人们从村落中删去了”,也就是被人们淡忘了,似乎仅仅只是农民居住的地方。
答案:村落的真正意义在今天被许多人淡忘了,似乎仅仅只是农民居住的地方。
14.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要纵观全文的结构,实际上是在提炼作者布局谋篇的思路。答案(1)从第一段中归纳出来,答案(2)从第二、三段中归纳出来,答案(3)从第四段中归纳出来,答案(4)从第五、六段归纳出来。
参考答案:(1)由村落的符号化和含义的模糊引出话题。(2)再以事例形象地说明村落的含义。(3)由村落的居住说到村落的精神。(4)联系自己和当下社会,反思村落精神的被遗忘。(或:引题 事例 拓展 反思。)
15.解析:从文章第四段开头看“村落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就是农民居住的地方这一点,村落应该还有……”可知,将本段的真正意义进行归纳提升即可。
参考答案:(1)农民的居住地。(2)诗意与温馨。(3)愁苦与艰苦。(4)对自己的麻木与忍耐。
16.解析:作者说“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对“村落”也“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联系上下文看这里采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将“我”和人们作比较更加突出了本文主题;题干中“农民的所谓作家”中“所谓”暗含讽刺,反讽的好处在于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淡忘了村落意义的人们起到警醒作用。
参考答案:(1)表现手法:①对比。②反讽。(2)好处:深化主题。
17.(1)解析:要答情感和态度两方面。
参考答案:作者的情感态度:①对当今村落的处境表示同情与遗憾;对“村落以外的人”的态度感到迷惑与无奈。②唤起人们对村落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2)解析:可以对人们淡忘了村落的真正意义表示悲哀和担忧,还可以对包括作者在内的人们已经认识的问题的悲哀性并为之警醒满怀希望,因而对村落的命运表示幸喜。
答案:(略)。
二、语言运用
18.(2006天津高考,24)请为你班方队撰写一段校运动会入场式上经过主席台时的解说词。
要求: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及其相关的信息,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注意主题,是在运动会上表现班级运动员风貌的解说词,以体现其精神为主。
示例:××班是一个团结的班集体。他们时刻准备着,他们凝聚在一起。让我们为他们喝彩,他们是我们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