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初联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初联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3 11:01:4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初联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6 分)
1.(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空格里,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2.(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贮藏(chǔ) 泥泞(nìng) 锐不可当(dāng) 气势磅薄(páng)
B.伶仃(líng) 嫉妒(jí) 瞠目结舌(chēng) 莘莘学子(shēn)
C.铜臭(chóu) 纤维(xiān) 味同嚼蜡( jiáo) 期期艾艾(ài)
D.巢穴(xué) 炽热(chì) 一气呵成(hē) 扣人心弦(xuán)
3.(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为自己鼓掌。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一种 的存在。懂得为自己鼓掌,才能在生命的乐章中奏出自己的 。为自己鼓掌,并不是唯我独尊地 ,也不是傲视一切地孤芳自赏, 一种醒悟,一种境界,一种推动自己向挫折与失败挑战的勇气与动力。
A.独特 音符 妄自菲薄 但是
B.独自 诗篇 狂放不羁 而是
C.独特 音符 狂放不羁 而是
D.独自 诗篇 妄自菲薄 但是
4.(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民族要想飞速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B.三个月前,我看过电影《流浪地球》,电影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C.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男同学,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D.在学生的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
5.(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抚摸一本书,不只是用眼睛,还要用手指和心灵。②在温暖的阳光下,你与一段优美的文字邂逅。③这些文字不端架子,如行云流水,又如云端紫燕,显得气象万千。④此刻,你就沉溺在雅洁从容的文字里,仿佛和一位智者相对而坐,听他娓娓道来,你的心就长出了翅膀。
A.两个“和”字都是连词,“行云流水”是并列短语,“娓妮道来”是主谓短语。
B.“抚摸一本书,不只是用眼睛,还要用手指和心灵。”这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
C.“在温暖的阳光下,你与一段优美的文字邂逅。”这个句子中,“在温暖的阳光下”作定语。
D.第④句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沉溺”改为“沉浸”。
6.(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B.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的记录,精心地收藏。
C.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极容易让人上瘾。
D.李红家种植的葡萄刚采摘完毕,基本.上全部被抢购一空。
7.(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外名著中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春望》《使至塞上》都是他的作品。
B.《西游记》中的唐僧在五行山揭去观音菩萨的压帖,救出孙悟空,赐号“行者”。
C.《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十三年的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D.《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仙台学习时的日籍教师。
8.(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古诗文填空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3)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4)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5)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6)《三峡》中从侧面描写山势高峻的句子是:    ,   。
(7)《赤壁》中以一件古物起兴咏史的句子是:   ,    。
二、阅读理解(64分)
9.(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阅读古诗,完成古诗赏析选择题。
[甲]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甲诗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了空间的虚无和时的邈远。
B.乙诗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树,新燕啄泥的动态画面。
C.甲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乙诗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D.甲诗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载人飞船虽然可以将航天员送入太空,但无法携带较大的载荷进行空间实验,飞船电力供应也无法满足大型载荷或大规模空间实验的需求。因此,建设能部署大量实验载荷并提供充足能源开展实验的空间站,是航天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空间站”实践表明,它是人类最好的太空技术实验和应用平台。我国空间站建成后,将具备完全自主的载人航天能力。
(摘编自欧阳自远主编《十万个为什么》)
材料二:
天舟一号作为我国首个空间货物运输飞船,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它与国外货运飞船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它突破了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关键技术,使我国跻身于少数几个具备大吨位空间货运能力的国家。天舟一号还是全球首个掌握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的飞船,并且在航天领域首次实现了100V高压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应用。天舟一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摘编自白明生等《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研制》)
材料三:
中国空间站具备后发优势。建成后,会单独发射一个光学舱,光学舱里架设一套口径两米的巡天望远镜,可以对40%以上的天区进行观测,可以源源不断地为科学家们研究宇宙学和天文学提供海量的科学数据。同时,空间站还将拥有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摘编自《中国的空间站什么样》)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载人飞船能将航天员送入太空,但其电力供应无法满足大型载荷的需求。
B.空间站是航天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人类最好的太空技术实验和应用平台。
C.日前,我国已跻身于世界少数几个具备大吨位空间货运能力的国家之列。
D.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
11.中国天舟一号与国外货运飞船相比,具有哪些优势?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
12.我国建成后的空间站具有什么特点?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
(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齐桓公①问管仲②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③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④之则安,辅之则强,非⑤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⑥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注释]①齐桓公:春秋诸侯,五霸之主,姓姜,名小白。②管伸:齐恒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仁相,公成霸业。③苍苍莽莽:形容广阔无边。④与:亲附,拥护爱藏。⑤非:非难,责怪。⑥人:这里指统治者。
13.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七里之郭   
②亲戚畔之   
③日:贵天   
④以百姓为天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②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
15.请为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断开两处)
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16.用原文填空。
[甲]文的中心论点是①“   “,
[乙]文中②“    ”
印证了[甲]文中的结论③“    ”。
(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阅读选文,完成下面阅读题。
生命
范云英
①生命的降临,常令我震撼。
②二十五年前,我刚分配到梅岭乡卫生院工作。一天傍晚,正准备休息,一个孕妇匆匆推门进来,她手抚着大肚子,年轻稚嫩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暖光。
③她是来做产前检查的。20世纪80年代术,就连县城里的孕妇,也少有产前检查的观念,有的连生孩子也是直接把接生婆叫到家里,何况这个离县城儿公里的乡下。“
④我记住了这个怀孕二十九周比我年轻两岁的她,记住了她那份对生命的敬畏与迎接新生命的喜悦。
⑤接下来,她每半个月就来检查一次:闲聊中,知道她住在附近的一个村里,初中毕业后遵父命回家务农贴补家用,供哥哥上商中。
⑥两个月后的一天,她被两个男人抬来了卫生院,额头上满是立大的汗珠,状况非常不好。那个周末,卫生院只有两个人值班,另一个医生出诊还未回来,我从未独立处理过这样的事情,情急之下叫了车,带上应急的药物器械匆怕赶往县城。半路上,她突然出血,我一边满头大汗地应对,一边极力安慰她。快到医院时,临近休克的她突然郑重地对我说:“万一,请你一定。保住我的孩了。”她的话。分明是不祥的交代。
⑦孩子平安产下,她却在两天后再一次大出血,随即休克,经过抢救,血上住了,她却仍然没有醒过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她的生命迹象却在慢慢减弱。正当大家手足无措的时候,孩子突然啼哭起来,我心里一动,将孩子抱进她的怀里,解开她的上衣奇迹出现了,孩子在妈妈的怀里用力地陶醉地吮吸着,她的各项生命体征开始慢慢地恢复。
⑧十五年前的一个夏日,她在县医院诊室找到了我,她比起当年更美丽,看起来也干练了许多,只是脸上的皮肤因焦急而紧绷着,她怀里抱着一个胖男孩,仿佛抱着的是当年的那个婴儿。气没喘匀,她就急火火地说:“
快看看俺儿子,在街道诊所里打了几天的针,今天一早,烧得更厉害了。”
⑨我给她的孩子做了简单的检查,估计是肺炎,就给她开了住院单,转到内科检查治疗。一个星期后,孩子出院,她千恩万谢地找到我家,硬送来了两大袋她自家果园里摘下的新鲜梨子。
⑩两年前,我调到省立医院。一天,她不知从哪个渠道问到我的手机号码,给我打来电话:她的声音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年的清脆与果敢,似乎冥冥中有股神秘的力量狠狠地攥住了她。她说她那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孩子,感冒快二十天了,打针吃药还是一直发低烧,今天突然晕倒在单位,问我明天有没有空,能不能帮忙安排一下,她想和孩子到省城做个彻底检查。
明天是我难得的休假,上星期我就已经答应了丈夫和孩子,要去临城的一个度假村。正想拒绝,二十五年前感人的那一幕又浮现在我的眼前。“好啊,明天我在医院先帮你挂号,你来了直接给我打电话。”我脱口而出,没有人能够拒绝一个如此勇敢坚强的母亲,就像没有一个医生能够拒绝一个无辜的生命一样。
她的预感并非空穴来风,高大帅气的儿子竟然患上了白血病。诊断结果出来的时候,她的眼神当场就直了,一直眼巴巴地望着血液科的主任,像个执拗的孩子,委屈地期待地等着大人收回一个错误成命。
我忙把头转向窗外,老天何其残忍,总是拿生命来跟这个瘦弱的女人开玩笑。过了老久,她接过单子,果断地打发那个蹲在墙角的男人,叫他马上回家,把城东的新房给盘了,倾家荡产,也要把娃救回来。
一年前,她和老伴儿相互搀扶着,缓慢而无力地推开我办公室的门,她的头发全白了,两腮明显地凹了下去,脸上有了大面积的褐色斑块,她步履蹒跚,目光呆滞,看上去比我还要老十岁。这次,她想让我帮她联系省红十字会,儿子在医院治疗的这一年,她认识了许多的病人,看到了太多太多在病痛折磨中无望挣扎的……
几天前,我出差回到县城,公事办完,还有半天的空闲,就想顺便去看看她。我特意去超市买了一些滋补品,我完全可以想象得出老年丧子的人生至痛,对一个女人会是怎样的一种致命摧残。
我在城乡接合部一间低矮的房子里找寻到了她的家。她和她的男人,衣着朴素干净,他们坐在方桌上首,方桌边围坐着五个陌生人,年纪大的恐怕快要六十岁了,年纪小的看起来就十几岁。原来今天是她的生日,这五个身上鲜活着她儿子的眼角膜、肾脏、肝脏的人,千方百计地联系上彼此,并相约在这一天,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看她。
我以为触景生情的她必会痛哭,一年前那一份撕心裂肺的痛就这么被生生地真切地拉到了眼前,我甚至仓皇而笨拙地在脑袋里搜刮着劝慰的话。然而没有,她只是不停地给这个夹菜,给那个加汤……她只是笑着,那张已经不再年轻稚嫩的脸上,依稀洋溢着二十五年前那道迎接生命的幸福暖光。
(选自《意林.厚剑版》第25卷,有改动)
17.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
18.结合文章内容,补全表格。
时间 情节
二十五年前 怀孕的“她”到乡卫生院进行产前检查
两个月后的一天 (1)
两天后 ②
十五年前 “她”带儿子到县医院治好了肺炎
两年前 ③
年前 ④
几天前 “她”和器官受捐者相聚家中
19.概括文章中“她”的形象。
20.结合具体语境,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的画线句。
临近休克的她突然郑重地对我说:“万一,请你,一定,保住我的孩子。”
21.写出第 段中画线句的含义。
诊断结果出来的时候,她的眼神当场就直了,一直眼巴巴地望着血液科的主任,像个执拗的孩子,委屈地期待地等着大人收回一个错误成命。
22.分析文章结尾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她只是笑着,那张已经不再年轻稚嫩的脸上,依稀洋溢着二十五年前那道迎接生命的幸福暖光。
(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阅读选文,完成下面阅读题。
你不了解的钼元素
①某一年,新西兰的一个牧场遭遇了大早,大量牧草枯萎而死,但有一条矿工经常踩踏的小路边上,生长着茂密的绿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里的矿场是钼矿,矿工们走路时不经意间将矿渣撒落在小路上,给路边的小草提供了丰富的养料。那么,钼是怎样的一种元素呢?
②对钼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781年,瑞典化学家彼得·海基尔姆用封闭的坩埚对由碳粉、亚麻籽油和钼酸混在一起搅拌成糊状的“浆糊”加热,他用这种“碳还原法”将一种新的金属从辉钼矿中分离出来,并将该金属命名为“钼”。至此,钼元素的真面目浮出水面。
③一经面世,便以坚韧、耐腐蚀、耐高温的优势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
④一战中,英国人最初给坦克安装了75毫米厚的锰钢板,但这种坦克过于笨重,表现得并不理想。后来,英国人将锰钢板换成钼钢板,使坦克的厚度减少了50毫米,这不但没削弱防御力,还使坦克更加机动灵活,在战争中大显神威,这也让钼名扬天下。
⑤钼元素还被应用于医疗实践。比如,锝99是应用最广泛的放射性造影剂,它由钼99衰变而来。钼99是钼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它的半衰期为2.75天,半衰期过后,钼99表变为锝99。钼99的半衰期非常理想,这个时间既保证了钼原子在原料地到医疗场所的运输中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又保证了锝99的放射性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激活。在现代核医学中,80%的医疗都用到了锝99,而在当今的美国,每天使用锝99的诊断就达55000多起,所以,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⑥同时,钼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生长离不开氮,然而,植物并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它们需要在固氮菌的帮助下,将氮元素吸收并存储。周氨菌为植物固氮的过程需要一种催化剂——固氮酶,钼正是固氮酶的重要成分,是植物发挥固氮功能的重要元素。科学已经证明,对农作物施加钼肥,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病、抗早能力,提高产量。比如,每亩农田施加钮肥20克,可使小麦增产35%,而大豆则可增产47%,蚕豆增产8%,绿互增产32.8%,番茄增产75%。
⑦不仅植物需要钼,我们人体内也需要钼,只不过需量极少。虽然如此,我们对于钼还是非常敏感的。比如,我们的情绪容易受钼的影响,有它,我们会精力充沛:缺少或无它,我们会感到浑身乏力。钼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事呢?原因在于,钼是两种在新陈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酶的组成成分,一是黄嘌呤氧化酶,一是亚硫酸盐氧化酶。这两种酶有钼存在时才具有活力,起到催化作用。
⑧由此看来,钼这种罕见的元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真息息相关呢。
(选文有改动)
23.选文说明对象是什么?
24.简要分析选文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5.具体分析选文③④⑤段顺序不可以调换的原因。
26.选文⑥段画线句除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它们有什么作用?
27.选文⑥段加点词语“重要”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28.选出下列说法不合文意的一项(  )
A.彼得·海基尔姆用“碳还原法”从辉钼矿中分离出钼,使人们开始了解钼元素。
B.钼99的半衰期为2.75天,这很理想,能保证钼99的放射性在短时间被激活。
C.固氮酶在固氮菌为植物固氮过程中作为催化剂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得益于金属钼。
D.虽然人体对钼需量极少,但它对人体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控制着我们的情绪。
三、作文(60分)
29.(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任选一题作文
(一)朋友,在过往的岁月中,你一定完成过很多约定:相约一起在绚丽的春天去拥抱温暖,一起在似火的夏 日去倾听蝉鸣,一起在凉爽的秋天去笑看落叶,一起在雪舞的冬日去追逐浪漫。而今天,渐渐长大的你有没有想过,应该与明天的自己有个怎样的约定呢?
请以“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二)一个古董爱好者请专家为一个明代花瓶做鉴定。专家经过一:番鉴定,认定花瓶价值不菲。古董爱好者惊呼:“一个看似普通的花瓶,其价值竟如此之高。”专家说:“明代几乎每家都有这样一个花瓶。”爱好者啧啧赞叹说:“在明代,家家都如此富有!”专家摇摇头说:“那是它现在的价值,而不是它当时的价值。因为经过时间的磨砺,普通的花瓶才会成为价值不菲的古董!"
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也不要超出所给的字格。(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字体美观。(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知识点】汉字的部首与偏旁;汉字笔画笔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要按照题目的要求写正楷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不要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点评】要做到正确地书写,不能出现错别字、漏字、添字的现象。
2.【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形声字字音;形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 贮藏 (zhù)
C、 铜臭 (xiù)
D、 扣人心弦 (xián)
故答案为:B
【点评】形声字、形近字和多音字的掌握除了要强化记忆之外,平时还要多留心、多总结,根据词语的含义灵活掌握。
3.【答案】C
【知识点】同义词;近义词
【解析】【分析】“独特”意思是独有的;与一般不同的。“独自”意思是就自己一个人;单独地。据此可以确定第一空应为“独特”。“音符”意思是乐谱中表示音长或音高的符号。“诗篇”,比喻生动而有意义的故事、文章等。据此判断第二空应为“音符”。“妄自菲薄”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自卑心理,“狂放不羁”任性豪放,不受约束。形容性格豪爽,蔑视世俗礼法。据此判断第三空应为“狂放不羁”。根据前文“也不是”可以断定接下来应该是“而是”。
故答案为:C
【点评】这道题目考查的是辨析同义词,每组同义词既有相同的语素,又有不同语素,关键在了解共同点的基础上,抓住它们的不同语素,仔细体会其意义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别。
4.【答案】C
【知识点】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媒体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正确使用的掌握。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而不是男孩子。故C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成语的正确使用,除了准确理解成语的原始意义和引申义之外,还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灵活使用。
5.【答案】D
【知识点】并列短语;主谓短语;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语法知识的掌握。
A、“ 娓妮道来 ”属于偏正短语。
B、该句子属于递进关系复句,而不是并列关系。
C、“在温暖的阳光下",表示地点,作状语。
故答案为:D
【点评】语法知识涉及面比较广,短语类型、复句单句、词性等,知识零碎,考生需要在平时注重积累,多思考、多总结。
6.【答案】B
【知识点】成分残缺;前后矛盾
【解析】【分析】A、成分残缺,可删去“通过”或者“使”。
C、成分残缺,可在结尾加上“的食物”。
D、语句矛盾,可删去“基本上”或者“全部”。
故答案为:B
【点评】病句的辨析一是要靠语感,感觉读起来别扭、不通顺的句子基本上为病句;二是可以先把句子压缩,只留下主干,然后从语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7.【答案】D
【知识点】作家作品;《朝花夕拾》;《西游记》;《昆虫记》
【解析】【分析】A、《使至塞上》是王维的作品。
B、 唐僧在五行山揭去的是如来佛祖的压帖。
C、法布尔是法国人。
故答案为:D
【点评】文学常识涉及面比较广,作家作品、古代官职称谓、历法等等,知识零碎,考生需要在平时注重积累,多思考、多总结。
8.【答案】(1)悠然见南山
(2)天接云涛连晓雾
(3)惊起一滩鸥鹭
(4)报君黄金台上意
(5)似曾相识燕归来
(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7)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答题时要注意(1)“悠然”的“悠”;(2)连晓;(3)鸥这几个字不要写成同音字;5)“燕”是小燕子的“燕”;(6)注意提示是从侧面描写三峡;(7)注意“一件古物”的提示,同时注意“戟”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
(1)悠然见南山
(2)天接云涛连晓雾
(3)惊起一滩鸥鹭
(4)报君黄金台上意
(5)似曾相识燕归来
(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7)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9.【答案】D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赏析能力。“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而不是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各个选项的说法,再和诗词相关诗词句内容和手法比照,字斟句酌归纳辨析正误。
【答案】10.D
11.①突破了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关键技术,使我国跻身于少数几个具备大吨位空间货运能力的国家。②全球率先掌握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③在航天领域首次实现了100V高压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应用。
12.①配备一套能对40%以上的天区进行观测的巡天望远镜;②拥有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知识点】材料探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考生应该仔细阅读材料,把握材料内容,抓住关键段落和关键语句进行能概括,语言要简练。
(3)此题考查了提取概括有用信息的能力。这种题目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材料二中“天舟一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但并非是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只是即将。故D错误。
11.本题考查图文结合。图的作用,配图可以让人更直观了解字的含义,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义。材料中“天舟一号作为我国首个空间货物运输飞船,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它突破了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关键技术,使我国跻身于少数几个具备大吨位空间货运能力的国家。”写出中国天舟一号货物运送上行能力位居第二;“天舟一号还是全球首个掌握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的飞船,并且在航天领域首次实现了100V高压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应用。”由此可知:中国天舟一号在航天领域全球率先掌握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并首次实现了100V高压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应用;根据图也可知在上行货重比中,中国天舟一号货物运送上行货重比最高的。
12.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信息提取。由材料三“会单独发射一个光学舱,光学舱里架设一套口径两米的巡天望远镜,可以对40%以上的天区进行观测,可以源源不断地为科学家们研究宇宙学和天文学提供海量的科学数据。”可得知配备一套能对40%以上的天区进行观测的巡天望远镜。“同时,空间站还将拥有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归纳可知答案。
【答案】13.外城;同“叛”,背叛;以……为贵(认为……尊贵);把
14.①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②百姓亲附,国家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国家就能强盛。
15.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1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通假字;词类活用;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⑴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⑵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
⑶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主谓之间要停顿,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⑷根据题干的要求,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筛选出相关信息用原文进行回答。
13.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解释。要注意对于课下注释的记忆理解,还要注意“ 畔”是通假字,“贵”是意动用法。
1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字意思:寡,少;与,亲附、拥护爱戴;辅,辅佐;非,非难、责怪;背,背弃、违背。
15.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意为:百姓怨恨他们的君主,而最后不灭亡的政权,这是从来就没有过的。故断句为:民怨其/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16.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甲文首句提出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乙文中通过“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的具体论述,阐明了“人和”的重要性,这与甲文观点是一致的。甲文中,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并通过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答案】17.既指文中”她”“儿子”等人物充满病痛、坎坷、苦难的生命(命运);又指生命历程中体现出来的无私、勇敢等优秀的品质和人间温情;还指作者对苦难而不屈的生命的感同身受和震撼,以及对人间大爱的赞美。(意思接近即可)
18.①“她”生产时大出血,为保全孩子,准备放弃自己的生命②孩子的吸吮动作,使“她”恢复了生命体征③“她”倾家荡产到省医院给儿子治疗白血病④“她”准备捐赠儿子的器官
19.“她”是一个爱孩子,知恩图报,坚强(勇敢).果断,有爱心(无私奉献),命运多舛,敬畏生命的母亲。(答出三点即可)
20.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她”危在旦夕之时宁可放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住孩子生命的态度之坚决,表现了“她”伟大无私的母爱。
21.“她”对儿子得了白血病这个残忍事实,表示十分不理解、不相信和不接受(悲伤、绝望),甚至十分渴望、期待医生的诊断结论是错误的。
22.总结(收束)全文,照应文章开头。升华主题,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她”对儿子的爱已经升华为对所有生命的关爱,也表达了“我”的感动与对“她”的赞美。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文章结尾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标题是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高度概括。设置这类试题,一般都是在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领会和把握,答题时既要答出标题的含义,也要将标题蕴含的情感分析出来。
(2)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概括。根据题干要求从文中按顺序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回答,梳理时要注意语言简洁
(3)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要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4)解答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的题,要根据题干的要求,先判断所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再分析其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即可。
(5)理解句子含义:①联系语言环境,理解句子含义。②结合作品背景,理解句子含义。③抓住关键性词语,理解句子含义。 ④分析句子的写作手法,理解句子含义。 ⑤联系文章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和思想,理解句子含义。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中与之相似的特定情境,理解句子含义。
(6)解答句子作用的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内容即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17.本题考查标题的理解。这篇文章时间跨度很大,母亲冒着生命危险生下儿子,给与儿子生命,儿子得白血病无法挽回生命时,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了需要的人,给予了他人生命。作者在表现生命是伟大的同时,也表现出母爱的伟大而无私。从这两个方面来归纳概括即可。
18.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概括。根据文中信息,第一空从“临近体克的她突然郑重地对我说:“万一,请你,一定,保住我的孩子。”得出答案;第二空从“孩子在妈妈的怀里用力地醉地吮吸着,她的各项生命体征开始慢慢地恢复”得出答案;第三空从“我明天有没有空,能不能帮忙安排一下,她想和孩子到省城做个彻底检查”得出答案;第四空从“这次,她想让我帮她联系省红十字会,儿子在医院治疗的这一年,她认识了许多的病人,看到了太多太多在病痛折磨中无望挣扎的人”得出答案。
19.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从“记住了她那份对生命的敬畏与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万一,请你,一定,保住我的孩子。”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热爱生命、坚忍顽强的人;从“气没喘匀,她就急火火地说:‘快看看俺儿子’”“她想让我帮她联系省红十字会,儿子在医院治疗的这一年,她认识了许多的病人,看到了太多太多在病痛折磨中无望挣扎的人”可以看出她疼爱儿子、关爱他人;“我以为触景生情的她必会痛哭……她只是笑着,那张已经不再年轻雅嫩的脸上,依稀洋溢着二十五年前那道迎接生命的幸福暖光。”她坦然面对劫难、乐观从容。
20.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如句中的“郑重”;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如与别人交谈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如“万一,请你,一定,保住我的孩子。”刻画出文中母亲的坚毅和果敢,突出了母爱的伟大。
21.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她的眼神当场就直了”表现出她听到儿子患上白血病时的极大痛苦,“直眼巴巴地望着血液科的主任,像个执拗的孩子,委屈地期待地等着大人收回一个错误成命。”多么希望诊断错误啊!盼望着这不是真的,只是个假象。
22.本题考查句子作用的分析。从结构上看,结尾这个句子和开头“年轻稚嫩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暖光”形成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从内容上看,这个句子以“笑”脸上“迎接生命的幸福暖光”,表现出她面对儿子逝去这一现实的坚强与乐观,以后的生活她会怎样,小说没有交代,以此给读者留下更广泛的想象空间。
【答案】23.钼
24.写了新西兰牧场小路边上因钼矿渣撒落而长满绿草;交代说明对象——钼;用问句,引起读者注意和阅读兴趣。
25.③段总写钼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④段和⑤段分别从军事和医疗领域说明它的应用,④⑤段与③段“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相照应,所以此三段不能调换顺序。
26.列数字和作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了钼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进而说明了钼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了重要作用(或铝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必需的微量元素)。
27.“重要”是“主要”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了钼是植物发挥固氮功能的主要元素,并不是唯一,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元素;“重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28.D
【知识点】把握说明对象;把握说明顺序;文章开头及其作用;列数字;作比较;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点评】(1)说明对象就是要说明的事物。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具体事物, 而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抽象事物。学生要根据说明文主要内容去判断。
(2)说明文开头的作用主要有引出说明对象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但在回答时要结合具体内容,不能公式化。
(3)说明文段与段之间能否调换,要弄清楚段落之间的关系,由主要到次要,还是时间先后顺序、空间顺序还是与前段一一对应关系,然后再结合内容回答。
(4)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文中表时间、数 量、程度、范围等内容的词语上。通过分析它的表达效果,据此指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23.说明对象,顾名思义,就是文章所要说明的那个事物或事理。阅读课文,本文主要说明了 钼元素 的发现,以及在军事和医疗、植物生长发育、人体需要等方面的作用。因此说明对象为: 钼元素
24.本题考查开头段的作用。段落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说明文开头段落的作用:①引出说明对象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增强文章趣味性③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首先从内容上,记叙了新西兰牧场小路边上因矿渣撒落而长满绿草的故事。交代了说明对象钼元素。其次从内容上,用问句,引起读者注意和阅读兴趣。
25.本题考查说明文语段的顺序。判断说明文语段的顺序是否能调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原文采用什么顺序进行说明,调换后不合逻辑。②与前后文相照应。3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一致。4段落之间是递进关系,逐渐深入,不能互换。这类题目的答案一半是不能替换的。根据内容我们能够判断出。3段总写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④段和⑤段分别从军事和医疗领域说明它的应用:④⑤段与③段“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相照应,所以此三段不能调换顺序。
26.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划线句子举了小麦、大豆等例子,所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但是题干要求除了举例子,还运用了那两种说明方法。通过20克,35%等数字,能够看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增产”,可以看出使用铝肥之后,农作物的产量前后对比有了增加,所以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数字的作用是准确具体,作比较的作用是突出说明。所以作用可以整合成“准确突出地说明了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说明了钼在植物生长时起到重要作用。
27.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文的语言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准确严谨,一个是生动形象。文中加点的“重要”一词说明是主要元素而非唯一元素,因此能够判断出“重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的模板是:词语的本意,起……作用;说明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根据模板能够写出:“重要”是“主要”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了钳是植物发挥固氮功能的主要元素,并不是唯一,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元素;“重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28.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文中找出与四个选项相对应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对比,即能找到有误的一项。ABC.正确:D.有误,原文中说“我们对于铜还是非常敏感的。比如,我们的情绪容易受钳的影响,有它,我们会精力充沛。”而D选项中说“元素控制我们的情绪”,不相符。
29.【答案】【参考例文(一)】
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
未来是诗,优美而深沉;未来是梦,奇妙而遥远;未来是蓝天,广阔而充满希望。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我要通过我的努力,在前方与明天的自己相遇,然后又走向更宽广的路。
明天的我,样子是模糊的,也许是个画家,用画笔描绘出千山万水;也许是个文学家,用文字表达出心里的感受;也许是个空中乘务员,用微笑带给乘客快乐的旅途;也许是个机器人制造者,用聪明的头脑设计并制造出最实用的机器人……
  虽然我不知明天的我长什么样子,也不知明天的我将要去哪里。但我知道我现在一直在努力着,进步着。只要按我脚下的这条路一直走,一定会在某一个充满光明的地方遇到它,明天的自己。
曾经,我放弃过努力,那一段庸庸碌碌的时期,甚至让我对未来失去了希望:那时,我只是个小学生,一个普通的小学生。自三年级起,我的成绩在班上就是差等生,我尝试过努力,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小小的我承受不了这么多次的失败,便沉沦到了自甘堕落的地步。那个时候,天空,是灰色的,乌云,哭泣着。眼泪打湿了我的脸颊,也淋湿了我的心。但是我不气馁,越是受挫越是向前。
终于经过我的努力,一缕金色的阳光穿透了乌云,洒在了我的脸上、全身。多么温暖的阳光。就在毕业考试成绩公布的那一天,我的世界突然亮堂起来,我以总分197分的好成绩突破了我人生的第一个重要关卡。我知道,那一定是我的未来在呼唤我,它第一次把神圣的力量给了我,那便是自信。我明白我并没有那么差,我变得更加有信心,学习也变得更加有动力。我正式朝着美好的未来起航。
进入初中后,我热爱学习,我领略了语文的美好、数学的魅力、外语的生动、互联网的时尚。成绩一路突飞猛进。我变得更加热爱学习和更加自信。
现在,我正赶在一条充满光明的道路上,明天,在前方向我召唤。我一定会握住你的手,奔向美好幸福的未来。一定会与明天的我相会。
【参考例文(二)】
人生,需要磨砺
只有经过时间的磨砺,普通的花瓶才会成为价值不菲的古董!
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还有饱经磨砺的梦想。青春岁月里,成长总是伴随着忧伤和疼痛。可就像珍珠之于牡蛎,磨难之于我们是艰苦,也是宝贵的收藏。
于不同的人来说,磨砺或砒霜,或蜜糖。逃避者,沉寂一生,那是磨砺的殇;挑战者,坚韧他的根,汲取风雨雷电的精华,把自己打造成想要的模样,这是磨难的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眸子,你看表面,我看背后。
成长,有时只是一瞬间的事。盛夏过后,候鸟南迁,若不学会成长,没人会替你飞翔。或许每次蜕变都是艰辛的磨难,但我们要学会咬牙坚持,品尝过泪与汗的味道,才会在挣扎中越變越好。只要相信自己,把握时机,破茧成蝶终有期。
曲曲折折,弯弯绕绕,这是成功必不可少的道路。塑造伟大的人是这样,造就一本好书是这样,形成经典的思想亦是这样。
钻石经过反复切割和不断打磨才会发出璀璨光芒,战胜自己,才能走向成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曼德拉是酋长之子,在目睹了黑人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后,毅然投身于黑人自由解放运动。他在漫漫铁窗生涯中饱受肉体摧残和精神折磨,经历丧母丧子的悲痛,也曾为失去自由而苦闷,但他拒绝消沉:“向悲观低头就意味着失败和死亡。”在黑人解放的道路上,他孤独而又执著地前行。他的一生是一首于苦难之中挣扎的磅礴诗篇,幸好,他为自己画圆了句号。一生终了,诗篇的韵脚被奏响,看那坎坷的道路,一步一步,洒满了奋斗的汗水。没经历风雪的果实不会甜美,没经历过磨砺的人生不算完整。
狂风怒号,吹得竹林哗哗作响,竹身的笔直,竹叶的茂密,谁又能说这不是历经磨难的结果呢?
东方医药巨典﹣﹣《本草纲目》,是李时珍于三次落榜之后才决定动笔的,李时珍花十八年的时间到各地考察,虚心求教,又用十年时间三易其稿,《本草纲目》才得以问世。重重磨难,终化为最具火候的敲打。
于儒家的思想来说,先秦时,它与诸子百家中九流十家的其他九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它遭受重创;而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再次成为社会的进步思想;近代思想变革,几经打压再次衰落;在当代,儒家思想又重新被重视起来,当今社会,炎黄子孙,谁人不会唱“子曰”?
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万物须经受住磨难,才能造就最完美的样子。
唯有万般磨砺横于途中,方得成功芬芳百年。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一)作文题为命题作文,它由提示话语、作文题目、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从文题结构看,倾向于句子命题;从命题思路和风格上看,题目富含诗意,积极阳光,而且对明天充满了憧憬。
提示语从“春”写到“冬”,春天“绚丽”,冬天“雪舞”,文字优美,让人浮想联翩,学生不禁想起美好的往昔,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提示语降低了审题难度,活跃学生思维,拓宽写作思路,便于考生按照横向或纵向思维打开记忆的宝库,从经历的生活中搜寻和组织写作材料,尽快克服考试紧张心理,调整考试情绪,渐渐走进作文的最佳状态。这样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不至于空洞无物。
题目是一句话——“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题目限定了主人公是“我”,是第一人称,而不是他;而且是与“明天”的“自己”,“明天”,一语双关,既可以指“明天”,也可以指未来,所以和“现在”关系不大;和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而不是做其他的什么事儿。这样一来,便于考查学生辨析能力,分析能力。
【点评】命题作文的审题关键在于读懂标题的内涵。标题的含义往往是多方位的,有浅表的,也有深层的;有明言的,也有隐含的。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命题者拟出一个作文题,常常不只是要求我们写表面的东西,还要求我们写出包含在题目中的深层含义。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透过表面意义去挖掘内在的含义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寓意。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初联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6 分)
1.(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空格里,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答案】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知识点】汉字的部首与偏旁;汉字笔画笔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要按照题目的要求写正楷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不要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点评】要做到正确地书写,不能出现错别字、漏字、添字的现象。
2.(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贮藏(chǔ) 泥泞(nìng) 锐不可当(dāng) 气势磅薄(páng)
B.伶仃(líng) 嫉妒(jí) 瞠目结舌(chēng) 莘莘学子(shēn)
C.铜臭(chóu) 纤维(xiān) 味同嚼蜡( jiáo) 期期艾艾(ài)
D.巢穴(xué) 炽热(chì) 一气呵成(hē) 扣人心弦(xuán)
【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形声字字音;形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 贮藏 (zhù)
C、 铜臭 (xiù)
D、 扣人心弦 (xián)
故答案为:B
【点评】形声字、形近字和多音字的掌握除了要强化记忆之外,平时还要多留心、多总结,根据词语的含义灵活掌握。
3.(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为自己鼓掌。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一种 的存在。懂得为自己鼓掌,才能在生命的乐章中奏出自己的 。为自己鼓掌,并不是唯我独尊地 ,也不是傲视一切地孤芳自赏, 一种醒悟,一种境界,一种推动自己向挫折与失败挑战的勇气与动力。
A.独特 音符 妄自菲薄 但是
B.独自 诗篇 狂放不羁 而是
C.独特 音符 狂放不羁 而是
D.独自 诗篇 妄自菲薄 但是
【答案】C
【知识点】同义词;近义词
【解析】【分析】“独特”意思是独有的;与一般不同的。“独自”意思是就自己一个人;单独地。据此可以确定第一空应为“独特”。“音符”意思是乐谱中表示音长或音高的符号。“诗篇”,比喻生动而有意义的故事、文章等。据此判断第二空应为“音符”。“妄自菲薄”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自卑心理,“狂放不羁”任性豪放,不受约束。形容性格豪爽,蔑视世俗礼法。据此判断第三空应为“狂放不羁”。根据前文“也不是”可以断定接下来应该是“而是”。
故答案为:C
【点评】这道题目考查的是辨析同义词,每组同义词既有相同的语素,又有不同语素,关键在了解共同点的基础上,抓住它们的不同语素,仔细体会其意义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别。
4.(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民族要想飞速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B.三个月前,我看过电影《流浪地球》,电影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C.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男同学,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D.在学生的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
【答案】C
【知识点】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媒体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正确使用的掌握。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而不是男孩子。故C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成语的正确使用,除了准确理解成语的原始意义和引申义之外,还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灵活使用。
5.(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抚摸一本书,不只是用眼睛,还要用手指和心灵。②在温暖的阳光下,你与一段优美的文字邂逅。③这些文字不端架子,如行云流水,又如云端紫燕,显得气象万千。④此刻,你就沉溺在雅洁从容的文字里,仿佛和一位智者相对而坐,听他娓娓道来,你的心就长出了翅膀。
A.两个“和”字都是连词,“行云流水”是并列短语,“娓妮道来”是主谓短语。
B.“抚摸一本书,不只是用眼睛,还要用手指和心灵。”这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
C.“在温暖的阳光下,你与一段优美的文字邂逅。”这个句子中,“在温暖的阳光下”作定语。
D.第④句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沉溺”改为“沉浸”。
【答案】D
【知识点】并列短语;主谓短语;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语法知识的掌握。
A、“ 娓妮道来 ”属于偏正短语。
B、该句子属于递进关系复句,而不是并列关系。
C、“在温暖的阳光下",表示地点,作状语。
故答案为:D
【点评】语法知识涉及面比较广,短语类型、复句单句、词性等,知识零碎,考生需要在平时注重积累,多思考、多总结。
6.(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B.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的记录,精心地收藏。
C.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极容易让人上瘾。
D.李红家种植的葡萄刚采摘完毕,基本.上全部被抢购一空。
【答案】B
【知识点】成分残缺;前后矛盾
【解析】【分析】A、成分残缺,可删去“通过”或者“使”。
C、成分残缺,可在结尾加上“的食物”。
D、语句矛盾,可删去“基本上”或者“全部”。
故答案为:B
【点评】病句的辨析一是要靠语感,感觉读起来别扭、不通顺的句子基本上为病句;二是可以先把句子压缩,只留下主干,然后从语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7.(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外名著中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春望》《使至塞上》都是他的作品。
B.《西游记》中的唐僧在五行山揭去观音菩萨的压帖,救出孙悟空,赐号“行者”。
C.《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十三年的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D.《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仙台学习时的日籍教师。
【答案】D
【知识点】作家作品;《朝花夕拾》;《西游记》;《昆虫记》
【解析】【分析】A、《使至塞上》是王维的作品。
B、 唐僧在五行山揭去的是如来佛祖的压帖。
C、法布尔是法国人。
故答案为:D
【点评】文学常识涉及面比较广,作家作品、古代官职称谓、历法等等,知识零碎,考生需要在平时注重积累,多思考、多总结。
8.(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古诗文填空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3)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4)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5)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6)《三峡》中从侧面描写山势高峻的句子是:    ,   。
(7)《赤壁》中以一件古物起兴咏史的句子是:   ,    。
【答案】(1)悠然见南山
(2)天接云涛连晓雾
(3)惊起一滩鸥鹭
(4)报君黄金台上意
(5)似曾相识燕归来
(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7)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答题时要注意(1)“悠然”的“悠”;(2)连晓;(3)鸥这几个字不要写成同音字;5)“燕”是小燕子的“燕”;(6)注意提示是从侧面描写三峡;(7)注意“一件古物”的提示,同时注意“戟”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
(1)悠然见南山
(2)天接云涛连晓雾
(3)惊起一滩鸥鹭
(4)报君黄金台上意
(5)似曾相识燕归来
(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7)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二、阅读理解(64分)
9.(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阅读古诗,完成古诗赏析选择题。
[甲]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甲诗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了空间的虚无和时的邈远。
B.乙诗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树,新燕啄泥的动态画面。
C.甲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乙诗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D.甲诗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答案】D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赏析能力。“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而不是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各个选项的说法,再和诗词相关诗词句内容和手法比照,字斟句酌归纳辨析正误。
(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载人飞船虽然可以将航天员送入太空,但无法携带较大的载荷进行空间实验,飞船电力供应也无法满足大型载荷或大规模空间实验的需求。因此,建设能部署大量实验载荷并提供充足能源开展实验的空间站,是航天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空间站”实践表明,它是人类最好的太空技术实验和应用平台。我国空间站建成后,将具备完全自主的载人航天能力。
(摘编自欧阳自远主编《十万个为什么》)
材料二:
天舟一号作为我国首个空间货物运输飞船,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它与国外货运飞船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它突破了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关键技术,使我国跻身于少数几个具备大吨位空间货运能力的国家。天舟一号还是全球首个掌握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的飞船,并且在航天领域首次实现了100V高压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应用。天舟一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摘编自白明生等《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研制》)
材料三:
中国空间站具备后发优势。建成后,会单独发射一个光学舱,光学舱里架设一套口径两米的巡天望远镜,可以对40%以上的天区进行观测,可以源源不断地为科学家们研究宇宙学和天文学提供海量的科学数据。同时,空间站还将拥有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摘编自《中国的空间站什么样》)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载人飞船能将航天员送入太空,但其电力供应无法满足大型载荷的需求。
B.空间站是航天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人类最好的太空技术实验和应用平台。
C.日前,我国已跻身于世界少数几个具备大吨位空间货运能力的国家之列。
D.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
11.中国天舟一号与国外货运飞船相比,具有哪些优势?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
12.我国建成后的空间站具有什么特点?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
【答案】10.D
11.①突破了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关键技术,使我国跻身于少数几个具备大吨位空间货运能力的国家。②全球率先掌握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③在航天领域首次实现了100V高压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应用。
12.①配备一套能对40%以上的天区进行观测的巡天望远镜;②拥有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知识点】材料探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考生应该仔细阅读材料,把握材料内容,抓住关键段落和关键语句进行能概括,语言要简练。
(3)此题考查了提取概括有用信息的能力。这种题目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材料二中“天舟一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但并非是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只是即将。故D错误。
11.本题考查图文结合。图的作用,配图可以让人更直观了解字的含义,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义。材料中“天舟一号作为我国首个空间货物运输飞船,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它突破了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关键技术,使我国跻身于少数几个具备大吨位空间货运能力的国家。”写出中国天舟一号货物运送上行能力位居第二;“天舟一号还是全球首个掌握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的飞船,并且在航天领域首次实现了100V高压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应用。”由此可知:中国天舟一号在航天领域全球率先掌握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并首次实现了100V高压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应用;根据图也可知在上行货重比中,中国天舟一号货物运送上行货重比最高的。
12.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信息提取。由材料三“会单独发射一个光学舱,光学舱里架设一套口径两米的巡天望远镜,可以对40%以上的天区进行观测,可以源源不断地为科学家们研究宇宙学和天文学提供海量的科学数据。”可得知配备一套能对40%以上的天区进行观测的巡天望远镜。“同时,空间站还将拥有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归纳可知答案。
(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齐桓公①问管仲②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③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④之则安,辅之则强,非⑤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⑥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注释]①齐桓公:春秋诸侯,五霸之主,姓姜,名小白。②管伸:齐恒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仁相,公成霸业。③苍苍莽莽:形容广阔无边。④与:亲附,拥护爱藏。⑤非:非难,责怪。⑥人:这里指统治者。
13.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七里之郭   
②亲戚畔之   
③日:贵天   
④以百姓为天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②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
15.请为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断开两处)
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16.用原文填空。
[甲]文的中心论点是①“   “,
[乙]文中②“    ”
印证了[甲]文中的结论③“    ”。
【答案】13.外城;同“叛”,背叛;以……为贵(认为……尊贵);把
14.①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②百姓亲附,国家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国家就能强盛。
15.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1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通假字;词类活用;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⑴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⑵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
⑶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主谓之间要停顿,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⑷根据题干的要求,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筛选出相关信息用原文进行回答。
13.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解释。要注意对于课下注释的记忆理解,还要注意“ 畔”是通假字,“贵”是意动用法。
1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字意思:寡,少;与,亲附、拥护爱戴;辅,辅佐;非,非难、责怪;背,背弃、违背。
15.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意为:百姓怨恨他们的君主,而最后不灭亡的政权,这是从来就没有过的。故断句为:民怨其/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16.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甲文首句提出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乙文中通过“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的具体论述,阐明了“人和”的重要性,这与甲文观点是一致的。甲文中,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并通过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阅读选文,完成下面阅读题。
生命
范云英
①生命的降临,常令我震撼。
②二十五年前,我刚分配到梅岭乡卫生院工作。一天傍晚,正准备休息,一个孕妇匆匆推门进来,她手抚着大肚子,年轻稚嫩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暖光。
③她是来做产前检查的。20世纪80年代术,就连县城里的孕妇,也少有产前检查的观念,有的连生孩子也是直接把接生婆叫到家里,何况这个离县城儿公里的乡下。“
④我记住了这个怀孕二十九周比我年轻两岁的她,记住了她那份对生命的敬畏与迎接新生命的喜悦。
⑤接下来,她每半个月就来检查一次:闲聊中,知道她住在附近的一个村里,初中毕业后遵父命回家务农贴补家用,供哥哥上商中。
⑥两个月后的一天,她被两个男人抬来了卫生院,额头上满是立大的汗珠,状况非常不好。那个周末,卫生院只有两个人值班,另一个医生出诊还未回来,我从未独立处理过这样的事情,情急之下叫了车,带上应急的药物器械匆怕赶往县城。半路上,她突然出血,我一边满头大汗地应对,一边极力安慰她。快到医院时,临近休克的她突然郑重地对我说:“万一,请你一定。保住我的孩了。”她的话。分明是不祥的交代。
⑦孩子平安产下,她却在两天后再一次大出血,随即休克,经过抢救,血上住了,她却仍然没有醒过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她的生命迹象却在慢慢减弱。正当大家手足无措的时候,孩子突然啼哭起来,我心里一动,将孩子抱进她的怀里,解开她的上衣奇迹出现了,孩子在妈妈的怀里用力地陶醉地吮吸着,她的各项生命体征开始慢慢地恢复。
⑧十五年前的一个夏日,她在县医院诊室找到了我,她比起当年更美丽,看起来也干练了许多,只是脸上的皮肤因焦急而紧绷着,她怀里抱着一个胖男孩,仿佛抱着的是当年的那个婴儿。气没喘匀,她就急火火地说:“
快看看俺儿子,在街道诊所里打了几天的针,今天一早,烧得更厉害了。”
⑨我给她的孩子做了简单的检查,估计是肺炎,就给她开了住院单,转到内科检查治疗。一个星期后,孩子出院,她千恩万谢地找到我家,硬送来了两大袋她自家果园里摘下的新鲜梨子。
⑩两年前,我调到省立医院。一天,她不知从哪个渠道问到我的手机号码,给我打来电话:她的声音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年的清脆与果敢,似乎冥冥中有股神秘的力量狠狠地攥住了她。她说她那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孩子,感冒快二十天了,打针吃药还是一直发低烧,今天突然晕倒在单位,问我明天有没有空,能不能帮忙安排一下,她想和孩子到省城做个彻底检查。
明天是我难得的休假,上星期我就已经答应了丈夫和孩子,要去临城的一个度假村。正想拒绝,二十五年前感人的那一幕又浮现在我的眼前。“好啊,明天我在医院先帮你挂号,你来了直接给我打电话。”我脱口而出,没有人能够拒绝一个如此勇敢坚强的母亲,就像没有一个医生能够拒绝一个无辜的生命一样。
她的预感并非空穴来风,高大帅气的儿子竟然患上了白血病。诊断结果出来的时候,她的眼神当场就直了,一直眼巴巴地望着血液科的主任,像个执拗的孩子,委屈地期待地等着大人收回一个错误成命。
我忙把头转向窗外,老天何其残忍,总是拿生命来跟这个瘦弱的女人开玩笑。过了老久,她接过单子,果断地打发那个蹲在墙角的男人,叫他马上回家,把城东的新房给盘了,倾家荡产,也要把娃救回来。
一年前,她和老伴儿相互搀扶着,缓慢而无力地推开我办公室的门,她的头发全白了,两腮明显地凹了下去,脸上有了大面积的褐色斑块,她步履蹒跚,目光呆滞,看上去比我还要老十岁。这次,她想让我帮她联系省红十字会,儿子在医院治疗的这一年,她认识了许多的病人,看到了太多太多在病痛折磨中无望挣扎的……
几天前,我出差回到县城,公事办完,还有半天的空闲,就想顺便去看看她。我特意去超市买了一些滋补品,我完全可以想象得出老年丧子的人生至痛,对一个女人会是怎样的一种致命摧残。
我在城乡接合部一间低矮的房子里找寻到了她的家。她和她的男人,衣着朴素干净,他们坐在方桌上首,方桌边围坐着五个陌生人,年纪大的恐怕快要六十岁了,年纪小的看起来就十几岁。原来今天是她的生日,这五个身上鲜活着她儿子的眼角膜、肾脏、肝脏的人,千方百计地联系上彼此,并相约在这一天,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看她。
我以为触景生情的她必会痛哭,一年前那一份撕心裂肺的痛就这么被生生地真切地拉到了眼前,我甚至仓皇而笨拙地在脑袋里搜刮着劝慰的话。然而没有,她只是不停地给这个夹菜,给那个加汤……她只是笑着,那张已经不再年轻稚嫩的脸上,依稀洋溢着二十五年前那道迎接生命的幸福暖光。
(选自《意林.厚剑版》第25卷,有改动)
17.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
18.结合文章内容,补全表格。
时间 情节
二十五年前 怀孕的“她”到乡卫生院进行产前检查
两个月后的一天 (1)
两天后 ②
十五年前 “她”带儿子到县医院治好了肺炎
两年前 ③
年前 ④
几天前 “她”和器官受捐者相聚家中
19.概括文章中“她”的形象。
20.结合具体语境,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的画线句。
临近休克的她突然郑重地对我说:“万一,请你,一定,保住我的孩子。”
21.写出第 段中画线句的含义。
诊断结果出来的时候,她的眼神当场就直了,一直眼巴巴地望着血液科的主任,像个执拗的孩子,委屈地期待地等着大人收回一个错误成命。
22.分析文章结尾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她只是笑着,那张已经不再年轻稚嫩的脸上,依稀洋溢着二十五年前那道迎接生命的幸福暖光。
【答案】17.既指文中”她”“儿子”等人物充满病痛、坎坷、苦难的生命(命运);又指生命历程中体现出来的无私、勇敢等优秀的品质和人间温情;还指作者对苦难而不屈的生命的感同身受和震撼,以及对人间大爱的赞美。(意思接近即可)
18.①“她”生产时大出血,为保全孩子,准备放弃自己的生命②孩子的吸吮动作,使“她”恢复了生命体征③“她”倾家荡产到省医院给儿子治疗白血病④“她”准备捐赠儿子的器官
19.“她”是一个爱孩子,知恩图报,坚强(勇敢).果断,有爱心(无私奉献),命运多舛,敬畏生命的母亲。(答出三点即可)
20.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她”危在旦夕之时宁可放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住孩子生命的态度之坚决,表现了“她”伟大无私的母爱。
21.“她”对儿子得了白血病这个残忍事实,表示十分不理解、不相信和不接受(悲伤、绝望),甚至十分渴望、期待医生的诊断结论是错误的。
22.总结(收束)全文,照应文章开头。升华主题,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她”对儿子的爱已经升华为对所有生命的关爱,也表达了“我”的感动与对“她”的赞美。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文章结尾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标题是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高度概括。设置这类试题,一般都是在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领会和把握,答题时既要答出标题的含义,也要将标题蕴含的情感分析出来。
(2)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概括。根据题干要求从文中按顺序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回答,梳理时要注意语言简洁
(3)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要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4)解答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的题,要根据题干的要求,先判断所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再分析其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即可。
(5)理解句子含义:①联系语言环境,理解句子含义。②结合作品背景,理解句子含义。③抓住关键性词语,理解句子含义。 ④分析句子的写作手法,理解句子含义。 ⑤联系文章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和思想,理解句子含义。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中与之相似的特定情境,理解句子含义。
(6)解答句子作用的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内容即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17.本题考查标题的理解。这篇文章时间跨度很大,母亲冒着生命危险生下儿子,给与儿子生命,儿子得白血病无法挽回生命时,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了需要的人,给予了他人生命。作者在表现生命是伟大的同时,也表现出母爱的伟大而无私。从这两个方面来归纳概括即可。
18.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概括。根据文中信息,第一空从“临近体克的她突然郑重地对我说:“万一,请你,一定,保住我的孩子。”得出答案;第二空从“孩子在妈妈的怀里用力地醉地吮吸着,她的各项生命体征开始慢慢地恢复”得出答案;第三空从“我明天有没有空,能不能帮忙安排一下,她想和孩子到省城做个彻底检查”得出答案;第四空从“这次,她想让我帮她联系省红十字会,儿子在医院治疗的这一年,她认识了许多的病人,看到了太多太多在病痛折磨中无望挣扎的人”得出答案。
19.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从“记住了她那份对生命的敬畏与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万一,请你,一定,保住我的孩子。”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热爱生命、坚忍顽强的人;从“气没喘匀,她就急火火地说:‘快看看俺儿子’”“她想让我帮她联系省红十字会,儿子在医院治疗的这一年,她认识了许多的病人,看到了太多太多在病痛折磨中无望挣扎的人”可以看出她疼爱儿子、关爱他人;“我以为触景生情的她必会痛哭……她只是笑着,那张已经不再年轻雅嫩的脸上,依稀洋溢着二十五年前那道迎接生命的幸福暖光。”她坦然面对劫难、乐观从容。
20.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如句中的“郑重”;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如与别人交谈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如“万一,请你,一定,保住我的孩子。”刻画出文中母亲的坚毅和果敢,突出了母爱的伟大。
21.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她的眼神当场就直了”表现出她听到儿子患上白血病时的极大痛苦,“直眼巴巴地望着血液科的主任,像个执拗的孩子,委屈地期待地等着大人收回一个错误成命。”多么希望诊断错误啊!盼望着这不是真的,只是个假象。
22.本题考查句子作用的分析。从结构上看,结尾这个句子和开头“年轻稚嫩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暖光”形成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从内容上看,这个句子以“笑”脸上“迎接生命的幸福暖光”,表现出她面对儿子逝去这一现实的坚强与乐观,以后的生活她会怎样,小说没有交代,以此给读者留下更广泛的想象空间。
(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阅读选文,完成下面阅读题。
你不了解的钼元素
①某一年,新西兰的一个牧场遭遇了大早,大量牧草枯萎而死,但有一条矿工经常踩踏的小路边上,生长着茂密的绿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里的矿场是钼矿,矿工们走路时不经意间将矿渣撒落在小路上,给路边的小草提供了丰富的养料。那么,钼是怎样的一种元素呢?
②对钼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781年,瑞典化学家彼得·海基尔姆用封闭的坩埚对由碳粉、亚麻籽油和钼酸混在一起搅拌成糊状的“浆糊”加热,他用这种“碳还原法”将一种新的金属从辉钼矿中分离出来,并将该金属命名为“钼”。至此,钼元素的真面目浮出水面。
③一经面世,便以坚韧、耐腐蚀、耐高温的优势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
④一战中,英国人最初给坦克安装了75毫米厚的锰钢板,但这种坦克过于笨重,表现得并不理想。后来,英国人将锰钢板换成钼钢板,使坦克的厚度减少了50毫米,这不但没削弱防御力,还使坦克更加机动灵活,在战争中大显神威,这也让钼名扬天下。
⑤钼元素还被应用于医疗实践。比如,锝99是应用最广泛的放射性造影剂,它由钼99衰变而来。钼99是钼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它的半衰期为2.75天,半衰期过后,钼99表变为锝99。钼99的半衰期非常理想,这个时间既保证了钼原子在原料地到医疗场所的运输中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又保证了锝99的放射性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激活。在现代核医学中,80%的医疗都用到了锝99,而在当今的美国,每天使用锝99的诊断就达55000多起,所以,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⑥同时,钼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生长离不开氮,然而,植物并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它们需要在固氮菌的帮助下,将氮元素吸收并存储。周氨菌为植物固氮的过程需要一种催化剂——固氮酶,钼正是固氮酶的重要成分,是植物发挥固氮功能的重要元素。科学已经证明,对农作物施加钼肥,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病、抗早能力,提高产量。比如,每亩农田施加钮肥20克,可使小麦增产35%,而大豆则可增产47%,蚕豆增产8%,绿互增产32.8%,番茄增产75%。
⑦不仅植物需要钼,我们人体内也需要钼,只不过需量极少。虽然如此,我们对于钼还是非常敏感的。比如,我们的情绪容易受钼的影响,有它,我们会精力充沛:缺少或无它,我们会感到浑身乏力。钼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事呢?原因在于,钼是两种在新陈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酶的组成成分,一是黄嘌呤氧化酶,一是亚硫酸盐氧化酶。这两种酶有钼存在时才具有活力,起到催化作用。
⑧由此看来,钼这种罕见的元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真息息相关呢。
(选文有改动)
23.选文说明对象是什么?
24.简要分析选文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5.具体分析选文③④⑤段顺序不可以调换的原因。
26.选文⑥段画线句除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它们有什么作用?
27.选文⑥段加点词语“重要”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28.选出下列说法不合文意的一项(  )
A.彼得·海基尔姆用“碳还原法”从辉钼矿中分离出钼,使人们开始了解钼元素。
B.钼99的半衰期为2.75天,这很理想,能保证钼99的放射性在短时间被激活。
C.固氮酶在固氮菌为植物固氮过程中作为催化剂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得益于金属钼。
D.虽然人体对钼需量极少,但它对人体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控制着我们的情绪。
【答案】23.钼
24.写了新西兰牧场小路边上因钼矿渣撒落而长满绿草;交代说明对象——钼;用问句,引起读者注意和阅读兴趣。
25.③段总写钼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④段和⑤段分别从军事和医疗领域说明它的应用,④⑤段与③段“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相照应,所以此三段不能调换顺序。
26.列数字和作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了钼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进而说明了钼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了重要作用(或铝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必需的微量元素)。
27.“重要”是“主要”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了钼是植物发挥固氮功能的主要元素,并不是唯一,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元素;“重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28.D
【知识点】把握说明对象;把握说明顺序;文章开头及其作用;列数字;作比较;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点评】(1)说明对象就是要说明的事物。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具体事物, 而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抽象事物。学生要根据说明文主要内容去判断。
(2)说明文开头的作用主要有引出说明对象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但在回答时要结合具体内容,不能公式化。
(3)说明文段与段之间能否调换,要弄清楚段落之间的关系,由主要到次要,还是时间先后顺序、空间顺序还是与前段一一对应关系,然后再结合内容回答。
(4)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文中表时间、数 量、程度、范围等内容的词语上。通过分析它的表达效果,据此指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23.说明对象,顾名思义,就是文章所要说明的那个事物或事理。阅读课文,本文主要说明了 钼元素 的发现,以及在军事和医疗、植物生长发育、人体需要等方面的作用。因此说明对象为: 钼元素
24.本题考查开头段的作用。段落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说明文开头段落的作用:①引出说明对象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增强文章趣味性③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首先从内容上,记叙了新西兰牧场小路边上因矿渣撒落而长满绿草的故事。交代了说明对象钼元素。其次从内容上,用问句,引起读者注意和阅读兴趣。
25.本题考查说明文语段的顺序。判断说明文语段的顺序是否能调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原文采用什么顺序进行说明,调换后不合逻辑。②与前后文相照应。3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一致。4段落之间是递进关系,逐渐深入,不能互换。这类题目的答案一半是不能替换的。根据内容我们能够判断出。3段总写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④段和⑤段分别从军事和医疗领域说明它的应用:④⑤段与③段“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相照应,所以此三段不能调换顺序。
26.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划线句子举了小麦、大豆等例子,所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但是题干要求除了举例子,还运用了那两种说明方法。通过20克,35%等数字,能够看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增产”,可以看出使用铝肥之后,农作物的产量前后对比有了增加,所以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数字的作用是准确具体,作比较的作用是突出说明。所以作用可以整合成“准确突出地说明了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说明了钼在植物生长时起到重要作用。
27.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文的语言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准确严谨,一个是生动形象。文中加点的“重要”一词说明是主要元素而非唯一元素,因此能够判断出“重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的模板是:词语的本意,起……作用;说明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根据模板能够写出:“重要”是“主要”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了钳是植物发挥固氮功能的主要元素,并不是唯一,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元素;“重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28.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文中找出与四个选项相对应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对比,即能找到有误的一项。ABC.正确:D.有误,原文中说“我们对于铜还是非常敏感的。比如,我们的情绪容易受钳的影响,有它,我们会精力充沛。”而D选项中说“元素控制我们的情绪”,不相符。
三、作文(60分)
29.(2021八下·大洼开学考)任选一题作文
(一)朋友,在过往的岁月中,你一定完成过很多约定:相约一起在绚丽的春天去拥抱温暖,一起在似火的夏 日去倾听蝉鸣,一起在凉爽的秋天去笑看落叶,一起在雪舞的冬日去追逐浪漫。而今天,渐渐长大的你有没有想过,应该与明天的自己有个怎样的约定呢?
请以“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二)一个古董爱好者请专家为一个明代花瓶做鉴定。专家经过一:番鉴定,认定花瓶价值不菲。古董爱好者惊呼:“一个看似普通的花瓶,其价值竟如此之高。”专家说:“明代几乎每家都有这样一个花瓶。”爱好者啧啧赞叹说:“在明代,家家都如此富有!”专家摇摇头说:“那是它现在的价值,而不是它当时的价值。因为经过时间的磨砺,普通的花瓶才会成为价值不菲的古董!"
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也不要超出所给的字格。(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字体美观。(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参考例文(一)】
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
未来是诗,优美而深沉;未来是梦,奇妙而遥远;未来是蓝天,广阔而充满希望。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我要通过我的努力,在前方与明天的自己相遇,然后又走向更宽广的路。
明天的我,样子是模糊的,也许是个画家,用画笔描绘出千山万水;也许是个文学家,用文字表达出心里的感受;也许是个空中乘务员,用微笑带给乘客快乐的旅途;也许是个机器人制造者,用聪明的头脑设计并制造出最实用的机器人……
  虽然我不知明天的我长什么样子,也不知明天的我将要去哪里。但我知道我现在一直在努力着,进步着。只要按我脚下的这条路一直走,一定会在某一个充满光明的地方遇到它,明天的自己。
曾经,我放弃过努力,那一段庸庸碌碌的时期,甚至让我对未来失去了希望:那时,我只是个小学生,一个普通的小学生。自三年级起,我的成绩在班上就是差等生,我尝试过努力,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小小的我承受不了这么多次的失败,便沉沦到了自甘堕落的地步。那个时候,天空,是灰色的,乌云,哭泣着。眼泪打湿了我的脸颊,也淋湿了我的心。但是我不气馁,越是受挫越是向前。
终于经过我的努力,一缕金色的阳光穿透了乌云,洒在了我的脸上、全身。多么温暖的阳光。就在毕业考试成绩公布的那一天,我的世界突然亮堂起来,我以总分197分的好成绩突破了我人生的第一个重要关卡。我知道,那一定是我的未来在呼唤我,它第一次把神圣的力量给了我,那便是自信。我明白我并没有那么差,我变得更加有信心,学习也变得更加有动力。我正式朝着美好的未来起航。
进入初中后,我热爱学习,我领略了语文的美好、数学的魅力、外语的生动、互联网的时尚。成绩一路突飞猛进。我变得更加热爱学习和更加自信。
现在,我正赶在一条充满光明的道路上,明天,在前方向我召唤。我一定会握住你的手,奔向美好幸福的未来。一定会与明天的我相会。
【参考例文(二)】
人生,需要磨砺
只有经过时间的磨砺,普通的花瓶才会成为价值不菲的古董!
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还有饱经磨砺的梦想。青春岁月里,成长总是伴随着忧伤和疼痛。可就像珍珠之于牡蛎,磨难之于我们是艰苦,也是宝贵的收藏。
于不同的人来说,磨砺或砒霜,或蜜糖。逃避者,沉寂一生,那是磨砺的殇;挑战者,坚韧他的根,汲取风雨雷电的精华,把自己打造成想要的模样,这是磨难的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眸子,你看表面,我看背后。
成长,有时只是一瞬间的事。盛夏过后,候鸟南迁,若不学会成长,没人会替你飞翔。或许每次蜕变都是艰辛的磨难,但我们要学会咬牙坚持,品尝过泪与汗的味道,才会在挣扎中越變越好。只要相信自己,把握时机,破茧成蝶终有期。
曲曲折折,弯弯绕绕,这是成功必不可少的道路。塑造伟大的人是这样,造就一本好书是这样,形成经典的思想亦是这样。
钻石经过反复切割和不断打磨才会发出璀璨光芒,战胜自己,才能走向成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曼德拉是酋长之子,在目睹了黑人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后,毅然投身于黑人自由解放运动。他在漫漫铁窗生涯中饱受肉体摧残和精神折磨,经历丧母丧子的悲痛,也曾为失去自由而苦闷,但他拒绝消沉:“向悲观低头就意味着失败和死亡。”在黑人解放的道路上,他孤独而又执著地前行。他的一生是一首于苦难之中挣扎的磅礴诗篇,幸好,他为自己画圆了句号。一生终了,诗篇的韵脚被奏响,看那坎坷的道路,一步一步,洒满了奋斗的汗水。没经历风雪的果实不会甜美,没经历过磨砺的人生不算完整。
狂风怒号,吹得竹林哗哗作响,竹身的笔直,竹叶的茂密,谁又能说这不是历经磨难的结果呢?
东方医药巨典﹣﹣《本草纲目》,是李时珍于三次落榜之后才决定动笔的,李时珍花十八年的时间到各地考察,虚心求教,又用十年时间三易其稿,《本草纲目》才得以问世。重重磨难,终化为最具火候的敲打。
于儒家的思想来说,先秦时,它与诸子百家中九流十家的其他九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它遭受重创;而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再次成为社会的进步思想;近代思想变革,几经打压再次衰落;在当代,儒家思想又重新被重视起来,当今社会,炎黄子孙,谁人不会唱“子曰”?
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万物须经受住磨难,才能造就最完美的样子。
唯有万般磨砺横于途中,方得成功芬芳百年。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一)作文题为命题作文,它由提示话语、作文题目、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从文题结构看,倾向于句子命题;从命题思路和风格上看,题目富含诗意,积极阳光,而且对明天充满了憧憬。
提示语从“春”写到“冬”,春天“绚丽”,冬天“雪舞”,文字优美,让人浮想联翩,学生不禁想起美好的往昔,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提示语降低了审题难度,活跃学生思维,拓宽写作思路,便于考生按照横向或纵向思维打开记忆的宝库,从经历的生活中搜寻和组织写作材料,尽快克服考试紧张心理,调整考试情绪,渐渐走进作文的最佳状态。这样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不至于空洞无物。
题目是一句话——“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题目限定了主人公是“我”,是第一人称,而不是他;而且是与“明天”的“自己”,“明天”,一语双关,既可以指“明天”,也可以指未来,所以和“现在”关系不大;和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而不是做其他的什么事儿。这样一来,便于考查学生辨析能力,分析能力。
【点评】命题作文的审题关键在于读懂标题的内涵。标题的含义往往是多方位的,有浅表的,也有深层的;有明言的,也有隐含的。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命题者拟出一个作文题,常常不只是要求我们写表面的东西,还要求我们写出包含在题目中的深层含义。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透过表面意义去挖掘内在的含义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寓意。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