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开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开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5-31 10:31:47

文档简介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开学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  )
A.噬菌体 B.心肌细胞 C.变形虫 D.卵细胞
2.(2017高一上·河北开学考)下列关于寨卡病毒、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  )
A.都属于原核生物 B.都含有核酸
C.都含有核糖体 D.都具有细胞膜
3.(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
A.水 B.核酸 C.蛋白质 D.脂质
4.(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斐林试剂与下列糖类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  )
A.果糖 B.蔗糖 C.淀粉 D.纤维素
5.(2020高一上·长春月考)蚕丝和棉花都是纺织业的重要原料,它们的成分分别属于(  )
A.糖类、糖类 B.蛋白质、蛋白质
C.蛋白质、糖类 D.糖类、蛋白质
6.(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能构成一个渗透系统,主要原因是(  )
A.液泡膜内外有浓度差 B.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C.细胞壁是全透的 D.水分可以自由出入细胞
7.(2020高二上·青铜峡期中)下列不属于细胞核功能的是(  )
A.遗传信息库 B.细胞代谢中心
C.遗传的控制中心 D.染色质存在的场所
8.(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能够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A.淀粉酶 B.脂肪族 C.蛋白质 D.蔗糖酶
9.(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有氢产生 B.都有水的参与
C.都有大量能量产生 D.都需酶的参与和ATP的生成
10.(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下列物质中,可以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的有(  )
A.水、二氧化碳、ATP B.水、ADP、Pi
C.氧气、水、ATP D.ADP、C3、水
11.(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  )
A.DNA的自我复制 B.自身蛋白质合成
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D.是否出现星射线
12.(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水稻的体细胞内有24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数目依次是(  )
A.24、24、24 B.24、48、96 C.24、48、48 D.24、24、96
13.(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  )
A.A—P~P~P B.A—P—P~P C.A~P~P—P D.A~P~P~P
14.(2020高一下·梅县月考)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个体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B.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
C.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器数目可发生变化
D.从分子水平分析,分化的本质是DNA发生改变
15.(2017高一下·盐城期末)蓝藻不具有的结构或物质是(  )
A.细胞壁 B.核糖体 C.DNA D.染色体
16.(2017高一上·渭南月考)下列各项与蛋白质分子多样性无关的是(  )
A.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 B.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肽键的结构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17.(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  )
A.肽键 B.肽链 C.空间结构 D.氨基酸
18.(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的原因属于(  )
A.主动吸水 B.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D.自由扩散
19.(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下列可为生命活动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
A.糖类 B.ATP C.蛋白质 D.核酸
20.(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取高度分化的月季的叶肉细胞,经离体组织培养出月季幼苗,说明植物细胞(  )
A.具有全能性 B.细胞分化后恢复原状态
C.细胞癌变 D.细胞衰老
21.(2021高二上·兰州期末)下列各项中属于化学致癌因子的是(  )
A.电离辐射 B.X射线 C.苯 D.紫外线
22.(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光合作用中形成ATP的部位是(  )
A.叶绿体的外膜 B.叶绿体的内膜
C.类囊体薄膜上 D.叶绿体的基质
23.(2021高一上·白山期末)细胞呼吸过程中有二氧化碳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  )
A.一定是厌氧呼吸 B.一定是需氧呼吸
C.产物中一定没有乙醇 D.产物中一定没有乳酸
24.(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检测某一动物细胞,发现其细胞核体枳增大、染色体固缩、线粒体变大且数目减少。该细胞正在(  )
A.增殖 B.分化 C.癌变 D.衰老
25.(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下列物质中,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物质是(  )
A.葡萄糖 B.纤维素 C.磷脂 D.脂肪
二、综合题
26.(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根据以下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题中[
]填写图内指示结构的序号)
(1)该细胞是    细胞,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    、[   ]   、[   ]    。
(2)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是[   ]    。
27.(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 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
(1)该图是   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   期的细胞简图。
(3)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   条染色体。
(4)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   期图中。
(5)图B表示细胞分裂   期。
28.(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次写出图中1、2、3
所代表的物质名称期   、   、   。
(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   。
29.(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以下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⑤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的   
上,⑥过程发生于叶绿体   
中。
(2)图示①-④依次为   
、    、   
、(CH2O)。
30.(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根据下图所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中,①表示   , ⑦表示    。
(2)该化合物由4个氨基酸失去3个水分子而形成,这种反应叫做    。
(3)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R基决定的,其编号是   。
(4)该化合物为   ,含3个肽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A错误;心肌细胞属于细胞层次,不属于个体,B错误;变形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C正确;卵细胞属于细胞层次,不属于个体层次,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2.【答案】B
【知识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寨卡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A项、C项、D不符合题意;二者都含有核酸,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3.【答案】C
【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其含量占细胞鲜重的7%~9%,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无机物包括:水、无机盐.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
4.【答案】A
【知识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解析】【解答】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果糖,而蔗糖属于二糖,纤维素、淀粉属于多糖,均不具有还原性,所以不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A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纤维素等。
5.【答案】C
【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蚕丝主要是蛋白质,A、D错误。棉花主要是纤维属于糖类,C正确,B错误。
【分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由多个葡萄糖分子聚合形成的多糖,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6.【答案】B
【知识点】渗透作用
【解析】【解答】A. 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是因为原生质层,A错误;
B. 原生质层是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中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是发生渗透作用的一个必备条件,B正确;
C. 细胞壁是全透的,与发生渗透作用没有关系,C错误;
D. 水分可以自由出入细胞,不是形成渗透体系的主要原因,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渗透作用指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允许溶剂分子通过,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的膜),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或水分子从水势高的一方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一方移动的现象。
7.【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是染色质存在的场所。细胞代谢中心是细胞质,其中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综上所述,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分析】 细胞核的功能: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细胞核里面含有真核生物的大量DNA,DNA里面蕴含着遗传信息,DNA可以复制,保证遗传的连续性。②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决定生物的性状,控制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使机体正常的进行生命活动。
8.【答案】C
【知识点】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
【解析】【解答】A、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但不能水解唾液淀粉酶,A错误;
B、脂肪族指由脂肪组成的脂肪化合物,没有催化物质水解的功能,B错误;
C、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酶可以催化唾液淀粉酶的水解,而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正确;
D、蔗糖酶可以水解蔗糖,但不能水解唾液淀粉酶,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具有专一性,只能 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可以被蛋白酶水解。脂肪族指由脂肪组成的脂肪化合物,不具有催化作用。
9.【答案】D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有氧呼吸的有关内容。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有氢产生,第二阶段有水的参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只有少量能量产生,第三阶段有大量能量产生,ABC错;三个阶段都需酶的参与和ATP的生成,D正确。故本题选D。
故答案为:D。
【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10.【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水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二氧化碳和ATP消耗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错误;能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的物质有水、ADP、Pi、NADP+等,B正确;水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ATP在叶绿体基质中被消耗,氧气不会在类囊体薄膜上消耗而是产生,C错误;ADP、水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三碳化合物在叶绿体基质中产生后又被消耗,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光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有:(1)水的光解,所以要消耗水;(2)ATP的合成,需要原料ADP和Pi。
2、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包括CO2的固定与还原。
11.【答案】C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解析】【解答】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都进行DNA的自我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A、 B错误.
动物细胞的细胞质分配依靠细胞膜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植物细胞靠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把细胞质分成两部分,C正确.
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都通过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高等植物细胞出现纺锤丝, 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
(1)前期: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动物细胞中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
(2)末期:植物细胞在赤道板得位置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12.【答案】C
【知识点】有丝分裂的过程、变化规律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水稻体细胞内有2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为24条,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体单体,所以染色体单体为48条,DNA数目为48。
故答案为:C。
【分析】1、有丝分裂: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具有周期性,分为间期(G1、S、G2)、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2、有丝分裂特点:
间期:G1期进行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S期进行DNA的复制;G2期进行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细胞一分为二。
13.【答案】A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解答】通过分析可知,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
故答案为:A。
【分析】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其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14.【答案】D
【知识点】细胞分化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从个体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A不符合题意;
B.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B不符合题意;
C.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器数目可发生变化,C不符合题意;
D.从分子水平分析,分化的本质是DNA的选择性表达,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种类的增加。
15.【答案】D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解:A、蓝藻细胞含有细胞壁,A错误;
B、蓝藻属于原核生物,而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B错误;
C、蓝藻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C错误;
D、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染色体,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16.【答案】C
【知识点】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解析】【解答】解:A、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是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A错误;
B、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是决定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B错误;
C、肽键不具有多样性,蛋白质分子多样性与肽键无关,C正确;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蛋白质分子多样性有关,D错误.
故选:C.
【分析】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17.【答案】C
【知识点】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高温、强酸、强碱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蛋白质失活变性。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因此选C。
18.【答案】D
【知识点】被动运输
【解析】【解答】水分子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后,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菜叶细胞,使细胞中的水分得到恢复,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跨膜运输方比较式: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
19.【答案】B
【知识点】ATP的作用与意义
【解析】【解答】A、葡萄糖是细胞内的主要能量物质,A错误;
B、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直接来源于ATP水解释放的能量,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B正确;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C错误;
D、核酸为遗传物质,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葡萄糖,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20.【答案】A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
【解析】【解答】取高度分化的月季的叶肉细胞,经离体组织培养出月季幼苗,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即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都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只要条件许可,都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一般来说,细胞全能性高低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全能性越低,全能性表达越困难,克隆成功的可能性越小。植物细胞全能性高于动物细胞,而生殖细胞全能性高于体细胞。幼嫩的细胞全能性高于衰老的细胞。
21.【答案】C
【知识点】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解答】电离辐射、X射线和紫外线均是通过物理作用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属于物理致癌因子;苯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故答案为:C。
【分析】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它们均可以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
22.【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叶绿体的内膜和叶绿体的外膜既不是光反应的场所也不是暗反应的场所,AB项错误;类囊体薄膜上发生光反应,产生ATP,C项正确;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不产生ATP,而是消耗ATP,D项错误。
【分析】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合成ATP,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暗反应利用ATP,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据此答题。
23.【答案】D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A、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则可能是有氧呼吸,A错误;
B、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则可能是无氧呼吸,B错误;
C、酒精发酵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故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可能是酒精发酵,C错误;
D、乳酸发酵时只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故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一定不是乳酸发酵,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二看”物质的量的关系
①不消耗O2,释放CO2 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②无CO2释放 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③酒精产生量等于CO2释放量 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④CO2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 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⑤CO2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多余的CO2来自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⑥酒精产生量小于CO2释放量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多余的CO2来自有氧呼吸。
24.【答案】D
【知识点】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解析】【解答】衰老细胞细胞核体枳增大、染色体固缩、线粒体变大且数目减少。故该细胞在衰老,故答案为:D。
【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25.【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成分
【解析】【解答】细胞膜上的糖类含量很少,主要是多糖,A错误;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是细胞膜的成分,B错误;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C正确;细胞膜中不含脂肪,D错误。
【分析】细胞膜的成分及其含量:
成分 所占比例 在细胞膜构成中作用
脂质 约50% 其中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 约40%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其上的蛋白质来行使
糖类 约2%~10% 与膜蛋白或膜脂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26.【答案】(1)植物;①;细胞壁;④;叶绿体;⑥;液泡
(2)③;线粒体
【知识点】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1)该细胞中有①细胞壁、④叶绿体、⑥液泡,所以是植物细胞。
(2)线粒体即③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线粒体提供。
【分析】 题图为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分别表示细胞壁、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液泡、核糖体、细胞膜、内质网。据此答题。
27.【答案】(1)植物
(2)有丝分裂间
(3)4
(4)A;有丝分裂后
(5)前期
【知识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解析】【解答】(1)图示细胞呈正方形,且没有线粒体,所以该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2)细胞周期包括间期(G1、S、G2)、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图中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B表示有丝分裂前期,C表示有丝分裂中期, D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所以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简图。
(3)据图分析,该细胞中含有四条染色体,所以经过减数分形成的子细胞内含4条染色体。
(4)有丝分裂后期,每个着丝粒分裂为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条染色体,所以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A]有丝分裂后期。
(5)图B染色体散乱分布,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细胞两极放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所以表示有丝分裂前期。
【分析】1、有丝分裂: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具有周期性,分为间期(G1、S、G2)、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2、有丝分裂特点:
间期:G1期进行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S期进行DNA的复制;G2期进行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细胞一分为二。
28.【答案】(1)丙酮酸;H2O;CO2
(2)线粒体;丙酮酸和[H]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1)分析题中图像可知,图中表示有氧呼吸的过程,1代表丙酮酸,2代表H2O,3代表CO2,4、5代表少量能量,6代表大量能量。
(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和[H],在有氧的条件下丙酮酸和[H]进入线粒体,所以进入线粒体的呼吸底物是丙酮酸和[H]。
【分析】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和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大量[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29.【答案】(1)类囊体薄膜;基质
(2)H;ATP;CO2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⑴⑤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⑥是暗反应,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
⑵光反应中水分解成氧气和[H],并形成ATP,ATP和[H]供暗反应利用,暗反应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经过CO2的固定和C3还原,最终生成碳水化合物,所以图示①-④依次为[H]、ATP、CO2 和(CH2O)。
【分析】 1、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阶段:(1)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上。(2)条件:光照、色素、酶等。(3)物质变化:叶绿体利用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成[H]和O2,同时促成ADP和Pi发生化学反应,形成ATP。(4)能量变化:光能转变为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
暗反应阶段:(1)场所:叶绿体内的基质中。(2)条件:多种酶参加催化。(3)物质变化:①CO2的固定:CO2与植物体内的C5结合,形成C3。②C3的还原: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葡萄糖和C5。(4)能量变化: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
2、题图为光合作用图解,其中⑤阶段要吸收光能,分解水,属于光反应阶段,在类囊体薄膜上完成;⑥阶段固定CO2并还原,属于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物质①②③④分别表示[H]、ATP、CO2、(CH2O)。
30.【答案】氨基,羧基 ⑵该化合物由4个氨基酸失去3个水分子而形成,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___ 。 脱水缩合 ⑶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R基决定的,其编号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④⑧⑨ ⑷该化合物为 ________________,含3个肽键。 四肽 【分析】本题结合肽链的示意图考查氨基酸的形成过程和氨基酸的结构,以考查识图能力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基础题。
(1)氨基;羧基
(2)脱水缩合
(3)②④⑧⑨
(4)四肽
【知识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
【解析】【解答】(1)图示为多肽的结构,肽链的一端有一个氨基即①,另一端有一个羧基即⑦。
(2)肽链是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生成的。
(3)R基是氨基酸的侧链基团,不同的氨基酸R基不同,图中的R基有②④⑧⑨。
(4)该肽链含3个肽键,由四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称作四肽。
【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
3、据图分析可知,该分子为四肽,其中①表示氨基、⑦表示羧基、③⑤⑥表示肽键、②④⑧⑨分别表示不同的R-。
1 / 1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开学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  )
A.噬菌体 B.心肌细胞 C.变形虫 D.卵细胞
【答案】C
【知识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A错误;心肌细胞属于细胞层次,不属于个体,B错误;变形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C正确;卵细胞属于细胞层次,不属于个体层次,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2.(2017高一上·河北开学考)下列关于寨卡病毒、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  )
A.都属于原核生物 B.都含有核酸
C.都含有核糖体 D.都具有细胞膜
【答案】B
【知识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寨卡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A项、C项、D不符合题意;二者都含有核酸,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3.(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
A.水 B.核酸 C.蛋白质 D.脂质
【答案】C
【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其含量占细胞鲜重的7%~9%,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无机物包括:水、无机盐.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
4.(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斐林试剂与下列糖类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  )
A.果糖 B.蔗糖 C.淀粉 D.纤维素
【答案】A
【知识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解析】【解答】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果糖,而蔗糖属于二糖,纤维素、淀粉属于多糖,均不具有还原性,所以不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A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纤维素等。
5.(2020高一上·长春月考)蚕丝和棉花都是纺织业的重要原料,它们的成分分别属于(  )
A.糖类、糖类 B.蛋白质、蛋白质
C.蛋白质、糖类 D.糖类、蛋白质
【答案】C
【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蚕丝主要是蛋白质,A、D错误。棉花主要是纤维属于糖类,C正确,B错误。
【分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由多个葡萄糖分子聚合形成的多糖,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6.(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能构成一个渗透系统,主要原因是(  )
A.液泡膜内外有浓度差 B.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C.细胞壁是全透的 D.水分可以自由出入细胞
【答案】B
【知识点】渗透作用
【解析】【解答】A. 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是因为原生质层,A错误;
B. 原生质层是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中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是发生渗透作用的一个必备条件,B正确;
C. 细胞壁是全透的,与发生渗透作用没有关系,C错误;
D. 水分可以自由出入细胞,不是形成渗透体系的主要原因,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渗透作用指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允许溶剂分子通过,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的膜),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或水分子从水势高的一方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一方移动的现象。
7.(2020高二上·青铜峡期中)下列不属于细胞核功能的是(  )
A.遗传信息库 B.细胞代谢中心
C.遗传的控制中心 D.染色质存在的场所
【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是染色质存在的场所。细胞代谢中心是细胞质,其中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综上所述,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分析】 细胞核的功能: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细胞核里面含有真核生物的大量DNA,DNA里面蕴含着遗传信息,DNA可以复制,保证遗传的连续性。②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决定生物的性状,控制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使机体正常的进行生命活动。
8.(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能够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A.淀粉酶 B.脂肪族 C.蛋白质 D.蔗糖酶
【答案】C
【知识点】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
【解析】【解答】A、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但不能水解唾液淀粉酶,A错误;
B、脂肪族指由脂肪组成的脂肪化合物,没有催化物质水解的功能,B错误;
C、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酶可以催化唾液淀粉酶的水解,而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正确;
D、蔗糖酶可以水解蔗糖,但不能水解唾液淀粉酶,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具有专一性,只能 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可以被蛋白酶水解。脂肪族指由脂肪组成的脂肪化合物,不具有催化作用。
9.(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有氢产生 B.都有水的参与
C.都有大量能量产生 D.都需酶的参与和ATP的生成
【答案】D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有氧呼吸的有关内容。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有氢产生,第二阶段有水的参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只有少量能量产生,第三阶段有大量能量产生,ABC错;三个阶段都需酶的参与和ATP的生成,D正确。故本题选D。
故答案为:D。
【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10.(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下列物质中,可以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的有(  )
A.水、二氧化碳、ATP B.水、ADP、Pi
C.氧气、水、ATP D.ADP、C3、水
【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水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二氧化碳和ATP消耗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错误;能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的物质有水、ADP、Pi、NADP+等,B正确;水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ATP在叶绿体基质中被消耗,氧气不会在类囊体薄膜上消耗而是产生,C错误;ADP、水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三碳化合物在叶绿体基质中产生后又被消耗,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光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有:(1)水的光解,所以要消耗水;(2)ATP的合成,需要原料ADP和Pi。
2、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包括CO2的固定与还原。
11.(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  )
A.DNA的自我复制 B.自身蛋白质合成
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D.是否出现星射线
【答案】C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解析】【解答】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都进行DNA的自我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A、 B错误.
动物细胞的细胞质分配依靠细胞膜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植物细胞靠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把细胞质分成两部分,C正确.
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都通过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高等植物细胞出现纺锤丝, 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
(1)前期: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动物细胞中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
(2)末期:植物细胞在赤道板得位置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12.(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水稻的体细胞内有24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数目依次是(  )
A.24、24、24 B.24、48、96 C.24、48、48 D.24、24、96
【答案】C
【知识点】有丝分裂的过程、变化规律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水稻体细胞内有2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为24条,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体单体,所以染色体单体为48条,DNA数目为48。
故答案为:C。
【分析】1、有丝分裂: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具有周期性,分为间期(G1、S、G2)、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2、有丝分裂特点:
间期:G1期进行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S期进行DNA的复制;G2期进行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细胞一分为二。
13.(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  )
A.A—P~P~P B.A—P—P~P C.A~P~P—P D.A~P~P~P
【答案】A
【知识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解答】通过分析可知,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
故答案为:A。
【分析】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其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14.(2020高一下·梅县月考)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个体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B.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
C.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器数目可发生变化
D.从分子水平分析,分化的本质是DNA发生改变
【答案】D
【知识点】细胞分化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从个体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A不符合题意;
B.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B不符合题意;
C.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器数目可发生变化,C不符合题意;
D.从分子水平分析,分化的本质是DNA的选择性表达,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种类的增加。
15.(2017高一下·盐城期末)蓝藻不具有的结构或物质是(  )
A.细胞壁 B.核糖体 C.DNA D.染色体
【答案】D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解:A、蓝藻细胞含有细胞壁,A错误;
B、蓝藻属于原核生物,而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B错误;
C、蓝藻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C错误;
D、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染色体,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16.(2017高一上·渭南月考)下列各项与蛋白质分子多样性无关的是(  )
A.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 B.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肽键的结构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答案】C
【知识点】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解析】【解答】解:A、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是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A错误;
B、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是决定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B错误;
C、肽键不具有多样性,蛋白质分子多样性与肽键无关,C正确;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蛋白质分子多样性有关,D错误.
故选:C.
【分析】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17.(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  )
A.肽键 B.肽链 C.空间结构 D.氨基酸
【答案】C
【知识点】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高温、强酸、强碱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蛋白质失活变性。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因此选C。
18.(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的原因属于(  )
A.主动吸水 B.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D.自由扩散
【答案】D
【知识点】被动运输
【解析】【解答】水分子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后,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菜叶细胞,使细胞中的水分得到恢复,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跨膜运输方比较式: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
19.(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下列可为生命活动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
A.糖类 B.ATP C.蛋白质 D.核酸
【答案】B
【知识点】ATP的作用与意义
【解析】【解答】A、葡萄糖是细胞内的主要能量物质,A错误;
B、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直接来源于ATP水解释放的能量,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B正确;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C错误;
D、核酸为遗传物质,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葡萄糖,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20.(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取高度分化的月季的叶肉细胞,经离体组织培养出月季幼苗,说明植物细胞(  )
A.具有全能性 B.细胞分化后恢复原状态
C.细胞癌变 D.细胞衰老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
【解析】【解答】取高度分化的月季的叶肉细胞,经离体组织培养出月季幼苗,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即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都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只要条件许可,都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一般来说,细胞全能性高低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全能性越低,全能性表达越困难,克隆成功的可能性越小。植物细胞全能性高于动物细胞,而生殖细胞全能性高于体细胞。幼嫩的细胞全能性高于衰老的细胞。
21.(2021高二上·兰州期末)下列各项中属于化学致癌因子的是(  )
A.电离辐射 B.X射线 C.苯 D.紫外线
【答案】C
【知识点】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解答】电离辐射、X射线和紫外线均是通过物理作用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属于物理致癌因子;苯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故答案为:C。
【分析】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它们均可以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
22.(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光合作用中形成ATP的部位是(  )
A.叶绿体的外膜 B.叶绿体的内膜
C.类囊体薄膜上 D.叶绿体的基质
【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叶绿体的内膜和叶绿体的外膜既不是光反应的场所也不是暗反应的场所,AB项错误;类囊体薄膜上发生光反应,产生ATP,C项正确;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不产生ATP,而是消耗ATP,D项错误。
【分析】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合成ATP,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暗反应利用ATP,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据此答题。
23.(2021高一上·白山期末)细胞呼吸过程中有二氧化碳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  )
A.一定是厌氧呼吸 B.一定是需氧呼吸
C.产物中一定没有乙醇 D.产物中一定没有乳酸
【答案】D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A、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则可能是有氧呼吸,A错误;
B、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则可能是无氧呼吸,B错误;
C、酒精发酵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故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可能是酒精发酵,C错误;
D、乳酸发酵时只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故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一定不是乳酸发酵,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二看”物质的量的关系
①不消耗O2,释放CO2 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②无CO2释放 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③酒精产生量等于CO2释放量 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④CO2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 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⑤CO2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多余的CO2来自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⑥酒精产生量小于CO2释放量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多余的CO2来自有氧呼吸。
24.(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检测某一动物细胞,发现其细胞核体枳增大、染色体固缩、线粒体变大且数目减少。该细胞正在(  )
A.增殖 B.分化 C.癌变 D.衰老
【答案】D
【知识点】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解析】【解答】衰老细胞细胞核体枳增大、染色体固缩、线粒体变大且数目减少。故该细胞在衰老,故答案为:D。
【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25.(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下列物质中,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物质是(  )
A.葡萄糖 B.纤维素 C.磷脂 D.脂肪
【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成分
【解析】【解答】细胞膜上的糖类含量很少,主要是多糖,A错误;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是细胞膜的成分,B错误;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C正确;细胞膜中不含脂肪,D错误。
【分析】细胞膜的成分及其含量:
成分 所占比例 在细胞膜构成中作用
脂质 约50% 其中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 约40%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其上的蛋白质来行使
糖类 约2%~10% 与膜蛋白或膜脂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二、综合题
26.(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根据以下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题中[
]填写图内指示结构的序号)
(1)该细胞是    细胞,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    、[   ]   、[   ]    。
(2)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是[   ]    。
【答案】(1)植物;①;细胞壁;④;叶绿体;⑥;液泡
(2)③;线粒体
【知识点】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1)该细胞中有①细胞壁、④叶绿体、⑥液泡,所以是植物细胞。
(2)线粒体即③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线粒体提供。
【分析】 题图为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分别表示细胞壁、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液泡、核糖体、细胞膜、内质网。据此答题。
27.(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 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
(1)该图是   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   期的细胞简图。
(3)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   条染色体。
(4)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   期图中。
(5)图B表示细胞分裂   期。
【答案】(1)植物
(2)有丝分裂间
(3)4
(4)A;有丝分裂后
(5)前期
【知识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解析】【解答】(1)图示细胞呈正方形,且没有线粒体,所以该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2)细胞周期包括间期(G1、S、G2)、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图中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B表示有丝分裂前期,C表示有丝分裂中期, D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所以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简图。
(3)据图分析,该细胞中含有四条染色体,所以经过减数分形成的子细胞内含4条染色体。
(4)有丝分裂后期,每个着丝粒分裂为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条染色体,所以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A]有丝分裂后期。
(5)图B染色体散乱分布,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细胞两极放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所以表示有丝分裂前期。
【分析】1、有丝分裂: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具有周期性,分为间期(G1、S、G2)、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2、有丝分裂特点:
间期:G1期进行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S期进行DNA的复制;G2期进行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细胞一分为二。
28.(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次写出图中1、2、3
所代表的物质名称期   、   、   。
(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   。
【答案】(1)丙酮酸;H2O;CO2
(2)线粒体;丙酮酸和[H]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1)分析题中图像可知,图中表示有氧呼吸的过程,1代表丙酮酸,2代表H2O,3代表CO2,4、5代表少量能量,6代表大量能量。
(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和[H],在有氧的条件下丙酮酸和[H]进入线粒体,所以进入线粒体的呼吸底物是丙酮酸和[H]。
【分析】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和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大量[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29.(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以下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⑤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的   
上,⑥过程发生于叶绿体   
中。
(2)图示①-④依次为   
、    、   
、(CH2O)。
【答案】(1)类囊体薄膜;基质
(2)H;ATP;CO2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⑴⑤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⑥是暗反应,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
⑵光反应中水分解成氧气和[H],并形成ATP,ATP和[H]供暗反应利用,暗反应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经过CO2的固定和C3还原,最终生成碳水化合物,所以图示①-④依次为[H]、ATP、CO2 和(CH2O)。
【分析】 1、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阶段:(1)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上。(2)条件:光照、色素、酶等。(3)物质变化:叶绿体利用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成[H]和O2,同时促成ADP和Pi发生化学反应,形成ATP。(4)能量变化:光能转变为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
暗反应阶段:(1)场所:叶绿体内的基质中。(2)条件:多种酶参加催化。(3)物质变化:①CO2的固定:CO2与植物体内的C5结合,形成C3。②C3的还原: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葡萄糖和C5。(4)能量变化: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
2、题图为光合作用图解,其中⑤阶段要吸收光能,分解水,属于光反应阶段,在类囊体薄膜上完成;⑥阶段固定CO2并还原,属于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物质①②③④分别表示[H]、ATP、CO2、(CH2O)。
30.(2021高一下·喀什开学考)根据下图所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中,①表示   , ⑦表示    。
(2)该化合物由4个氨基酸失去3个水分子而形成,这种反应叫做    。
(3)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R基决定的,其编号是   。
(4)该化合物为   ,含3个肽键。
【答案】氨基,羧基 ⑵该化合物由4个氨基酸失去3个水分子而形成,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___ 。 脱水缩合 ⑶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R基决定的,其编号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④⑧⑨ ⑷该化合物为 ________________,含3个肽键。 四肽 【分析】本题结合肽链的示意图考查氨基酸的形成过程和氨基酸的结构,以考查识图能力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基础题。
(1)氨基;羧基
(2)脱水缩合
(3)②④⑧⑨
(4)四肽
【知识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
【解析】【解答】(1)图示为多肽的结构,肽链的一端有一个氨基即①,另一端有一个羧基即⑦。
(2)肽链是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生成的。
(3)R基是氨基酸的侧链基团,不同的氨基酸R基不同,图中的R基有②④⑧⑨。
(4)该肽链含3个肽键,由四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称作四肽。
【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
3、据图分析可知,该分子为四肽,其中①表示氨基、⑦表示羧基、③⑤⑥表示肽键、②④⑧⑨分别表示不同的R-。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