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尔(法国)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节选自《思想录》
教学目标
1.抓关键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
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内涵,把握文章主旨。
3.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关键词句来领会文章的旨意。
难点:理解帕斯卡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著名比喻所体现的思想对人生的意义。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曾经面对着他的门徒给人下了一个定义:“人就是没有羽毛、两条腿直立的动物。”于是门徒中就有反对者抓了一只公鸡,把羽毛全部拔光,拎着公鸡来到柏拉图面前质问说:“这就是老师所说的人吗?”面对着学生的质问,柏拉图一时无言以对,面红耳赤。
柏拉图当时只是从外部特征来定义人,显得过于表面化,是错误的。然而,在西方另一哲人帕斯卡尔的眼中,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为什么要把人比作能思想的苇草,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文本去探讨,去感悟。
故事导入
释题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比喻手法
5
作者简介
布莱兹·帕斯卡尔(1623-1662)是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他对于近代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制作了水银气压计。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立人之一。
他一生体弱多病,只活了39岁,但在身后却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纪念碑。他的代表著作是《外省通信》和《思想录》,前者常被看做法国古典主义散文的奠基之作,后者则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成为人因思想而伟大的一个明证。帕斯卡尔的思想理论集中的表现在《思想录》一书中。
1670年《帕斯卡尔思想录》一书在法国首版。该书以其论战的锋芒、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笔的流畅而成为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认为是法国古典散文的奠基之作。被法国大文豪伏尔泰称为“法国第一部散文杰作”。它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帕斯卡尔在学者以及后人心中的地位
如果整个法国文学只能让我选择一部书留下,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思想录》,它是一个崇高的纯粹法国天才的标本。
——维克多·吉罗
他之于法兰西、犹如柏拉图之于希腊,但丁之于意大利,塞万提斯之于西班牙,莎士比亚之于英格兰。
——谢瓦里埃
9
第一部分(第1段):
一、人区别于自然界万物的主要标志是人能够思想。
第二部分(第2-4段):
二、提出“思想形成人的伟大”的观点。
第三部分(第5段):
三、指出人追求自己的尊严,应求之于思想的规定。
朗 读 课 文
整 体 感 知
10
问 题 探 究
1.题目是从哪一段哪一句中摘选出来的?
2.“人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脆弱的东西, 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与原文相比少了那几个字?这几个字突出了什么?
4.人“能思想”的特点,在本段中是怎样表达的?
3.本段中还有哪一句写出了人的脆弱?
11
问 题 探 究
5.怎样理解帕斯卡尔把人比作“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1)以“苇草”为喻,形象地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这样比喻又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
(2)宇宙空间的浩大,时间的浩渺悠远,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囊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12
问 题 探 究
7.《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中,作者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作者把思想看做是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
因为人在自然界中,有着绝对的优势,他的优势表现在他的精神上、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
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
6.思想对人有何重要意义?
霍金,英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是“宇宙之王”。但是,他在21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严重的肌肉萎缩症,在轮椅上坐了将近50年,后来病情发展到全身瘫痪,不能说话,只有一根手指头可以动弹,但仍然创作出了伟大的著作《时间简史》。可以说,霍金就是轮椅上巨人,他可以通过他的《时间简史》引领着我们去穿越时空,探索世界的奥秘。虽然他只有一根手指头可以触碰到近在咫尺的、冰冷的控制器按钮,但是他广博思想却早已延伸到遥远的宇宙天际。
海伦·凯勒的世界是漫长的黑夜。史铁生在最好的年华里失去了双腿。
但是思想却让她(他)们的生命焕发出光辉!
15
问 题 探 究
8.作者说“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道德”是每个人、每个生命个体必修遵循的准则和规范。人区别于宇宙万物的根本特点就是能思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是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如果不努力地好好思想,就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的条件,丧失了做人的尊严,也就是一个不道德的人。
9.怎样理解“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问 题 探 究
人与无穷广袤的宇宙相比,人生何其短暂,人何其渺小。也就是说,如果只是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将人和宇宙一争高下的话,人只会走进死胡同,是不会有希望的。
人的形体始终是被宇宙所吞没,但宇宙不一定能吞没人的思想,甚至反过来说,人的思想可以吞没宇宙。
人与宇宙的辨证关系
总结:文章揭示了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从生理的层面来讲,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能致人于死命。
第二,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因为能思想,区别于顽石或者牲畜;因为能思想,比能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比囊括了人并吞没了人的宇宙高贵得多;因为能思想,人囊括了宇宙。
第三,人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是道德的原则。人不能求之于空间,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总之,人的尊严在于能思想,因此人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18
文 章 小 结
内容总结:
文章的核心观点: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文章主旨:
人很脆弱,但也很伟大。伟大之处在于人能思想,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应该努力提高自己,“好好地思想”。
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课堂小练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所以,曹雪芹能用饱蘸人生感慨的笔墨,创作出伟大著作《红楼梦》。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所以,孟德斯鸠能用洞察社会的智慧,撰写出鸿篇巨制《论法的精神》。
请按照“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所以,……”的形式写一两句话,要求突出思想的重要性,有一定的文采。
布置作业
1.找出课文中一条富有哲理的句子,写出自己的心得。
2.课后强化训练1-6题。
有思想的芦苇
法国人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脆弱却有思想的芦苇。”确实,在命运的洪流之前,人不是一块岩石,只是一根柔弱的芦苇。然而,人又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思考,是这根芦苇与命运对抗的方式,亦是人与万物的根本差别,那么,你还能说思考不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事情吗?
康德关于人的经典定义为后人多次引用:“人是一个在社会之中进行种种活动并不断为这些活动寻找牢固根基的存在。”寻找牢固根基的过程,正是思考的过程。一位哲人说得好:“一只猫永远不会去想它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也永远不会去想它做一切事情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只有人,才会思考自己“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问题。思考,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之一。
美文欣赏
殷海光获悉自己身患晚期癌症之后,愤怒了。他并不惧怕死亡,他只是觉得有许多问题还没有想清楚,死神就要剥夺他思考的权利。他感到死神侵犯了他的尊严。而晚年的海明威在感到自己想不出什么好东西,创作的灵感枯竭之后,毅然用死捍卫了自己的尊严。无论是殷海光还是海明威,他们都将思考作为自己生命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都将人的尊严建筑其上。
思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思考,使人有尊严;思考,还能使人获得幸福。高位截瘫的史铁生曾多次想到死,感觉生活失去意味。但他最终选择了活下去,因为他意识到他还可以思考。是的,他无法像自己所崇拜的运动健将刘易斯一样奔跑如飞,但他仍可以做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事情——思考。
思考使史铁生领悟到了人生的意义:上帝同时降下幸福和苦难。哪些人将承担幸福?哪些人将承担苦难?什么时候承担幸福?什么时候承担苦难?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偶然性。然而有一点是必然的,那就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思索。通过思索追寻生命的意义,理解上帝同时给予人类幸福与苦难的深意以及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别的原因,本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诚如孟子所描述的那样,命运“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柔弱的芦苇在卷走一切的命运洪流面前无能为力。然而,人是“有思想的芦苇”。帕斯卡尔的声音又在我们耳边响起。是的,面对“物有必至,事有固然”的现实,我们还能思考。只要我们还在思考,我们作为人的标志就不会消失,我们的尊严就不会被丢弃,通向幸福的大门就仍然向我们敞开着。
思考,我们的救赎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