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七年级上册
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打制石器
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
磨制石器
石器时代
夏商西周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
青铜器
青铜时代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青铜工艺的成就。
2.掌握我国青铜器的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3.了解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基本过程。
4.了解甲骨文记事及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知道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青铜器是铜、锡、铅 熔化后按照一定比例合成合铸而成的器具。
什么是青铜器?
1.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就出现了铜器。
这是迄今在我国发现的最早铜镜,在铜镜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镜”。
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铜镜
2.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青铜爵(酒器)
利簋(guǐ)(食器)
云雷纹矛
青铜戈
兵 器
编钟(乐器)
青铜锸
青铜耒
农具
西周时期,由于礼制的加强,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器物,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这就是所谓“藏礼于器”。这类器物叫作“青铜礼器”,简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鼎”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的器具,一般为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公羊传》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泥范铸造法
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熔炼矿石)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制造泥范、熔炼合金)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浇铸成形、铸后加工)
3.商周时期,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工艺高超。
司母戊鼎,也有学者称为“后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这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亲而铸造的礼器。高1.33米,长1.1米,重832.84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每个坩埚(gān guō)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该鼎需要80多个坩埚。铸造这样的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
司母戊鼎
1.33米
1.1米
蕉叶纹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双角龙头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的青铜酒礼器,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其精美至尊。尊的四角,附着四只向外半伸的羊,露出羊头和前肢,羊角蜷曲。器物四壁装饰着蟠龙纹,双角龙头点缀在羊头之间,布局新颖。
甲骨文记事
半坡彩陶上的符号
大汶口灰陶尊上的符号
二里头陶器上的符号[夏]
结绳记事
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1.甲骨文的发现
在清朝光绪年间,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有一次得了病,派人去买药,无意中看到其中的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面刻划着一些符号。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于是他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把药铺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由此,他展开了专门的研究。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所以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 。
王懿荣
据统计,目前出土的带字的甲骨已有16万片以上,其中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单字有4500个左右,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
甲骨文记载的重要活动——占卜
王室贵族遇事无论大小,一定要占卜吉凶。包括祭祀、战争、农业、狩猎、畜牧业、数字、地理、官制、刑法、医药、气象、天文历法等多方面的内容。
2.甲骨文记载的内容
当年商王武丁命妻子妇好率三千人马及奴隶士兵一万人,去征伐商王朝的宿敌羌(qiang)国的一场战争。这是甲骨文中记载的商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战争。
“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
3.甲骨文出土和解读的意义
甲骨文是中国已经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试试看:你认识这些字吗?
这是甲骨文表示交通工具的两个字,你认识吗?能说出他们的造字方法吗?
象形
舟
车
象形
木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
法,用图形、线条把物
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指事
指事是指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本
末
1.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会意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休
形声
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杆
木
干
形旁
声旁
日
月
明
会意字
“木”部形 声字
形旁
声旁
案
木
安
杆
木
干
栏
木
兰
样
木
羊
……
……
……
形声字
1.甲骨文与汉字是什么关系?
现代的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甲骨文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2.为什么说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呢?
甲骨文以象形、会意等为主要造字方法;今天的文字仍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形符文字。
根据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猜一猜下面的12个甲骨文分别是什么字?
探究思考
甲骨文
文字演变过程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繁体
简体
拓展延伸
总结:如果说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就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
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
鼎盛:
代表作:
4000年以前
商、周时期
出现: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发展:
夏朝种类逐渐增多
甲骨文
定义:
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地位:
造字方法:
象形、指事、会意等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成分:
铜、锡、铅
方法:
泥范铸造法
本课小结
意义:
甲骨文是中国已经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1.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如图文物,我们可以了解的是( )
A.夏朝的历史 B.商朝的历史
C.西周的历史 D.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B
随堂检测
2.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古代青铜器( )
A.毛公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象 D.司母戊鼎
D
3. 文物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和技术水平。巨大的商代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
A.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B.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C.畜牧业的发达 D.工商业的发展
B
4.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古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A
5.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奢华生活,由此可见鼎的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 (? ???)
A.装饰品??? B.食器? ??C.乐器 ????D.盛水器皿
B
6.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的
②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等
③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④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D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