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15 15:5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多层次的思维活动中,建立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经历自主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在例举、观察、列表、比较、类推、概括等多种数学活动,总结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特点。
3、初步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帮助学生积累有序思考的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及其相互依存的关系。
2、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及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特点。
教学难点:
建立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理解其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关系,比如儿子和爸爸是父子关系,像老师和大家是什么关系?(师生关系)
像这样一种必须说明白谁是谁的关系就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我们数学中,两个非零自然数之间也有这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从生活现象中理解相互依存的意义,并介绍我们近段研究的数的取值范围是非零的自然数。)
一、预学:创设情景,质疑自探
师:有12张小正方形图片,请你用他们摆成一个大长方形,想想有几种摆法?每种摆法可以用哪个算式来表示?
师:每一种摆法,我们都可以用一个乘法算式来表示,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乘法算式中两个数之间更为具体的关系,也就是用因数和倍数来表示的一种关系。(如果出现除法算式,也可以,但不做为重点去展示和讨论)
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
(1)开门见山,揭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好,让我们带着这些思考走进今天的学习中。看3×4=12这个算式中,因为3乘4等于12,那么我们就说,3是12的因数,12就是3的倍数。追问:这时因数和倍数表示的是哪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4也是12的因数。12也就是4的倍数。追问:这时因数和倍数表示的是哪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即:3和4都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
(2)进一步巩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师:2×6=12,1×12=12谁来说说这两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又是谁的倍数呢?
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明白了因数和倍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并找到了12的因数有1、2、3、4、6、12。
(设计思考:在要求上有所变化,起始是告知式的,这一次是让学生运用迁移能力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起到因数和倍数概念的作用。)
(3)灵活应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练习。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说谁是谁的因数和谁是谁的倍数过程中,建立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并由具体的数抽象概括出用字母表示数的一般形式,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在练习中进一步强调说明因数和倍数的研究范围是非零的自然数。)
二、互学: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刚才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到了12的因数。那么你们能不能利用因数的概念来求出18的因数有哪些呢?
1、分组学习
课件出示,分组学习要求:
(1)各自先尝试着,找一找18的因数有哪些?看谁能把18的因数全部找到。
(2)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找法,并比较出哪种方法最好。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学习情况。
法一:思考哪两个整数相乘的积是18?列出算式()×()=18或者18=()×(),从满足算式的得数中找出18的一对对因数。
法二:通过找18÷()=(),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来找出18的因数。
3、优化方法:无论用乘法还是用除法,他们都是从最小的1开始试起,依次往上试,这样一种有序的思考,保证了我们找因数时不重复,遗漏。
在交流中教师及时展示两种表示方法:
(1) 列举法
师:为了美观,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因数从小到大排列,
18的因数有:1、2、3、6、9、18
(2)集合图法
师:还可以数学上的集合图来表示,把18的因数全部放到集合图内。
4、小练习:试着找一找36的因数有哪些?并汇报交流
三、展示: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一)探索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师:刚才大家找到12、18、36的因数,课件出示:
12的因数有:1、2、3、4、6、12,
18的因数:1、2、3、6、9、18
36的因数:1、2、3、4、6、9、12、、18、36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12、18、36的因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根据你的发现,填写下表。
有几个因数 最小因数
12


18


36


2、思考下列问题。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2)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3)一个数越大,它的因数的个数就越多。你认为这一句话对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3、小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小因数是1。
(通过观察、比较、列表、归纳、总结出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从而向学生渗透从个别到全体,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找一个数的倍数
通过合作交流,我们发现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还研究出了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那么你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吗?
1、尝试找一个数的倍数
师:先从最简单的入手吧,
(1)找一找2的倍数有哪些?能写完了吗?写不完,怎么办呢?可以写五个,后面用省略号表示,你怎么写的这么快呀?你用的是什么方法?(我用的是乘法)
(2)再来分组写一写,男生写3的倍数,女生写5的倍数。
2、思考: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师:请大家观察2、3、5的倍数,并结合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你们思考一个数的倍数有哪些特点?
3、小结: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倍数,最小的倍数是她本身。
(设计意图:找一个数的倍数,让学生从最简单的数开始,体会一种以退为进数学思想,并让学生结合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来思考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类推和正向迁移能力。)
四、提高:当堂检测,拓展应用
1、谈谈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完成课本习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