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科学进步无止境》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科学进步无止境》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14 06:4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章《科学进步无止境》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惯性系S中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如下图所示),从相对S系沿x方向以接近光速匀速飞行的飞行器上测得该正方形的图像是(  )
A.
B.
C.
D.
2.美国科学家2016年2月11日宣布,他们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是实验验证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相对论在一定范围内弥补了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关于经典力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典力学完全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
B.
经典力学取得了巨大成就,是普遍适用的
C.
随着物理学的发展,经典力学将逐渐成为过时的理论
D.
由于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经典力学已经失去了它的应用价值
3.对于时空观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对论给出了物体在低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
B.
相对论具有普遍性,经典物理学为它在低速运动时的特例
C.
相对论的出现使经典物理学在自己的适用范围内不再继续发挥作用
D.
经典物理学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它的结论又受到无数次实验的检验,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
4.如图所示,按照相对论的观点,火箭A是迎着光行驶的,火箭B是“追赶”光的,若两火箭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均为v,则两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出的光速分别为(  )
A.c+v c-v
B.c-v c+v
C.c c
D.
无法确定
5.下列关于经典力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低速(远小于光速)运动的物体
B.
经典力学适用于微观、高速(接近光速)运动的粒子
C.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表明经典力学已被完全否定了
D.
经典力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地面到天体的运动都服从经典力学的规律,因此任何情况下都适用
6.关于牛顿力学和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牛顿力学和相对论是各自独立的学说,互不相容
B.
相对论是在否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C.
相对论和牛顿力学是两种不同的学说,二者没有联系
D.
牛顿力学包含在相对论之中,牛顿力学是相对论的特例
7.经典力学只适用于低速运动,不适用于高速运动,这里的“高速”是指(  )
A.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B.
第一宇宙速度
C.
高铁列车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
D.
接近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
8.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世界”,这里的“宏观世界”是指(  )
A.
行星、恒星、星系等巨大的物质领域
B.
地球表面上的物质世界
C.
人眼能看到的物质世界
D.
不涉及分子、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世界
9.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时钟,甲放在地球上,乙、丙分别放在两个高速运动的火箭上,以速度v乙和v丙朝同一方向远离地球飞行,v乙A.
甲时钟走得最慢
B.
乙时钟走得最慢
C.
丙时钟走得最慢
D.
甲、乙、丙时钟快慢一样
10.地面上A、B两个事件同时发生,对于坐在高速运动的火箭中沿两个事件发生地点连线飞行的人来说(如图所示),哪个事件先发生(  )
A.A事件先发生
B.B事件先发生
C.
两个事件同时发生
D.
可能是A事件先发生,也可能是B事件先发生
11.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体现在其理论只适用于(  )
A.
微观、低速、弱引力领域
B.
微观、高速、强引力领域
C.
微观、高速、弱引力领域
D.
宏观、低速、弱引力领域
12.某宇航员要到离地球5
光年的星球上去旅行,如果把这段路程缩短为3
光年,则他所乘飞船相对地球的速度为(  )
A.
0.5c
B.
0.6c
C.
0.8c
D.
0.9c
13.一艘太空飞船静止时的长度为30
m,它以0.6c(c为光速)的速度沿长度方向飞行越过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小于30
m
B.
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小于30
m
C.
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地球上发来的光信号速度小于c
D.
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飞船上发来的光信号速度小于c
14.如图所示,质量与身高均相同的甲、乙两人分别乘坐速度为0.6c和0.8c(c为光速)的飞船在太空中同向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观察到甲身高变高
B.
甲观察到乙身高变低
C.
若甲向乙挥手,则乙观察到甲动作变快
D.
若甲向乙发出一束光进行联络,则乙观察到该光束的传播速度为c
15.某星际飞船正在遥远的外太空飞行,假如它的速度可以达到0.7c,在地球上观测到其经过8.76×104h的时间到达某星球,则在飞船上的人看来,其到达此星球需要的时间是(  )
A.
8.76×104h
B.
6.26×104h
C.
12.27×104h
D.
16.52×104h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如图甲所示,竖直墙上挂一面时钟,地面上的观察者A观察到钟的面积为S,另一观察者B以0.8c(c为光速)的速度平行于y轴正方向运动,观察到钟的面积为S′,则S________S′(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时钟与观察者有不同相对速度的情况下,时钟的频率也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A观察者观察到钟的周期是2.0
s,则B观察到时钟的周期约为________
s.
17.来自太阳和宇宙深处的高能粒子流,与高层大气作用产生一种叫作μ子的次级宇宙射线,μ子低速运动时的寿命只有3.0
μs,按常理,μ子不可能穿过高度大于100
km的大气层到达地面,但实际上在地面上可以观测到许多μ子.则根据相对论可以确定:在地球上测量向地球高速飞行的该粒子的平均寿命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0
μs.如果观察者和μ子一起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向地面,观察者认为大气层厚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00
km;如果观察者和μ子一起以0.99c的速度飞向地面,观察者观察同方向向地球照射的太阳光的光速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
18.如图所示,某车沿水平方向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行驶,车厢中央的光源发出一个闪光,闪光照到了车厢的前、后壁,则地面上的观察者认为该闪光________(选填“先到达前壁”“先到达后壁”或“同时到达前、后壁”),同时他观测到车厢的长度比静止时变________(选填“长”或“短”)了.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9.火箭以0.75c的速度离开地球,从火箭上向地球发射一个光信号,火箭上测得光离开的速度是c,根据过去熟悉的速度合成法则,光到达地球时地球上测得的光速是多少?根据狭义相对论原理呢?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0.一支静止时长为L的火箭以v的速度从观察者的身边飞过.
(1)火箭上的人测得火箭的长度应为多少?
(2)观察者测得火箭的长度应为多少?
(3)如果火箭的速度为光速的,观察者测得火箭的长度应为多少?
21.带正电的π介子是一种不稳定的粒子,当它静止时,平均寿命为2.5×10-8s,然后就衰变为一个μ子和一个中微子.今有一束π介子,在实验室中测得它的速率为u=0.99c,并测出它从产生到衰变通过的平均距离为52
m.
(1)问这个测量结果与理论值是否一致?
(2)相对于π介子静止的参考系中π介子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22.一张正方形宣传画边长为5
m,平行地贴于铁路旁边的墙上,一超高速列车以2×108m/s的速度接近此宣传画,这张画由司机测量时的宽度为多少?高度为多少米?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由l=l0可知沿速度方向即x轴方向的长度变短了,而垂直于速度方向,即y轴上的边长不变,故C正确.
2.【答案】A
【解析】经典力学完全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宏观物体是相对于微观粒子而言的,故A正确;经典力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它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普遍适用的,故B错误;在微观高速情况下,要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来解释,但是并不会因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就否定了经典力学,经典力学仍然是正确的,不会过时也不会失去价值,故C、D错误.
3.【答案】B
【解析】相对论给出了物体在高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经典物理学为它在低速运动时的特例,在自己的适用范围内还将继续发挥作用.选项A、C、D错误,B正确.
4.【答案】C
【解析】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测量到的真空中的光速c都一样,因此在火箭A、B两个惯性参考系中,观察者测量到的光速一样大,均为c,故C正确.
5.【答案】A
【解析】
6.【答案】D
【解析】相对论的建立并没有否定牛顿力学,而是认为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情形,所以A、B、C错误,D正确.
7.【答案】D
【解析】这里的“高速”是指接近真空中的光的传播速度,故D正确,A、B、C错误.
8.【答案】D
【解析】前三个选项说的当然都属于“宏观世界”,但都很片面,没有全面描述,本题应选D.
9.【答案】C
【解析】钟慢效应:运动的钟比静止的钟走得慢,而且,运动速度越快,钟走得越慢,接近光速时,钟就几乎停止了;甲时钟放在地面上,在地面上的观察者看来,甲钟没有变化.乙、丙两钟放在两个火箭上,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可知,乙、丙变慢,由于v乙10.【答案】B
【解析】可以设想,在事件A发生时,A处发出一个闪光,在事件B发生时,B处发出一个闪光,两闪光相遇作为一个事件,发生在线段AB的中点,这在不同的参考系中看都是一样的.这个现象在地面参考系中很容易解释,两个闪光同时发出,两个闪光传播的速度又一样,当然在线段的中点相遇.火箭上的人则有如下推理:地面在向火箭的方向运动,从闪光发生到两闪光相遇,线段中点向火箭的方向运动了一段距离,因此闪光B传播的距离比闪光A长些,既然两个闪光的传播速度相同,一定是闪光B发出得早一些,所以B事件先发生,选项B正确.
11.【答案】D
【解析】经典力学在微观、高速情况下不再适用,经典力学的适用条件为宏观世界、低速运动、弱引力领域,故D正确.
12.【答案】C
【解析】由l=l0,且=,可得v=0.8c,故C正确.
13.【答案】B
【解析】由l=l0知A错误,B正确;由相对论时空观的基本假设知光信号的速度都等于c,C、D错误.
14.【答案】D
【解析】因为人是垂直速度方向站立的,身高方向上没有长度收缩效应,即甲、乙观察到对主的身高不变,故A、B错误;根据相对论的时间延缓效应,可知乙观察到甲动作变慢,故C错误;根据爱因斯坦光速不变原理,乙观察到该光束的传播速度仍为c,故D正确.
15.【答案】B
【解析】Δτ=Δt=8.76×104×h≈6.26×104h,故B正确.
16.【答案】大于 3.3
【解析】由题意可知,A相对于地面静止,B以0.8c的速度平行于y轴运动,故在z轴方向上时钟的直径长度不变,y轴方向上缩短,其面积缩小.由对应的频率—速度图像可知,当B以0.8c的速度运动时,对应的频率大约为0.3
Hz,故周期约为3.3
s.
17.【答案】大于 小于 等于
【解析】μ子低速运动时的寿命只有3.0
μs,根据时间延缓效应知,在地球上测量向地球高速飞行的该粒子的平均寿命大于3.0
μs;根据长度收缩效应得,如果观察者和μ子一起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向地面,观察者认为大气层厚度小于100
km;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得,如果观察者和μ子一起以0.99c的速度飞向地面,观察者观察同方向向地球照射的太阳光的光速等于c.
18.【答案】先到达后壁 短
【解析】由于车向前运动,地面上的观察者认为该闪光先到达后壁,根据尺缩效应,他观测到车厢的长度比静止时的短.
19.【答案】见解析
【解析】由题意可知,根据速度合成法则,光到达地球时地球上测得的光速应为c-0.75c=0.25c;而根据狭义相对论可知,光速在任意参考系中均保持不变,故在地球上测得光速为c.
20.【答案】(1)L (2)L (3)L
【解析】(1)火箭上的人测得的火箭长度与火箭静止时测得的长度相同,即为L.
(2)地面上观察者看火箭时,有相对速度v,测量长度将变短,由相对论长度收缩效应公式知L′=L,其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
(3)将v=代入长度收缩效应公式得L′=l.
21.【答案】(1)一致 (2)2.5×10-8s
【解析】(1)根据时间间隔的相对性,当π介子以u=0.99c的速率相对实验室运动时,在实验室中测得的平均寿命应为Δt==s≈1.8×10-7s.
在实验室中测得π介子通过的平均距离约为d=uΔt=0.99×3.0×108×1.8×10-7m≈53
m,考虑到实验误差,这个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一致.
(2)在相对π介子静止的参考系中观察,实验室的运动速率为u=0.99c,而在实验室中测得π介子通过的距离为l0=52
m,
则在相对介子静止的参考系中测得实验室通过的距离l=l0=52×m≈7.3
m.
实验室通过l所用的时间就是π介子从产生到衰变的时间,即π介子的平均寿命为Δt==s≈2.5×10-8s.
22.【答案】3.7
m 5
m
【解析】垂直速度方向的长度不变,仍然是5
m,运动方向上长度变短,为l=l0=5×m≈3.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