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开学阶段性检测
一、语文知识积累(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踌躇(chú) 秀颀(qí) 鲜腴(yú) 杳无消息(chá)
B.歼灭(jiān) 悄然(qiǎo) 诘责(jié) 锐不可当(dāng)
C.埋怨(mán) 匀称(chèn) 兴味(xīng) 摩肩接踵(zhǒng)
D.字帖(tiè) 恪守(kè) 慰藉(jiè) 正襟危坐(jīng)
【答案】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汉字字音的识记和积累。A、杳: yǎo C、兴:xìng D:襟: jīn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字音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2.(2019八上·临沧期末)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镌刻 九洲 络绎不绝 黯然失色
B.颓唐 斟酌 言简意骇 天翻地覆
C.茸毛 轩邈 金榜题名 惟妙惟肖
D.发髻 迁徙 重岩叠嶂 声名雀起
【答案】C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项有误,应为“九州”;
B项有误,应为“言简意赅”;
D项有误,应为“声名鹊起”。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我们可以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结合词义理解字形是做好的方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面对玉龙雪山扑朔迷离的大雾天气,游客们真是进退两难。
B.冬天来临,连续几日的强降雪,街道上早已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
C.学校的冬运会上,苦练了一个多月的同学们,个个蠢蠢欲动,决心为班集体争光。
D.我们进入考场后,气氛紧张,大家屏息敛声,等待着监考老师宣读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
【答案】D
【知识点】形近成语辨析;望文生义;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A、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不合语境。B、万人空巷:意思是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用在这里不恰当。C、蠢蠢欲动:指的是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筹划破坏活动,是贬义词,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2019八上·临沧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B.千百年来,文明一直以其无穷的魅力、不竭的动力、强大的感召力,人类社会前进。
C.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能够得以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D.通过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活动,使市民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增强。
【答案】A
【知识点】成分残缺;句式杂糅
【解析】【分析】B项成分残缺,缺少谓语,应该在“人类社会前进”前面补充上“推动”;
C项句式杂糅,应该删去“的原因”或“的结果”;
D项缺少主语,应该删去“通过”或“使”。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5.(2019八上·临沧期末)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生活的河流里,有碧波荡漾也有逆浪翻卷,有水缓沙白的平川也有礁石林立的急弯险滩。
②可是,人生俗世间,又岂能事事如意时时顺风?
③生命是舟,注定要在生活的河流里破浪航行。
④放舟平湖,一帆风顺固然是天下人之心愿。
⑤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会在顺境中生活、工作,更要学会在逆境中奋斗、 拼搏,在痛苦的时候,要笑着流泪!
A.①③②④⑤ B.②④⑤①③ C.③②⑤④① D.③①④②⑤
【答案】D
【知识点】句子排序;语言连贯
【解析】【分析】整体阅读语段,第③句把生命比作舟,统领文段,应该放在句首,排除AB两项;“生活的河流里”可能会遇到各种情况,有顺境也有逆境,①应该放在③后,然后先说顺境再说逆境;⑤为总结句。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排列句子顺序。答题时应注意,排序类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
6.(2019八上·临沧期末)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弟子编写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与孔子都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
B.《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
C.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等,其中《藤野先生》就选自于《呐喊》。
D.朱自清,字佩弦,我国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春》《背影》都是朱自清的优秀散文。
【答案】C
【知识点】文化典籍;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C项有误,《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选自《朝花夕拾》。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答题时应注意,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7.(2019八上·临沧期末)根据提示填空
(1)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瑟瑟谷中风。(刘桢《赠从弟(其二)》)
(5)王绩的《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句子是: , 。
(6)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 , 。
【答案】(1)浅草才能没马蹄
(2)无可奈何花落去
(3)随君直到夜郎西
(4)亭亭山上松
(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6)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蹄”“郎”“晖”“蓬”“雁”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故答案为:(1)浅草才能没马蹄;(2)无可奈何花落去;(3)随君直到夜郎西;(4)亭亭山上松;(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6)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点评】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答题时应注意,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古诗文中的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二、口语交际及语文综合运用(8分)
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0字内)
新华网昆明12月8日电 记者(白靖利)从云南省教育厅获悉,云南建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脱贫摘帽挂钩制度,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作为县域脱贫的前置硬性指标。五年来,全省在“全面改薄”项目上资金总投入达到345.75亿元,确保在最困难、最需要、最薄弱的地方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2018年12月3日至8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云南省申报的23个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进行了督导检查。从初步反馈情况看,23个县均基本达到评估标准、国家标准或国家规定要求。此前,云南省129个县中已有97个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据了解,剩余的9个县将于2019年接受督导检查。
【答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脱贫摘帽的前提条件。或要脱贫摘帽,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新闻概括
【解析】【分析】 本题为新闻语段的压缩题,首先要注意新闻阅读材料的特殊性,其次要结合题干的要求来作答。
解答:根据文段语意,从中筛选关键性的信息,本文段中对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脱贫摘帽挂钩制度”,行为是“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作为县域脱贫的前置硬性指标”。提炼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脱贫摘帽的前提条件。或则表述为:要脱贫摘帽,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故答案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脱贫摘帽的前提条件。或要脱贫摘帽,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 新闻语段阅读题方法:
①阅读全文,了解新闻报道了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什么人物、发生了什么事,其发展如何、结局如何。
②看清题目,明确筛选要求,寻找答题的有效信息区间。
③在有效信息区间,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新闻要点,进行筛选整合归纳。
④根据题目,结合文段相关的词句分条作答。
9.请根据以下材料所反映出部分农村的社会现状,说说你对孝敬父母的理解。
有句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先说说孝敬,孝敬是两个字组成的联合词组,含孝义与敬义,从传统道德意义上讲,孝敬这个词的意思不难理解,可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一部分人就模糊了对父母的道德要求。有些年轻人选择在外打拼,留下许多空巢老人独守在家,以至于现在许多村上也建立了养老院,有些人就选择了把父母送进养老院……
【答案】示例一: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子女的应尽义务。示例二:孝敬父母,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一种态度!示例三:孝敬父母,不是要给他们更多物质上的享乐,而是给他们更多精神上的满足。(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观点的表达。阅读所给的材料,主要介绍什么是“孝”。从现在年轻人的行为来看,他们将传统道德意义上的“孝”忘却,只顾着自己目标的实现,自己的享受。围绕着材料内容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表现“孝”的正确作法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一: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子女的应尽义务。
示例二:孝敬父母,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一种态度!
示例三:孝敬父母,不是要给他们更多物质上的享乐,而是给他们更多精神上的满足。(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 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练习。
10.名著阅读
《西游记》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五圣(还有白龙马)成真的故事。请简要概括“猪八戒”的性格特征。
【答案】猪八戒性格憨厚,力气大,但好吃懒做,胆小,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惑,难分敌我但知错就改,能听取他人意见,做到了悬崖勒马、甚至是浪子回头。在取经事业中的他对师兄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记死背硬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注意明确作者的作品及主要内容以及艺术特色。当唐僧拒绝老妇人后,猪八戒以喂马为借口接近老妇人,看出他爱耍小聪明的特点;几次三番要娶亲,看出他贪恋女色;一见老妇人就叫“娘”,表明自己勤劳能干的语言则表明猪八戒淳朴憨厚的特点。
【点评】 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及其作品必须熟记。
11.请将下面词语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脍炙人口 再接再厉
【答案】略。
【知识点】汉字的部首与偏旁;汉字笔画笔顺
【解析】【分析】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汉字的书写,看似简单,实则还是需要用心,准确、规范地用楷体书写。
【点评】 汉字书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之基础,在平时就要注意了解汉字的构成以及书写规律,掌握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阅读(本大题含12-26题,共4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2.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3.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2.诗人通过对蒹葭、月光、寒霜山色等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苍凉(悲凉、凄凉、凄清)的秋夜图,为友人的离别渲染了悲伤的气氛。
13.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点评】(1) 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2) 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思想情感是诗人创作的初衷所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很多时候,诗人在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并不是单一呈现、单向发展的。当内心思潮涌动、千回百转时,诗人所创作出的诗歌往往也包含着复杂多样的思想情感。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时,要学会结合诗人和诗歌的具体情况,着重辨析诗歌情感的丰富性、变化性和矛盾性。
12.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绘。这两句的意思是:水国之夜是笼罩在凄寒的月色之中的,寒冷的月色与夜幕笼罩中的山色浑为一色,苍苍茫茫。本句借景抒情。通过“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等词语,写出了了一种秋天月夜之景的苍凉。为全诗奠定了离别感伤的感情基调。
13.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可以抓住能表现感情的句子去理解。“离梦杳如关塞长”离别之梦遥远的如同边塞那么长。把“离梦杳”比作“关塞长”,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下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
15.请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6.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些事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请结合本文,说活你将如何面对。
【答案】14.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通“横”,梗塞,不顺
15.①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
②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16.共同点:这六个人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1分);道理:这些事例说明了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或逆境出人才)
17.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何面对:遇到困难,不能灰心丧气,要迎难而上,这样才能战胜困难。一个人只有历尽磨难,才能有所作为,所以,要将困难当做是成功的垫脚石,这样才能接近或获得成功。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文言文翻译;通假字;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3)本题考查短文所蕴含的道理,答题时应注意,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大局之间的联系,依据体感要求来概括重点作答。
(4)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查找和阅读启示。注意结合本文,说活你将如何面对。
参考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14.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举”被起用。
②句意为: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敌:匹敌、相当。
15.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词:苦:使…苦恼;劳:使…劳累。句意:一定要先使他心志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
②重点词:入:在国内;拂:同“弼”,辅佐。句意: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带来祸患,国家一定会灭亡。
1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要想抓住文章的内容,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了解这些人物的典故,寻找共同之处是经历苦难,最后获得了成功。
17.根据本文末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可知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拟写阅读启示时,围绕遇到困难不畏惧,迎难而上,只有历经磨难才会有所作为。
阅读《情感机器人将会成为人类的伴侣》,完成下题。
①最近,中美科学家开发出的一款聊天机器人因拥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而引发关注。充满个性、形状各异的机器人是许多科幻电影中的重要元素,而在现实生活中,它们的一些专业技能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能扫地下棋,甚至定稿。但是,机器人最终能与我们人类愉快地谈心吗?
②能聊天的机器人,最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开发出来了。它的名字叫作“伊丽莎”,能够模仿心理治疗师问一些开放而模糊的问题,比如“您感觉如何?”“这是什么意思?”“请继续说”结果,一些人还真误会了,以为自己在与真人对话。
③“伊丽莎”只能完成针对特定领域的对话,远远称不上“智能”。随后的几十年里,不断有一些聊天机器人问世,如1972年能模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帕里”以及近年来比较有名的对话程序“艾丽斯”、Jabberwacky等。
④如今,人工智能领域专家有一个十分大胆的预测:以聊天机器人为主的人机对话系统将是下一代人机交互平台。美国谷歌、脸书、微软等各大巨头也纷纷推出自己的产品。苹果公司的Siri、亚马逊的Alexa等语音助手,也是一种聊天机器人。
⑤助手型聊天机器人和物联网结合起来,可为智能家居、车载设备等智能终端提供聪明的“大脑”,让机器听懂人话。我们无需点开APP,而是说一句话就能实现特定功能。比如内嵌人工智能语音助手Alexa的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可完成开关家用电器、播放音乐、网购等任务,询问苹果公司的Siri如何在下班高峰尽快回家,它会自动打开地图显示出规避拥堵的路线。
⑥和机器人交流,最重要的是要把人的自然语言翻译成机器能昕懂的指令,这就需要自然语言理解。除了理解语言的字面意思,研究者也致力于挖掘话语的“弦外之音”,希望机器人能理解人的情绪。
⑦中国清华大学黄民烈等人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刘兵教授合作的“情绪聊天机器”,在“拟人化”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了一步。具体来说,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开发的这个系统可表达出快乐、伤感、愤怒、厌烦、好感五种情绪。比如,当用户键入“比情人节更庸俗的事就是对情人节的接待规格提出要求”后,机器人表达快乐情绪时会回答:“情人节快乐!”;而表达生气情绪时则回答:“这是赤裸裸的炫耀啊!”
⑧刘兵说,关于机器的传统观点是它们没有情感,不能与人类有情感地交流,但他认为这句话的第一个部分有待争论,而第二个部分可能就是错的。“我相信机器人与人类有情感地聊天是有可能的,而这项研究就是朝着这个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
⑨“对自然语言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语义层面,‘理解’的核心恰恰是意图和情感。”曾任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的筒仁贤说。他希望开发出能识别与理解谈话者情绪情感、了解对方意图和需求,达到情感和认知交互的情感机器人。
⑩专家们一致同意,要让我们人类感觉到聊天的智慧与快乐,机器人尚需勤加“修炼”。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主任彼得·斯通教授对记者说,“但要可靠地做到这一点,始终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对聊天机器人而言”。美国南加州大学米林德·坦贝教授认为,虽然能完全理解人类情感的机器似乎还相当遥远,“理解人类情感领域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带给我们惊喜”。
简仁贤的愿景十分“科幻”,希望将电影《她》中所描绘的具有丰富情感,能读懂、看懂、听懂、有记忆的人工智能带入现实世界。
(2017年5月27日《济南时报》)
18.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9.第④段主要应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0.文章第 段划线句“理解人类情感领域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带给我们惊喜”中加点词“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21.阅读了本文后,请联系生活展开想象试举一例说说科技发展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答案】18.用科学家开发出具有情绪的机器人的例子引出说明对象:机器人(1分),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引发读者的思考。
19.举例子,列举了谷歌、脸书、微软等公司的机器人产品,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聊天机器人的对话系统是下一代人机交互平台。
20.不能删,“可能”表示估计,假如删除后,语句变为肯定,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的特点。
21.示例:现在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手机都具备了红外遥控的功能,不久的将来手机联控家中的各种电器将会得到普及,只要发出指令,许多家电都可以事先进入或停止工作状态。科技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人类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快捷、方便、轻松。(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说明文语言分析;把握作者的见解;举例子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语段的作用。说明文第一段的作用有:引出说明对象,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对下文内容的说明。
(2)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和打比方等,先辨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然后结合内容来分析表达效果即可。
(3)本题考查理解说明文的语言。解答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的答题步骤:①判断:一般是不能。②解释:解释这个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对句意的限制。③比较: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句意的区别。④结尾: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4) 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联系生活展开想象试举一例说说科技发展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18.结合第一段内容可知,列举科学家开发出具有情绪的机器人的事例,引出说明对象:机器人;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引发读者的思考。
19.结合第四段内容可知,列举了谷歌、脸书、微软等公司的机器人产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聊天机器人的对话系统是下一代人机交互平台,增强文章的准确性。
20.结合语句内容,然明确观点不能删去;然后解释“可能”的意思,表示估计;删去后就变成理解人类情感领域的快速发展会带给我们惊喜,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21.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第一问: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来列举事例,注意所举事例要合理。
第二问:结合内容,围绕着“科技能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绿茵场上的非主流》选文部分,完成下题。
①他出生在意大利的富豪家庭,父亲是钢铁大亨,其家族企业涉足50多个国家。在很多人眼里,他这辈子只要守住家业即可,根本不需要什么奋斗。然而,当他接触足球后,突然觉得,跟绿茵场相比,钢铁经营之类的事情简直索然无味。从此,他的梦想是成为职业球员。父亲骂他没出息,说:“我可以买下一家足球俱乐部给你经营。”他却说:“如果我整天躺在你的钱上睡觉才是没出息。”他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毅然走上足球之路。
②在意大利足坛,防守的理念根深蒂固,无论教练还是球员,都不敢越战术纪律的雷池一步;防守能力出众的球员,尤其容易出人头地。而他,天生就流淌着进攻的血液,更热衷于在球场上穿针引线,随时给对手致命一击。因为他的足球思想违背了主流理念,导致他一度被排挤而成为边缘人物。
③不得志的他,被租借到小球会布雷西亚。在这里,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罗伯特·巴乔。在巴乔的指点下,他迅速成熟,并开始走向辉煌。
④2001年,他加入AC米兰队,主教练安切洛蒂独具慧眼,认为他的另类踢法正是意大利足坛的稀缺品种,决定对他委以重任。在实战中,他逐步成为球队的“大脑”,确立了领袖地位,为AC米兰摘取无数荣誉,并于2006年率领意大利队赢得了阔别24年的世界冠军。2012年6月,欧洲杯烽火重燃,意大利对抗世界霸主西班牙,又是他精准如导弹的传球,令意大利先拔头筹。赛后,西班牙媒体评价他为“绿茵场上的达·芬奇”。
⑤他就是皮尔洛,国际足坛巨星。在他的商业家族里,他是非主流的;在他的足球王国里,他也是非主流的。他用另类的方式诠释着成功:靠自己,做自己,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做到最好,才能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2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本文第④段中的画线句。
23.请从“商业家族”和“足球王国”两个方面,概括皮尔洛“非主流”的具体表现。
24.本文题目为什么是《绿茵场上的非主流》,而不是《足坛巨星——皮尔洛》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
25.本文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一直到结尾才点明“他”就是“皮尔洛”,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26.文章的第④段将皮尔洛比作是达·芬奇,但是他们两个人所从事的领域都不一样,他们有相似之处吗
【答案】2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皮尔洛的传球”比作“导弹”,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他传球精准无误的特点,表现了他因为敢于做自己,所以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做到了最好。
23.①示例:皮尔洛放弃庞大的家族企业,坚持自己的梦想,毅然走上了足球之路。②示例:皮尔洛不遵从意大利足坛的主流理念,坚持自己的另类踢法,最终成为国际足坛巨星。
24.因为《绿茵场上的非主流》既非常形象地点明皮尔洛的职业是足球运动员,“非主流”一词又含蓄表现了皮尔洛敢于靠自己,敢于做自己的另类成功方式。这个题目含义丰富,新颖独特,读来兴味盎然;而《足坛巨星——皮尔洛》不能准确表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且语言表达显得直白。(言之有理即可)
25.使文章结构精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人思考寻找答案。①
26.他们都是意大利人的自豪,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②他们都能为自己的人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③他们都能带着浓厚的兴趣投身各自所选择的领域。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记叙人称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赏析重点句子。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2)本题考查筛选有效信息。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3)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
(4)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从突出文章内容的思想和表现人物行为与精神品质的特点方面比较两个句子。从语言的“生动性”,句了内涵的“丰富性”方面作一评价。
(5)本题考查阅读的比较与拓展,作答的关键是找出两个人物的共同点。
22.从“精准如导弹”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皮尔洛的传球”比作“导弹”,突出了皮尔洛技术的高超,说明他是一个很优秀的人。
23.从“在很多人眼里,他这辈子只要守住家业即可,根本不需要什么奋斗”“他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毅然走上足球之路“”他逐步成为球队的‘大脑’,确立了领袖地位,为AC米兰摘取无数荣营“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24.“绿茵场上的非主流”语言简洁形象,含义丰富,“绿茵场上”概括了皮尔洛的职业特点 国际足坛巨星,“非主流”又表明其“靠自己,做自己,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做到最好”的个性特点;而“足坛巨星一皮尔洛”仅仅点明 了文章的主人公,不能准确表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
25.本题考查人称的作用。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能够比较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反映现实灵活自如。这篇文章最后揭示答案,点出主人公,这是为了设置悬念,让读者充满好奇与期待。
26.“靠自己,做自己,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做到最好,才能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说明皮尔洛对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而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重视兴趣的作用,下决心“要做一个研究者,一个教师,尤其是一个艺术家“,目标远大。
四、写作(50分)
27.“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就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就会收获命运”,请以“好习惯让我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⒈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开始作文;
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⒊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⒋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⒌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好习惯让我受益
早晨上学,下午放学,回家写作业……一天,就这样转瞬即逝。第二天又重复着第一天,一年365天就这样数着过去了。其中因为习惯失去了多少又收获了多少。看来,不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是不行的,虽然说好习惯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好习惯却是万万不能的嘛!
此时此刻,我正埋在题海里,过五关、斩六将,“杀”出一条路来,眼看着,一题、两题、三题……十二题!在我努力的“拼搏”下,终于完成数学作业(我心里那个激动啊),鼓励鼓励!可是,真正的难题来了,这就是粗心啊,每每做题,错的都不是我不会的,而是粗心出现的小错,妈妈经常说:“你的心啊,比那大象的腿还粗呢!”。
做题就要一遍做好!像我这样,等于做了两遍,一点效率都没有,在粗心上,我不知浪费了多少的时间、荒废了多少的努力,报废了多少的分数!虽然我坚信我的粗心,是马大哈老爸的基因遗传,可是,那又有什么办法改正呢(做沉思状)?粗心现在几乎是学生的通病了,几乎是改都改不过来的公司的形象代言人,不过再厉害的坏习惯也是有克星的 细心。
细心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就是看你有没有把一万分精力全部投入进去,这样你想错也错不成了,我又试着用这种细心程度做教材全解,果真,检查下来,一个小题也没有错,这种方法果真管用呢!
看到没有,细心真的很简单呢!说白了,只要认真就行了,俗话说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
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粗心这种坏习惯终究会离我而去。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过去的习惯决定现在的你,现在的习惯造就未来的你,好习惯让我们受益终生,让好习惯伴我终身!
【知识点】记叙文;半命题作文;散文
【解析】【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审题可知,题目中的空白处填写的应是我因为有着某种好习惯而产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是积极向上,比如,好习惯让我成长,好习惯让我受益,好习惯让我进步等等。创作本文,应以自己具有的某种好习惯作为写作内容的重点,自己对这种好习惯的独特感悟为表现的主旨。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写作难度不大。
【文体选择】记叙文。
【思路点拨】首段直接点明自己具有的某种好习惯,并点明自己好习惯让自己产生的积极变化。文中则写人记事,围绕让我永远铭记的那句话来展开故事情节,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写作手法】提倡文笔优美,表现匠心结构。首先,要经营好开头和结尾,这是展示个性写作能力的重要窗口。这两处,要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凸显语言美,要寄予深情,留有余味。其次,要详略处理得当。有利于表现文章主旨的,就得详写;关系不大的,就得略写或者舍去不写。再次,安排好过渡。在内容或者场景转换时,在议论过程中的总分转换时,都需要我们运用一些关联词语、过渡句或者过渡段来衔接上下,紧密结构。最后,应把握好照应。前有所呼、后有所应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特征,它能贯通文脉、严谨结构、强化内容。
【点评】 这是一篇记叙文。从选材上来看,作者紧紧围绕“好习惯”从生活中选取真实的事件,可信可感。从语言上来看,语言清新自然,并无雕琢之意,于质朴中见深情。从结构来看,采用首尾呼应的写法,使文章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1 / 1部编版初中语文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开学阶段性检测
一、语文知识积累(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踌躇(chú) 秀颀(qí) 鲜腴(yú) 杳无消息(chá)
B.歼灭(jiān) 悄然(qiǎo) 诘责(jié) 锐不可当(dāng)
C.埋怨(mán) 匀称(chèn) 兴味(xīng) 摩肩接踵(zhǒng)
D.字帖(tiè) 恪守(kè) 慰藉(jiè) 正襟危坐(jīng)
2.(2019八上·临沧期末)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镌刻 九洲 络绎不绝 黯然失色
B.颓唐 斟酌 言简意骇 天翻地覆
C.茸毛 轩邈 金榜题名 惟妙惟肖
D.发髻 迁徙 重岩叠嶂 声名雀起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面对玉龙雪山扑朔迷离的大雾天气,游客们真是进退两难。
B.冬天来临,连续几日的强降雪,街道上早已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
C.学校的冬运会上,苦练了一个多月的同学们,个个蠢蠢欲动,决心为班集体争光。
D.我们进入考场后,气氛紧张,大家屏息敛声,等待着监考老师宣读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
4.(2019八上·临沧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B.千百年来,文明一直以其无穷的魅力、不竭的动力、强大的感召力,人类社会前进。
C.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能够得以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D.通过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活动,使市民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增强。
5.(2019八上·临沧期末)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生活的河流里,有碧波荡漾也有逆浪翻卷,有水缓沙白的平川也有礁石林立的急弯险滩。
②可是,人生俗世间,又岂能事事如意时时顺风?
③生命是舟,注定要在生活的河流里破浪航行。
④放舟平湖,一帆风顺固然是天下人之心愿。
⑤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会在顺境中生活、工作,更要学会在逆境中奋斗、 拼搏,在痛苦的时候,要笑着流泪!
A.①③②④⑤ B.②④⑤①③ C.③②⑤④① D.③①④②⑤
6.(2019八上·临沧期末)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弟子编写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与孔子都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
B.《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
C.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等,其中《藤野先生》就选自于《呐喊》。
D.朱自清,字佩弦,我国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春》《背影》都是朱自清的优秀散文。
7.(2019八上·临沧期末)根据提示填空
(1)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瑟瑟谷中风。(刘桢《赠从弟(其二)》)
(5)王绩的《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句子是: , 。
(6)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 , 。
二、口语交际及语文综合运用(8分)
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0字内)
新华网昆明12月8日电 记者(白靖利)从云南省教育厅获悉,云南建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脱贫摘帽挂钩制度,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作为县域脱贫的前置硬性指标。五年来,全省在“全面改薄”项目上资金总投入达到345.75亿元,确保在最困难、最需要、最薄弱的地方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2018年12月3日至8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云南省申报的23个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进行了督导检查。从初步反馈情况看,23个县均基本达到评估标准、国家标准或国家规定要求。此前,云南省129个县中已有97个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据了解,剩余的9个县将于2019年接受督导检查。
9.请根据以下材料所反映出部分农村的社会现状,说说你对孝敬父母的理解。
有句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先说说孝敬,孝敬是两个字组成的联合词组,含孝义与敬义,从传统道德意义上讲,孝敬这个词的意思不难理解,可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一部分人就模糊了对父母的道德要求。有些年轻人选择在外打拼,留下许多空巢老人独守在家,以至于现在许多村上也建立了养老院,有些人就选择了把父母送进养老院……
10.名著阅读
《西游记》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五圣(还有白龙马)成真的故事。请简要概括“猪八戒”的性格特征。
11.请将下面词语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脍炙人口 再接再厉
三、阅读(本大题含12-26题,共4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2.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3.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下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
15.请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6.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些事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请结合本文,说活你将如何面对。
阅读《情感机器人将会成为人类的伴侣》,完成下题。
①最近,中美科学家开发出的一款聊天机器人因拥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而引发关注。充满个性、形状各异的机器人是许多科幻电影中的重要元素,而在现实生活中,它们的一些专业技能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能扫地下棋,甚至定稿。但是,机器人最终能与我们人类愉快地谈心吗?
②能聊天的机器人,最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开发出来了。它的名字叫作“伊丽莎”,能够模仿心理治疗师问一些开放而模糊的问题,比如“您感觉如何?”“这是什么意思?”“请继续说”结果,一些人还真误会了,以为自己在与真人对话。
③“伊丽莎”只能完成针对特定领域的对话,远远称不上“智能”。随后的几十年里,不断有一些聊天机器人问世,如1972年能模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帕里”以及近年来比较有名的对话程序“艾丽斯”、Jabberwacky等。
④如今,人工智能领域专家有一个十分大胆的预测:以聊天机器人为主的人机对话系统将是下一代人机交互平台。美国谷歌、脸书、微软等各大巨头也纷纷推出自己的产品。苹果公司的Siri、亚马逊的Alexa等语音助手,也是一种聊天机器人。
⑤助手型聊天机器人和物联网结合起来,可为智能家居、车载设备等智能终端提供聪明的“大脑”,让机器听懂人话。我们无需点开APP,而是说一句话就能实现特定功能。比如内嵌人工智能语音助手Alexa的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可完成开关家用电器、播放音乐、网购等任务,询问苹果公司的Siri如何在下班高峰尽快回家,它会自动打开地图显示出规避拥堵的路线。
⑥和机器人交流,最重要的是要把人的自然语言翻译成机器能昕懂的指令,这就需要自然语言理解。除了理解语言的字面意思,研究者也致力于挖掘话语的“弦外之音”,希望机器人能理解人的情绪。
⑦中国清华大学黄民烈等人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刘兵教授合作的“情绪聊天机器”,在“拟人化”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了一步。具体来说,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开发的这个系统可表达出快乐、伤感、愤怒、厌烦、好感五种情绪。比如,当用户键入“比情人节更庸俗的事就是对情人节的接待规格提出要求”后,机器人表达快乐情绪时会回答:“情人节快乐!”;而表达生气情绪时则回答:“这是赤裸裸的炫耀啊!”
⑧刘兵说,关于机器的传统观点是它们没有情感,不能与人类有情感地交流,但他认为这句话的第一个部分有待争论,而第二个部分可能就是错的。“我相信机器人与人类有情感地聊天是有可能的,而这项研究就是朝着这个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
⑨“对自然语言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语义层面,‘理解’的核心恰恰是意图和情感。”曾任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的筒仁贤说。他希望开发出能识别与理解谈话者情绪情感、了解对方意图和需求,达到情感和认知交互的情感机器人。
⑩专家们一致同意,要让我们人类感觉到聊天的智慧与快乐,机器人尚需勤加“修炼”。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主任彼得·斯通教授对记者说,“但要可靠地做到这一点,始终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对聊天机器人而言”。美国南加州大学米林德·坦贝教授认为,虽然能完全理解人类情感的机器似乎还相当遥远,“理解人类情感领域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带给我们惊喜”。
简仁贤的愿景十分“科幻”,希望将电影《她》中所描绘的具有丰富情感,能读懂、看懂、听懂、有记忆的人工智能带入现实世界。
(2017年5月27日《济南时报》)
18.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9.第④段主要应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0.文章第 段划线句“理解人类情感领域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带给我们惊喜”中加点词“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21.阅读了本文后,请联系生活展开想象试举一例说说科技发展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阅读《绿茵场上的非主流》选文部分,完成下题。
①他出生在意大利的富豪家庭,父亲是钢铁大亨,其家族企业涉足50多个国家。在很多人眼里,他这辈子只要守住家业即可,根本不需要什么奋斗。然而,当他接触足球后,突然觉得,跟绿茵场相比,钢铁经营之类的事情简直索然无味。从此,他的梦想是成为职业球员。父亲骂他没出息,说:“我可以买下一家足球俱乐部给你经营。”他却说:“如果我整天躺在你的钱上睡觉才是没出息。”他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毅然走上足球之路。
②在意大利足坛,防守的理念根深蒂固,无论教练还是球员,都不敢越战术纪律的雷池一步;防守能力出众的球员,尤其容易出人头地。而他,天生就流淌着进攻的血液,更热衷于在球场上穿针引线,随时给对手致命一击。因为他的足球思想违背了主流理念,导致他一度被排挤而成为边缘人物。
③不得志的他,被租借到小球会布雷西亚。在这里,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罗伯特·巴乔。在巴乔的指点下,他迅速成熟,并开始走向辉煌。
④2001年,他加入AC米兰队,主教练安切洛蒂独具慧眼,认为他的另类踢法正是意大利足坛的稀缺品种,决定对他委以重任。在实战中,他逐步成为球队的“大脑”,确立了领袖地位,为AC米兰摘取无数荣誉,并于2006年率领意大利队赢得了阔别24年的世界冠军。2012年6月,欧洲杯烽火重燃,意大利对抗世界霸主西班牙,又是他精准如导弹的传球,令意大利先拔头筹。赛后,西班牙媒体评价他为“绿茵场上的达·芬奇”。
⑤他就是皮尔洛,国际足坛巨星。在他的商业家族里,他是非主流的;在他的足球王国里,他也是非主流的。他用另类的方式诠释着成功:靠自己,做自己,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做到最好,才能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2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本文第④段中的画线句。
23.请从“商业家族”和“足球王国”两个方面,概括皮尔洛“非主流”的具体表现。
24.本文题目为什么是《绿茵场上的非主流》,而不是《足坛巨星——皮尔洛》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
25.本文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一直到结尾才点明“他”就是“皮尔洛”,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26.文章的第④段将皮尔洛比作是达·芬奇,但是他们两个人所从事的领域都不一样,他们有相似之处吗
四、写作(50分)
27.“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就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就会收获命运”,请以“好习惯让我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⒈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开始作文;
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⒊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⒋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⒌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汉字字音的识记和积累。A、杳: yǎo C、兴:xìng D:襟: jīn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字音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2.【答案】C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项有误,应为“九州”;
B项有误,应为“言简意赅”;
D项有误,应为“声名鹊起”。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我们可以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结合词义理解字形是做好的方法。
3.【答案】D
【知识点】形近成语辨析;望文生义;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A、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不合语境。B、万人空巷:意思是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用在这里不恰当。C、蠢蠢欲动:指的是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筹划破坏活动,是贬义词,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答案】A
【知识点】成分残缺;句式杂糅
【解析】【分析】B项成分残缺,缺少谓语,应该在“人类社会前进”前面补充上“推动”;
C项句式杂糅,应该删去“的原因”或“的结果”;
D项缺少主语,应该删去“通过”或“使”。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5.【答案】D
【知识点】句子排序;语言连贯
【解析】【分析】整体阅读语段,第③句把生命比作舟,统领文段,应该放在句首,排除AB两项;“生活的河流里”可能会遇到各种情况,有顺境也有逆境,①应该放在③后,然后先说顺境再说逆境;⑤为总结句。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排列句子顺序。答题时应注意,排序类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
6.【答案】C
【知识点】文化典籍;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C项有误,《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选自《朝花夕拾》。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答题时应注意,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7.【答案】(1)浅草才能没马蹄
(2)无可奈何花落去
(3)随君直到夜郎西
(4)亭亭山上松
(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6)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蹄”“郎”“晖”“蓬”“雁”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故答案为:(1)浅草才能没马蹄;(2)无可奈何花落去;(3)随君直到夜郎西;(4)亭亭山上松;(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6)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点评】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答题时应注意,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古诗文中的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8.【答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脱贫摘帽的前提条件。或要脱贫摘帽,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新闻概括
【解析】【分析】 本题为新闻语段的压缩题,首先要注意新闻阅读材料的特殊性,其次要结合题干的要求来作答。
解答:根据文段语意,从中筛选关键性的信息,本文段中对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脱贫摘帽挂钩制度”,行为是“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作为县域脱贫的前置硬性指标”。提炼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脱贫摘帽的前提条件。或则表述为:要脱贫摘帽,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故答案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脱贫摘帽的前提条件。或要脱贫摘帽,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 新闻语段阅读题方法:
①阅读全文,了解新闻报道了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什么人物、发生了什么事,其发展如何、结局如何。
②看清题目,明确筛选要求,寻找答题的有效信息区间。
③在有效信息区间,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新闻要点,进行筛选整合归纳。
④根据题目,结合文段相关的词句分条作答。
9.【答案】示例一: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子女的应尽义务。示例二:孝敬父母,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一种态度!示例三:孝敬父母,不是要给他们更多物质上的享乐,而是给他们更多精神上的满足。(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观点的表达。阅读所给的材料,主要介绍什么是“孝”。从现在年轻人的行为来看,他们将传统道德意义上的“孝”忘却,只顾着自己目标的实现,自己的享受。围绕着材料内容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表现“孝”的正确作法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一: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子女的应尽义务。
示例二:孝敬父母,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一种态度!
示例三:孝敬父母,不是要给他们更多物质上的享乐,而是给他们更多精神上的满足。(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 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练习。
10.【答案】猪八戒性格憨厚,力气大,但好吃懒做,胆小,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惑,难分敌我但知错就改,能听取他人意见,做到了悬崖勒马、甚至是浪子回头。在取经事业中的他对师兄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记死背硬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注意明确作者的作品及主要内容以及艺术特色。当唐僧拒绝老妇人后,猪八戒以喂马为借口接近老妇人,看出他爱耍小聪明的特点;几次三番要娶亲,看出他贪恋女色;一见老妇人就叫“娘”,表明自己勤劳能干的语言则表明猪八戒淳朴憨厚的特点。
【点评】 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及其作品必须熟记。
11.【答案】略。
【知识点】汉字的部首与偏旁;汉字笔画笔顺
【解析】【分析】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汉字的书写,看似简单,实则还是需要用心,准确、规范地用楷体书写。
【点评】 汉字书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之基础,在平时就要注意了解汉字的构成以及书写规律,掌握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答案】12.诗人通过对蒹葭、月光、寒霜山色等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苍凉(悲凉、凄凉、凄清)的秋夜图,为友人的离别渲染了悲伤的气氛。
13.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点评】(1) 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2) 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思想情感是诗人创作的初衷所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很多时候,诗人在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并不是单一呈现、单向发展的。当内心思潮涌动、千回百转时,诗人所创作出的诗歌往往也包含着复杂多样的思想情感。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时,要学会结合诗人和诗歌的具体情况,着重辨析诗歌情感的丰富性、变化性和矛盾性。
12.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绘。这两句的意思是:水国之夜是笼罩在凄寒的月色之中的,寒冷的月色与夜幕笼罩中的山色浑为一色,苍苍茫茫。本句借景抒情。通过“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等词语,写出了了一种秋天月夜之景的苍凉。为全诗奠定了离别感伤的感情基调。
13.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可以抓住能表现感情的句子去理解。“离梦杳如关塞长”离别之梦遥远的如同边塞那么长。把“离梦杳”比作“关塞长”,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
【答案】14.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通“横”,梗塞,不顺
15.①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
②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16.共同点:这六个人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1分);道理:这些事例说明了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或逆境出人才)
17.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何面对:遇到困难,不能灰心丧气,要迎难而上,这样才能战胜困难。一个人只有历尽磨难,才能有所作为,所以,要将困难当做是成功的垫脚石,这样才能接近或获得成功。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文言文翻译;通假字;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3)本题考查短文所蕴含的道理,答题时应注意,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大局之间的联系,依据体感要求来概括重点作答。
(4)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查找和阅读启示。注意结合本文,说活你将如何面对。
参考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14.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举”被起用。
②句意为: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敌:匹敌、相当。
15.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词:苦:使…苦恼;劳:使…劳累。句意:一定要先使他心志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
②重点词:入:在国内;拂:同“弼”,辅佐。句意: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带来祸患,国家一定会灭亡。
1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要想抓住文章的内容,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了解这些人物的典故,寻找共同之处是经历苦难,最后获得了成功。
17.根据本文末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可知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拟写阅读启示时,围绕遇到困难不畏惧,迎难而上,只有历经磨难才会有所作为。
【答案】18.用科学家开发出具有情绪的机器人的例子引出说明对象:机器人(1分),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引发读者的思考。
19.举例子,列举了谷歌、脸书、微软等公司的机器人产品,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聊天机器人的对话系统是下一代人机交互平台。
20.不能删,“可能”表示估计,假如删除后,语句变为肯定,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的特点。
21.示例:现在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手机都具备了红外遥控的功能,不久的将来手机联控家中的各种电器将会得到普及,只要发出指令,许多家电都可以事先进入或停止工作状态。科技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人类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快捷、方便、轻松。(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说明文语言分析;把握作者的见解;举例子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语段的作用。说明文第一段的作用有:引出说明对象,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对下文内容的说明。
(2)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和打比方等,先辨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然后结合内容来分析表达效果即可。
(3)本题考查理解说明文的语言。解答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的答题步骤:①判断:一般是不能。②解释:解释这个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对句意的限制。③比较: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句意的区别。④结尾: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4) 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联系生活展开想象试举一例说说科技发展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18.结合第一段内容可知,列举科学家开发出具有情绪的机器人的事例,引出说明对象:机器人;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引发读者的思考。
19.结合第四段内容可知,列举了谷歌、脸书、微软等公司的机器人产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聊天机器人的对话系统是下一代人机交互平台,增强文章的准确性。
20.结合语句内容,然明确观点不能删去;然后解释“可能”的意思,表示估计;删去后就变成理解人类情感领域的快速发展会带给我们惊喜,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21.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第一问: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来列举事例,注意所举事例要合理。
第二问:结合内容,围绕着“科技能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2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皮尔洛的传球”比作“导弹”,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他传球精准无误的特点,表现了他因为敢于做自己,所以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做到了最好。
23.①示例:皮尔洛放弃庞大的家族企业,坚持自己的梦想,毅然走上了足球之路。②示例:皮尔洛不遵从意大利足坛的主流理念,坚持自己的另类踢法,最终成为国际足坛巨星。
24.因为《绿茵场上的非主流》既非常形象地点明皮尔洛的职业是足球运动员,“非主流”一词又含蓄表现了皮尔洛敢于靠自己,敢于做自己的另类成功方式。这个题目含义丰富,新颖独特,读来兴味盎然;而《足坛巨星——皮尔洛》不能准确表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且语言表达显得直白。(言之有理即可)
25.使文章结构精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人思考寻找答案。①
26.他们都是意大利人的自豪,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②他们都能为自己的人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③他们都能带着浓厚的兴趣投身各自所选择的领域。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记叙人称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赏析重点句子。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2)本题考查筛选有效信息。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3)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
(4)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从突出文章内容的思想和表现人物行为与精神品质的特点方面比较两个句子。从语言的“生动性”,句了内涵的“丰富性”方面作一评价。
(5)本题考查阅读的比较与拓展,作答的关键是找出两个人物的共同点。
22.从“精准如导弹”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皮尔洛的传球”比作“导弹”,突出了皮尔洛技术的高超,说明他是一个很优秀的人。
23.从“在很多人眼里,他这辈子只要守住家业即可,根本不需要什么奋斗”“他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毅然走上足球之路“”他逐步成为球队的‘大脑’,确立了领袖地位,为AC米兰摘取无数荣营“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24.“绿茵场上的非主流”语言简洁形象,含义丰富,“绿茵场上”概括了皮尔洛的职业特点 国际足坛巨星,“非主流”又表明其“靠自己,做自己,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做到最好”的个性特点;而“足坛巨星一皮尔洛”仅仅点明 了文章的主人公,不能准确表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
25.本题考查人称的作用。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能够比较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反映现实灵活自如。这篇文章最后揭示答案,点出主人公,这是为了设置悬念,让读者充满好奇与期待。
26.“靠自己,做自己,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做到最好,才能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说明皮尔洛对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而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重视兴趣的作用,下决心“要做一个研究者,一个教师,尤其是一个艺术家“,目标远大。
27.【答案】【参考例文】
好习惯让我受益
早晨上学,下午放学,回家写作业……一天,就这样转瞬即逝。第二天又重复着第一天,一年365天就这样数着过去了。其中因为习惯失去了多少又收获了多少。看来,不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是不行的,虽然说好习惯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好习惯却是万万不能的嘛!
此时此刻,我正埋在题海里,过五关、斩六将,“杀”出一条路来,眼看着,一题、两题、三题……十二题!在我努力的“拼搏”下,终于完成数学作业(我心里那个激动啊),鼓励鼓励!可是,真正的难题来了,这就是粗心啊,每每做题,错的都不是我不会的,而是粗心出现的小错,妈妈经常说:“你的心啊,比那大象的腿还粗呢!”。
做题就要一遍做好!像我这样,等于做了两遍,一点效率都没有,在粗心上,我不知浪费了多少的时间、荒废了多少的努力,报废了多少的分数!虽然我坚信我的粗心,是马大哈老爸的基因遗传,可是,那又有什么办法改正呢(做沉思状)?粗心现在几乎是学生的通病了,几乎是改都改不过来的公司的形象代言人,不过再厉害的坏习惯也是有克星的 细心。
细心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就是看你有没有把一万分精力全部投入进去,这样你想错也错不成了,我又试着用这种细心程度做教材全解,果真,检查下来,一个小题也没有错,这种方法果真管用呢!
看到没有,细心真的很简单呢!说白了,只要认真就行了,俗话说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
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粗心这种坏习惯终究会离我而去。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过去的习惯决定现在的你,现在的习惯造就未来的你,好习惯让我们受益终生,让好习惯伴我终身!
【知识点】记叙文;半命题作文;散文
【解析】【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审题可知,题目中的空白处填写的应是我因为有着某种好习惯而产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是积极向上,比如,好习惯让我成长,好习惯让我受益,好习惯让我进步等等。创作本文,应以自己具有的某种好习惯作为写作内容的重点,自己对这种好习惯的独特感悟为表现的主旨。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写作难度不大。
【文体选择】记叙文。
【思路点拨】首段直接点明自己具有的某种好习惯,并点明自己好习惯让自己产生的积极变化。文中则写人记事,围绕让我永远铭记的那句话来展开故事情节,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写作手法】提倡文笔优美,表现匠心结构。首先,要经营好开头和结尾,这是展示个性写作能力的重要窗口。这两处,要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凸显语言美,要寄予深情,留有余味。其次,要详略处理得当。有利于表现文章主旨的,就得详写;关系不大的,就得略写或者舍去不写。再次,安排好过渡。在内容或者场景转换时,在议论过程中的总分转换时,都需要我们运用一些关联词语、过渡句或者过渡段来衔接上下,紧密结构。最后,应把握好照应。前有所呼、后有所应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特征,它能贯通文脉、严谨结构、强化内容。
【点评】 这是一篇记叙文。从选材上来看,作者紧紧围绕“好习惯”从生活中选取真实的事件,可信可感。从语言上来看,语言清新自然,并无雕琢之意,于质朴中见深情。从结构来看,采用首尾呼应的写法,使文章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