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

文档属性

名称 范进中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13 10:3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2、了解范进中举前后状况的变化及变化的根源。
3、抓住精彩段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分析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众相邻的人物形象。
吴敬梓(1701—1754),字 ,晚年又号_________,安徽全椒人,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所作 ,根据切身体验,从多方面描绘士大夫的精神面貌,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批判,成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又有《文木山房集》。
作者介绍
敏轩
文林山人
《儒林外史》
  是一部_________
__________,共55回。全书通过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它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百丑图。
《儒林外史》
章回体长篇
讽刺小说
关于封建科举制度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贡生,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科举考试内容
主要是八股文,测试的主要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里选取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八股文规定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这种文章在当时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所以当时的人们一心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读准字音
星宿 ( ) 斋公 ( )
醉醺醺( ) 癞蛤蟆( )
阎王 ( ) 紧攥 ( )
带挈 ( ) 腆 ( )
啐 ( ) 嗑 ( )
讳 ( ) 兀 ( )
绾 ( ) 轩敞 ( )
瘟 ( ) 桑梓 ( )
xiù
zhāi
lài
xūn
zuàn
yán
wǎn
huì
cuì
qiè

chǎng

wēn
tiǎn

脸面:
商酌:
兀自:
尖嘴猴腮:
狗血喷头:
今非昔比:
面子,本文指一定的社会地位
商量斟酌
只管
形容人面部瘦削,相貌丑陋。
形容骂的很凶
现在不是过去所能相比的
《范进中举》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 和 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2段)中举前范进贫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第二部分(3——12段)写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及中举以后社会地位显著变化。
中举前
中举后
1 、在课前自读的基础上,再次浏览课文,
梳理文章结构,了解故事情节。
课文标题是“范进中举”,可以说“中举”是范进一生的转折点。中举前后他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判若两人。试着讲讲其
项目 中举前  中举后
对范进的称呼
说话的态度
所带的礼品
对嫁女的解释
对相貌的评价
对才学的评价
能否考中
对亲家母称呼
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态度对比
现世宝
老爷 贤婿老爷
训斥 狗血喷头
恭维 奉承 讨好千恩万谢
一副大肠 一瓶酒
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倒运
养到30多岁  毕竟要嫁与个老爷
尖嘴猴腮 不三不四
品貌又高 张府…也没有这样的相貌
不是你的文章好
……舍与你的
才学又好
癞蛤蟆就想天鹅屁吃
毕竟要嫁与个老爷
你那老不死的老娘
你家老太太

下列加点的词含有什么意味,体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答:
特写镜头写出其见财心喜而又假意推让的
心理,讽刺意味十足。
典型细节
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地表现出他的前倨后恭,他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文曲星打得吗?
权变权变
胡屠户前倨后恭的不同态度,
正好反映出当时社会上那种趋
炎附势的现象,时人对权贵阿
谀奉承,对寒士则加以白眼。
仔细阅读文中对张乡绅和众邻居的描写,思考:
1、张静斋是城中望族,他在范进中举前后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2、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后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幸会!幸会!
世先生!
张静斋的目的是为了
结交新贵,巩固和扩大
自己的权势,从这里我
们可以看出当时官僚之
间结党营私之风盛行。
道貌岸然,老奸巨滑
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对他漠不关心,在他中举后都送了东西来。范进疯了也是众邻居来帮忙。众邻居对权势
者或敬畏或谄媚,对不幸者
冷酷无情。这表现了封建社
会的世态炎凉。
嫌贫攀富,前倨后恭
请问范进连说“好了”,是什么“好”起来了?
  中举了以后,他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就会完全改变。
  
范进中举前后对比
项目     中举前     中举后


用  
地位  
每日小菜饭 猪油两三回
饿了两三天 没有早饭米
饿得看不见
众乡邻拿蛋 送酒 
   背米 捉鸡
胡屠户送肉
茅草棚
张乡绅送三进三间房屋
无盘费去应考
无钱打发报录人
众乡邻搬桌椅 
屠户送四五千钱
张乡绅送纹银50两
胡屠户骂得狗血淋头
无人理会
无人帮助
胡屠户奉承恭维
众乡邻帮办各种事情
张乡绅拜访拉拢
   中了举了,生活也好了,地位也高了,可是,范进却突然疯了,为什么?
 几十年来的贫困、屈辱一旦过去,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一旦改变,不禁使他惊喜得发了疯。  
  基于以上分析,对于像范进这样的封建社会读书人来说,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封建科举制度


中(举)
发疯的根源
 
范进考到五十岁才得秀才,但他心有不甘,不顾胡屠户的反对,到处筹钱应考。中举后又欢喜得发了疯。
受到胡屠户的辱骂,他听了只是“唯唯连声”,一句也不敢顶撞,甘受屈辱。
对胡屠户的称呼由“岳父”转为“老爹”;以前与家门口那些做田的、扒粪的拱手作揖,平起平坐,现在与张乡绅逢迎自如。
在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下的范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主要的性格特点?
热衷功名:
懦弱迂腐:
圆滑世故:
范进形象分析:
范进中举前后状况的变化,反映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命运的主宰,以及在这种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关系和世态的炎凉。
当堂训练
完成课后2、3题
布置作业
1、文章通过哪些方法刻画范进这一人物形象的,有什么作用?
2、想一想,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与《孔乙己》有什么不同。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学习刻画人物的多种方法及夸张、对比手法的运用。
2、体会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
3、比较阅读《孔乙己》与《范进中举》,体会其异同点。
本文刻画范进、胡屠户等形象时用了多种方法,你能说一说并找出相关的例子吗?
(2) 以人物自己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如胡屠户说的、骂的、训斥的、夸口的、奉承的、恭维的话,栩栩如生的刻画了这个典型的市侩形象。
范进中举前后的语言,张静斋拜会范进时用了表示最亲密的词语,表现了人物的个性。
(1)运用细节描写、侧面烘托。
如范进喜疯的过程。用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等。
(3)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范进中举惊喜得发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但并不失真。
文中哪些白话语言体现了准确、生动、洗练的特点?请找出来细细品味。
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表现在:
1、有不少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如“现世宝”“装大”“平头百姓”“撒抛尿自己照照”“想天鹅屁吃”“嗑西北风”“劈手”“尖酸”等。
2、善于丛生活中提炼语言,特别是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既明白如话,又准确、生动、洗练。(结合探究练习三)
(1)“啐”更准确、更生动,突出了范进中举前胡屠户对他的极度瞧不起。
(2)一个通俗的“扯”字,充分表现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他极尽谄媚之能事。
(3)“攥”“舒”“缩”“揣”等一系列动作,似电影摄影师的“快摇”,痛快淋漓地揭示了胡屠户贪婪而又虚伪的心态。
比较《孔乙己》与《范进中举》两文在人物刻画、表现手法、主题思想上有哪些异同。
提示:
(1)疯癫的举人与落魄的童生
(2)市侩的狂迷与主顾的凉薄
(3)夸张的变形与白描的勾勒
拓展延伸
A、范进与孔乙己,同为热衷功名的知识分子,而孔乙己麻木迂腐,但不乏正直善良;范进则显得萎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范进“丑”,孔乙己“悲”。
B、两位作家都怀着一腔忧愤,奋笔抨击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
C、诙谐”“讽刺”的文笔,是两文所共有的,吴敬梓惯用夸张变形的笔法,而鲁迅运用令人叹服的白描功夫。
课文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封建科举制度下世人的丑恶嘴脸以及被扭曲了的世人的灵魂。同时,通过几篇小说的比较,我们懂得:学习小说不只是要欣赏情节,还要通过作者的笔和我们自己的思考,得到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感悟。
(1)解释下面各组词语的意思,并给加点的字注意:
作揖 中举 相公 长亲 星宿
编辑 中间 相与 长久 住宿
一脚踹在塘里
往腰里揣
喘息
(2)下边词语现在已经不用,在后面括号里填上意思相同的现在用语:
行事( ) 见教( )桑梓( )
营生( ) 兀自( )些须( )
chuài
chuāichu n
yījí
zhòngzhōng
xiàng
xiāng
zhǎng
cháng
xiù

行业
谋生
指教
只管
家乡
很少
课堂练习
布置作业
在小作文本上写《范进中举》续集300—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