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过零丁洋同学们,在我们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即便身陷囹圄,也信念坚定,把生命献给了伟大的祖国。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位这样的人物,感受他那满腔的浩然正气。一、介绍作者,了解背景体裁:律诗。作者文天祥,字履善,号文山,宋末民族英雄。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名篇。今存《文山先生全集》。
文天祥在南宋末年起兵抗元,后兵败被俘,在被押解北上,坐船途径零丁洋时,写下了这首诗,作为对降元将领张弘范的回答。二、自读诗歌,注意节奏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三、分析全诗1、首联的意思是什么?我读书比较刻苦,依靠精通一种经典而出仕做官;(如今)挺身抗敌的人日渐稀少,在艰难的时局中度过了四年。2、首联该如何理解呢?首联叙事。写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他年轻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上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3、参照注解,理解颔联的意思祖国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亡如风中柳絮,无可挽回;(我个人)身世坎坷,如暴雨中的浮萍,时起时沉。4、该如何理解颔联呢?该联用比喻,抒写奋战中的感受: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万苦。“风飘絮”表现大好河山遭受蹂躏的惨相和诗人对时局的悲痛。“雨打萍”表现诗人在抗元斗争中遭受的种种打击和挫折。5、颈联的意思是什么?当初我兵败惶恐滩头,如今我为国家的命运惶恐不安;今天被俘路经零丁洋,又怎能不感慨自己孤苦零丁。6、如何理解颈联呢?这两句运用地名作对,巧用双关的修辞,把纪实和抒情结合得天衣无缝。上句说兵败,忧念国事的心情;“说惶恐”含有与士卒共度艰危的意思。下句说被俘和孤独无援的处境;“叹零丁”含有将士伤亡殆尽的孤苦感。7、尾联的意思是什么?自古以来人没有谁不会死,我要留下自己的赤胆忠心映照史册。8、尾联该如何理解呢?这两句直抒胸臆,点明主旨,含有舍生取义的人生观、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以身殉国的浩然正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或表现了作者不卑躬屈膝、茍全性命,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和愿为国家而死、舍生取义的凛然正气。)四、主题思想这首七言律诗前六句悲凉沉痛,写国家和个人遭遇的悲惨,后两句转悲为壮。全诗回顾了诗人从读书入仕到救亡报国,直至被俘所经历的艰辛危难,抒写“山河破碎”“身世浮沉”的沉痛,表明自己誓死不屈的意志和以身殉国的决心。五、阅读练习·探究二这两句写法别致,好在:字面重复而词义不重复,地名转化为心情的巧妙运用,地名引起的直接联想,对仗工整,读来琅琅上口。六、词句品味·积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学习检测基础训练一liáo féng Xù gē huáng基础训练二1、“干戈”这里借指战争。
2、形容局势如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
3.指史册。
4.指孤苦无依的样子。
5.指荒凉冷落,诗中指人数少。基础训练三文天祥 履善 文山 宋基础训练四选B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基础训练五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A
4.表现了文天祥不卑躬屈膝、苟全性命的民族气节和愿为国家而死、舍生取义的凛然正气。拓展与探究1.A
2.C
3.B拓展与探究 4.表现了作者面对困苦失意不消沉,而是抖擞精神,积极进取,乐观豁达,对一切失意、坎坷泰然处之的健康心态。(另外这两句今天常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5.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不被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