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课后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课后巩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13 10:4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课后巩固
检查我的基础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虔诚(qián ) 钥匙(yào) 恬静(tián) 情不自禁(jīn)
B.祈祷(qí) 模样(mú) 佳肴(yáo) 给予(gěi)
C.桦树(huà) 铿锵(kēng) 脸庞(páng) 征兆(zhāo)
D.丧失(sàng) 粗糙(zāo) 蓓蕾(bèi) 扣人心弦(xián)
解析:B项,“给”应读“jǐ”;C项,“兆”应读“zhào”;D项,“糙”应读“cāo”。
答案:A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宫阙 蓝宝石 珠光宝器 攻城略地
B.貂婵 踩高跷 伏案疾书 额手称庆
C.缴税 捅漏子 各行其是 螳臂当车
D.思辨 订书机 无上光荣 挑肥拣瘦
解析:A项,“珠光宝器”中的“器”应为“气”;B项,“貂婵”中的“婵”应为“蝉”;C项,“捅漏子”中的“漏”应为“娄”。
答案:D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热带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_______________的事。
(2)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公布了已入围2005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24个项目名单。这些“新发现”_______________了旧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存。
(3)这里不光生长有益的植物,还有一些_______________的植物,其中有一种一人多高的小树,树干细细的,叶子像烟叶,一年开一次花,果实像豌豆,它的花和叶子都有毒。
(4)那时,北大的学生好幸运,学生的借书证,_______________可以借十函线装书。
A.称道 涵盖 有害 竟然 B.称奇 囊括 有毒 居然
C.称奇 涵盖 有害 居然 D.称道 囊括 有毒 竟然
解析:“称道”是称赞、赞扬的意思;而“称奇”是称赞奇妙,比“称道”语义重。①句中说“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热带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应该是令人感到很奇妙的事,所以应选“称奇”。“涵盖”是“包括,包容”的意思,“囊括”意思是“把全部包罗在内”,②句句意只是包括“旧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存”,没有把全部包罗在内的意思。③句与“有益”相对,应选用“有害”。“竟然”和“居然”都是副词,都表示由于事情的结果因与原来的预期相反而感到意外的语气。“竟然”侧重表示“不该这样而这样”,语气较重;“居然”可以表示“不应该或不可能发生的事成为事实”,也可以表示“不容易这样而竟能这样”,用于前一种情况时语气比“竟然”轻,用于后一种情况时语气比“竟然”重。“居然”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④句表示的是“不容易这样而竟能这样”,故用“居然”。
答案:C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着人居环境。
B.“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C.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D.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大热点,在民众的关注下不期而遇了。
解析:“刚柔相济”指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补充,使恰到好处,符合句意。“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这里用于“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属使用对象错误;“筚路蓝缕”指架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误解词义;“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主语应是人,使用对象错误。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几乎是在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
B.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已经无法支配他,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他这样去做。
C.若遇到风和日丽的午后,不但你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
D.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读者心中唤起新的共鸣。
解析:A项,缺主语,把“在”与“人类”对换位置。B项,主语不一致。C项,把“你”和“不但”互换位置。
答案:D
6.下列各句中, 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
A. 她刚从树林里远足而来, 于是, 我就问她, 观察到了什么
B.要不是我惯于听到这样的回答(因为我很早就已确信有视觉的人看得很少), 我简直不会相信我的耳朵。
C.它们的热情、幼稚而顽皮的友谊, 使我获得了很大的安慰。
D.有些景象令人愉快, 使人陶醉;但有些则是极其凄惨, 令人伤感。
解析:A项是陈述句, 句末用句号。
答案:A
7.文学常识填空。
海伦·凯勒,_______________国女作家、社会活动家。19个月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7岁时,_______________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19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_______________》。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大_______________之一。她以残疾之躯,创造了正常人难以企及的生命辉煌、人生奇迹,她以她的人格,以她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被人们誉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美 安妮·莎莉文 我生命的故事 杰出妇女 精神楷模
剖析精彩文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
因此,这一天,给我光明的第二天,我将通过艺术来搜寻人类的灵魂。我会看见那些我凭借触摸所知道的东西。更妙的是,整个壮丽的绘画世界将向我打开,从富有宁静的宗教色彩的意大利早期艺术到带有狂想风格的现代派艺术。我将细心地观察拉斐尔、达·芬奇、提香、伦勃朗的油画。我要饱览维洛内萨的温暖色彩,研究艾尔·格列柯的奥秘,从柯罗的绘画中重新观察大自然。啊,你们有视觉的人们竟能欣赏到历代艺术中这么丰富的意味和美!在我对这个艺术神殿的短暂的游览中,我一点儿也不能评论展开在我面前的那个伟大的艺术世界,我将只能得到一个肤浅的印象。艺术家们告诉我,为了学会深刻而真正的艺术鉴赏,一个人必须训练眼睛,一个人必须通过经验学习判断线条、构图、形式和颜色的品质优劣。假如我有视觉从事这么使人着迷的研究,该是多么幸福啊!但是,我听说,对于你们有视觉的许多人,艺术世界仍是个有待进一步探索的世界。
8.在已获得光明的第二天,作者却为什么说“我一点儿也不能评论展开在我面前的那个伟大的艺术世界”,而“只能得到一个肤浅的印象”?
答案:真正的艺术鉴赏能力是在对人的眼睛进行长期的经验学习训练的基础上形成的。
9.文段中最后一个句子有何作用?
答案:将自己与有视觉的许多人进行对比,指出对艺术美没有探索的热情的话,是很可惜的。
综合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生命的灯
①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络绎的村民们在默默地你来我往。
②苦行僧转过一条巷道,他看到一团晕黄的灯从巷道的深处静静地亮过来。身旁的一位村民说:“孙瞎子过来了。”
③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没有白天和黑夜的一丝概念,他看不到鸟语花香,看不到高山流水,看不到柳绿桃红的世界万物,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他挑一盏灯笼岂不令人迷惘和可笑?那灯笼渐渐近了,晕黄的灯光渐渐从深巷移游到了僧人的草鞋上。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问道:“敢问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吗?”那挑灯笼的盲人告诉他:“是的,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一直双眼混沌。”
④僧人问:“既然你什么都看不见,那你为何挑一盏灯笼呢?”盲者说:“现在是黑夜吧?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世界上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您是为别人照明了?”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自己!”
⑤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盲人缓缓问僧人说:“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人碰撞过?”僧人说:“是的,就在刚才,还被两个人不留心碰撞过。”盲人听了,就得意地说:“但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也更让别人看到我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我了。”
⑥苦行僧听了,顿有所悟。他仰天长叹说:“我天涯海角奔波寻觅我佛,没想到佛就在我的身边哦!人的佛性就像一盏灯,只要我点亮了,即使我看不见佛,但佛会看到我自己的。”
⑦是的,点亮属于你自己的那盏生命之灯,既照亮了别人,更照亮了你自己,只有先照亮别人,才能够照亮我们自己。为别人点燃我们自己的生命之灯吧!这样,在生命的夜色里,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平安和灿烂!
⑧只有为别人点燃一盏灯,才能照亮我们自己。
10.第⑤段开头写到:“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请简述僧人第一次“愣”的原因。(不超过12个字。)
参考答案:盲人在黑夜打着灯笼。
11.苦行僧说:“我天涯海角奔波寻觅我佛,没想到佛就在我的身边哦!”他所悟出的“佛”的内涵包括哪些?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语言分三个层次概括。
参考答案:(1)苦苦追寻的理想、信念往往寓于我们身边的平凡小事之中。
(2)为着别人,实际上也就会惠及自己。
(3)必须持之以恒地付诸行动。
12.本文在表现主旨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以小见大,从瞎子点灯这样一个平常简单的生活故事中揭示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2)叙议结合,在叙述故事的基础上展开议论。
(3)虚实结合,苦行僧由眼前的灯参悟到心中的灯。
13.读下面的文字,用相同的句式论述错误舆论导向的反作用和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要注意前后文字的衔接。)
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激励斗志,促进团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而错误的舆论导向 却会混淆视听 涣散人心 瓦解斗志 破坏团结
14.不增删不更改下面这句话中的任何一个字,改为意思不同的另一句话。
原句:他像落地的枯叶一样,虽然护住了红花,自己却化作了污泥。
参考答案:他像落地的枯叶一样,虽然化作了污泥,自己却护住了红花。
15.请根据特定的情景扩展下列句子,使之表现出特定的内容。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1)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欢快的心情。
(2)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苦闷伤感的心情。
参考答案:①早晨,微风习习,暖融融的太阳发出金灿灿的光芒,树上鸟儿迎着金色的阳光欢快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轻快地流向远方。②早晨,太阳发出凄清而冷寂的光芒,鸟儿在光秃秃的树上鸣叫着,似乎在讲述着一个无奈的故事;树下的流水在凄冷的早晨显得十分寒瘦,疲惫苍凉地流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