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大象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科学大象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31 17:02:20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大象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
一、知识展示台(每空1分,共24分)
1.液体、气体、固体都具有   的性质。
2.鼻腔分为左右两腔,鼻腔中有   、鼻腔黏膜。鼻腔有   作用,还有给吸进的气体   、   的作用。
3.(大象版科学2020-2021学年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检测卷)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   。 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   。
4.水蒸发的快慢与水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有关系的,水在   的情况下燕发会加快。
5.   、   能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减轻车内人员受到的伤害。
6.(小学科学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花岗岩由   、   和   等矿物组成。
7.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这一过程是由   、   、   共同完成的。
8.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   ,二氧化碳   。(选填“减少”或“增加”)
9.有些矿产可以提炼出   ,例如铁矿石、铜矿石、钨矿石、锡矿石,这类矿产叫    。
10.大肠比较粗,分布在   周围,大肠一端与小肠连接,另一端通过   与   相通,长约1.5米。
二、选择大乐园(每题2分,共20分)
11.在人体呼吸过程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  )后从气管排出。
A.支气管 B.肺泡 C.鼻腔
12.花岗岩中的白色透明颗粒应该是(  )。
A.长石 B.石英 C.云母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肠可以消化食物残渣
B.小肠可以吸收大部分营养物质
C.食物的消化要依靠身体各消化器官之间的协同工作
14.下列物体的运动形式属于振动的是(  )。
A.被拨动的钢尺 B.前进的汽车车轮 C.向前行走的人
15.夏天,人们发现各种饮料瓶内的液体都没有装满,这是为了(  )。
A.减少成本
B.让液体受热时有膨胀的空间
C.美观
16.与抛出的纸飞机的运动轨迹最接近的是(  )。
A.跳动的皮球 B.抛出的铅球 C.载人观光的缆车
17.(新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胃的主要功能是(  )
A.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B.进一步磨碎和分解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
C.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18.人在运动时比在安静时相同时间内的呼吸次数增加了,这是为了获得(  ),
A.更多氧气 B.更多养分 C.更多水分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理岩用铜针就能刻上印记
B.花岗岩用铜针就能刻上印记
C.砂岩用指甲无法刻上印记
20.下列描述在水沸腾时才会出现的是(  )。
A.水中开始产生气泡
B.水的内部产生大量气泡并冲出水面
C.水面很平静
三、对错审判厅(每题2分,共20分)
21.用酒精灯加热水时,水开始冒泡就说明水沸腾了。(  )
22.后退不属于常见的运动形式。(  )
23.比较坚硬的砂岩用作建筑材料和铺路材料更合适。(  )
24.(新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食物只有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地磨碎、捣烂,才容易被身体吸收。(  )
25.口腔与咽喉相连,所以它也是呼吸器官。(  )
26.在口腔里反复咀嚼食物,只能将食物破碎,再也没有其他作用。(  )
27.包装相同、类别不同的食品保质期可能不同。(  )
28.肺活量是反映人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
29.花岗岩很软,可以用来装修房子。(  )
30.寒冷的冬季,汽车不开时要及时放掉水箱中的水,避免水结冰后把水箱胀破。
(  )
四、读图辨析题(每2分,共4分)
31.校田径运动会上,乐乐、甜甜、欣欣三位同学的百米赛跑成绩如下表所示。
姓名 乐乐 甜甜 欣欣
成绩(秒) 13.8 14.6 16.5
根据表格分析,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采用的方法是   。
五、巧妙简答区(22分)
32.判断石头的软硬标准是什么?
33.(小学科学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人体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是怎样进行交换的?
34.(小学科学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食糜是怎样形成的?
六、实践大乐园(10分)
35.下图所示为“喷泉”实验。当把热水倒在烧瓶上后,瓶中冷水会从玻璃管中喷出,形成“喷泉”。
(1)做“喷泉”实验时必须塞紧橡胶塞,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   。(选填“空气泄漏”“水分蒸发”或“热量散失”)
(2)如图所示的实验,“喷泉”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受热后体积膨胀。(选填“瓶中空气”“瓶中冷水”或“烧瓶外壁”)
(3)若想让实验中的“喷泉”喷得更高,可以怎么做?请写出两种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热胀冷缩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物体的物理性质之一 热胀冷缩。
2.【答案】鼻毛;过滤;加温;加湿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鼻腔的内部结构以及作用。
3.【答案】快慢;距离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称为速度,速度可以反应物体运动快慢,速度越大运动的越快。
4.【答案】吸收;受热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影响水蒸发的因素之一,受热。水蒸发是个吸收热量的过程,加热可以加快水蒸发。通风也可加快水蒸发。
5.【答案】安全带;安全气囊
【知识点】小车的制作与评估
【解析】【分析】安全带可以固定驾乘人员位置,减轻伤害。安全气囊里面充满气体,占据空间,具有缓冲性能,也可减轻人体撞击的伤害。
6.【答案】石英;长石;云母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少量的云母等矿物组成。
7.【答案】牙齿;舌头;唾液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食物进入口腔,进行初步消化,牙齿将食物切碎,舌头搅拌食物,唾液湿润食物。
8.【答案】减少;增加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9.【答案】金属;金属矿产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金属矿产的特征。
10.【答案】小肠;直肠;肛门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大肠的位置及特点。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从而形成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
11.【答案】B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肺是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当人体进行呼气时,血液中二氧化碳会进入肺泡,通过气管排出。
12.【答案】B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构成。石英的是白色透明颗粒,长石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而云母则为层状结构。
13.【答案】A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食物残渣的应为大肠,大肠吸收残渣中的水分。
14.【答案】A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振动是指物体进行来回往复的运动。被拨动的钢尺为上下来回运动,为振动。B前进的车轮属于滚动。
15.【答案】B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当夏天气温升高,液体受热膨胀,所以留出足够的空间。
16.【答案】B
【知识点】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抛出的纸飞机为曲线运动。一般是单抛物线,而A跳动的皮球为多抛物线运动,C为直线运动。
17.【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胃属于消化器官,它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磨碎和分解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
18.【答案】A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人体运动后,需要更多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氧气是给身体提供能量的,运动后呼吸次数增加,是为了更大的获取氧气。
19.【答案】C
【知识点】矿物的硬度
【解析】【分析】铜针能刻动表示硬度较低,铜针刻不动、钢针能刻动表示硬度中等,钢针也刻不动表示硬度较高。
20.【答案】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水在加热中的变化,A水中开始产生气泡时,水处于被加热状态,仍没有达到沸腾。水在沸腾时,水温达到100℃,水内部产生大量气泡并在水面破裂。
21.【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开始冒泡时,此时水温仍旧持续上升,并没有沸腾,当水沸腾时,水中会产生大气泡并冲向水面破裂。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前进、后退、旋转、振动、滚动等等。
23.【答案】错误
【知识点】矿物的硬度
【解析】【分析】砂岩是很常见的建筑材料,但不是常用的铺路材料。砂岩经过破碎后容易形成微小的裂痕,致使耐压强度降低,路面易破损。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 食物只有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地磨碎、捣烂,才容易被身体吸收,因此我们在吃饭时应该慢嚼细咽。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 口腔为消化器官 。
26.【答案】错误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口腔中协助消化的是牙齿、舌头和唾液的共同作用影响,牙齿可以将食物破碎,舌头搅拌食物,唾液可以湿润食物。
27.【答案】正确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食品的保质期和食品的包装、类别有关。
28.【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是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肺活量是 反映人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增强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肺活量。
29.【答案】错误
【知识点】矿物的硬度
【解析】【分析】花岗岩比较粗糙且硬度较高。
30.【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水变成冰以后体积会增加。
31.【答案】乐乐;相同距离比较时间长短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一种方法是相同距离内比较时间,距离相同,时间越短,速度越快。乐乐用时更短,乐乐速度要快。
32.【答案】刻划石头时,铜针能刻动表示硬度较低,铜针刻不动、钢针能刻动表示硬度中等,钢针也刻不动表示硬度较高。
【知识点】矿物的硬度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如何判断石头的软硬。
33.【答案】人体支气管的末端连着许多肺泡,肺泡周围有大量的毛细血管,人体吸入的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人肺泡后从气管排出。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 肺位于胸 腔,左右各一, 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34.【答案】食物经过口腔内牙齿咀嚼、舌头搅拌与唾液混合,吞咽进入胃后,胃壁肌肉运动会把食物磨得更细,并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粥一样半液体状的物质,就是食糜。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食物在身体内是如何被消化的。
35.【答案】(1)空气泄露
(2)瓶中空气
(3)可以使玻璃管更细、热水更热等。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1)盖橡胶塞,为了防止空气泄漏,从而形成较密闭空间。
(2)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更明显。
(3)影响热胀冷缩性质的因素,温度更高,则空气体积膨胀更大,玻璃管更细,则水上升更高。
1 / 1小学科学大象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
一、知识展示台(每空1分,共24分)
1.液体、气体、固体都具有   的性质。
【答案】热胀冷缩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物体的物理性质之一 热胀冷缩。
2.鼻腔分为左右两腔,鼻腔中有   、鼻腔黏膜。鼻腔有   作用,还有给吸进的气体   、   的作用。
【答案】鼻毛;过滤;加温;加湿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鼻腔的内部结构以及作用。
3.(大象版科学2020-2021学年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检测卷)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   。 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   。
【答案】快慢;距离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称为速度,速度可以反应物体运动快慢,速度越大运动的越快。
4.水蒸发的快慢与水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有关系的,水在   的情况下燕发会加快。
【答案】吸收;受热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影响水蒸发的因素之一,受热。水蒸发是个吸收热量的过程,加热可以加快水蒸发。通风也可加快水蒸发。
5.   、   能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减轻车内人员受到的伤害。
【答案】安全带;安全气囊
【知识点】小车的制作与评估
【解析】【分析】安全带可以固定驾乘人员位置,减轻伤害。安全气囊里面充满气体,占据空间,具有缓冲性能,也可减轻人体撞击的伤害。
6.(小学科学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花岗岩由   、   和   等矿物组成。
【答案】石英;长石;云母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少量的云母等矿物组成。
7.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这一过程是由   、   、   共同完成的。
【答案】牙齿;舌头;唾液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食物进入口腔,进行初步消化,牙齿将食物切碎,舌头搅拌食物,唾液湿润食物。
8.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   ,二氧化碳   。(选填“减少”或“增加”)
【答案】减少;增加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9.有些矿产可以提炼出   ,例如铁矿石、铜矿石、钨矿石、锡矿石,这类矿产叫    。
【答案】金属;金属矿产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金属矿产的特征。
10.大肠比较粗,分布在   周围,大肠一端与小肠连接,另一端通过   与   相通,长约1.5米。
【答案】小肠;直肠;肛门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大肠的位置及特点。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从而形成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
二、选择大乐园(每题2分,共20分)
11.在人体呼吸过程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  )后从气管排出。
A.支气管 B.肺泡 C.鼻腔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肺是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当人体进行呼气时,血液中二氧化碳会进入肺泡,通过气管排出。
12.花岗岩中的白色透明颗粒应该是(  )。
A.长石 B.石英 C.云母
【答案】B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构成。石英的是白色透明颗粒,长石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而云母则为层状结构。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肠可以消化食物残渣
B.小肠可以吸收大部分营养物质
C.食物的消化要依靠身体各消化器官之间的协同工作
【答案】A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食物残渣的应为大肠,大肠吸收残渣中的水分。
14.下列物体的运动形式属于振动的是(  )。
A.被拨动的钢尺 B.前进的汽车车轮 C.向前行走的人
【答案】A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振动是指物体进行来回往复的运动。被拨动的钢尺为上下来回运动,为振动。B前进的车轮属于滚动。
15.夏天,人们发现各种饮料瓶内的液体都没有装满,这是为了(  )。
A.减少成本
B.让液体受热时有膨胀的空间
C.美观
【答案】B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当夏天气温升高,液体受热膨胀,所以留出足够的空间。
16.与抛出的纸飞机的运动轨迹最接近的是(  )。
A.跳动的皮球 B.抛出的铅球 C.载人观光的缆车
【答案】B
【知识点】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抛出的纸飞机为曲线运动。一般是单抛物线,而A跳动的皮球为多抛物线运动,C为直线运动。
17.(新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胃的主要功能是(  )
A.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B.进一步磨碎和分解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
C.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胃属于消化器官,它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磨碎和分解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
18.人在运动时比在安静时相同时间内的呼吸次数增加了,这是为了获得(  ),
A.更多氧气 B.更多养分 C.更多水分
【答案】A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人体运动后,需要更多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氧气是给身体提供能量的,运动后呼吸次数增加,是为了更大的获取氧气。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理岩用铜针就能刻上印记
B.花岗岩用铜针就能刻上印记
C.砂岩用指甲无法刻上印记
【答案】C
【知识点】矿物的硬度
【解析】【分析】铜针能刻动表示硬度较低,铜针刻不动、钢针能刻动表示硬度中等,钢针也刻不动表示硬度较高。
20.下列描述在水沸腾时才会出现的是(  )。
A.水中开始产生气泡
B.水的内部产生大量气泡并冲出水面
C.水面很平静
【答案】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水在加热中的变化,A水中开始产生气泡时,水处于被加热状态,仍没有达到沸腾。水在沸腾时,水温达到100℃,水内部产生大量气泡并在水面破裂。
三、对错审判厅(每题2分,共20分)
21.用酒精灯加热水时,水开始冒泡就说明水沸腾了。(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开始冒泡时,此时水温仍旧持续上升,并没有沸腾,当水沸腾时,水中会产生大气泡并冲向水面破裂。
22.后退不属于常见的运动形式。(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前进、后退、旋转、振动、滚动等等。
23.比较坚硬的砂岩用作建筑材料和铺路材料更合适。(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矿物的硬度
【解析】【分析】砂岩是很常见的建筑材料,但不是常用的铺路材料。砂岩经过破碎后容易形成微小的裂痕,致使耐压强度降低,路面易破损。
24.(新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食物只有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地磨碎、捣烂,才容易被身体吸收。(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 食物只有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地磨碎、捣烂,才容易被身体吸收,因此我们在吃饭时应该慢嚼细咽。
25.口腔与咽喉相连,所以它也是呼吸器官。(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 口腔为消化器官 。
26.在口腔里反复咀嚼食物,只能将食物破碎,再也没有其他作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口腔中协助消化的是牙齿、舌头和唾液的共同作用影响,牙齿可以将食物破碎,舌头搅拌食物,唾液可以湿润食物。
27.包装相同、类别不同的食品保质期可能不同。(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食品的保质期和食品的包装、类别有关。
28.肺活量是反映人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是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肺活量是 反映人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增强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肺活量。
29.花岗岩很软,可以用来装修房子。(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矿物的硬度
【解析】【分析】花岗岩比较粗糙且硬度较高。
30.寒冷的冬季,汽车不开时要及时放掉水箱中的水,避免水结冰后把水箱胀破。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水变成冰以后体积会增加。
四、读图辨析题(每2分,共4分)
31.校田径运动会上,乐乐、甜甜、欣欣三位同学的百米赛跑成绩如下表所示。
姓名 乐乐 甜甜 欣欣
成绩(秒) 13.8 14.6 16.5
根据表格分析,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采用的方法是   。
【答案】乐乐;相同距离比较时间长短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一种方法是相同距离内比较时间,距离相同,时间越短,速度越快。乐乐用时更短,乐乐速度要快。
五、巧妙简答区(22分)
32.判断石头的软硬标准是什么?
【答案】刻划石头时,铜针能刻动表示硬度较低,铜针刻不动、钢针能刻动表示硬度中等,钢针也刻不动表示硬度较高。
【知识点】矿物的硬度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如何判断石头的软硬。
33.(小学科学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人体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是怎样进行交换的?
【答案】人体支气管的末端连着许多肺泡,肺泡周围有大量的毛细血管,人体吸入的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人肺泡后从气管排出。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 肺位于胸 腔,左右各一, 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34.(小学科学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食糜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食物经过口腔内牙齿咀嚼、舌头搅拌与唾液混合,吞咽进入胃后,胃壁肌肉运动会把食物磨得更细,并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粥一样半液体状的物质,就是食糜。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食物在身体内是如何被消化的。
六、实践大乐园(10分)
35.下图所示为“喷泉”实验。当把热水倒在烧瓶上后,瓶中冷水会从玻璃管中喷出,形成“喷泉”。
(1)做“喷泉”实验时必须塞紧橡胶塞,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   。(选填“空气泄漏”“水分蒸发”或“热量散失”)
(2)如图所示的实验,“喷泉”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受热后体积膨胀。(选填“瓶中空气”“瓶中冷水”或“烧瓶外壁”)
(3)若想让实验中的“喷泉”喷得更高,可以怎么做?请写出两种方法。
【答案】(1)空气泄露
(2)瓶中空气
(3)可以使玻璃管更细、热水更热等。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1)盖橡胶塞,为了防止空气泄漏,从而形成较密闭空间。
(2)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更明显。
(3)影响热胀冷缩性质的因素,温度更高,则空气体积膨胀更大,玻璃管更细,则水上升更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