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化学每课一练 3.1 金属键 金属晶体 1(苏教版选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高二化学每课一练 3.1 金属键 金属晶体 1(苏教版选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5-13 11:1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 金属键 金属晶体 每课一练2(苏教版选修3)
基础过关
1.下列晶体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单质有(  )
A.白磷         B.氦气
C.金刚石 D.金属镁
解析:白磷由P4分子构成,金属镁由Mg2+和自由电子构成,都不符合题意。而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氦气为单原子分子,应为正确答案。?
答案:BC?
2.在金属晶体中,如果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间的作用力越大,金属的熔沸点越高。由此判断下列各组金属熔沸点高低顺序,其中正确的是(  )
A.Mg>Al>Ca B.Al>Na>Li
C.Al>Mg>Ca D.Mg>Ba>Al
解析:电荷数:Al3+>Mg2+=Ca2+=Ba2+>Li+=Na+,金属阳离子半径:r(Ba2+)>r(Ca2+)>r(Na+)
>r(Mg2+)>r(Al3+)>r(Li+),则A和C中,C正确。B中Li>Na,D选项中Al>Mg>Ba,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C?
3.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0 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构时得知:在边长10-7 cm的正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下列数据中的(  )
A.32 B.120 C.150 D.180
解析:M=Vm·ρ=×6.02×1023 mol-1×5.0 g·cm-3=150 g·mol-1,故?Mr=150。
答案:C?
4.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金属单质都以金属晶体形式存在
B.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不因形变而消失
C.钙的熔沸点低于钾
D.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好
解析:常温下,Hg为液态,不属于晶体形式,故A不正确。因为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因此金属键在一定范围内不因形变而消失,这实际上是金属有延展性的原因,B正确。钙的金属键应强于K,故熔沸点应高于K,C不正确。温度高,金属离子的热运动加强,对自由电子的移动造成阻碍,导电性减弱,故D不正确。?
答案:B?
5.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与自由电子无关的是(  )
A.密度大小 B.容易导电
C.延展性好 D.易导热
解析:对于金属,其易导电、导热性及延展性均与自由电子有关。?
答案:A?
6.铝硅合金(含硅13.5%)在凝固时收缩率很小,因而这种合金适合于铸造。现有下列三种晶体:①铝 ②硅 ③铝硅合金,它们的熔点从低到高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解析:三种晶体中,一般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的金属单质熔点,而铝与硅比较,硅属于原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故答案为D。?
答案:D?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周期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B.同周期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小熔点越高
C.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D.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小熔点越高
解析: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与金属阳离子的半径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关,阳离子半径越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少,熔沸点越低。?
答案:BD?
8.在单质的晶体中一定不存在的粒子是(  )
A.原子 B.分子 B.阴离子 D.阳离子
解析:单质晶体可能有:硅、金刚石——原子晶体,P、S、Cl2——分子晶体,Na,Mg——金属晶体,在这些晶体中,构成晶体的粒子分别是原子、分子、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C中阴离子只有存在于离子晶体中,构成离子晶体的粒子是阴、阳离子,所以离子晶体不可能形成单质晶体。?
答案:C?
9.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  )
A.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
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
解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变为金属离子,失去的电子称为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可以在金属晶体中自由移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就会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
答案:B?
10.某物质熔融状态可导电,固态可导电,将其投入水中水溶液也可导电,则可推测该物质可能是(  )
A.金属 B.非金属
C.可溶性碱 D.可溶性盐
解析:非金属在熔融状态不导电,所以B错误;可溶性碱、可熔性盐属于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时不导电,所以C、D也错误。符合条件的只有A,如钠、钾等。?
答案:A?
11.合金有许多特点,如NaK合金为液体,而Na和K的单质均为固体。据此,试推测:生铁、纯铁、碳三种物质中,熔点最低的是(  )
A.纯铁 B.生铁 C.碳 D.无法确定
解析:合金的熔沸点低于其各组分的熔沸点。?
答案:B?
12.在核电荷数1~18的元素中,其单质属于金属晶体的有__________;金属中,密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熔点最高的是__________,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单质还原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
解析: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一般可根据周期、族和主族序数来推断。凡是周期序数大于主族序数的元素,均为金属元素;若两序数相等的元素一般为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金属元素(H除外),但其单质仍为金属晶体,例如Na,Al,Be;周期序数小于主族序数的元素一般为非金属元素。?
答案:Li,Be,Na,Mg,Al Li Al Be Al Na?
综合运用
13.根据下列报道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05年7月4日北京时间上午1点50分,美国“深度撞击”号飞船释放的探测器以大约每小时3.67万千米的高速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深度撞击”号探测器的总重量为372千克,分为飞越舱和撞击舱两部分,撞击舱重113千克,主要是一块铜合金锥体。“深度撞击”使彗星表面的细粉状碎屑腾空而起。这些细粉状碎屑中含有水、二氧化碳和简单有机物。
(1)构成撞击舱的铜合金中含有的化学键是(  )
A.共价键 B.金属键 C.离子键 D.配位键
(2)“深度撞击”号探测器的撞击舱选用铜作主要材料,与铜的性质有密切关系。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一定错误的是(  )
A.铜是较活泼金属,利用铜燃烧产生巨大的能量来引爆彗星
B.铜对撞击时的观测产生的干扰小,并且也不会留下残余物而妨碍未来的观测
C.铜合金中的化学键作用强,保证了可用其制造结构上足够“硬”的撞击器
D.铜有较好的稳定性、较大的密度,其合金的硬度较大,这些都是铜“入选”的理由
(3)彗星表面的水和二氧化碳以固体形态存在,“深度撞击”使它们部分发生气化,在冰和干冰的气化过程中,它们(  )
A.分子内的化学键和分子间的范德瓦尔斯力均发生变化
B.分子内的化学键发生变化,范德瓦尔斯力?不变?
C.分子内的化学键不变,范德瓦尔斯力发生?变化?
D.分子内的化学键和分子间的范德瓦尔斯力均没发生变化
解析:本题是一道与最新科技相联系的新题。(1)(2)问题考查了金属铜的相关性质。(3)问中主要是发生物理变化,并未破坏化学键。?
答案:(1)B (2)A (3)C?
14.最近,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带来重大突破。已知铷是37号元素,质量数是85。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铷Rb37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族。
(2)关于铷的结构和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①与水反应比钠强烈
②它的原子半径比钠小
③它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CO2
④它的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和镁相同
⑤它是还原剂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 D.①③⑤
(3)氢化铷与水反应可放出氢气,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氢化铷溶于水显酸性
B.氢化铷中氢离子被还原为氢气
C.氢化铷与水反应时,水是还原剂
D.氢化铷中氢离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
(4)现有铷和另一种碱金属形成的合金50 g,当它与足量水反应时,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 L,这种碱金属可能是(  )
A.Li B.Na C.K D.Cs
解析:金属铷属于碱金属,由学过的碱金属钠的性质可推测出金属铷的相关性质。?
答案:(1)五 ⅠA (2)D (3)D (4)AB?
15.(教材变型题)判断下列晶体类型:
(1)SiI4:熔点120.5 ℃,沸点271.5 ℃,易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
(2)硼:熔点2 300 ℃,沸点2 550 ℃,硬度大__________。
(3)硒:熔点217 ℃,沸点685 ℃,溶于氯仿__________。
(4)锑:熔点630.74 ℃,沸点1 750 ℃,导电__________。
解析:(1)SiI4为低熔沸点化合物,为分子晶体。(2)熔沸点高,硬度大,是典型的原子晶体的特征,故硼为原子晶体。(3)硒溶于有机溶剂氯仿,显然不属于原子晶体和金属晶体,成为分子晶体。(4)据导电性,确认锑为金属晶体。?
答案:(1)分子晶体 (2)原子晶体 (3)分子晶体 (4)金属晶体?
16.(新信息题)金和铜可以形成多种金属化合物,其中一种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为面心立方结构)。
(1)该金属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已知A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mol-1,若该化合物的密度为d g·cm-3,试计算两个最近金原子的核间距。
解析:(1)处于顶点的离子为8个晶胞共有,每个原子有属于该晶胞,则Au原子数=8×=1;处于面上的离子,同时为两个晶胞共有,每个原子有属于该晶胞,则Cu原子数=6×=3,原子数比Cu∶Au=3∶1,则化学式为AuCu3。?
(2)1个晶胞占有的体积=(设a为棱长),则。?
答案:(1)AuCu3?
(2)两个最近金原子的核间距即该晶胞的棱长为:。
17.金晶体的最小重复单元(也称晶胞)是面心立方体,即在立方体的8个顶点各有一个金原子,各个面的中心有一个金原子,每个金原子被相邻的晶胞所共有(如图)。金原子的直径为d,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M表示金的摩尔质量。
(1)金晶体每个晶胞中含有__________个金原子。
(2)欲计算一个晶胞的体积,除假定金原子是刚性小球外,还应假定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一个晶胞的体积是多少?
(4)金晶体的密度是多少?
解析:(1)在每个面心立方体中,每个角上的金原子属8个晶胞所共有,因此每个原子有1/8属于晶胞;每个面的中心的金原子,根据类似的道理,每个原子有1/2属于晶胞。所以每个晶胞中的金原子数=8×(1/8)+6×(1/2)=4。(2)应假定:在立方体各个面的对角线上3个金原子彼此两两相切。(3)每个晶胞的体积为(d×2×)3=2d3。(4)每个晶胞的质量为,故金的密度为。
答案:(1)4?
(2)金属原子间相接触,即两两相切?
(3)2d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