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阿西里西》教案 总课时数 1
课型 课型 新授 编订人 审核人 执教时间 (第4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能做几个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能力目标 学会歌曲《阿西里西》,要求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情感目标 要求学生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激发音乐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的音乐作出评价。
学习重点 学会歌曲《阿西里西》,能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
学习难点 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
学习方法 自学引导、情境教学、 自主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动起来,播放歌曲《娃哈哈》跟老师一起随音乐进行律动。二、创设情境师:刚才这首欢快的歌曲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新疆,接下来的这首歌曲要带我们去另外一个神奇的地方。仔细听一听,这首歌曲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它的情绪是什么?(放音乐,请各组同学通过讨论感受歌曲特点)。师:我们今天学习《阿西里西》(板书)这是一首彝族民歌,阿西里西是彝族语“我们是好朋友”的意思,彝族是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彝族人民善良朴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阿西里西》这首歌曲就是贵州彝族的一首民歌,是彝族小朋友们做游戏时唱的一首歌曲。三、自学解疑师:让我们再来听一遍,听一听歌中都唱了什么?(放音乐)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师板书:丘都拉迪,生齐读)丘都拉迪是一个衬词,表示彝族小朋友召唤小伙伴来做游戏时欢乐的心情,“嗡啊嗡啊,啊呀”都是同一个意思。 师:“大家快来做游戏,人人快活笑嘻嘻”唱了几遍?(生回答)师提示“阿西里西”和“丘都拉迪”都要重复一遍来朗读。四、学唱歌曲1、教唱歌曲第一段。师:注意“丘都拉迪,嗡啊嗡啊,啊呀”是彝族小朋友召唤小伙伴时欢乐的心情,我们要唱得欢快、跳跃一些。再教唱一遍第一段。2、把第一段连起来唱一遍(提示学生高兴起来)。师:同学们唱得真有感情,如果能把第二段唱会,就更好了。3、教唱第二段。把第二段歌词连起来唱一遍。师:老师唱第一句,同学们唱第二句,师:下面,我们放松一下,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完整地把这首歌唱一遍。给予适当评价。五、分组游戏,激发兴趣师:《阿西里西》这首歌曲是彝族小朋友做游戏时演唱的歌曲,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答)师:你平时喜欢做什么游戏?(生回答)师:下面,我们也来一边唱着《阿西里西》一边做游戏,好吗?请每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最喜欢做什么游戏,然后告诉大家。讨论开始,师巡视。问一问各组准备玩什么游戏。师:请做游戏的同学踩着节拍来做,其他同学为他们唱歌,好吗?游戏开始。师:音乐停了,游戏也就停了。请其他同学评价一下各组的游戏做得怎么样,做得好的组给予表扬。强调游戏的时候,跟着节拍来做很重要。六、达标检测:请同学们分别演唱歌曲并感受歌曲的思想感情。小结:师:今天,同学们唱得高兴,玩得高兴,学会了贵州彝族民歌《阿西里西》,感受了欢快的情绪,请同学们回去以后,把这首歌唱给自己的家人听一听。让我们在下一节欢乐的音乐课中再相会。同学们,再见! 二次备课:指导学生分别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演唱歌曲,说说带来的不同感受。在练习的过程中尝试力度、速度、音色的变化给歌曲表现带来的不同效果,寻找小组喜欢的方式演唱歌曲并展示。小组讨论:联系生活创编情绪适合的歌词并展示。培养学生创作能力,引导他们善于观察、热爱生活,使一些优美的旋律赋予新生命。欣赏彝族火把节影像资料,拓宽视野,感受舞蹈与音乐结合所产生的艺术魅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合作意识。
归纳反思
学生对音乐感兴趣不太好,但对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还是感兴趣的。
作业设计
请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