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瑶族舞曲》教案 总课时数 1
课型 课型 新授 编订人 审核人 执教时间 (第5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此曲的音乐风格。2、熟唱《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理解音乐作品;3、掌握乐曲的律动、节拍、节奏、旋律等特点。
能力目标 1、学会分辨乐曲的三个组成部分,分析作品的结构。2、通过音乐描述想象舞蹈情景。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趣,增强和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学习重点 通过对《瑶族舞曲》的欣赏、理解掌握乐曲风格特点。
学习难点 从音乐表现手段入手分析理解音乐作品。
学习方法 自学引导、 自主活动、引导启发法、演示法、创作实验法、分析讨论法、对比法。
教学过程示标导学播放《茉莉花》创设情景:阶段目标:运用学生熟悉的具有南方特色的音乐导入新课。二、自学解疑:提问:1、歌曲叫什麽名字?简要讨论歌曲的情绪。2、此曲以什么形式演奏的?过渡语:一首优美的乐曲我们听完了,那么你们知道这是那个地方的乐曲吗?教师:这是一首江苏民歌,具有江苏民歌的典型特征,谁能说说南方音乐有什么特点?学生:委婉、优美教师:江南音乐大多流畅、委婉、细腻、《茉莉花》也充分体现了这一风格特点,那麽此曲是以什么形式演奏的呢?学生:管弦乐教师:此曲是以管弦乐的形式演奏的,其中运用了弦乐、管乐等。管弦乐合奏是合奏音乐中表现力最强的一种,它给人的音响效果丰满,有震撼力。师:今天我们将欣赏另外一首极具民族风格的管弦乐曲《瑶族舞曲》三、播放《瑶族舞曲》(运用多媒体,结合图像欣赏乐曲)自学内容: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分析乐曲、感受音乐风格。1、教师:通过欣赏《瑶族舞曲》你能想象到那些画面和情景?学生:山寨、瑶家男女在一起娱乐的场面教师:这首乐曲就是描绘瑶族人民在欢庆节日时歌舞的场面,作品是由刘铁山、茅沅在1956年创作,由彭修文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当时正是建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队少数民族实行了土地改革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此去表现了瑶族人民在党的关怀下过着欢乐幸福的生活。四、探究提升下面我们复听一下这首作品,思考一个问题,你认为这首作品应分为几段?学生:四段、三段3、教师:大家分得都很好,也都能说出自己的理由,那麽最佳的分法应该是几段呢?我们逐层逐段的分析一下。(1)教师:首先,我们先欣赏一下前八小节的引子部分,说出乐曲中都运用了哪些乐器,引子部分都描述了什麽情景?1=F 2/46 3 3 | 6 3 3 | 6 3 3 | 6 3 3 |、、学生:好像是一种弹拨乐器,人们好像正在准备跳舞、、、教师:大家很聪明,引子部分主要由大阮(出示)为主的弹拨乐器,走出轻盈的舞蹈节奏的音型。(用击掌的形式让学生体会此种节奏)教师:引子部分表现了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三无群的人们身穿节日盛装,轻轻敲击长鼓,从四面八方汇集在明亮的月光下。(2)过渡语:接下来看看他们在美丽的月光下都想做些什麽?我们欣赏一下第一段。看看乐曲在节奏和速度上有什麽对比关系?这样的处理作曲家想表现一个什麽样的情景。6 3 3 6 | 2 、1 | 7 2 1 7 | 6 5 3 |、、、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请学生拿出手中的打击乐器在自己认为应着重突出节奏的地方,敲击手中的打击乐器,体会节奏变化。教师:第一段由慢、快两个段落构成,徐缓委婉的主题由高潮奏出,带有舞蹈韵律,优美而抒情的旋律,犹如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翩翩起舞。给大家两分钟的事件给这一段旋律填词。然后,然后唱给大家听。学生:即兴创作、、、、、、在老师伴奏下分组歌唱、、、教师:主题第二次出现时,随着乐器的增加,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好似姑娘纷纷加入舞蹈行列,情绪逐渐高涨起来,后面的快板是由慢般的主要音调发展变化而来,节奏鲜明,热烈欢快,犹如小伙子们情不自禁的闯入姑娘们的舞蹈行列,双手兴奋敲击长鼓尽情的跳起来。6 3 2321 | 6 1 6 3 | 6 3 2321 |、、(3)教师:随着情节的发展过渡到了第二段,那末在节奏上有神麽变化呢?体现人们什麽样的心情呢?3 3 — | 1 1 — | 1 3 — | 3 3 1 — |、、、教师:音乐行过了六小节的过渡,进入悠静舒缓的第二段,节奏变成了3/4、拍,在谈不乐器衬托下,高音笙吹奏出富有歌唱性旋律,时而跳跃活泼,时而轻盈委婉,似恋人倾吐内心的爱恋之情,又好似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五、达标检测:请学生演唱乐曲的主旋律并感受乐曲的主题思想。六、小结阶段目标:反馈课堂效果,加深对歌曲风格的把握。1、引导学生谈自己的学习体会。2、请同学们在听一首宋祖英的《浏阳河》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全曲。 二次备课:1、分组表演 :请学生交替运用打击乐器演奏此曲,一组学生用铜钟奏强音,一组学生用手铃奏弱音,体会强弱对比关系。2、教师:我们一起听一下最后部分,看有什麽相似或相同的地方?3、再现了第一段主题,加进了热烈的打击乐器,速度越来越快,气氛越来越热烈,感情越来越奔放,乐曲在强烈的全奏中推向高潮,在欢腾的气氛中结束全曲。拓展延伸:根据《瑶族舞曲.》所描述的情节,让学生表演节目。让一组男女学生穿上瑶族服装到台上自编自演,其他同学运用手中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归纳反思
学生对音乐感兴趣不太好,但对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还是感兴趣的。
作业设计
请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