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饮酒歌》

文档属性

名称 《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饮酒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2-05-13 11:4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饮酒歌》教案 总课时数 1
课型 课型 新授 编订人 审核人 执教时间 第11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感受、体验《饮酒歌》的音乐情绪,并能辨认变化着的演唱形式。
能力目标 能够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并初步认识某些歌剧具有暗示剧情的作用。
情感目标 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对歌剧、歌剧音乐感兴趣,乐于了解与歌剧有关的音乐文化。
学习重点 作者的生平与贡献、歌剧的故事情节
学习难点 音乐家的流派风格
学习方法 启发式、示范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1.《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唱段简介作者简介张 敬 安(1925— )作曲家。1949年毕业于国立湖北师范学院音乐系,曾任湖北歌剧团团长。代表作有歌剧《洪湖赤卫队》、《罗汉钱》等。欧阳谦叔(1926— )作曲家。1953年毕业于华东音乐分院专修班,曾任湖北省歌剧团创作组组长。代表作有歌剧《洪湖赤卫队》等。2.乐曲分析第一段:自“娘的眼泪似水淌”至“含着眼泪叫亲娘,娘啊!”。这是一段抒情的慢板,4/4拍子,音调深沉婉转,表达了韩英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当韩英看到自己亲生母亲的热泪时,心潮起伏、难以平静,但她竭力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冷静而又真挚地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爱。第二段:从“娘说过那二十六年前”到“日夜把儿贴在胸口上”。这是一段叙述性的慢板,改用2/4拍子。回忆和叙述的音调如泣如诉,特别是尾腔的运用,催人泪下,唱出了韩英对苦难身世的回忆。第三段:自“从此后,一条破船一张网”始,至“我娘带儿去逃荒”止。这段音乐为2/4、1/4拍子,曲调紧凑,感情激越,速度突然增快一倍。采用快板手法,并运用切分节奏和叙述性的音调,强烈地控诉了彭霸天对韩英父母的迫害,也述说了母女二人相依为命、被迫逃荒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激起韩英对反动势力的无比仇恨。最后一句旋律中的装饰音更增强了音乐中的凄婉效果。第四段:从“自从来了共产党”到“洒尽鲜血心欢畅”,由一个较为昂扬的间奏开始,出现了明亮、颂扬的音调和铿锵有力的节奏,速度也转为快板,表现了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来到洪湖地区,解放了人民,也解放了韩英母女。接着,音乐转为散板,旋律变为高亢挺拔、坚定有力的朗诵式音调。它表达了韩英对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也表达了韩英对革命的坚强信心和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五段:从“娘啊!儿死后”始,至整个唱段结束。这是整个唱段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它采用了奔放的音调、较快的速度和民歌的风格,充分表现了韩英虽与母亲生离死别,却没有丝毫的恐惧、悲哀,反而充满了坚定乐观、视死如归的革命情绪。这一小段也采用了分节歌的形式,一再重复,加以强化,将韩英这位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及其崇高的内心世界表现得入木三分。 歌曲的最后两句,又采用了朗诵式的散板,壮丽辉煌;加上伴奏音乐烘托的气氛,将音乐推向高潮,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矗立在听众面前。二、自学解疑(一)《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1.请学生体验音乐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歌曲《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评价2.结合欣赏简要说明:张 敬 安、欧阳谦叔的生平、《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中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等。(二)再次欣赏乐曲 老师播放乐曲,学生欣赏了解乐曲的音乐情绪,学生能够分析乐曲的内容。(三)《饮酒歌》:1、作者简介威尔第(1813—1901) 意大利作曲家。当意大利为摆脱奥地利的统治而掀起革命浪潮时,他以自己的歌剧作品革命歌曲来鼓舞人民的斗志,因而获得“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美称。他一生创作颇多。其代表作有歌剧《利戈莱托》(即《弄臣》)、《茶花女》、《游吟诗人》、《假面舞会》、《阿伊达》等。 2、欣赏《饮酒歌》 学生跟琴模唱歌曲旋律。请学生体验音乐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歌曲 《饮酒歌》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评价。结合欣赏简要说明:威尔第的生平、《饮酒歌》中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等。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请学生了解歌剧相关的音乐知识及欣赏其它歌剧乐曲。四、达标检测:请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剧中的主题歌曲。五、小结: 1、这节课同学们对歌剧掌握的很好,特别是能够感受、体验两首作品的音乐情绪,并能够辨认变化着的演唱形式。2、请学生总结这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教师做最后总结。 二次备课:1、背景介绍这是歌剧《洪湖赤卫队》第四场中,韩英母女在牢房相会时的大段唱腔,是韩英的独唱部分,也可称之为这部歌剧的咏叹调。它是整个歌剧中最能深刻揭示韩英内心世界的主要唱段,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充分表现了韩英被捕后坚贞不屈、临危不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崇高的革命情操。2、探究讨论歌中三次出现“娘啊!儿死后……”的唱腔。歌唱家在演唱中做了怎样的处理。第一次着重于表现母女间的亲情,是女儿对母亲的希望;第二次着重于表现韩英对革命成功的强烈信心;第三次则着重于表现韩英对革命理想的无比执着。3、分析《饮酒歌》结构《《饮酒歌》为降B大调,3/8拍子,单三部曲式。歌曲的旋律重复了三遍。第一遍为阿尔弗莱德的独唱及朋友们的合唱;第二遍为薇奥列塔的独唱以及两位主人公的对唱,最后有合唱呼应;第三遍是客人们的合唱,此时的旋律转入降E大调,情绪显得更加热烈欢快。
归纳反思
在本次课上,学生们发挥了理解能力较强的优势,当然对歌剧的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从理解知识到熟练掌握和运用知识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会在今后的课堂上针对学生的问题循序渐进地练习,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作业设计
请学生课下搜集相关外国歌剧方面的知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