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13 14:4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中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12分)
一、夯实基础。(12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拈轻怕重(niān) 玄奘(zànɡ) 玛瑙(lǎo) 虬枝(qiú)
B、翌日(yì) 楠木(lán) 宽宥(yòu) 连亘(gèn)
C、迥异(jiǒng) 靛蓝(diàn) 解剖(pōu) 海市蜃楼(shèn)
D、迸溅(bènɡ) 胸襟(jīnɡ) 迥异(jiǒnɡ) 亵渎(xiè)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倔强 婆娑 呻吟 恹恹欲睡 忍峻不禁
B、玛瑙 奇崛 枯瘠 旁逸斜出 见义思迁
C、戳穿 笃信 秀颀 忧柔寡断 海市蜃楼
D、摒弃 温馨 芥蒂 全神贯注 精益求精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B、今天我们到校外分组活动,你是参加义务劳动小组呢?还是参加社会调查小组?
C、奥运志愿者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充满朝气,具有奉献精神。
D、《叫三声夸克》选自卞毓麟等人著《不知道的世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有改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有关单位在此次质量大检查之后,务必健全和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工作。
B、几个农民工到经理部索要工钱,经理派副经理和他的助手接待了这些农民工。
C、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当天的《时报》报道了一些义务献血者的动人事迹。
D、“嫦娥二号”成功发射,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B、美国经常对别国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C、记住自己做过的错事,是吃一堑长一智,避免重蹈覆辙的前提。
D、随着2008北京奥运的临近,大家对“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口号更是耳熟能详了。
6、下面各句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   。
(2)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   东西。
(3)水   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4)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   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A、训练 稀罕 唤起 支配   B、训练 稀罕 唤醒 支配
C、经验 奇怪 唤醒 掌握 D、经验 奇妙 唤起 支取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48分)
二、积累运用。(10分)
7、默写古诗文名句(每空0.5分,共5分)
(1)淮南秋雨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韦应物《闻雁》)
(2)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4) ,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5)《池鹤》中表现出诗人对仕宦生活厌倦和无奈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最能表现其豪情逸兴的诗句是:
, 。
8、诗词鉴赏。(5分)
渔 家 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表现的画面。(2分)
(3)下阕表现了守边将士异常复杂的心态,请对这种心态作简要的分析。(1分)
综合性学习。(8分)
9、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
事业是人类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明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屈原、司马迁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诵,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岳飞、郑成功、邓世昌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

谁做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树立了一座人生的不朽丰碑。
10、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三至五个字)。(1分)
(2)根据这一主题,仿照该栏目内容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1分)
(3)听说学校附近的一些饭店最近推出了“油炸麻雀”、“红烧野鸡”等“特色菜”,你爸爸来学校看你时便想带你出去到这些饭店尝尝鲜,你该怎么婉拒你爸爸呢?(2分)
(4)燕子是人们熟知和喜爱的鸟,在你们班举行的咏鸟诗歌赛诗会上,小明想说几句写燕子的诗句,你能为他准备一些吗?(至少两句)(2分)
四、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陋室铭》,完成11--15题。(1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1、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①有龙则灵( ) ②苔痕上阶绿( )
③无案牍之劳形( ) ④往来无白丁( )
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哪一组相同?( )(3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黄鹤楼》)
B.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尔临之。(《马说》)
C.可以调素琴。 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人琴俱亡》)
D.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
13、用现代汉语翻译。(2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
14、从文中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陋室不陋?(3分)
答:
15、本文用类比的方式引出或表明作者的志趣。请举一例分析,并说明其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选文《天桥》,回答16—19 题。(8分)
天桥,是对各类天桥的统称。其实,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可划分为“人行天桥”,“车行天桥”,人车混行的立交桥和构成城市高架路系统的“立体交叉高架桥”等等。
天桥的结构,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现已有梁式结构天桥,钢架结构天桥,悬索结构天桥,斜拉结构天桥等等多种。它们有的结构简单,便于建造;有的富于变化,形式多样;有的凌空飞架,雄浑壮观……构成了城市现代交通的一幅彩虹竞渡的立体画卷。
天桥的形状更是千姿百态,风格各异。人行天桥一般有一字型、T字型、十字型、S型、Y型、U型等多种,皆无定型,根据地形地貌灵活设计。车行天桥基本类型有菱型、苜蓿型、环型、喇叭型等。总之,只要把使用功能、结构和外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取得良好的艺术和技术效果。
城市里的天桥,不仅是城市繁荣兴旺的标志,更主要的是它在城市交通、能源、效益诸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上海延安东路人行天桥为例,在天桥启用后,天桥附近100米内的机动车速度较前提高了28%,而交通事故下降了80%,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十分明显的。我国自1964年广州建造第一座立交桥以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目前所建各类立交桥已达数千座,在城市交通、能源、效益诸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天桥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的天桥将是一种立体化的综合结构,天桥将把整个地区的高层建筑在不同层次上连接起来,人们可通过天桥从这个商店走到那个商店,从家里走到医院、学校、办公楼,或者走亲访友,或者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娱乐活动。
16、本文说明的对象是天桥,采用 顺序,依次说明了天桥的分类、 、 、 、 。(3分)
17、本文除第一段外,其它各段在表意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段首用 句概括文段的内容。(1分)
18、文中划线句除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9、请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说说下边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车行天桥基本类型有菱型、苜蓿型、环型、喇叭型等。
(三)阅读选文 季羡林的《清塘荷韵》,回答20—23题。(10分)
①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②莲子,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命了。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原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③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漂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运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
④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广大,都是惊人的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荷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整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
⑤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的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
⑥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骨朵,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粗略估计,今年大概开了将近一千朵。真可以算是洋洋大观了。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是一下子从夏天转入秋天。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远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为我的荷祝福。
20、本文写的是荷花,简要概括全文围绕“荷”行文思路。(3分)
想荷——( )——( )——( )——祝荷
21、第④自然段中说“我心中狂喜”,概括其原因?(3分)
22、文章标题为“清塘荷韵”,请你概括说说 “荷韵”有哪些? (2分)
23、荷花经历数年艰辛才开始长出,却很快又遭遇寒冬,这是怎样的一种生命苦难啊!联系社会实际或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生命苦难的看法?(2分)
第三部分 作文(40分)
五、作文。(40分)
24、岁月如梭,你已走过一段人生路,途中一定有许多让你收益的东西。也许是一处风景、一段真情、一次活动,也许是一次愉快的合作,也许是一次痛苦的选择······再回首,那些刻骨铭心的画面,一定会带给你非同寻常的感悟。
请以“再回首”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场号 : 座位号:
////////////////////////////////////////////////////////////////////////答 题 不 得 超 过 此 密 封 线/////////////////////////////////////////////////////////////////////////////////////////////////////////////////////////////////////////////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场号 : 座位号:
////////////////////////////////////////////////////////////////////////答 题 不 得 超 过 此 密 封 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