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21 09:03:59

文档简介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1.(2020六下·渭滨期末)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
2.(2020六下·渭滨期末)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的   、   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3.(2020六下·渭滨期末)由于狼在夜间捕食时,经常捕捉到显眼的白色绵羊,很快,森林中绵羊都是   色的了,这就是   的结果。
4.(2020六下·渭滨期末)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   关系或   关系。
5.(2020六下·渭滨期末)   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6.(2020六下·渭滨期末)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   的关系,这种关系像   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称为   。它的源头是   ,终点是   。
7.(2020六下·渭滨期末)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   年被发现的。
8.(2020六下·渭滨期末)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   、   、以及   。
9.(2020六下·渭滨期末)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   。
10.(2020六下·渭滨期末)张衡利用   的原理,发明了   。
11.(2020六下·渭滨期末)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12.(2020六下·渭滨期末)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会越来越高,体重也会越来越重。
13.(2020六下·渭滨期末)孩子与父母的相貌特征一定完全相同。
14.(2020六下·渭滨期末)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的物质发生变异。
15.(2020六下·渭滨期末)大熊猫、白鳍豚等生物几千万年以来没有多大变化,说明进化规律并不适合所有物种。
16.(2020六下·渭滨期末)通过对恐龙化石进行发掘、清理和复原,人类得到了很多有关恐龙的信息。
17.(2020六下·渭滨期末)“活化石”就是指珍稀动物。
18.(2020六下·渭滨期末)生态瓶要放到阳光直射的地方。
19.(2020六下·渭滨期末)煤埋藏在地下,它的形成与太阳无关。
20.(2020六下·渭滨期末)懂得科学知识是一种本领,能把学到的科学原理应用在物品的制作上是更大的本领。
21.(2020六下·渭滨期末)世界上第一个以实践来验证地球是球形的人是(  )。
A.亚里士多德 B.哥伦布 C.麦哲伦
22.(2020六下·渭滨期末)维生素是人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因为缺乏维生素(  )。
A.人的性格会变 B.人体会患各种疾病 C.人的记忆力会衰退
23.(2020六下·渭滨期末)下面不属于科学用脑的是(  )。
A.多睡觉 B.课程交替 C.勤于思考
24.(2020六下·渭滨期末)10万棵的三叶草中,才有一株会长出四片叶子,这是生物的(  )现象。
A.遗传 B.变异 C.自然选择
25.(2020六下·渭滨期末)北极狐的耳朵比红狐长得小,个体却长得要大,这是为了(  )。
A.捕猎食物 B.野外奔跑 C.适应寒冷
26.(2020六下·渭滨期末)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老鹰→老鼠→草 B.草→老鼠→老鹰 C.草→老鹰→老鼠
27.(2020六下·渭滨期末)下列属于人类利用的新能源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
B.沼气、地热、海洋能
C.木块、干草、炭
28.(2020六下·渭滨期末)我们能进行各种运动,是靠(  )。
A.化学能 B.热能 C.光能
29.(2020六下·渭滨期末)我国能源消耗结构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
A.核能 B.木材 C.矿物燃料
30.(2020六下·渭滨期末)科学家发现蝙蝠是利用(  )的方式来探测目标,在它的启示下发明了雷达。
A.嗅觉定位 B.回声定位 C.视觉定位
31.(2020六下·渭滨期末)将下列珍惜动植物与其分布地连起来。
扬子鳄 贵州、四川、云南
珙 桐 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
白鳍豚 四川、陕西、甘肃
大熊猫 安徽、江苏、浙江、江西
藏羚羊 西藏、青海、新疆
32.(2020六下·渭滨期末)将下列变异与对生物的影响进行连线。
玉米叶子白化,致使花粉死亡
小麦的秆矮,抗倒伏
人变得不能分辨颜色
有利变异
棉花纤维长度增加
水稻种子颗粒变大
黄豆子叶发达 有害变异
老鼠找洞的“本领”变差
老鼠躲避敌害的能力增强
33.(2020六下·渭滨期末)写出下列物体存在的能量转换过程。
(1)风车转动:   
(2)煤炭燃烧:   
(3)钉钉子:   
(4)电饭锅煮饭:   
(5)人跑步:   
34.(2020六下·渭滨期末)① 原始鸟类 ② 最早的鱼类 ③ 最早的哺乳类
④ 最早的两栖类 ⑤ 最早的爬行类
按在地层中出现年代由早到晚的次序,依次是:   (填序号)
35.(2020六下·渭滨期末)
请按鱼化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标出下面五幅图的序号。
(  ) (  ) (  ) (  ) (  )
36.(2020六下·渭滨期末)美国西部是一块资源丰富、森林成片、草原辽阔、土地肥沃的宝地,是美国农业发展得天独厚的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粮食短缺,小麦价格上涨,促使美国中部各州的农场主纷纷赶来开发西部。为了扩大耕地,他们把大片的森林砍倒,把大片的草原、草甸开垦出来。在新开垦的土地上,农场主们种植了粮食作物,然后通过卖粮赚了许多钱。1934年5月11日凌晨,一场灾难降临了,从美国西部刮起了一场遮天蔽日的黑色怪风,怪风携带着泥沙腾空而起,自西向东迅速蔓延,持续了整整3天3夜!
(1)以上资料表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就失去了   。
(2)破坏美国西部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是   。
(3)如果美国政府聘请你主管农业发展,你要改变这种状态,要采用什么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微生物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解答】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定义。
2.【答案】身体形态;心理方面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巨变期。身体迅速长高长长,长宽,性器官发育成熟。心理也出现了较大变化,变得敏感,忧虑,脆弱。
3.【答案】黑;自然选择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大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黑色的绵羊在森林里才能躲避狼的视线,保护自己。
4.【答案】伙伴;敌对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同一梄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互相依存关系,和吃与被吃关系。也就是伙伴和敌对。
5.【答案】澄江生物化石群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达尔文认为进化是渐进式的,但是澄江动物化石群表明生物进化还存在爆发式的进化,澄江动物化石群从实物上补充了达尔文进化论的不足。
6.【答案】吃与被吃;链条;食物链;植物;凶猛的动物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例如草→兔→鹰
7.【答案】1822
【知识点】恐龙
【解析】【解答】最早的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
【分析】恐龙化石,是指恐龙死后身体中的软组织因腐烂而消失,骨骼(包括牙齿)等硬体组织沉积在泥沙中,处于隔绝氧气的环境下,经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沉积作用,骨骼完全矿物化而得以保存。
8.【答案】喷洒农药;过度放牧;过度捕捞
【解析】【分析】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喷洒农药,使虫子减少,过度放牧使花草减少,过度捕捞使海洋生物减少。
9.【答案】能量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一切活动都需要能量。
10.【答案】地震波在固体中传播;地动仪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地动仪有八个方位,他们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地震波在固体传播,会引起其他物体振动,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水的三态变化 气态-液态-固态,但本质仍旧是水。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成年后,人的身高就不会再生长,软骨层不会再发育。体重或会增重,或不变,或减少。
13.【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孩子遗传了父母的基因,但一些隐性基金是不会显露的。像但不完全一样。
14.【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人工可以使遗传物质放生变异,例如X射线、r射线使基因突变。
15.【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没多大变化,但是有变化。只是变化较慢。进化规律适合所有物种。
16.【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为研究地质时期的动、植物生命史提供了证据。
17.【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活化石是在种系发生中的某一线系长期未发生前进进化,也未发生分支进化,更未发生线系中断,而是处于停滞进化状态的结果,并仍然是现存的种类。例如银杏、水杉、大熊猫。并不只是珍稀动物。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植物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观察动物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生态瓶不可以放在阳光直晒的地方,因为生态瓶的空间小,阳光直接照射会导致生态瓶内温度过高,从而导致植物死亡,而且生态瓶内的植物都属于阴生植物,在烈日下照射容易缺水变蔫。
19.【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煤是古代植物遗体的堆积层埋在地下后,经过长时期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如果没有太阳,根本就没有植物,也就不可能形成煤。
20.【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 学以致用,学好科学,就是为了在工程领域有更大的进步。
21.【答案】C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最终回到原点证明了地球是球形。
22.【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维生素对身体的新陈代谢起到调节的作用,人体并不会自身产生。
23.【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正常人的睡眠时间过短或者过长,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正常人睡眠大概每天是7-8个小时左右,第二天能够保持精力的充沛,无论是学习和工作,能够保持较好状态。多睡觉会引起疲劳精神状态差等。
24.【答案】B
【解析】【分析】三叶草的基因遗传给后代也是三叶草,只有当基因突变才有可能成四叶草。
25.【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北极狐生活在寒冷的北极,个体大,脂肪层后,皮毛长大都起到保暖的作用。适应寒冷。
26.【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
27.【答案】B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能源按开发利用状况分类:
(1)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2)新能源,如:核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沼气、风能。
28.【答案】A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化学能也成内能是供我们身体运动的能量。
29.【答案】C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 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占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0%以上,煤炭属于矿产资源。
30.【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仿生学的应用。生活中很多仿生的应用,例如利用萤火虫发光发明冷光灯。
31.【答案】扬子鳄—安徽、江苏、浙江、江西; 珙桐—贵州、四川、云南;
白鳍豚—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 大熊猫—四川、陕西、甘肃;
藏羚羊—西藏、青海、新疆 。
【解析】【分析】动植物的生长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32.【答案】有利变异:小麦的秆矮,抗倒伏;棉花纤维长度增加;水稻种子颗粒变大;黄豆子叶发达;老鼠躲避敌害的能力增强。
有害变异:玉米叶子白化,致使花粉死亡;人变得不能分辨颜色;老鼠找洞的“本领”变差。
【解析】【分析】按照变异是否对生物有利分成了有利变异和有害变异。
33.【答案】(1)风能转化成动能
(2)化学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3)机械能转化成声能、热能和动能
(4)电能转化成热能
(5)化学能转化成动能和热能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是可以转化的(1)风车转动,风的能量使风车转动有了动能。(2)煤炭燃烧会发光发热也就是有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3)钉钉子会用力发出声音,摩擦生热,也就是由机械能转化为声能热能和动能。(4)电饭锅热饭需要用到电,饭会被加热。也就是电能转化成热能。(5)人跑步身体会热,由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和动能。
34.【答案】②④⑤③①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生物进化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级到高级。万物起源于海洋,最开始的是鱼类后来慢慢进化成两栖类再进化有了爬行类再进化成鸟类再进化哺乳类。
35.【答案】⑤;①;④;②;③
【解析】【分析】 最早的泥盆纪的原始鱼类主要保存在砂岩、粉砂岩中。 中生代早期软骨鱼类仅具有牙、鳞和鳍的化石。中生代晚期的是硬骨鱼类化石丰富,产地较多。如中国北方晚侏罗世盛产的狼鳍鱼、贵州中三叠世的中华真颚鱼。新生代的鱼类化石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中部,如鄂西、赣北古近纪的江汉鱼和临江鱼。
36.【答案】(1)平衡
(2)人类活动
(3)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目的是唤起人类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
(1)生态系统是和谐的,一旦破环,生态系统就会不平衡。(2)根据短文,人类为了经济利益,砍伐树木,破坏草原,破坏了生态。所以罪魁祸首是人类。(3)恢复到原来的平衡,树木可以防风固沙所以要退耕还林/植树造林。
1 / 1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1.(2020六下·渭滨期末)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
【答案】微生物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解答】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定义。
2.(2020六下·渭滨期末)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的   、   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答案】身体形态;心理方面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巨变期。身体迅速长高长长,长宽,性器官发育成熟。心理也出现了较大变化,变得敏感,忧虑,脆弱。
3.(2020六下·渭滨期末)由于狼在夜间捕食时,经常捕捉到显眼的白色绵羊,很快,森林中绵羊都是   色的了,这就是   的结果。
【答案】黑;自然选择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大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黑色的绵羊在森林里才能躲避狼的视线,保护自己。
4.(2020六下·渭滨期末)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   关系或   关系。
【答案】伙伴;敌对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同一梄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互相依存关系,和吃与被吃关系。也就是伙伴和敌对。
5.(2020六下·渭滨期末)   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答案】澄江生物化石群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达尔文认为进化是渐进式的,但是澄江动物化石群表明生物进化还存在爆发式的进化,澄江动物化石群从实物上补充了达尔文进化论的不足。
6.(2020六下·渭滨期末)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   的关系,这种关系像   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称为   。它的源头是   ,终点是   。
【答案】吃与被吃;链条;食物链;植物;凶猛的动物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例如草→兔→鹰
7.(2020六下·渭滨期末)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   年被发现的。
【答案】1822
【知识点】恐龙
【解析】【解答】最早的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
【分析】恐龙化石,是指恐龙死后身体中的软组织因腐烂而消失,骨骼(包括牙齿)等硬体组织沉积在泥沙中,处于隔绝氧气的环境下,经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沉积作用,骨骼完全矿物化而得以保存。
8.(2020六下·渭滨期末)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   、   、以及   。
【答案】喷洒农药;过度放牧;过度捕捞
【解析】【分析】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喷洒农药,使虫子减少,过度放牧使花草减少,过度捕捞使海洋生物减少。
9.(2020六下·渭滨期末)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   。
【答案】能量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一切活动都需要能量。
10.(2020六下·渭滨期末)张衡利用   的原理,发明了   。
【答案】地震波在固体中传播;地动仪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地动仪有八个方位,他们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地震波在固体传播,会引起其他物体振动,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11.(2020六下·渭滨期末)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水的三态变化 气态-液态-固态,但本质仍旧是水。
12.(2020六下·渭滨期末)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会越来越高,体重也会越来越重。
【答案】错误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成年后,人的身高就不会再生长,软骨层不会再发育。体重或会增重,或不变,或减少。
13.(2020六下·渭滨期末)孩子与父母的相貌特征一定完全相同。
【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孩子遗传了父母的基因,但一些隐性基金是不会显露的。像但不完全一样。
14.(2020六下·渭滨期末)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的物质发生变异。
【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人工可以使遗传物质放生变异,例如X射线、r射线使基因突变。
15.(2020六下·渭滨期末)大熊猫、白鳍豚等生物几千万年以来没有多大变化,说明进化规律并不适合所有物种。
【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没多大变化,但是有变化。只是变化较慢。进化规律适合所有物种。
16.(2020六下·渭滨期末)通过对恐龙化石进行发掘、清理和复原,人类得到了很多有关恐龙的信息。
【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为研究地质时期的动、植物生命史提供了证据。
17.(2020六下·渭滨期末)“活化石”就是指珍稀动物。
【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活化石是在种系发生中的某一线系长期未发生前进进化,也未发生分支进化,更未发生线系中断,而是处于停滞进化状态的结果,并仍然是现存的种类。例如银杏、水杉、大熊猫。并不只是珍稀动物。
18.(2020六下·渭滨期末)生态瓶要放到阳光直射的地方。
【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植物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观察动物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生态瓶不可以放在阳光直晒的地方,因为生态瓶的空间小,阳光直接照射会导致生态瓶内温度过高,从而导致植物死亡,而且生态瓶内的植物都属于阴生植物,在烈日下照射容易缺水变蔫。
19.(2020六下·渭滨期末)煤埋藏在地下,它的形成与太阳无关。
【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煤是古代植物遗体的堆积层埋在地下后,经过长时期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如果没有太阳,根本就没有植物,也就不可能形成煤。
20.(2020六下·渭滨期末)懂得科学知识是一种本领,能把学到的科学原理应用在物品的制作上是更大的本领。
【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 学以致用,学好科学,就是为了在工程领域有更大的进步。
21.(2020六下·渭滨期末)世界上第一个以实践来验证地球是球形的人是(  )。
A.亚里士多德 B.哥伦布 C.麦哲伦
【答案】C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最终回到原点证明了地球是球形。
22.(2020六下·渭滨期末)维生素是人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因为缺乏维生素(  )。
A.人的性格会变 B.人体会患各种疾病 C.人的记忆力会衰退
【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维生素对身体的新陈代谢起到调节的作用,人体并不会自身产生。
23.(2020六下·渭滨期末)下面不属于科学用脑的是(  )。
A.多睡觉 B.课程交替 C.勤于思考
【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正常人的睡眠时间过短或者过长,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正常人睡眠大概每天是7-8个小时左右,第二天能够保持精力的充沛,无论是学习和工作,能够保持较好状态。多睡觉会引起疲劳精神状态差等。
24.(2020六下·渭滨期末)10万棵的三叶草中,才有一株会长出四片叶子,这是生物的(  )现象。
A.遗传 B.变异 C.自然选择
【答案】B
【解析】【分析】三叶草的基因遗传给后代也是三叶草,只有当基因突变才有可能成四叶草。
25.(2020六下·渭滨期末)北极狐的耳朵比红狐长得小,个体却长得要大,这是为了(  )。
A.捕猎食物 B.野外奔跑 C.适应寒冷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北极狐生活在寒冷的北极,个体大,脂肪层后,皮毛长大都起到保暖的作用。适应寒冷。
26.(2020六下·渭滨期末)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老鹰→老鼠→草 B.草→老鼠→老鹰 C.草→老鹰→老鼠
【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
27.(2020六下·渭滨期末)下列属于人类利用的新能源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
B.沼气、地热、海洋能
C.木块、干草、炭
【答案】B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能源按开发利用状况分类:
(1)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2)新能源,如:核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沼气、风能。
28.(2020六下·渭滨期末)我们能进行各种运动,是靠(  )。
A.化学能 B.热能 C.光能
【答案】A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化学能也成内能是供我们身体运动的能量。
29.(2020六下·渭滨期末)我国能源消耗结构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
A.核能 B.木材 C.矿物燃料
【答案】C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 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占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0%以上,煤炭属于矿产资源。
30.(2020六下·渭滨期末)科学家发现蝙蝠是利用(  )的方式来探测目标,在它的启示下发明了雷达。
A.嗅觉定位 B.回声定位 C.视觉定位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仿生学的应用。生活中很多仿生的应用,例如利用萤火虫发光发明冷光灯。
31.(2020六下·渭滨期末)将下列珍惜动植物与其分布地连起来。
扬子鳄 贵州、四川、云南
珙 桐 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
白鳍豚 四川、陕西、甘肃
大熊猫 安徽、江苏、浙江、江西
藏羚羊 西藏、青海、新疆
【答案】扬子鳄—安徽、江苏、浙江、江西; 珙桐—贵州、四川、云南;
白鳍豚—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 大熊猫—四川、陕西、甘肃;
藏羚羊—西藏、青海、新疆 。
【解析】【分析】动植物的生长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32.(2020六下·渭滨期末)将下列变异与对生物的影响进行连线。
玉米叶子白化,致使花粉死亡
小麦的秆矮,抗倒伏
人变得不能分辨颜色
有利变异
棉花纤维长度增加
水稻种子颗粒变大
黄豆子叶发达 有害变异
老鼠找洞的“本领”变差
老鼠躲避敌害的能力增强
【答案】有利变异:小麦的秆矮,抗倒伏;棉花纤维长度增加;水稻种子颗粒变大;黄豆子叶发达;老鼠躲避敌害的能力增强。
有害变异:玉米叶子白化,致使花粉死亡;人变得不能分辨颜色;老鼠找洞的“本领”变差。
【解析】【分析】按照变异是否对生物有利分成了有利变异和有害变异。
33.(2020六下·渭滨期末)写出下列物体存在的能量转换过程。
(1)风车转动:   
(2)煤炭燃烧:   
(3)钉钉子:   
(4)电饭锅煮饭:   
(5)人跑步:   
【答案】(1)风能转化成动能
(2)化学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3)机械能转化成声能、热能和动能
(4)电能转化成热能
(5)化学能转化成动能和热能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是可以转化的(1)风车转动,风的能量使风车转动有了动能。(2)煤炭燃烧会发光发热也就是有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3)钉钉子会用力发出声音,摩擦生热,也就是由机械能转化为声能热能和动能。(4)电饭锅热饭需要用到电,饭会被加热。也就是电能转化成热能。(5)人跑步身体会热,由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和动能。
34.(2020六下·渭滨期末)① 原始鸟类 ② 最早的鱼类 ③ 最早的哺乳类
④ 最早的两栖类 ⑤ 最早的爬行类
按在地层中出现年代由早到晚的次序,依次是:   (填序号)
【答案】②④⑤③①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生物进化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级到高级。万物起源于海洋,最开始的是鱼类后来慢慢进化成两栖类再进化有了爬行类再进化成鸟类再进化哺乳类。
35.(2020六下·渭滨期末)
请按鱼化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标出下面五幅图的序号。
(  ) (  ) (  ) (  ) (  )
【答案】⑤;①;④;②;③
【解析】【分析】 最早的泥盆纪的原始鱼类主要保存在砂岩、粉砂岩中。 中生代早期软骨鱼类仅具有牙、鳞和鳍的化石。中生代晚期的是硬骨鱼类化石丰富,产地较多。如中国北方晚侏罗世盛产的狼鳍鱼、贵州中三叠世的中华真颚鱼。新生代的鱼类化石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中部,如鄂西、赣北古近纪的江汉鱼和临江鱼。
36.(2020六下·渭滨期末)美国西部是一块资源丰富、森林成片、草原辽阔、土地肥沃的宝地,是美国农业发展得天独厚的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粮食短缺,小麦价格上涨,促使美国中部各州的农场主纷纷赶来开发西部。为了扩大耕地,他们把大片的森林砍倒,把大片的草原、草甸开垦出来。在新开垦的土地上,农场主们种植了粮食作物,然后通过卖粮赚了许多钱。1934年5月11日凌晨,一场灾难降临了,从美国西部刮起了一场遮天蔽日的黑色怪风,怪风携带着泥沙腾空而起,自西向东迅速蔓延,持续了整整3天3夜!
(1)以上资料表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就失去了   。
(2)破坏美国西部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是   。
(3)如果美国政府聘请你主管农业发展,你要改变这种状态,要采用什么方法?
【答案】(1)平衡
(2)人类活动
(3)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目的是唤起人类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
(1)生态系统是和谐的,一旦破环,生态系统就会不平衡。(2)根据短文,人类为了经济利益,砍伐树木,破坏草原,破坏了生态。所以罪魁祸首是人类。(3)恢复到原来的平衡,树木可以防风固沙所以要退耕还林/植树造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