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 人口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 人口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14 16:1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人口
知识点1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下图是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一组漫画。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计划生育可以缓解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C.开放二孩政策是因为我国人口呈现负增长
D.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2.能正确反映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
)
A.a—c—d—b
B.b—c—a—d
C.c—a—b—d
D.d—b—a—c
3.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 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③人口政策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点2 人口东多西少
  下图反映了我国人口分布状况,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AB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其中B对应的是我国的(
)
A.黑河
B.曲靖
C.贵阳
D.腾冲
5.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青海
B.新疆
C.西藏
D.云南
6.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分布,说法错误的是(
)
A.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B.高原地区人口少,平原地区人口多
C.沿海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地区人口少
D.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
  “婚姻贫困”是我国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到2020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400万,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不包括(
)
A.生育率较低
B.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养儿防老”的思想
2.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
)
A.限制城乡人口流动
B.适当调整生育政策
C.严控城市人口增长
D.增加基础设施建设
  国际上将年龄在15~59岁的人口划定为劳动年龄人口。我国2016年1月起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将影响未来劳动人口数量。读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预测图,完成3~4题。
3.政策实施后的10年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
)
A.持续增加
B.保持不变
C.先降后增
D.持续下降
4.政策实施后将使我国(
)
A.人口总数保持不变
B.老年人口数量减少
C.劳动年龄人口降到8亿的时间延迟
D.人口分布不均的格局发生明显改变
  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中国大陆(包括除港、澳、台及海外华侨外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总人口数突破了14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当前的“全面二孩”生育政策虽然发挥了成效,但人口出生率却未达到专家预测的结果。据此完成5~6题。
5.全面放开二孩后,人口出生率并没有达到专家预测结果的原因是(
)
①房价高涨,养老负担重,生育意愿下滑 ②社会发展日渐成熟,观念进步,女性自主意识更强 ③家庭的社会功能地位日渐减弱 ④丁克族不断增多,加剧生育危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相对于出生人口的不断锐减,更危险的是人口结构的失衡。我国人口结构失衡的影响不包括(
)
A.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B.高端制造业迅速发展
C.低端制造业面临向发展中国家外迁的压力
D.加重社会养老负担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2020年底,我国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读我国60岁以上人口预测时钟示意图,完成7~8题。
7.我国开展人口普查有利于(
)
①预测未来人口 ②合理建设养老设施 ③推测矿产资源储量 ④科学制定经济发展规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据图可知,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B.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C.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D.人口数量开始减少
  “黑河—腾冲”线为我国人口地理界线,被称为“胡焕庸线”。图中左边为“胡焕庸线”东南部和西北部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对比图,图中右边为中国人口密度图。读图,完成9~10题。
9.“胡焕庸线”的西北部(
)
A.人口数量始终未变
B.人口密度均大于100人/千米2
C.人口密度持续减小
D.人口比东南部稀疏
10.多年来,“胡焕庸线”所反映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几乎不变,这说明(
)
A.人口政策调节作用显著
B.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影响
C.东、西部经济水平一致
D.东、西部之间无人口流动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不包括港、澳、台人口数)。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
全国人
口总数
11.60亿
12.95亿
13.40亿
14.12亿
材料二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90亿(65岁及以上人口),且以每年近800万的速度增加,人口正在进入老龄化。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1)2020年我国进行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达 
 亿,是世界上人口  
 的国家。人口众多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  
 资源,但同时也会对  
 造成巨大压力。?
(2)根据材料二,判断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3)结合材料三和漫画可知,我国  
 
 问题突出,其主要原因是  
 
。?
A.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
B.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C.平均寿命延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人口素质提高
(4)上述人口问题可能会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第二节 人口
知识点1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人口总数: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 13.40 亿(不包括港、澳、台人口数),约占世界人口的 1/5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人口增长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口增长 较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增长 迅速 。?
3.人口众多的影响。
(1)利: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 劳动力 和 消费市场 。?
(2)弊:给国家 资源 、环境和 社会经济 带来沉重的压力。?
4.人口政策: 计划生育 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知识点2 人口东多西少
5.人口密度: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 143 人/平方千米,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平方千米)的 3 倍多,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6.人口分布:我国人口分布 很不均匀 。东部地区人口密度 大 ,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如果从黑龙江 黑河 到云南 腾冲 画一条直线,则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 稀疏 。?
课时训练
知识点1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下图是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一组漫画。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计划生育可以缓解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C.开放二孩政策是因为我国人口呈现负增长
D.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2.能正确反映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
A
)
A.a—c—d—b
B.b—c—a—d
C.c—a—b—d
D.d—b—a—c
3.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D
)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 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③人口政策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点2 人口东多西少
  下图反映了我国人口分布状况,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AB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其中B对应的是我国的(
D
)
A.黑河
B.曲靖
C.贵阳
D.腾冲
5.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C
)
A.青海
B.新疆
C.西藏
D.云南
6.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分布,说法错误的是(
D
)
A.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B.高原地区人口少,平原地区人口多
C.沿海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地区人口少
D.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
  “婚姻贫困”是我国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到2020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400万,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不包括(
C
)
A.生育率较低
B.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养儿防老”的思想
2.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
B
)
A.限制城乡人口流动
B.适当调整生育政策
C.严控城市人口增长
D.增加基础设施建设
  国际上将年龄在15~59岁的人口划定为劳动年龄人口。我国2016年1月起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将影响未来劳动人口数量。读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预测图,完成3~4题。
3.政策实施后的10年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
D
)
A.持续增加
B.保持不变
C.先降后增
D.持续下降
4.政策实施后将使我国(
C
)
A.人口总数保持不变
B.老年人口数量减少
C.劳动年龄人口降到8亿的时间延迟
D.人口分布不均的格局发生明显改变
  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中国大陆(包括除港、澳、台及海外华侨外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总人口数突破了14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当前的“全面二孩”生育政策虽然发挥了成效,但人口出生率却未达到专家预测的结果。据此完成5~6题。
5.全面放开二孩后,人口出生率并没有达到专家预测结果的原因是(
D
)
①房价高涨,养老负担重,生育意愿下滑 ②社会发展日渐成熟,观念进步,女性自主意识更强 ③家庭的社会功能地位日渐减弱 ④丁克族不断增多,加剧生育危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相对于出生人口的不断锐减,更危险的是人口结构的失衡。我国人口结构失衡的影响不包括(
B
)
A.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B.高端制造业迅速发展
C.低端制造业面临向发展中国家外迁的压力
D.加重社会养老负担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2020年底,我国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读我国60岁以上人口预测时钟示意图,完成7~8题。
7.我国开展人口普查有利于(
C
)
①预测未来人口 ②合理建设养老设施 ③推测矿产资源储量 ④科学制定经济发展规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据图可知,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C
)
A.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B.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C.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D.人口数量开始减少
  “黑河—腾冲”线为我国人口地理界线,被称为“胡焕庸线”。图中左边为“胡焕庸线”东南部和西北部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对比图,图中右边为中国人口密度图。读图,完成9~10题。
9.“胡焕庸线”的西北部(
D
)
A.人口数量始终未变
B.人口密度均大于100人/千米2
C.人口密度持续减小
D.人口比东南部稀疏
10.多年来,“胡焕庸线”所反映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几乎不变,这说明(
B
)
A.人口政策调节作用显著
B.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影响
C.东、西部经济水平一致
D.东、西部之间无人口流动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不包括港、澳、台人口数)。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
全国人
口总数
11.60亿
12.95亿
13.40亿
14.12亿
材料二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90亿(65岁及以上人口),且以每年近800万的速度增加,人口正在进入老龄化。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1)2020年我国进行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达 14.12 亿,是世界上人口 最多 的国家。人口众多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 劳动力 资源,但同时也会对 资源(或环境、就业) 造成巨大压力。?
(2)根据材料二,判断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
(3)结合材料三和漫画可知,我国 人口老龄化 问题突出,其主要原因是 B 。?
A.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
B.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C.平均寿命延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人口素质提高
(4)上述人口问题可能会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导致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