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同步学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同步学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14 08:3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讲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Entering
the
chemical
world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的物质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这些变化有什么区别呢?
实验探究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产生
(1)
(2)
(3)
(4)
交流与讨论
水的沸腾:水的_______发生了改变,但_______新(其他)物质生成;
胆矾研碎:胆矾的_______发生了改变,但_______新(其他)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关键词
挥发、溶解、扩散、粉碎、吸附;
凝固/熔化/液化/气化/升华;??
气球/轮胎/蒸汽锅炉爆炸;?
电灯发光;铁水铸锅;水果榨汁......
实验1-(3)和1-(4)中,胆矾和石灰石在变化的过程中都有_______生成。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反应)。
关键词
燃烧、分解、天燃气/火药/粉尘爆炸
冶炼金属、钢铁生锈
煮熟食物、食物变质
酿酒、杀菌消毒、酿醋、酸除水垢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总结
比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是否有其他(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
联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易错提醒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
2.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火药/天然气爆炸属于化学变化;
轮胎/气球/蒸汽锅炉爆炸属于物理变化。
当堂检测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A.汽油挥发
B.粉碎矿石
C.水变成冰
D.木材燃烧
2.下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南阳玉雕
B.洛阳剪纸
C.开封汴绣
D.汝州瓷器
3.生活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蜡熔化
B.
铁生锈
C.
米酿酒
D.
纸燃烧
4.下列过程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
B.
石油分馏
C.
铁水铸锅
D.
麦磨成面
5.
资源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风力发电
B.
石油蒸馏得到汽油等
C.
海水晒盐
D.
煤分解得到煤焦油等
6.下列变化过程,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爆炸
B.燃烧
C.变色
D.升华
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橙子榨汁
B.滴水成冰
C.高粱酿酒
D.矿石粉碎
8.下列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使用火药
B.指南针指引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冶炼金属
9.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百炼成钢
D.日照香炉生紫烟
10.下列诗句描述中,只隐含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人们改变世界的途径有很多,下列途径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炮喷水降霾
B.分离液态空气
C.泥土烧成瓷器
D.膜法淡化海水
2.下列建盏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揉泥
B.拉胚
C.修胚
D.烧制
3.“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
4.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成语涉及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钻木取火
C.刻舟求剑
D.铁杵磨针
6.抗击新冠病毒,人人有责。以下防护措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每天测量体温
B.出门戴口罩
C.定期用酒精杀菌消毒
D.建立健康绿码
7.下列实验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测定液体温度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8.下列物质的变化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葡萄酿酒
B.氢气爆炸
C.浓盐酸挥发
D.白磷自燃
9.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引起世界关注,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转场
B.燃料加注
C.点火发射
D.自动对接
10.流沙河的现代诗《理想》中写道:“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下列成语中包含的变化与这句诗中变化本质相同的是(

A.蜡炬成灰
B.百炼成钢
C.火上浇油
D.凿壁偷光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水炮喷水降霾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
B、利用空气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分离各物质,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
C、泥土烧制成瓷器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正确。
D、膜法淡化海水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揉泥、拉胚、修胚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烧制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3.C
【详解】
稻草造纸、使用火药、冶炼金属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蚕丝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4.B
【详解】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指春蚕死了才不吐丝,蜡烛燃烧完后烛油也就尽了,过程包含着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只是铁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从深山里开采出石灰石,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的是草燃烧后,春天来了,又发出新的芽,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睛】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5.B
【详解】
A、滴水成冰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B、钻木取火涉及燃烧,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
C、刻舟求剑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D、铁杵磨针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物理变化。
故选B。
6.C
【详解】
A、每天测量体温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B、出门戴口罩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C、定期用酒精杀菌消毒是病菌被杀死,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
D、建立健康绿码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故选C。
7.C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刻舟求剑;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铁杵磨成针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
A、检查气密性过程中没有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测定液体温度过程中没有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
D、研究影响电阻大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8.C
【详解】
A、葡萄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氢气爆炸生成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浓盐酸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白磷自燃生成五氧化二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9.C
【分析】
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来解答此题。
【详解】
A、火箭转场,是从一个地方转换到另一个地方,没有任何变化,所以A错误;
B、燃料加注,是往火箭里面加燃料,没有任何变化,所以B错误;
C、点火发射,火箭里面的燃料燃烧,助推火箭升空,有新物质生成,一定产生化学变化,所以C正确;
D、自动对接,对接是部件与部件之间连接成一个整体,没有化学变化,所以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熟练掌握即可。
10.D
【详解】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是比喻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A、蜡炬成灰是蜡烛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百炼成钢是碳与氧气反应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C、火上浇油,由于油是很易燃烧的物质,所以火上浇油后,火会越烧越旺,属于化学变化;
D、凿壁偷光是凿洞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