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小结与提升
重点突破
类型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1,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
,乒乓球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
(2)如图2,抽去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依赖于介质,真空
传声;?
(3)如图3,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能够传递
。?
2.某同学在足够长的、装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了一下,另外一个同学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则他听到声音的次数是3次。第一声从
中传来,第二声从
中传来,第三声从
中传来。?
3.除夕之夜,亮亮在自家的阳台上看到一簇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3
s后才听到它在空中的爆破声,这声音是通过
4.远处开来一列火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中传来的声音早2
s,则火车离此人大约(此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
m/s)(
)
A.680
m
B.820
m
C.730
m
D.2450
m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C.百米赛跑,应当听到发令枪响时计时
D.敲击大钟后大钟“余音未止”,是因为钟声的回声形成的
类型2 声音的特性
6.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女同学的声音比男同学的要尖细,是声音的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7.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碗的好坏时,主要根据声音的(
)
A.音量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8.如图所示,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敲击音叉后,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50
dB逐渐变为30
dB。在这个过程中,有下列判断:①振幅变小;②频率变小;③音调变低;④响度变小。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绵阳中考]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钢琴与长笛发出C调1(do)的波形图。根据该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琴与长笛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
B.钢琴与长笛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C.钢琴与长笛的响度相同,音色相同
D.钢琴与长笛的响度不同,音色不同
类型3 噪声的防治
10.市区某地方某时刻声音强度为58.6
dB,此时刻该声音
(选填“会”或“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学习和工作。?
11.考试前夕,为了不打扰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
减弱噪声的;调小音量是为了减小声音的
;电视机发出的声音对正在学习的小明来说是
(选填“乐音”或“噪声”)。?
12.剧院及音乐厅的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俗称“燕子泥”。这是为了(
)
A.装饰、美观
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D.以上都对
类型4 超声与次声
13.蝙蝠通常只在夜间活动、觅食,但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树上,并能以很高的精确度确认目标。
(1)原因是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
,这些声波碰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以此判断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说明声可以传递
;?
(2)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人们发明了倒车雷达装置来确定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当探头发射的超声波经0.01
s接收到回波,则此时车离障碍物的距离是
m。?
14.次声波武器,是指能发射20
Hz以下的次声波的大功率武器装置。次声波之所以会被用作军事武器,在于次声波和人体器官固有频率相近,于是会产生共振。次声波与人体器官的共振会导致器官变形、移位、甚至破裂,从而达到杀伤目的。关于次声波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可以击落太空中逡巡的卫星
B.它可以击伤在水中潜泳的士兵
C.它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快
D.频率低,人耳听不到
15.现代社会里,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为网上一款)应运而生。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B.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C.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D.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16.LIGO“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到13亿年前两个黑洞合并时产生的引力波,它的频率大约是100
Hz。关于这个引力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属于次声波
B.在1
s内,振动约100次
C.它属于超声波
D.频率太低,人耳听不到它
单元小结与提升
重点突破
类型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1,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 发声体在振动 ,乒乓球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将微小振动放大 ;?
(2)如图2,抽去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依赖于介质,真空 不能 传声;?
(3)如图3,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能够传递 能量 。?
2.某同学在足够长的、装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了一下,另外一个同学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则他听到声音的次数是3次。第一声从 水管 中传来,第二声从 水 中传来,第三声从 空气 中传来。?
3.除夕之夜,亮亮在自家的阳台上看到一簇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3
s后才听到它在空中的爆破声,这声音是通过 空气 传来的,亮亮与放烟花的地方相距大约有 1020 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4.远处开来一列火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中传来的声音早2
s,则火车离此人大约(此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
m/s)(
C
)
A.680
m
B.820
m
C.730
m
D.2450
m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C.百米赛跑,应当听到发令枪响时计时
D.敲击大钟后大钟“余音未止”,是因为钟声的回声形成的
类型2 声音的特性
6.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音色 不同,女同学的声音比男同学的要尖细,是声音的 音调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响度 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7.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碗的好坏时,主要根据声音的(
D
)
A.音量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8.如图所示,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敲击音叉后,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50
dB逐渐变为30
dB。在这个过程中,有下列判断:①振幅变小;②频率变小;③音调变低;④响度变小。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B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绵阳中考]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钢琴与长笛发出C调1(do)的波形图。根据该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钢琴与长笛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
B.钢琴与长笛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C.钢琴与长笛的响度相同,音色相同
D.钢琴与长笛的响度不同,音色不同
类型3 噪声的防治
10.市区某地方某时刻声音强度为58.6
dB,此时刻该声音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学习和工作。?
11.考试前夕,为了不打扰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 声源处 减弱噪声的;调小音量是为了减小声音的 响度 ;电视机发出的声音对正在学习的小明来说是 噪声 (选填“乐音”或“噪声”)。?
12.剧院及音乐厅的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俗称“燕子泥”。这是为了(
C
)
A.装饰、美观
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D.以上都对
类型4 超声与次声
13.蝙蝠通常只在夜间活动、觅食,但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树上,并能以很高的精确度确认目标。
(1)原因是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 超声波 ,这些声波碰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以此判断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说明声可以传递 信息 ;?
(2)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人们发明了倒车雷达装置来确定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当探头发射的超声波经0.01
s接收到回波,则此时车离障碍物的距离是 1.7 m。?
14.次声波武器,是指能发射20
Hz以下的次声波的大功率武器装置。次声波之所以会被用作军事武器,在于次声波和人体器官固有频率相近,于是会产生共振。次声波与人体器官的共振会导致器官变形、移位、甚至破裂,从而达到杀伤目的。关于次声波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它可以击落太空中逡巡的卫星
B.它可以击伤在水中潜泳的士兵
C.它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快
D.频率低,人耳听不到
15.现代社会里,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为网上一款)应运而生。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C
)
A.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B.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C.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D.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16.LIGO“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到13亿年前两个黑洞合并时产生的引力波,它的频率大约是100
Hz。关于这个引力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它属于次声波
B.在1
s内,振动约100次
C.它属于超声波
D.频率太低,人耳听不到它